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擺脫寫作業拖拉現象?

野立


初中生還存在寫作業拖拉的現象確實是讓家長比較困惑擔心,我很理解您現在的心情。那咱們一起來探討下初中生寫作業拖拉,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首先,家長要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特徵,13-15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由於生理原因和成長激素的作用,自我意識非常的強,他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別是父母還有老師的,並且他也希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時間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時候,他心裡的秘密會同同齡夥伴分享,但是不願意全部敞開給父母,那麼瞭解了孩子在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特徵之後,家長就要調整與孩子在家庭中的互動模式和溝通策略了。不要總是嘮叨孩子問作業完成了沒有,也不要總是催促他去寫作業,並且監督他每一個舉動,事無鉅細地去幹涉孩子的生活。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已經有了比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了,他可以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和信任孩子,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問問孩子:“你願意和媽媽聊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嗎?你怎麼看待寫作業這件事兒呢?”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家長也不要去不停的追問,可以採取寫書信、紙條、發微信等方式和孩子建立溝通的渠道。

總之家長要調整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模式,當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比較愉悅的時候,再來談一談初中生的學習問題。寫作業拖拉的原因有這麼幾點。第一,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好,小學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第二,可能是孩子厭學,對學習沒有興趣,做不想做的事情自然就會拖拉。第三,可能是孩子的內驅力不足,沒有學習目標。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我給家長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議。第一點是加強孩子的自我管理,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在小學一到三年級,甚至是整個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如果家長在小學階段沒能夠有效的陪伴孩子學習,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話,到了初中階段調整起來會相對困難一些,但是也要想辦法去彌補,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怎麼提高寫作業的效率,放學之後的時間如何規劃。這個時間規劃讓孩子自己做,家長在一旁適當的提醒就可以了,家長注意一定是孩子自己來主導做學習的計劃,不要不停的監督和催促。

另外在生活上,家長也要儘量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這些能夠讓孩子建立自信,使他感受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樂趣。

第二點,家長要調整對孩子的態度,多看到孩子的優點,放大他的優點,做支持和鼓勵,對於學習和生活上都是如此。當孩子在學習中得到認可,他會更加有成就感,願意挑戰嘗試新知識和新技能。其實孩子都會有好奇心,家長也要注意運用上面所說的方法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初中的孩子喜歡看小說,那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並且一起聊一聊故事的主題和情節發展,這樣能夠鍛鍊孩子的總結和概括的能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只有父母最瞭解自己的孩子,那麼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就需要家長用心地去發現他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結合這些特點再去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

第三點是幫助孩子找尋學習的目標和方向,建立理想,到了初中的這個年齡段,孩子會有自己的關於未來的設想了,有的時候因為他的能力還不足,會擔心自己實現不了,可能他的理想在家長看來是有些不切實際的,但是千萬不要打擊孩子,聽到他所說的理想之後要鼓勵他去把理想做豐滿,變成可執行的計劃一步步實現。每當孩子取得一個小進步,家長都要及時的鼓勵孩子,也可以帶著他去旅行,體驗各地的風土人情,在旅行的過程中和孩子深入的交流一下他的理想是什麼,引導孩子樹立學習目標,這樣為了這個目標,孩子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有動力了,他有了內驅力,也就會自然的去學習,關於寫作業拖拉這些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覆,謝謝。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寫作業拖拉,無非兩點,一是畏難,二是枯燥。
第一,畏難。那就把它變容易。
首先,養成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好習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他若有一個小時來解決一個人問題,他將花55分鐘思考問題是什麼,再用5分鐘思考解決方法。“If I had an hour to solve a problem I'd spend 55 minutes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and 5 minutes thinking about solutions.” 初中和小學相比,一下子學科增多,知識量增大,難度也增加了。作業自然變得多了難了,而且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很多孩子調整不過來,就會畏難,就會無所適從,所以自然也就拖拉。所以,建議先“會”&“懂”。
不妨引導孩子上課用思維導圖記筆記,如果前期不適應,做作業之前先用思維導圖畫出知識要點。多用關鍵詞和簡單明瞭的圖示(一圖勝千言)又快又容易看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而圖像化和建立連接,是記憶力強化的關鍵。這樣複習特別省時間,而且重點突出,知識脈絡清晰,再開始做作業,很容易判斷出作業題是考察的哪個知識點或哪幾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作業就“不難”了,寫起來自然也就快了。/<font>
週末的時候,建議將一週的每一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內容再畫成綜合的思維導圖,然後再寫本週的作業。每個月將四周的各學科的主要知識點再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畫成月度思維導圖,這樣漸漸就構建起自己各學科的知識架構,更能看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那種綜合性的題甚至是跨學科性的題,有了這個基礎,做起來也會容易的多。/<font>


