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觀察」劉夏:美聯儲目標變了,“大而不倒”會再來嗎?

「金融觀察」劉夏:美聯儲目標變了,“大而不倒”會再來嗎?

劉夏/特朗普終於對鮑威爾滿意了。“我今天(美國時間週一)打電話給他,說‘傑羅姆,幹得好!’”

從這一次美聯儲祭出史上最高等級的貨幣政策,我們不僅可以看出疫情之下美國經濟受損的嚴重程度,更能體會到美聯儲可能暗示的一種新的核心目標:保住市場主體。在此之前,一直以來,美聯儲的核心目標是溫和的通脹與充分的就業。

這可以理解為,為了疫情之後的經濟恢復保留消費能力和生產能力。美聯儲的政策已經是一種類似於轉移支付的“救濟模型”,而不完全是以凱恩斯經濟學為基礎的“信貸模型”。這一點將是近期美聯儲操作的新規則。

美聯儲無限量寬鬆的“神操作”不光是將美聯儲政治化,甚至有股特朗普為了今年大選可以連任不顧一切All In的姿態。近期,特朗普瘋狂的指責中國,誇大拜登與北京的聯繫,在美股幾近崩塌之時還不忘了為總統大選定調,不難看出他對能否連任的惶恐不安。

遺憾的是,從近12小時走勢來看,市場信心並未得到提振。週一早上,當美聯儲宣佈將開始購買公司債券時,美國股市和債券市場已經扭轉了最初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瘋狂的樂觀情緒。可以說,美聯儲超出了預期,除了一級市場企業信貸外,還將在二級市場購買投資級債券。這與歐洲央行只在一級市場購買債券是明顯不同的。

而市場波瀾不驚的邏輯在於:飆升的美股將大大降低財政刺激協議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的可能性。

如果這不能刺激市場,接下來美聯儲恐怕不得不購買股票和垃圾債券。

金融體系並不是經濟體系,真正能解決經濟問題的政策是有時間滯後性的。時間和在經濟體系的傳導作用才能讓這些政策發揮出作用。而美聯儲所做的恐怕將會再次講述“大而不倒”的故事。

目前,美國大型銀行股面臨崩潰。美聯儲降息使得利率接近於零,進而使銀行的淨利息收入受到了限制。因油價處在20年的交易低位,銀行還必須應對大量客戶利用其信貸額度的問題,這增加了貸款損失的可能性。迄今為止,今年摩根大通的股票下跌了41.6%,而高盛和美國銀行分別下跌了40.5%和46%。

美國航空業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據IATA估計,全球客運航司今年損失可能高達1130億美元。波音空客股價也均出現大幅下跌,市值縮水均以千億元計,簡直是“空難”般的表現。其中,波音市值已經跌到僅剩0.4個茅臺、1.1個五糧液,而空客市值跌到不足1個五糧液。

特朗普上週曾強烈暗示將會為波音提供緊急救助,他說,“我想我們必須保護波音,我們肯定必須保護波音。很顯然,當航司們經營困難時,波音也不會好。所以我們必須保護波音。”他表示,他已告知航空公司,他將為它們提供幫助,但沒有說明具體數字,“我們將支持航空公司。我們將為它們提供很大幫助。”

“大到不能倒”已經深深地植根於資本主義社會中。正如2008年的那場危機一樣,我們可以預期大量資金將迅速流向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人。特朗普將以“更大的利益”通過大規模救助來保護自己的連任。大企業將成為贏家,而大輸家將再次成為中產階級、小企業和社會流動性。選民在投票前會意識到這一點嗎?

(作者系雲核變量金融董事總經理,僅代表個人觀點。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