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柴靜《看見》書中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強烈的生命印象:

“我試著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有一章的名字叫《沉默的尖叫》。當時很好奇,為什麼叫這個名字?讀著讀著我明白了。這些都是女人無聲的反擊,聲嘶力竭的忍耐。

柴靜採訪她們,只有一個原因:她們既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是犯罪者,因為她們殺害了自己的丈夫 。

她們被判了重刑,十五年,無期,死緩,有的死刑已執行。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1.安華,丈夫愛喝酒,一喝酒就拿刀,成宿地鬧,曾用啤酒瓶砸爆了她的一隻眼睛。

她被打了二十年,忍了二十年。直到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反抗,把丈夫用繩子捆起來,刺了27刀,地上、牆上全是血跡。

丈夫的表情,定格在了“難以相信”上面。

安華的女兒說:“一個人的心再硬,也有自己的一角溫暖。”柴靜反問:“你覺得你爸爸有嗎?”小梅說:“有,只是他自己還沒有發現罷了。”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2.小豆,用鐵棍把丈夫打死了,打在腦袋上,就一棍,他連擋都沒擋,大概根本沒想到。

15歲時嫁給丈夫,和他生活8年。她從第一眼就害怕他,他不允許她跟任何男人說話,和女的說話也不行,連跟她自己的家人說話都不允許,老擔心別人挑唆她不跟他過。

他用鞋底子打她,把她吊起來拿皮帶抽。或者晚上睡著了,忽然拿刀放在她的脖子上,揪著頭髮往後拉,或者忽然給她一瓶藥:“喝吧。”

她想:“我長大了就該死嗎?”“我和他生活了八年,還不夠嗎?”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有天晚上,他又開始打她,好像不把她殺死,決不罷休。

他看著表:快到五點了,你自己動手,還是我來動手?

她有過一個機會逃跑,想逃回孃家,被他用刀抵著後背押了回來:“你姐姐、你父母、孩子,我一塊兒炸了他們。”

她被判死緩,已服刑八年,但她始終不相信他死了。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3.有一個女性,被丈夫家暴多年,她最終殺死丈夫,是因為他不僅強暴了她的姐姐,還在某一天晚上赤條條去了兩個女兒的臥室。

4.燕青,丈夫在私人煤礦當保鏢,喜歡玩槍,沒老闆錢多,就想生個兒子氣氣老闆,因為老闆沒兒子。他跟妻子說:要生一個女兒就掐死她吧。

她真的生了女兒,他真的衝著孩子去了。燕青去拉他,被打到一邊去。

“我說不出來,我就感覺我和孩子都完了。他衝著孩子真去了。我就拽他,我拽他,他把我一下子打一邊了。我看他的手衝孩子的脖子去了,我就拿起了槍,我就給了他一槍。”

燕青被判無期,但她說:“為了我的孩子,我死也值了。”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11位同樣境遇的女性。她們都被判了重罪,死緩或者無期,有的已經被執行了死刑。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婦聯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60%婦女自殺是因為家暴。而這樣的壓抑,還會帶來報復、殺人。

一份報告指出:各地監獄女性暴力重犯中,殺死丈夫的比例很高,有的地方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那些深陷家暴的人,究竟是經歷了怎樣的無助和絕望,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而不喑世事或者不想了解的人,卻一再縱容著這種情況的發生。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曾經在電視綜藝節目上講過自己打妻子Kim的事,做了一個抽耳光的動作。在場幾位嘉賓呵呵一笑過去了,一個女學生對他說:“你能影響這麼多人,在家庭裡犯一點點錯,Kim老師也會原諒你。”

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柴靜在女子監獄採訪了這些女犯

有時候,我們無法苛責受害者,去責怪那些被家暴的女人,為什麼不報警?為什麼不離婚?為什麼不…因為你不知道她正在經歷什麼。

我們能做的,就是呼籲社會的關注、法律的健全,體系的完善,讓這些可憐的人,有人保護、有地可躲,能夠挺直腰板對家暴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