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英雄聯盟》LCK賽區這幾年不行了?

蘇楓櫻



面對LCK在世界賽上的整體戰績,LCK網友也是十分不願意的承認了第三賽區這件事,比賽就是這麼的殘酷,沒有人可以永遠站在巔峰上,LCK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來LCK就沒有轉換過思路和打法,仍然是以穩健的運營方式堅持到底。

世界賽也讓他們明白,這個遊戲已經不是一個人可以帶著贏下的,穩健的運營打法也可能會將戰隊運死,過去的LPL也是對LCK的運營方式感到很頭疼,因為經常被打敗,所以只能是學著他們的方式去比賽,知道S8IG用莽打的方式拿下了比賽,LPL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不僅僅是LPL開始找到剋制LCK運營的方式,LEC也是緊跟版本(這裡以G2為例),不怕輸比賽,敢打敢拼,用最兇的方式去運營,將個人實力完全發揮出來,所以他們贏了。


對於LCK的打法,Rookie也評價過太過無聊了,過於分奴,讓人看了都想要睡覺,確實這個世界賽精彩的比賽基本上都是LPL和LEC的戰隊打出來的,大部分的LCK網友也是開始總結這個世界賽上LCK戰隊的表現,也承認了確實是需要作出改變了。

不過有些不理理智的LCK網友將如今的這個局面推給了LPL,指責是LPL賽區將他們的強者都搶走了,比如Theshy,Rookie,Doinb以及金貢,正是因為這樣,LPL才會變強,而LCK才會下滑,看到這樣的評價,LPL網友也是十分的不贊同,難道這不是LCK自己推出去不要的選手嗎,如果沒有LPL賽區,這些頂尖的選手就被埋沒了。


叄紙無驢


LCK統治力的原因:良好的電競環境,完善的職業聯賽,以及強力的選手。

當初我們賽區的lol選手去參賽的時候我們賽區聯賽還是剛剛興起的時候,但是電競在韓國已經是一項國家重視的產業了,為了挽救韓國當時的經濟。

簡單梳理下,1997年金融風暴,韓國實體經濟受到衝擊,更多人失業,韓國尋求新的產業。

1999年韓國實施寬帶提速計劃,為韓國電競發展打下基礎,後來星際在韓國的發展,帶來的收視率,價值受到政府重視,04年產業鏈價值甚至超過了汽車行業。之後韓國政府甚至推出了電競領域優秀人才可以免除兵役的政策。多方面有利條件使得韓國電競行業的發展遠超其他國家。職業打業餘這種優勢是可想而知的。

當初S2,S3我們賽區的選手去和韓國選手打就是用天賦和熱情去打職業和體系,肯定是吃虧的。

而且作為一項國家產業,整點暫停啥的也懂得都懂,畢竟輸了損失太大。

時至今日,電競人在韓國地位也是很高的。

KT隊員當年參與火炬傳遞。

faker在韓國藝人的地位非常之高,已經到了傳播國家文化的地位。

但是後來隨著英雄聯盟的比賽普及,全球化。其他國家的電競環境改善了,聯賽水平上來了。韓國英雄聯盟的優勢減小了。只有選手優勢了。

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其他賽區金主們有錢,誰強買誰。選手優勢也沒有了。

那現在的LCK聯賽規模,人才梯隊的優勢變成了劣勢了。對比賽成績肯定是有影響的。

當初ROX和SKT奉先史上最精彩BO5以後,就地解散。就是資金問題。

大家也能發現,LCK的隊伍頻繁的在改隊名,換成員,雖然這個和他們完善的電競運作有關,但個人認為,一個隊伍打一年就重組的策略真的不是上策,每年LCK的隊伍都在磨合。反觀我們賽區的很多強隊,都是幾個人一起配合了一年以上有了成績,針對性進步。

為什麼LCK這幾年不行了。這和版本的不斷更替有很大的關係。

LCK最著名的就是他們神乎其神的強大運營。所謂運營就是通過BP控制初期對線的優勢或均勢,通過視野控制對手前期的節奏點,通過兵線控制對重要中立資源的搶奪優先權,通過優勢邊線控制接團時間點,最後通過選定陣容的強勢期控制比賽勝負。這種戰術讓LCK的比賽相當無聊(除了少數隊伍,其他的隊伍都在運營),但幫助LCK獲得了近幾年的幾乎全部冠軍。主要表現於不打無意義的拼殺。沒有資源時不打發育。不到陣容發力點不打。獲得大龍buff後一定會進行41或者131。

