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過兵,這點苦不算什麼!”這位退役“老兵”外防輸入很硬氣!

隨著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防範境外輸入已經成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少志願者值守在機場第一線,築牢“戰疫”堅強堡壘。“我當過兵,這點苦不算什麼;沒問題,我吃得消!”已經連續值了兩個夜班的軍轉幹部陳如棟,當被問到是否需要換人輪班時,他這樣回答道。陳如棟“退役不褪色”,一日戎裝,一生忠誠,初心不改。

“我當過兵,這點苦不算什麼!”這位退役“老兵”外防輸入很硬氣!

紀檢“老兵”的初心

今年53歲的陳如棟,是黃浦區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一名經驗豐富的紀檢監察干部,也是此次黃浦支援機場工作中年紀最大的。“前幾輪都沒輪上我,這次,終於報名成功了。

他的崗位被安排在浦東機場T1航站樓,負責登記協調入境黃色標人員,詳細查問並核實他們的旅行史和實際居家隔離住地。一天24小時值班制,陳如棟的值班時間是從晚上8點30分到第二天早上的8點30分,12個小時的夜班,他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完全被打亂。

“剛開始時,流程還在磨合,一次航班從落地到出關要6~7個小時。”陳如棟說,機場加大了審查管理措施後,通關時間延長了,接送行程也需要改變,給入境人員帶了不少麻煩。但這幾天的接觸下來,不管是中國公民還是外籍人士都給予了極大的配合。

“看得出來,旅客經過長時間的國際飛行,加上機場漫長的等待都已經極度疲憊,但大家沒有抱怨,更多的是配合和讚許,這些讓我們感到非常暖心。”陳如棟雖然輕描淡寫,但工作量其實很大,平均一個入境旅客,工作人員至少要花上15分鐘到30分鐘不等,除了常規的登記、詢問、核實等步驟,認真負責的陳如棟還要當好“安撫員”,長時間的等待難免讓人情緒上出現煩躁。


上海的深夜不“冷”

為了安全起見,浦東機場不開空調。深夜時分,陳如棟和同事們穿著薄薄的隔離衣,在空曠的機場大廳內,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還是感受到絲絲寒意。“第一天值完班,我就出現了喉嚨疼症狀。”陳如棟說。一回到家,他就立即吃了連花清瘟顆粒,稍作休整,症狀好了很多。第二天,他依舊按時按點堅守在機場的駐點上。

為了抗寒,也為了解困,夜裡沒有旅客的時候,陳如棟就和其他同志們站起來,走一走、動一動,“大家聊聊天、說說話,時間也就過去了。工作在半汙染區,不敢太隨意。”樂觀主義精神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因為穿著防護服,中間也不能進食,他們常在值班的深夜時分,感覺到又冷又餓。陳如棟說,忍一忍就過去了,“聽到旅客們的一聲謝謝,看到一張張滿意的笑臉,我們的內心很溫暖。”

早上8點30分,結束了又一個晚班,陳如棟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匆匆補覺3個小時,就再也睡不著了。防疫責任在心,擔當在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