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溝通聖經»之初心

1.希波克拉底誓言

愛琴海的科斯島上有一顆巨大的法國梧桐樹,它有幸成為遊人,特別是醫務工作者景仰的活著的歷史文物。傳說在公元前五世紀末,希臘立志從醫的年輕人都要在梧桐樹下宣誓那段誓詞,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言。

醫神阿波羅,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諸神作證,我--希波克拉底發誓:

我願以自身判斷力所及遵守這一事約。凡教給我醫術的人,我應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樣尊敬他。作為終身尊重的對象及朋友,授給我醫術的恩師,一旦發生危急情況,我一定接濟他。把恩師的兒女當成我希波克拉底的兄弟姐妹;如果恩師的兒女願意從醫,我一定無條件地傳授,更不收取任何費用。對於我所擁有的醫術,無論是能以口頭表達的還是可書寫的,都要傳授給我的兒女,傳授給恩師的兒女和發誓遵守本誓言的學生;除此三種情況外,不再傳給別人。

我願在我的判斷力所及的範圍內,盡我的能力遵守為患者謀利益的道德原則,並杜絕一切墮落及害人的行為,我不得將有害的藥品給予他人,也不指導他人服用有害藥品,更不答應他人使用有害藥物的請求。我志願以純潔與神聖的精神終身行醫。因我沒有治療結石病的專長,不宜承擔此項手術,有需要治療的我就將他介紹給治療結石的專家。

無論到了什麼地方,也無論需診治的患者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對他們我一視同仁,為他們謀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我要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做各種害人的劣行,尤其不做誘姦女患者或患者眷屬的缺德事。在治病過程中凡我所見所聞,不論與行醫業務有無直接關係,凡我認為要保密的事項堅決不予洩露。

我遵守以上誓言,目的在於讓醫神阿波羅、埃斯克雷彼斯以及天地諸神賜給我生命與醫術上的無上光榮;一旦我違背了自己的誓言,請求天地諸神給我最嚴厲的懲罰。

這段誓言最初是希波克拉底個人的道德自律準則,在希波克拉底領導克斯島上一所醫學學校之後,他成了該校的校訓,隨著希波克拉底影響的擴大,他的這段誓詞成為數百年一直被醫生們遵守的道德自律法則,而且他遠遠不限於科斯島上,而超出了希臘,擴散到羅馬,一直到今天的全世界。

2.入學第一課

2004年,當我進入醫學院地第一課,班主任老師讓一位同學帶領我們大家宣誓醫學生誓詞。剛開始只是覺得好玩,可是在宣誓過程中,卻有一股電流擊中我全身,血液似乎沸騰了,我勵志要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

說來慚愧,在學校的幾年,除了考試前的突擊學習外,我沒有認真聽過一堂課,更別說自學了。因此,臨近畢業時,我連報名考研的勇氣都沒有,選擇來到一家縣級中醫院上班。當然,自己真正的從醫生涯開始了。

然而,我的職業生涯開始的不算順利,因為隨著媒體的肆意歪曲和人們的維權意識增強,這些年的醫患糾紛尤其是惡性案件大規模增長。

3.出現了猝死的患者

2012年7月,我的一位甲狀腺術後患者在術後第3天如廁時暈倒,雖經全力搶救,亦沒有挽救回生命。之後,職業醫鬧開始介入,罵聲中,我被十幾個人拳打腳踢,昏迷不醒。醒來時已在值班室床上。當時,我覺得天是那麼灰暗,我覺得人性本惡這句話是無比正確的,而家屬把屍體放到腐爛,也不進行屍檢,反而在病房燒紙哭泣,只要求天價的賠償。

當然,罪犯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醫院為了息事寧人,也進行了經濟的補償。因此,我的一名同事憤而離職(離開醫療做飼料銷售,幾年後又回當地醫院上班)。

那段時間, 我也陷入了迷茫。我反覆問自己,我是不是也該放棄這該死的職業呢?徘徊中,我休息了一段時間。

這期間,我也與很多人溝通過。與一位智者的談話讓我重新燃起了鬥志。他先是聽了我的困惑與懊惱,然後對我說:“現在的醫療環境確實惡劣,咱們如履薄冰,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更是需要我們努力改變現狀,創造良好醫患關係的時候呀。有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尤其是你們年輕人的激情,定會在不久後得到收穫。”

談話後,我陷入沉思,想到了當年入學第一課上的宣誓: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是的!我不能放棄,我不能沉淪!哪怕前路坎坷,哪怕窮途末路,也一定要勇往直前。只要“救死扶傷”的初心不變,工作和生活定會充滿幸福與光明。

4.收治一名重症患者

重新上班後,我依然真誠地對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地講解病情,認真負責地完成手術。

有一天,快下班時,我收治了一位闌尾炎患者,已出現感染性休克症狀,如果不手術,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險,而由於患者高齡且基礎疾病較多,手術風險極高,與患者和家屬反覆溝通後進行了手術。晚10點回家,12點即被值班醫生的電話吵醒,患者引流管內出現大量血性滲出,生命體徵也發生了變化,請示上級醫師後做好了二次手術準備,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時,他們也表示了極大的理解!也許是感動了上蒼,患者病情在沒有二次手術情況下,於次日奇蹟般好轉了。出院時,患者和家屬對我千恩萬謝,我心中充滿了感激與自豪!

如今的醫療環境確實很惡劣,但是,尖銳的醫患矛盾仍然只是個案,只是被媒體肆意曲解罷了。

5.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面對生老病死是醫生們的日常工作,也許有人說,見多了就習慣了,能夠在死亡面前保持冷靜才能表現出醫務人員的專業性。然而,醫務人員也是人,我們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嚴重透支了個人情感。當醫務人員面對工作壓力時既不能自我疏解,也無法幫助患者時,這種束手無策的感覺會進一步加重工作壓力。而當我們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現狀時,我們也會得到職業滿足感,以及在執業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有效減少疲勞,避免精力衰竭。

在工作中,時刻問自己的初心是什麼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保持激情的方法。因為是“救死扶傷”的初心支持我們持續地學習,是通過治癒患者得到的滿足感推動我們不斷地進步。所以,這樣的初心帶給我們工作中的自我實現和職業認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名醫生的初心就是真誠的救治病人,這份真誠初心的種子必定會結出真誠的果實。這個社會需要我們主動擔當,主動堅守,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幫助都是人性本身的需求。秉持一顆真誠的初心與患者多多交流是改善醫患關係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