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縣鄭家鎮產業均衡發展群眾脫貧有保障

旬邑縣鄭家鎮將群眾實現穩定增收,脫貧有保障作為提升脫貧質量、決勝脫貧的首要任務來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均衡發展,脫貧工作呈現出起步快、效果好的發展態勢。

旬邑縣鄭家鎮產業均衡發展群眾脫貧有保障

為了讓蘋果這一主導產業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鄭家鎮積極組織土專家,手把手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為群眾提供果業生產全過程的貼心服務。葛村貧困戶燕志平就是在土專家的指導幫助下作務果園,收效明顯,他對發展蘋果產業實現脫貧致富信心滿滿。

旬邑縣鄭家鎮產業均衡發展群眾脫貧有保障

“我去年蘋果效益還可以,能收入3萬多元,現在又有土專家的技術指導,我更加有信心經營好果園。”盤算了去年的收入後,燕志平高興地說。
鄭家鎮把食用菌種植作為繼蘋果之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又一支柱產業,召開動員大會,制定各項優惠政策,在全鎮發展食用菌種植企業,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旬邑縣鄭家鎮產業均衡發展群眾脫貧有保障

旭日東昇農業發展公司魏巖峰告訴記者:“我們這裡的用工量很大,主要以周邊馬坊、仁安、南掌村的貧困戶為主,平常用工的高峰期就是在產菇和制棒的時候,一般可以達到三十到四十人次的用工。”


為了免除群眾發展食用菌種植的後顧之憂,鄭家鎮邀請率先在鄭家村發展食用菌種植的企業為群眾答疑解惑,統一協調規劃建大棚,群眾承包到戶,用心經營,即可盈利。
據馬坊村第一書記肖磊介紹說:“大棚建成以後,村裡採取自願的形式承包給村民。採用種階梯式的方式,承包費第一年是1000塊錢,第二年是1300塊錢,第三年是1500,給村民一個緩衝的機會,初步估計一個大棚一年純效益大概是2萬塊錢。”
食用菌種植髮展的有聲有色,讓群眾脫貧致富有奔頭,同時也為群眾解決了一個難題:鄭家鎮蘋果產業發展較早,目前已有大量的老化果樹和每年修剪的樹枝無法處理,食用菌種植的菌棒製作需要的原材料正好是果木,這樣一來,群眾減伐的果樹、老化的果樹及修剪的樹枝運賣給旭日東昇農業發展公司 ,還能額外賺取一份收入。

旬邑縣鄭家鎮產業均衡發展群眾脫貧有保障

鄭家鎮同時積極宣傳中藥材種植和中蜂養殖激勵政策,動員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讓貧困群眾穩定增收,高質量同步邁入小康。鄭家鎮席家村有連翹樹180畝,每斤連翹的收入40元錢,群眾種植積極性高漲。
鄭家鎮黨委書記韓敏捷表示:“下一步,鄭家鎮將繼續按照旬邑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和全縣脫貧攻堅“1354”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圍繞決勝,著眼普查,一方面,按照一個問題一個專班的辦法,精細抓好問題排查整改工作,補齊短板,提升弱項,另一方面,按照一戶一策的辦法,精準抓好業就業和志扶智工作,強化覺建引領,激發動力活力,以報帳制工作法倒逼工作落實,全面提升脫貧質量,積極對接鄉村振興,向縣委縣政府和全鎮人民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
(記者/馬龍 吳宏博 董偉娜 魯豔 編輯/張瑩 責編/張康 監審/井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