意外險包括哪些範圍?哪裡的意外保險比較好呢?

夢中相逢吧


意外險是意外傷害保險的簡稱

意外傷害保險是以意外傷害而致身故或殘疾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遭受意外傷害並以此為直接原因或近因,在自遭受意外傷害之日起的一定時期內造成死亡、殘疾、支出醫療費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則保險人給付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一定量的保險金。保障項目:死亡給付,殘疾給付

只提醒,不推銷!不花錢的交強險——暢行無憂A!

汽車保十年,不退一分錢;此險交十年,保障三十年,有事管事,沒事120%給付!

意外防不勝防

備好ta才是硬道理

你不是在火車上,就是在飛機上,

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出租車上,

不是在出租車上,就是在公車上,

不是在公車上,就是在自家車上,

不是在自家車上,就是在別人車上

你還有其他出行方式嗎!

建議:常開車,常坐車,常出差的朋友一定要來一份!!!

投保案例:

30歲張先生為自己投保新華保險暢行無憂A款,基本保額10萬,保險期間30年,每年交費2570元,10年交,張先生享有的保障:

航空意外傷害保障300萬;

公共交通保障150萬;

駕乘車保障150萬;

一般意外傷害保障20萬;

疾病身故保障41歲前,給付1.6倍保費;41—60歲,給付1.4倍保費;

平安30年,滿期給付120%保費,30840元。

(2570元×10年)÷(365天×30年)=2.3元/天

暢行無憂A,不花錢的意外險,您有了嗎?

平均下來,每天2元錢,給自己最貼心的保障!


A愛吃魚的貓A


“意外保險即人身意外保險,是指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費,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遭受意外傷害,並以此為直接原因造成死亡或殘疾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支付一定數量保險金的保險。”

 

那麼目前意外險分為意外傷害(傷殘)和意外醫療兩種

 

意外傷害:意外傷害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死亡、殘廢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其基本內容是: 投保人向保險人交納一定的保險費,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遭受意外傷害並以此為直接原因或近因,在自遭受意外傷害之日起的一定時期內造成的死亡、殘廢、支出醫療費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則保險人給付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一定量的保險金。其保障項目有兩項,即死亡給付和殘廢給付。

 

意外醫療:意外醫療保險,主要是保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因保險合同約定的意外事故導致產生合理且必要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將在約定的保障範圍與保障金額範圍內,依據保險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保險金給付責任。


正權說


意外險範圍:

1、死亡給付: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時,保險人給付死亡保險金。

2、醫療給付: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支出醫療費時,保險人給付金。

3、殘廢給付: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造成殘廢時,保險人給付殘疾保險金。

4、停工給付: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暫時喪失勞動能力,不能時,保險人給付停工保險金。

哪個意外險比較好,就需要你根據自身條件,去找保險公司的人員具體問一問,選一個合適自己的[呲牙]



鑫航


首先,意外有三個條件:突發非預料的,客觀非本意的,外來非自身的。這是學術研究上的範疇劃分。

但是,現在意外保險的保險責任範圍未必一定與這個劃分相同,比如猝死原來是不屬於意外保險責任範圍的,但現在很多綜合意外產品已經特別加上了這一條,這更符合市場要求,看上去也更人性化了。

那麼一般意外保險的保險責任範圍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簡單,屬於保險的基礎知識,等再說。

這裡面有個極其容易忽略的更重要問題:作為消費者,你是關注自身需求,還是產品功用?




心理學上有個奧姆剃刀法則,簡述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翻譯一下就是:任何與主體無關的其他實體,如果沒必要,就不管它本身好不好,一律給我用鋒利的剃刀給割捨了。

凡是能夠成為法則經常掛在大家嘴頭上的,一般都是房間裡的大象被忽略在大家手頭上的。這就是法則的法則。

小時候家裡有人感冒了,抓點藥吃了,好了。沒吃完的藥就小心包裝好放那,如果下次又有人感冒了,把那個藥吃了,好了,當媽的就很高興,你看看,正好派上用場。要是這一段時間家裡人都健健康康呢?藥過期了,要扔掉了,當媽的就很失落,你看看,好好的藥,浪費了。

你有沒有這麼一位同款的媽呢?

是時候把奧姆剃刀法則告訴她老人家了:家裡人好好的,比什麼都好,那感冒藥再好,此時都是沒用的沒必要的,大大方方按照垃圾分類給處理了(注意看看附近藥店有無藥品回收),每個人都健健康康的,對我們家來說,才是最好的事情。

作為藥品的消費者,我們需要奧姆剃刀法則,那麼,擴散一下,我們作為其他產品的消費者,需要不需要呢?

比如,保險產品?

當然,同樣需要。



所以,此時我們就不要陷入到陳舊的思路里面去:保險都保啥啊,這個產品好不好啊,那個公司怎麼樣啊,這個賣保險的可信不可信啊,有沒有禮品啊,有沒有打折啊……

如果我們給這些想法取個名字的話,那就是“賣家思維”,賣家的主旨就是把東西賣給你,當然要告訴你賣點,也就是東西有多好,但至於你買回去之後需要不需要,適合不適合,不是所有的賣家都會替你著想的。

賣家思維總結一句話:賣出去,就是王道。

作為弱勢的普通消費者,我們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買家思維”:你的東西好不好,這待會再說,如果我不需要,那我就上剃刀,“唰”一刀,走您嘞!如果我需要,那我先搞清楚一個順序:先確定那些滿足需要的,再根據我的錢包,圈定那個最划算的,最後才是我的下單時刻。

這兩步都是理性思考,但,我們作為一個人是有獨特情感,特別偏好和別樣選擇的,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兩步的基礎上,再加一步:又看對不對,合口味。這一步就是傳說中的兩句話:有錢可以任性和有錢難買我開心。

買家思維總結一句話:先看要不要,過剃刀;再看好不好,問錢包;又看對不對,合口味。


我們帶著買家思維再來看這個簡單的問題:意外險的範圍有哪些?哪裡的意外險比較好?

