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 烏魯木齊17條道路啟動路側停車泊位管理經營

天山網訊(文/圖 記者 張冬梅)3月31日起,烏魯木齊市17條道路、522個路側停車泊位將啟動管理經營,試行人工服務和收費。


本月底 烏魯木齊17條道路啟動路側停車泊位管理經營

  3月23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瞭解到,去年,該局與烏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中心城區主次幹道的車流、人流及車輛停放情況進行現場調研,利用支路巷道設置限時停車泊位,增加路內停車泊位供給,共完成62條道路2915個路側停車泊位施劃設置工作,緩解停車難問題。

  據烏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市政設施管理處處長李俊介紹,路側停車泊位即利用道路一側或兩側設置的停車泊位,屬於公共資源。為了減少“常停車”和“殭屍車”,方便市民辦事,改善靜態交通環境,經過前期論證和各項準備,烏市計劃於3月31日起,分批次對2915個路側停車泊位啟動管理經營。

  屆時,將對首批果樹巷等17條道路的522個路側停車泊位試行收費,剩餘45條道路也將在5月1日前實現收費統一管理。


本月底 烏魯木齊17條道路啟動路側停車泊位管理經營

  “路側停車時,車主只需按照箭頭顏色、方向將車輛規範停放在泊位線內,離開時交停車費即可。”烏魯木齊市公共停車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段文剛說,收費泊位在道路同側設有收費公示牌,泊位線內有用於識別停放類別的顏色箭頭,線側有7位白色數字編碼,有著“公共停車”標識工裝的管理人員。

  當天,記者在長春南路西三巷看到,綠色的臨時佔道停車泊位標識及收費標準已懸掛在路側明顯位置,收費員高逸晨正在實地操練。

  “我們收費員已經進行了系統的培訓,更好地為車主服務。”高逸晨說,目前先採用人工計時收費,管理員使用手持機收費,或現金收費,同時也支持微信、支付寶、銀聯等電子支付方式。

  另外,軍警車輛可免費停放,殘疾人需出示殘疾證和殘聯提供的殘疾人免費標識牌,由管理員確認後可免費停放。

  段文剛說,後期還將建設智慧停車服務管理平臺,按計劃,全面推行智慧停車無感支付,採用科技設備代替人工管理服務,提高泊位的週轉率和利用率,實現“一個APP暢停全城”,為廣大市民提供空位查詢、停車誘導、便捷支付、泊位預約等便民服務功能。

  “此次路側停車泊位主要集中在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區(新市區)、水磨溝區。試行期間,市民如有問題或好的建議,可以撥打12319反映。後期,烏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還將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緩解交通壓力,有效增加停車泊位供應。”李俊說。

  繼續閱讀:路段不同 收費標準不同

  根據烏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烏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烏市公安局於2019年12月25日下發的《關於烏魯木齊市道路臨時泊位停車收費標準的通知》規定,商業區及醫院周邊車流密集區域設置的道路臨時停車泊位按現行二類地段收費標準;居住小區周邊區域設置的道路臨時停車泊位按現行三類地段收費標準。

  具體為:二類地段白天時段每車首小時5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超過一小時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費,之後每半小時3元;夜間時段停車每車每小時1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最高不超過5元。

  三類地段白天時段停車每車每小時2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超過1小時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費,之後每半小時1元;夜間停車每車每小時1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費,最高不超過5元。停車不超過15分鐘的車輛不收取停車服務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