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美人和青星美人怎麼區別?

概率計算


首先,這四顆中最右側的是秋麗。秋麗的葉子正面中心有凸起,兩邊微凹。陽光充足,秋麗葉片會呈現粉色。

其次,左側三顆從上到下依次是青星美人、冬美人、秋麗。冬美人和青星美人從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就是看葉片尖端是否有急尖。從圖中能看出來,左側最上面的多肉葉片尖端是個非常明顯的尖。這是青星美人的特點。

冬美人葉片舒展,葉子平展,葉尖較圓滑。整體成藍綠色至灰白色,在陽光充足的時候,葉片會呈現粉色。葉片較薄。

而青星美人葉片緊湊,葉片稍厚,呈包裹狀,有急尖。顏色翠綠色至青綠色,在陽光充足時,葉尖和葉邊緣會呈現紅色。

我幫你在你的圖上做了標註。注意看畫紅圈的地方。我另外附上圖依次是冬美人、青星美人和秋麗,這次能分辨出來了嗎?

我是菱月凌霜,一個多肉愛好者。歡迎一起探討多肉養護問題。






菱月凌霜


這4盆是冬美人還是青星美人?傻傻分不清。

題主這4盆多肉,為了更好的區分,我給編上了號,而1-4號分別為秋麗、青星美人、冬美人和銘月。說實話要將題主的這幾盆多肉分辨清楚不是很容易,因為它們全部都沒有狀態,就拿1號秋麗和4號銘月來說,題主居然將它們養成了一個樣子,要知道它們在出狀態的情況下可是有天壤之別的!要不是秋麗葉面有霜看起來是灰綠色,而銘月葉片沒有霜看起來是青綠色,我差點沒把它們給區分出來!

多肉植物是不適合水培的,題主之所以將它們養成這樣,最主要就是養護方式不合理,即便你水培將它們養活了,但想要養到上色出狀態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那是多肉上色出狀態不但需要充足的光照,而且還要一定的低溫來形成較大的晝夜溫差,這樣才會促使多肉產生足夠多的花青素,而其葉片花青素含量超過葉綠素以後,多肉的葉片自然也就變色了。

水培多肉一旦放出去曬太陽,培養液就會迅速的升溫,這種情況下多肉不但會掉葉片,而且還可能出現化水黑腐。而一旦養護環境氣溫過低,比如說氣溫低至0℃左右的話,正常土栽的多肉顏色會越冬越好看,但水培的多肉則會直接被凍死,因為培養液的溫度會比土壤中的溫度更低。再者大家都知道秋冬季節多肉要上色的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的控水,以避免其產生更多的葉綠素,水培的多肉怎麼控水呢?把培養液全部倒掉?這樣操作顯然是不可能的啊!

說的有點遠了,我們繼續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冬美人和青星美人怎麼區別?正常情況下它們是很好區分的:首先冬美人的葉片是長匙形,葉尖跟葉片都是白綠色,而青星美人的葉片則是長卵形或者橢圓形,葉色為青綠色,葉尖有一個明顯的紅點,故而它又叫一點紅。其次冬美人的葉片雖然也可以控厚,但正常情況下要比青星美人的葉片薄一些,而後者的葉片可是非常肥厚的。下面圖一為冬美人,圖二則為青星美人。

另外冬美人出狀態的時候葉片顏色是淡粉色或粉紫色,有時候也會呈現出果凍色,但葉尖永遠不會變紅,而青星美人出狀態的時候葉片顏色則是紫紅色或者橙紅色,葉尖則長期保持紅色狀態,除非是嚴重缺少光照才會變成綠色。我寫了這麼多,又加上對比圖,相信下面兩張圖片題主一定可以區分出哪個是冬美人,哪個是青星美人了吧?

就這些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之參考,圍觀的肉友如覺得言之有理,請點個贊,或者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唐長老多肉札記


冬美人和青星美人都屬於景天科厚葉草屬多肉植物,與白美人、桃美人並稱為多肉植物裡的“四大美人”,別看它們的名字給人十分嬌氣的感覺,其實都是平價又好養的多肉品種,不僅休眠期不明顯而且非常適合養老樁。

冬美人和青星美人其實非常好區分:

冬美人的主要特點:

葉片為扁平的長匙形、先端尖,枝幹粗壯、葉片排列成較鬆散的蓮座狀,大部分時間葉色為灰藍色,表面覆一層淡淡的薄粉,在陽光充足、早晚溫差較大的環境下也可變為淺粉色或藍粉色。而在缺少陽光、相對潮溼的環境下不僅容易徒長,葉色也會變為為深藍色。冬美人耐寒能力強,可耐零下3℃左右低溫,南方地區可全年露養,繁殖即可枝插也可葉插而且成活率高。

青星美人:

青星美人的葉片比冬美人更肥大,葉片為扁圓而肥厚的長匙形並帶有紅紅的葉尖,葉片相互對生,微微直立向上生長。葉色大部分時間為深綠色,表面較光滑,僅僅帶一層微量的白粉,即使上色出狀態也僅僅是葉尖越發紅潤,葉背和葉緣少許泛紅,葉片的底色仍為淺綠色。它的分枝較少,即使養成老樁冠幅也不會特別龐大,相比於冬美人略多一些小清新。

冬美人和青星美人,算是多肉美人系列裡最好區分的了,因為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冬美人葉片底色為藍色,不帶紅尖,葉色隨日照變化明顯;而青星美人葉片底色為綠色,帶有紅紅的葉尖。所以辨識度還是很高的,記住這兩點,就能輕鬆將兩者區別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