很快你就發現,“哪裡的意外險比較好”這個問題,其實是“賣家思維”在作祟,根據“買家思維”,我們知道:你的產品好不好,不是你說了算的,是我的需求說了算的。

那麼,我們的需求是什麼呢?從意外險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來捋一下。其實很簡單,我們把意外這件事情過一遍,看看其中哪些是需要用到保險的,不就清楚了嗎?

假設有個不幸的小關,從樓梯上摔下來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首先,肯定是送醫院,要治療。治療就需要費用,那麼意外醫療報銷就對了。治療又分為門診和住院,那麼相對應的也就區分了包含門診的意外醫療報銷和不包含門診的,其中住院醫療就不能上班掙錢,可能還需要加強營養什麼的,能不能補助一下呢?可以的,於是有有了意外住院醫療的每日津貼。

其次,治療完成了,不幸的小關此時有三種情況:第一,完全康復,沒留下什麼病根;第二,部分康復,經醫學鑑定達到一定殘疾等級;第三,沒有康復,不幸離開了自己的家人。

第一種情況當然是最好的,意外保險送到這,也就責任盡了,該掉頭回去了。

第二種情況,殘疾肯定影響生活和工作,那麼就需要進一步的補貼和幫助,於是意外傷害的按殘疾等級比例報銷就起作用了,按照國家規定,一般是10級281項的殘疾情況,這是由專門的鑑定機構來出具鑑定書來認定的。

第三種情況最不幸,小關是什麼都不用想了,什麼也不需要了,但是他的家人怎麼辦呢?失去了親人,感情受到傷害,心理受到折磨,這是人間悲劇。同時,對家庭財務來說,小關的家人還隱含地失去了小關將來一輩子的收入,這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面對這個又傷心又破財的家庭,意外保險有什麼用呢?那就是意外傷害的身故保險責任了,此時,要根據小關當初買定的意外保險的保額,現金給付給小關的家人,體現出小關對家人最後的愛與責任。小關將被家人永遠懷念。

感謝大公無私的小關為我們演繹了意外的全流程,祝小關永遠安康喜樂。

從這裡我們知道了意外保險的保險責任都包括:1、意外醫療報銷(分門診和住院,住院部份又包含可選津貼);2、意外傷害殘疾,按比例賠付;3、意外傷害身故,按保額賠付。



至於,那裡的意外保險好呢?

其實是沒有答案的。

姑且提供一些選購意外保險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且常見的問題:

1、有社保很重要,有社保很重要,有社保很重要。

2、意外門診報銷和每日津貼,有的是可選的,有的是綜合意外包含的。

3、意外醫療報銷請注意,有無報銷門檻,報銷限額是多少,用藥選擇範圍是怎樣的,是否可以選擇私立醫院以及特需或國際醫療部。

4、請務必指定受益人。

5、沒有意外,只有驚喜,是最好的。


最後,意外保險記住沒記住關係不大,不是從業者,記住也沒多大用,是從業者,不可能記不住。最重要的是我們從奧姆剃刀法則裡延展出來的“買家思維”,它將在這個消費主義至上,同時消費陷阱頻發的時代,幫助你走得安穩平順許多:

先看要不要,過剃刀;再看好不好,問錢包;又看對不對,合口味。


平常關


意外險主要包括的是身故賠償、全殘賠償以及意外醫療。少部分意外險會有細分,針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私家車有額外高額賠償。還有短期針對外出旅遊的意外險,針對小孩子的意外險,針對職場精英經常出差的意外險,針對老人骨折風險的意外險。

大類不多,但是細分很多,關鍵還是要看哪一類更加適合自己。一般通用的意外險建議都要配置一下,一年兩三百元。除此之外,再根據每個人自身情況,去搭配細分類的意外險。例如,如果是經常開車出差的高管,可以購買一般意外險最高額搭配私家車意外險最高額,這樣才能更好的規避風險帶來的損失。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購買意外險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免責條款,哪些是不理賠的情況,通常一般猝死是不賠付的,但是個別公司的產品也有單獨把猝死加進來的,所以要仔細閱讀這個重要條款,以免造成誤解。


林夕的幸福人生


人身意外保險


海納百川8厚德載物


意外我們從發生概率和嚴重程度去劃分:

1、意外醫療風險--3萬以內基本滿足

2、意外住院風險--月收入/30天=合計每日的住院津貼

3、意外傷殘風險--年收入的10倍

4、意外身故風險--建議年收入的10倍

所以在考慮買保險之前可以關注下這幾個風險,想要一次性解決就找一款儘量都多滿足以上風險的即可,如果想要針對性解決的話就需要再分類細分。

最關鍵有個真正懂風險配置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