而這種戰術的核心點就是在於利用視野進行野區入侵,偷取大小龍,利用兵線帶線,以多打少。代表的就是s7總決賽的時候三星的所有隊員在中期以後人人身上兩個真眼。通過恐怖的視野壓制一步步地埋葬了skt。

然而,拳頭取消了綠打野刀,真眼被削弱,眼石被刪除。這導致LCK運營戰術中最重要的一環:視野被削弱。

並且,隨著版本改動,拳頭越來越希望大家打架(畢竟觀眾喜歡看)。峽谷先鋒的改動,鍍層經濟賞金機制的出現,打架型英雄阿卡麗,劍魔等的出現無不對LCK的運營戰術發起了進攻。

而其他的賽區,在不斷的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分析如何對抗LCK的運營,實力不斷的上升。那些被稱為菜雞的歐美隊也在不斷的提升實力,各賽區的實力差距在不斷減小。並且有人已經發現瞭如何對抗運營戰術。

S7和S8時,WE和RNG發明了強開體系:皇子加里奧和奧恩夢魘體系。這種戰術會在LCK戰隊劣勢時想通過拉扯製造出發育空間或者優勢時利用兵線單帶時打亂LCK的如意算盤。這就有了s7洲際賽,S8MSI,洲際賽的勝利。

而且,運營很害怕出現一些根本預料不到的事。比如ig的不科學團戰(IG vs KT四打五JKL四殺,vs GRF ning一腳踢到viper,the shy天使降臨),以及G2的花式BP(MSI時SKT用妖姬COUNTER辛德拉結果G2把辛德拉搖到了下路,中單帽皇選擇了COUNTER妖姬的冰女),這些戰術雖然風險性很高,但面對極度依賴運營LCK來說無疑是極好的對抗方法。

並且運營還很依賴選手的實力,但是由於LCK的運營強調不進行不必要的線上拼殺。這無疑讓選手的實力慢性下降。而且LCK的選手普遍偏老齡化。轉會期多是老將換來換去。擁有強大的新人數量有限(這麼多年過去了AD裡最強的還是Deft)。導致LCK開始青黃不接。如果對線實力不足如何運營?(GRF能贏G2主要是Tarzan打爆了jankos)

並且LCK的賽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常規賽的第一名只需要打一場BO5就可以決定冠亞軍,而LPL和LEC都需要兩場。這導致了LCK的隊伍的BO5的經驗減少,很不利於lck的發展。而且由於LCK的隊伍基本都在打運營。導致整個賽區都處於一種很沉悶的局面。反觀LPL,基本上每隻隊伍都有其特色(運營隊BLG,EDG。打架隊IG。傳統四保一隊RNG。遊走隊FPX。整活隊V5。甚至VG都有前15分鐘無敵的說法)。

想要脫穎而出真的需要極強的適應力和實力。LEC亦如此。並且隨著賽制的不斷完善和大眾看法的改變,中國的電競賽事得到了很大的支持,贊助商越來越多。而LCK的資金鍊不斷的出現問題。甚至出現了GRF那種醜聞。

而現版本,小龍的史詩級加強,兩隻峽谷先鋒,穿甲裝備的加強無不表示了拳頭不斷要求玩家去打架別給我玩什麼運營(雖然ADC是真的苦)。如果LCK不對他們的戰術進行改良,培養強大的新人,找到好的運營商,改變賽制。我覺得即使是S10,LCK的機會其實也不會有多大。


槽流萬事屋


大家好,我是小君。

為什麼感覺《英雄聯盟》LCK賽季這幾年不行了?

英雄聯盟的全球總決賽在18年之前LPL賽區是沒有戰隊拿過冠軍的,那麼我們可以分析一下LCK賽區的風格,他們憑什麼拿了五年的全球總決賽的冠軍。

LCK賽區在我的印象中一共獲得了五次冠軍,SKT三次,三星兩次。

其實很多人現在已經瞭解了LCK的風格就是運營,在好幾年前,LCK的運營模式得到了我們的肯定以及版本的支持,並且LCK賽區的奪冠陣容都是符合他們的運營戰術的。

像SKT有一個冠軍ad的模板,並且一個強勢的單帶位,在並且中路大魔王的統治力下,SKT能拿到三次冠軍我覺得是十分強的。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LCK賽區衰落了呢?

