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是這些習慣引起!

最近,相信不少人都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氣躁、焦慮不安的現象,而且很多人出現這種情況與防控新冠肺炎長期宅在家有關。這些現象如果持續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工作生活,甚至會引發抑鬱症、焦慮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找到引發焦慮的原因很重要。一般來說,最近經常莫名焦慮的人,大多這些習慣所引發的:


總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是這些習慣引起!


1.接觸太多負面新聞

現在不少人,每天都在關注、瀏覽和疫情有關的信息。而這些疫情相關的信息,就有可能引發焦慮不安的情緒,尤其是瀏覽很多所謂的“不知道的危害”“當心感染你”“你離病毒很近”這樣具有恐嚇性質的內容時,心情更加的焦慮不安。

另外,是過度關注一些職場陷阱之類的信息,以及疫情導致企業破產、工資遲發、少發等負面信息。對於不少因為疫情影響而不得不居家隔離以及居家辦公的人員,當看到與自己相關行業的所謂破產、減薪等新聞報道後,就會讓自己精神緊張,焦慮不安。

所以,不要過度關注傳播負面情緒的新聞,多看一些喜劇節目、聽聽相聲,緩解自己焦慮不安的情緒。


總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是這些習慣引起!


2.飲水不足

喝水過少,不僅會引發身體的不適,出現口乾舌燥,也會引發情緒的失常,比如輕微脫水會引起焦慮不安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等專業的建議,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要保持在1500~1700毫升左右,而且要注意早起後、睡前1小時等各喝一杯水。飲用水的溫度,以保持在30度左右為宜,這樣不冷不熱,對身體的刺激也小。


總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是這些習慣引起!


3.睡眠不足

煩躁、焦慮不安會引發失眠問題,而失眠反過來也會引發焦慮和煩躁情緒,二者會彼此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一般來說,成人應保持在7-8小時的睡眠,而且最好在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而早晨在6-7點起床,這樣才比較有利於身體健康。睡得過長和過短,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4.喝咖啡太多

如果飲用咖啡過量,或者短時間內快速飲用過濃的咖啡,就會使得人體內的咖啡因濃度過高,而讓人焦躁不安,甚至造成與焦慮症難以區分的緊張症狀。

當然每個人對咖啡因的敏感度不同,家建議,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杯,通常1~2杯就好。


總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是這些習慣引起!


5.偏食

如果飲食不均衡,總是偏食,導致營養攝入失去了平衡,未能從飲食中獲取足量的營養物質,尤其是B族維生素,就會使人無緣無故地感到焦慮。

研究表明,缺乏肉類、綠葉蔬菜、水果、堅果和雞蛋的飲食會導致焦慮和煩躁。


總是心煩氣躁,焦慮不安?可能是這些習慣引起!


6.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不僅會影響身體素質,情緒也會受到影響。研究表明,當運動之時,會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而這種化學物質能讓人感覺愉悅,減輕焦慮。

疫情期間,公眾應該單獨活動,適當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打太極、瑜伽等。

每週應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3~5次,至少達到150分鐘,其中75分鐘達到中高等強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