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網課會成為教學的常態嗎?

在水一方雜記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站上風口。疫情之下,幾乎所有教育機構或平臺都趁熱打鐵,上百項公益課程紛至沓來,令人眼花繚亂。據統計,從年初至今,13家在線教育相關公司的市值已經累計上漲近800億元。網課大潮席捲下,各方角逐堪稱激烈。老牌網校藉助先發優勢狂攬生源,互聯網巨頭們加快入局,線下門店一夜停擺的教培機構也積極轉型。不過,在線教育除應急外,能否真正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一環,大多數家長仍有些懷疑。(2月18日 《北京日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無法正常開學,各地中小學紛紛將“開學”和“授課”調整到網上進行,也直接導致了在線教育的“群雄逐鹿”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時下在線教育的“火”並不是學校教育和在線教育的常態,疫情過後傳統式課堂教育必然迴歸,讓廣大師生們天天“網上見面”是不現實的。另外,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相比,總會存在天然的侷限性和不足。學生們天天網上學習,對身體健康和視力的影響,也會引起家長們擔心等等。那麼,如何讓呈爆發式增長的在線教育,疫情過後仍留得住人、留得住心?在筆者看來,應做到“走心”而不是“趨利”。

並不排除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和平臺的本質是趨利的。一些在線遠程教育機構,在疫情當下的課程免費,背後是商業操作模式的延續。如在日前,支付寶宣佈平臺上1000多門課程免費開放;字節跳動聯合50家教育機構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上課服務;愛奇藝攜手學而思網校打造免費直播課名師團等等,但其背後的商業公司股價莫不大幅上漲。數據顯示,網易有道向全國中小學校免費提供線上教學系統後,其股價一天暴漲近30%。其他的免費平臺呢?還用一一點明嗎?另外,暫時的免費不代表長久的免費,就如共享單車和外賣平臺“鬥法”的前期,紛紛亮出“免費”或優惠牌,但打敗了另一家、牢牢佔據了市場,還會提供給人們“免費的午餐”嗎?“免費提供的午餐”沒有了,公眾是否還“喜歡”?而“免費午餐”的品質如何,會不會因為長期“免費”而影響課程品質?都應該打個問號。

打著“免費”幌子,最終如果行“逐利”之實,是無論如何也走不遠的。“免費”只能贏得一時的眼球,決定其長久的根本卻一定是課程的品質。一者,在線課程需要真正做成精品。時下,在線課程魚龍混雜,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卻一無所獲的課程並不少見。在線教育平臺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疫情過後仍讓家長和孩子們記憶猶新,離不開走精品路線。

二者,要讓在線課程成為“補缺課”。學生們能在實體課堂學到學好的,就沒必要尋求網課。要想發揮在線教育的功能,“拴得住人”,網上課程應瞄準學校課堂的“弱項”,對學校課堂上的“重點”“難點”和“不易掌握點”開展攻關,實實在在彌補學生課堂上的不足,做學校課堂的有益補充。

其三,要做到質優價廉。線上有線上的優勢,除了學習時間靈活的優勢外,不外乎價格低廉又親民,在線課程應更多地發揮於公眾和公益屬性,不應成為“貴族課”或“天價課”,才是其生存之本。最後,更為重要的是,線上教育要與線下學校課程形成“錯層”,多側重和傾向於學校課堂上學不到、接觸不到的內容。如個人防護基本常識、消防減災基本常識、個人自救常識等,以及培養科學素養、人文美學類課程。

總之,只要在線課程開辦者真正“走心”,而不是一味“逐利”,線上課程才有可能在疫情後“順勢而為”,成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業態。


Love電影


首先,要承認的一點是網課暫時解決了大部分同學們的上課難的問題!不至於讓孩子們在疫情期間荒廢學業,浪費時間,虛度光陰。而且我相信很多家長們也是實實在在做到了“不用花錢”就能給孩子報名上師課的願望!孩子和家長們都得到了實惠,那麼相關教育培訓機構呢?他們得到了什麼呢?很多企業通過免費的線上教育打出了知名度!並且更加實在的是真正做的好的企業,他們的股票都在不同程度的漲了!所以他們還是有收益的!話說到這裡大家是否感覺網課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物極必反! 孩子們這麼長時間都在家上網課,他們的視力是不是不同程度的變得糟糕了?調皮搗蛋的神獸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不出去走走是不是憋不住了?家長們在家輔導神獸作業是不是都要被氣瘋了?不少老師網上上課(無意違規,因為很多專業的用詞就是不符合平臺規則的)是不是被平臺禁播了?培訓教育機構也是有苦說不出的,好好的把教室裝修完 ,各種設備設施也都齊全,但是就是不能用,發揮不出培訓機構的真正效用! 到最後,網課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但不是每個科目,每類人群都適合網課的!希望疫情過後,大家都能釋放自己的看家本領,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各司其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搶搶機


目前看來並不會。但是會增加網課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