LCK賽區的風格是運營,那麼既然要運營那麼遊戲時長肯定不短,所以在這種風格下不是必要的資源LCK賽區會選擇放掉或者去換資源。

但是很不幸的是,拳頭官方已經意識到在LCK賽區這樣的風格能拿到冠軍就證明這種是值得學習的,但是這種風格是觀眾所不喜歡的,因為看比賽太過枯燥,所以在s8結束後鍍層就開始出現了。

除此之外,IG在18年拿到了冠軍,但是在當時的版本其實對運營也是比較契合的,但是因為IG三叉戟實在是太恐怖了,活生生以操作擊敗運營,要不是那一刀就3比0出局KT了。

而世界賽上幾乎所有的戰隊都被這一個操作極為強悍的戰隊吃驚。

而LCK賽區也因為鍍層的原因開始安排前面的戰術。

並且在19年LPL再次奪冠,並且連續兩年LCK戰隊都沒有進過全球總決賽的決賽。第一次敗給了LPL,第二次敗給了歐洲。

可以說LCK賽區的運營已經給別的賽區研究透了,並且他們不去學習其他賽區好的地方,還是以運營為重點去完成比賽,這或許就是LCK賽區衰敗的原因吧。


小君遊戲圈


在疫情當下的我們,每天都宅在家裡面看看直播或者打打遊戲。相信很多的小夥伴在這期間,也非常關注虎牙獨播的LCK春季賽,今年的LCK也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各種戰隊的重組讓這個賽區強大了起來,於是眾多小夥伴也開始研究起了MSI的對手,希望能夠分辨出一點門道。

不過光靠自己的分析總覺得差點什麼,畢竟LCK賽區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戰隊之間的八卦,選手之間的關係等等。以及各種賽事數據,這些可都難倒了很多觀眾朋友們,不過沒有關係,最近虎牙準備為LCK賽區“整活”,讓更多的觀眾可以瞭解到他們。這個節目的名字叫做《LCK大冒險》。

這個活動可就特別有意思了,會在L C K春季賽比賽開始之前的一個小時,來播放這一場節目,其中我們非常喜歡的Rita和記得,將會作為常駐嘉賓,坐鎮“LCK大冒險”,他們會以一個圈內人的角度,幫助大家詳細瞭解LCK的各支戰隊。讓大家對比賽的隊伍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對選手們也都有所瞭解。這個活動,是不是特別棒呢?

記得和Rita都是虎牙的主播,平時直播的時候也非常的有意思,兩人也曾在一起直播互動過,是一對老搭檔了。直播的時候更是騷話連連,直播效果非常的好。當然啦,除了這對老搭檔之外,虎牙將會在每一期邀請一位人氣主播,來和大家一起互動。

明顯lck打法有問題,大優勢總是不敢主動開團,總是想著把對方活活拖死,反而卻被對方抓到機會反一波!



MapleJordan


我來說說吧

我也經常看比賽,lck不行了是事實

冠軍拿多了就容易麻木

你用一種方式一直贏,你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輸麼?

而且飛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大魔王了

兮夜吊打他這麼多次了。

其他的小蝦米就不說了!


和平精英丶老頭


簡單的來說可能是各大賽區的比賽風格迥異,又或者簡單的來說LCK賽區“變菜了”,其他賽區選手的實力跟上來了。

你看s6的時候, lck的隊伍對上歐洲和 lpl 的隊伍,上路和中路對線都是佔優的,尤其上單,s6的時候爆錘 lpl 和歐洲隊伍。s7 我記得有一場mouse直接落後100刀,雖然有資源分配的問題,但是單就對線階段已經沒法玩了。Ick 在這時候拿到這幾千的經濟運營,慢慢滾雪球,所以才會輸多贏少。但現在 lck拿不到優勢。現在lpl就是強行讓你接團,強行打架,這也是好多朋友說觀看lck賽區容易打瞌睡,看著很無聊的緣由。

中上,完全不虛LCK。已經結束的s9世界賽中,LCK 中單chovy,show maker,faker,都被其他賽區的選手壓制。你線上被壓制,遊走的主動權肯定就不在你這邊。Ick中單問題也有點大。

上單表現的比較好的就khan。但也沒有絕對能打爆對面的保證。

打野的話三隊的打野都猛,但其他賽區打野也猛啊。

下路是工具路,各賽區都五五開。就這實力進不了決賽也正常。

還有就是新生代的問題。以 grf 為代表。不僅內鬥嚴重。隊內還用請演員的方式上的韓服前幾。先不說職業選手的操守問題。人一旦學會走這種“捷徑”,就會形成習慣,思想上和訓練上的雙重怠惰。你看包括lck和s賽,grf這支隊伍一旦逆風就會瘋狂崩盤。

至於說lck所擅長的運營,你覺得其他賽區不會運營?lpl請了那麼多韓國教練。歐美賽區輸了那麼多年,不會也學會了。s8,s9你沒看到lck都被其他賽區隊伍運營炸了嗎?

