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渭南全市180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全部复工


春耕备耕,渭南全市180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全部复工

春耕备耕,渭南全市180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全部复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祖亮主持发布会

3月24日上午,渭南青年网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渭南供销社系统坚持把防疫保供作为一场硬仗、一次大考,迅速行动,上下联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重要生活物资储备、春耕农资保供工作,为保障城乡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春耕备耕,渭南全市180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全部复工

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江永介绍情况、答记者问

据渭南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江永介绍,市供销社充分认清春耕生产"时不待人"的特殊性,迅速行动、积极应战,把保供稳价特别是保障春耕农资供应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形势分析,科学谋划疫情防控形势下保障春耕农资供应各项工作,做到精细谋划、科学供应。市供销社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加强统一调度,加强督促检查,第一时间下发紧急通知、开展全面摸排,领导班子下沉一线,深入组织动员,指导各县(市、区)供销社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形成了以市供销社牵头把总,各县市区供销社协调作战、密切配合的全市供销系统物资保供机制和网络。

春耕备耕以来,全市系统180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全部复工,累计采购调运各类肥料9.37万吨、农药1000吨、农地膜6700吨;销售各类肥料12.67万吨、农药290吨、农地膜3000吨。目前储备各类肥料10.53万吨、农药800吨、农地膜4000吨,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化肥、农地膜储备量为全省供销系统第一,占全省供销系统的19.12%和41%,能够满足我市春耕生产需要。

全市各级供销系统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带头稳定农资价格,把疫情期间"不涨价、不断档、不脱销、保供应"作为供销合作社对社会的郑重承诺,以实际行动避免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供应大幅度波动等情况发生。坚持从正规生产厂家、正规经营渠道采购农资,坚决杜绝各类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从供销社渠道进入市场,流向农户。加强对系统农资经营活动的管控,系统内各经营企业、门店等不许在疫情期间擅自组织任何大型展销、促销等活动,严禁农资经营、购销等方面人员聚集聚会,确保农资市场防疫安全。

发挥经营网络优势,组织系统企业加大生活必需品采购,新增零售网点,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可靠的产销合作关系,全力保证粮油、蔬菜、蛋奶、果品等市场供应。同时,协调指导市直企业及富平、合阳、潼关、华阴、华州等县社,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生鲜农产品和日用品集采集配、无接触配送服务,做好市场供应,有效缓解了农民卖难、居民买难问题。累计配送蔬菜786吨,水果709吨,肉禽蛋429吨,米面油858吨,防疫用品12220件。

有记者提问:疫情防控以来,供销社在保供应、保春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今年供销社的重心工作有哪些。

王江永:疫情防控以来,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为农服务,不误春耕、不误农时,全面复工复产,服务三农的劲头更猛、劲头更足,力争把受疫情影响的损失补回来。

一是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推广“白水美华模式”开展土地托管,白水县宏泰专业社走出了一条“公司+专业社+党建+农户”的果园托管模式,形成了“全托管”“半托管”“反托管” 的新经验,受到省市各方面的关注,“美华模式” 将逐步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今年将加快推广“白水美华”果园托管模式,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系统实现土地托管22万亩,继续保持土地托管面积占全省供销社30%以上。

二是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中心、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的作用,推动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实现技物融合,提升服务水平;助推农资企业与终端农户无缝对接,通过网上下单,点对点服务,将农资配送到田间地头;积极推动“肥药双控”,节水灌溉示范田达到4万亩。

三是提高农机服务作业面。重点支持全系统6家农民专业社联合社、25家农民专业社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专业服务队,扩大服务面,为农民群众开展统防统治,代耕代种服务。

四是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组织系统电商企业与“供销e家”电商平台对接,共同构建市、县两级电商运营中心。重点提升供销电商运营中心运营能力,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形成网上交易、线下展示、储藏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运营,积极与邮政物流合作,共同打通农村现代流通“最后一公里”。对接扶贫832平台,组织贫困县的企业产品尽早录入平台。支持电商企业开展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积极组织系统企业、专业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会展、推介、对接等活动。

五是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以电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为城乡群众提供各类日用消费品配送业务。目前系统有多家企业,如白宝汇、合同兴、澄品汇、渭南联创云等电商企业都推出了线上购买生活用品、文化用品服务,进行不接触配送,解决城乡群众日用生活品所需。同时抓好镇级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发挥他们前沿阵地的作用,服务当地群众。全年创建省级以上标杆社7家,3星级村级服务社140家。

下一步,全市供销系统将准确把握职责定位,结合疫情防控、聚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不断加强对系统企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