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一百零二)磁盤分區常用命令

【導讀:數據是二十一世紀的石油,蘊含巨大價值,這是·情報通·大數據技術系列第[102]篇文章,歡迎閱讀收藏】

1 基本概念

對於主機而言,由於可能同時存在多種文件管理場景,諸如作為博客服務器的主機,可能既需要管理博文這一類長文章,也需要管理諸如評論這類簡短信息,這種情況下,顯然需要為不同的使用目的設置不同的文件管理系統。體現在硬件上,便是為不同的文件管理系統分配不同的硬件設備,顯然為不同的文件管理系統配備專屬的獨立存儲設備是一件奢侈的事。好在一塊硬盤其實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劃分出多個分區,每個分區可以採用不同設置的 filesystem 進行格式化,這樣可以在充分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也可以減少對硬件的消耗。

在磁盤上創建分區時,可以選擇 MBR 或者 GPT 。 MBR ( Master Boot Record )和 GPT ( GUID Partition Table )是在磁盤上存儲分區信息的兩種不同方式。。這些分區信息包含了分區從哪裡開始的信息,這樣操作系統才知道哪個扇區是屬於哪個分區的,以及哪個分區是可以啟動的。

分區的名稱默認是 設備名稱 + 分區號,格式化之後可以修改 Label ,比如在 SCSI 磁盤 /dev/sda 上創建的第一個分區默認名稱是 /dev/sda1 。

「大數據」(一百零二)磁盤分區常用命令

2 術語解釋

格式化:格式化 (format) 是指對磁盤或磁盤中的分區( partition )進行初始化的一種操作,這種操作通常會導致現有的磁盤或分區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新創建的分區必須經過格式化才能被使用。

磁頭數( Heads ):表示硬盤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盤片,一個硬盤最多有 255 個磁頭。

柱面數( Cylinders ):表示硬盤每面盤片上有幾條磁道。

扇區數( Sectors ):表示每條磁道上有幾個扇區,每條磁道最多有 63 個扇區。

3 詳細說明

3.1 fdisk 命令

fdisk 是一個創建和維護分區的命令,兼容 DOS 類型的分區表、 BSD 或 SUN 類型的磁盤列表。需要注意 : fdisk 不支持創建 GPT 分區; fdisk 最大支持創建 2TB 的磁盤分區,大於 2TB 的磁盤需要使用 parted 命令。

語法:

<code>fdisk [ 選項 ] <disk> 改變分區表
fdisk [ 選項 ] – l <disk> 列出所有分區表

fdisk – s <partition> 以分區塊為單位,給出指定分區的大小/<partition>/<disk>/<disk>/<code>

選項:

<code>-b <size> 指定扇區大小( 512 , 1024 , 2048 或 4096 B )
-c 關閉 DOS 兼容模式
-u <size> 以扇區編號取代柱面編號來表示每個分區的起始地址,一般與 -l 選項聯合使用
-C <number> 指定柱面編號
-H <number> 指定磁頭編號
-S <number> 指定磁道扇區編號/<number>/<number>/<number>/<size>/<size>/<code>


操作命令:

<code>a 設置可引導標記(活動分區 / 引導分區之間切換)
b 編輯 BSD 磁盤標籤
c 設置 DOS 操作系統兼容標記(兼容 / 不兼容之間切換)
d 刪除一個分區
l 顯示已知的分區類型,其中 82 為 Linux swap 分區, 83 為 Linux 分區
m 顯示幫助信息
n 增加一個新的分區
o 創建一個新的空白的 DOS 分區表
p 顯示磁盤當前的分區表
q 退出 fdisk 程序,不保存任何修改

s 創建一個新的空白的 Sun 磁盤標籤
t 改變一個分區的系統 ID ,就是改變分區類型(比如把 Linux Swap 分區改為 Linux 分區)
u 改變顯示或輸入單位
v 驗證磁盤分區表
w 將分區表寫入磁盤並退出(保存並退出)
x 額外功能(專家級)/<code>

3.2 parted 命令

parted 命令是由 GNU 組織開發的一款功能強大的磁盤分區和分區大小調整工具,與 fdisk 不同,它支持調整分區的大小。作為一種設計用於 Linux 的工具,它沒有構建成處理與 fdisk 關聯的多種分區類型,但是,它可以處理最常見的分區格式,包括: ext2 、 ext3 、 fat16 、 fat32 、 NTFS 、 ReiserFS 、 JFS 、 XFS 、 UFS 、 HFS 以及 Linux 交換分區。

語法:

parted [ 硬盤 ] [ 操作命令 [ 參數 ]]

選項:

<code>-h, --help 顯示此幫助信息
-l, --list 列出所有設備的分區信息
-i, --interactive 在必要時,提示用戶
-s, --script 從不提示用戶
-v, --version 顯示版本/<code>

操作命令:

<code>cp [FROM-DEVICE] FROM-MINOR TO-MINOR           # 將文件系統複製到另一個分區
help [COMMAND]                                 # 打印通用求助信息,或關於 COMMAND 的信息
mklabel 標籤類型 # 創建新的磁盤標籤 ( 分區表 )
mkfs MINOR 文件系統類型 # 在 MINOR 創建類型為“文件系統類型”的文件系統
mkpart 分區類型 [ 文件系統類型 ] 起始點 終止點 # 創建一個分區
mkpartfs 分區類型 文件系統類型 起始點 終止點 # 創建一個帶有文件系統的分區
move MINOR 起始點 終止點 # 移動編號為 MINOR 的分區
name MINOR 名稱 # 將編號為 MINOR 的分區命名為“名稱”
print [MINOR]                                  # 打印分區表,或者分區
quit                                           # 退出程序
rescue 起始點 終止點 # 挽救臨近“起始點”、“終止點”的遺失的分區
resize MINOR 起始點 終止點 # 改變位於編號為 MINOR 的分區中文件系統的大小
rm MINOR                                       # 刪除編號為 MINOR 的分區
select 設備 # 選擇要編輯的設備
set MINOR 標誌 狀態 # 改變編號為 MINOR 的分區的標誌/<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