至於說拳頭針對lck,這很正常啊。拳頭削弱的都是冠軍隊伍的強勢點。

如果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補充!


遊戲攀登哥


LCK從OGN時期在英雄聯盟的競技比賽裡表現就極為強悍,因為以前他們有著全球最為全面的競技管理制度,包括選手訓練制度、選手的各方面培養,教練的挑選還有培訓、以及戰隊分析師的挑選,而這些又源於自星際爭霸時代就開始逐步建立並在之後的十幾年中不斷完善的電子競技產業。簡單的說,是職業體系上的優勢。

但是沒有市場優勢——韓國畢竟只有五千萬人口,當中國和歐美的電競市場走向繁榮,資本看到電子競技可以賺錢並願意砸錢的時候,韓國人連跟進都很艱難——君不見多少世界頂級的韓國選手、教練都被其他賽區挖走了。 職業體系是可以複製的,但是市場這個東西,雖然人口少的地區可以因為開發程度高而暫時領先,但是終究人口多的地區還是會超過人口少的地區。簡單的來說並不是LCK變弱了,而是其他賽區都變強了,LPL從S2的年代開始比賽就迷信團戰,保護C位發育,拿各種團戰英雄撐起足夠的團戰支柱,而LCK從OGN時代開始就已經開始玩單帶運營,一手武器大師直接把皇族單帶到自閉,LPL真正學會運營還得從EDG說起,EDG自從學會運營以後縱橫LPL無敵手,當年的EDG幾乎沒有任何戰隊可以與之抗衡,隨後很多的戰隊在打架的基礎學會了運營,而LCK還在吃自己當年的老本行,所以並不是LCK變弱了,而是LPL和其他賽區變強了。
所以隨著其他賽區職業體系的不斷完善,LCK賽區沒有任何進步的話被其他賽區超越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亦或說在太多的LPL玩家苦苦期盼了太久之後,這一天終於是來了。


第一亞索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此次的問題!

作為LOL歷史上,稱霸主宰了多個時代的LCK賽區可以說基本上他們的傳奇,橫跨了整個英雄聯盟發展史。雖然在這兩個賽季的整體表現並不算特別的具有競爭性,但是他們賽區所具備的實力,以及整體戰隊的發揮,同樣不容小覷。每一次的世界賽中,也值得所有其他賽區的戰隊全力以赴的驚險對決。當然如今這一個賽區的整體打法和戰術,顯然已經不太適合英雄聯盟的現版本狀態,這讓不少的網友在網絡上唱衰,認為這一個賽區走向了衰落。

而這一次他們賽區的春季賽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這一次的春季賽中,雖然各個韓國戰隊努力想要改變打法,讓對局狀態以及選手們的對決思路,更加傾向於結合版本去運營。但是深入骨髓裡的運營那一套,還是讓他們難以在前中期開始血於肉的拼殺。這也讓這一次LCK的春季賽變了一些韻味,要知道在往常的春季賽中,這一個賽區可以說是群雄並起。

雖然SKT在如今依舊保持著霸主地位,但是在此前的兩個賽季中,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挑戰者。因為狀態良好而成功擊敗這一個戰隊。但是更多比較的是,誰更強狀態發揮更好,誰就能夠成為那一個賽季的頭號種子隊伍。並且也基本上意味著,在世界賽上能夠取得同等水平的成績,甚至是稱霸世界賽,獲得世界冠軍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一個霸主賽區的最後輝煌,最終停留在了在這兩個賽季。