/<font>
對於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和英語單詞,背誦性的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複習,事半功倍。對於歷史,不妨練習畫魚骨圖,橫座標是朝代,各分支表上重要歷史事件以及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都儘量用關鍵詞和示意圖來表示),地理自己畫畫世界地圖,將經度緯度季風等相關知識用不同顏色的線或色塊標識。生物可以畫畫生物體的構造,邊畫變描述。/<font>
對於數學,也要多畫圖來畫出已知條件間的邏輯關係,化繁為簡。/<font>




/<font>
不怕麻煩的人生是最不麻煩的人生,最好從初一(甚至是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孩子”戰略上的勤奮”,把作業只是看成檢驗和幫助掌握學習內容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借用思維導圖、魚骨圖、線段圖等工具構建知識架構,理清邏輯、結構、因果關係,培養孩子越來越強的思考力,越學越輕鬆,也就越來越有成就感,畏難情緒可能都不會產生了。因為都可能愛上了挑戰愛上了學習的過程。/<font>


/<font>
第二,枯燥,那就把它變有趣。有趣也是一種生產力。/<font>
首先,引入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買個俏皮可愛萌萌的番茄鍾吧。不要一大氣把作業寫完(糊弄完交差)。要勞逸結合。25分鐘-5分鐘-25分鐘-5分鐘,用番茄鍾設定時間,把大段的時間切割下,25分鐘投入專注地寫,5分鐘聽聽音樂看看魚吃點水果喝點水甩甩手臂跳個尬舞。這樣就不覺得累了,而且大腦得到了休息,效率會特別高。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在開始時和結束時大腦的記憶效果是最好的,如果背東西,把大塊時間切割,記憶效果會好很多。而且有了思維導圖,提取關鍵詞畫示意圖,都是滿滿的創意,大腦自己就嗨起來了,還會有“心流”,有“沉浸體驗”,幸福感滿滿,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有了良好的體驗,下次再做是期待的心理,就不容易拖沓了。/<font>


/<font>
當然了,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寫作業快了,爭取率高了,一週獎勵5個冰激凌放在冰箱了,獎勵漫畫,獎勵玩偶....../<font>

/<font>
如果周圍有差不多的小夥伴,還可以組成“打怪”小分隊,大家輪流去不同的家裡或麥當勞肯德基或咖啡廳寫。大家輪流做時間官、預習官、討論監督官等。有了陪伴和支持,快樂更多了。有條件的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孩子作業的時候在家裡閱讀,給孩子創造學習的氛圍,孩子自然而然也就融入了。/<font>
/<font>

iMindEnglish


初中生寫作業拖拉是現象,只有找到現象背後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找到解決之道。

以上簡單舉例了一些初中生寫作業拖拉的原因,可以將這些原因分為4大類。

第一類是關係不好導致的寫作業拖拉。這部分原因主要在父母,我們都知道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的前提,所以父母必須改善親子關係。初中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以尊重為前提,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不能象小學生一樣事無鉅細的管理,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在良好親子關係的前提下,再引導孩子處理好和老師、同學的關係,孩子各種關係理順了,生活環境安定了,自然就把心力用在學習上了。

第二類是學習基礎差導致的寫作業拖拉。孩子知識系統有漏洞,那麼,新學的知識接受慢,學不會,學不透。面對這種問題要及時幫孩子查缺補漏,夯實學習基礎。

第三類是能力問題導致的寫作業拖拉。能力包括感統能力、注意力、思維力、理解力等基礎能力,還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等。出現這些問題家長不能責罵孩子,要從生活入手,加強訓練,提高孩子的能力。

第四類是個性品質導致的寫作業拖拉。例如孩子追求完美,作業寫了擦,擦了寫,延長了寫作業時間。有的孩子缺乏責任心、上進心,認為學習不是自己的事,不想寫作業。面對這類孩子父母要調整教養方式,改善孩子個性品質。

做智慧家長要學習透過現象找到真問題,象孩子上課不聽講,寫作業拖拉,不愛說話這類的問題都是假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深入地追問下去發現真問題,然後針對真問題,找原因想辦法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