可以說在這S10的新賽季中,LCK的整體發揮讓網友們真的是覺得非常乏味,畢竟還是按照傳統老一套的韓式運營打來打去。在30分鐘的對局中,甚至幾個人頭的產生,只是最後一波關鍵團戰的對決。因此這種戰術思維,讓那些過去稱霸全球的絕頂戰隊。在這春季賽中難以發揮出此前霸主的統治力、甚至在這新賽季中。幾個新興的戰隊。因為迅速的轉型讓他們打出了類似於LPL的戰術,在第1周的對決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可以說在如今LCK的各大戰隊對決中,他們所表現出的實力已經沒有了過去堪稱霸主級的實力,反而是讓觀眾們,看出他們如今具備的了不少問題。甚至對於這些戰隊的失誤,也是肉眼可見的變得多了起來,與其說他們在這些賽季中的對決,比的是誰更具備實力,倒不如不如說他們比的是誰的狀態能夠保持正常的發揮水平,比的是誰更菜。如果在正常的對決中,雙方都發揮正常的水平,那麼誰的失誤更多誰的勝算就少一分。

如今的LCK賽區早已不是當年的頂級強者。更多的只是在賽場上不適應版本的種種迷茫,以及在世界賽上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這並不能否認,他們在後續的比賽中就沒有亮眼的發揮,畢竟他們此前的底蘊還在,選手們的操作同樣不俗,只看他們後面能不能適應如今的版本打法了。






桂哥聊遊戲


哈嘍大家好,我是雪龍,個人感覺LCK不行,是對比出來的,對比這兩年的LPL與LEC,大家會覺得LCK不行了,要是和美洲、外卡那些戰隊比起來還是具有絕對統治力。其實LCK在S8的時候還有銀河戰艦KT,可惜八強賽就要和IG渡劫,結果是IG渡了過去,如果KT贏過IG,那麼S8的冠軍也許還會是LCK。S9的LCK,有人在SKT拿到春季賽冠軍以後就預測今年的LCK走不遠,原因總體歸因於年齡,SKT五人的年齡,Khan、mata、faker、clid、Teddy這幾個人的年紀都不小了,讓他們如此輕鬆拿下LCK春季賽與夏季賽冠軍,側面反映了LCK的青黃不接。SKT裡年紀最小的是輔助Effort,但是在與G2決勝局時被換了下去。另一個原因我覺得,是LCK賽制選拔的問題。LCK的季後賽除了冠軍比賽與冒泡賽(好像也是,記不清了)是BO5之外,都是BO3,這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LCK的冠軍隊伍實際上是隻打了一次BO5,GRF沒贏過一把BO5,但是憑著常規賽積分直接晉級S9,剩下的一支隊伍DWG是打冒泡賽打出來的。反觀LPL,進世界賽的三隻隊伍,FPX打BLG;FPX打RNG,RNG打LNG;RNG打TES;RNG打FPX,IG打LNG;IG打JDG;IG打TES,都是BO5。雖說LCK的常規賽可能更殘酷一點,但是S賽重點卻還是BO5,可以說LCK賽制有他殘酷的地方,但是對於S賽隊伍的選拔,是不是殘酷錯了地方呢?當然了,如果這個賽制不是以選S賽隊伍為主的話,當我沒說。LCK現在的原因,不是沒有人才的原因,而是留不住人才,根本原因就是沒錢。從以前買韓援開始,LCK人才一直往外流,但是那時的LCK在制度上要遠超LPL,有比LPL絕對先進的訓練與規矩。LPL是空有錢不會用。但制度是可以摸索的。制度是下限,錢與制度的相輔相成才是上限。LOL比賽發展這麼多年,打了這麼多年比賽,雖然成績差但是有錢賺,把錢往裡砸,制度也在不斷完善,相比起LPL,LCK的原始積累相對薄弱。LCK不是沒有人才,只是留不住人才,LOL發展這麼多年,只有韓國人在LPL與LCK之間輾轉往復,但是沒一個LPL的願意跑去LCK。在既有錢又有制度的時候,LPL就會贏過LCK。比如說S8的RNG與IG,一個在MSI上贏過KZ,一個在S8賽贏過KT。這兩家的老闆,可都是有錢的主兒。包括S9的FPX與TES,大家可以查一下這兩家背後的老闆。至於SNG、JDG、LNG這些就不說了,看名字就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至於什麼版本那些,那是教練團層面的東西,不同的教練與選手能力是不同的。但是決定哪些教練團與選手的,是老闆,只有老闆有錢,才能說的開。


雪龍游戲解說


你好,我是憤五器。

我個人認為,最早LCK強的原因是版本以及遊戲程度上的理解領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的其他賽區慢慢的跟了上來,而LCK基本提升比較小。所以導致現在沒有以前那麼強的統治力。就好比鬥破蒼穹,魂天帝最開始就是巔峰。卻被蕭炎一步一步慢慢追了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