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1.5萬小留學生,長大以後有多少人能在祖國工作效力?你怎麼看?

霓裳掠影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但也不是不能回答。首先我關於回國效力的人數,這肯定是誰也無法回答的。得看他的出國動機,和他的人生觀 價值觀 和世界觀,結合外部因素(國家對回國人員的政策待遇等),然後他會權衡在國內或者是國外發展。如果非要說人數,應該這麼說:這部分人分為三個等級。三觀正確,愛國者才可能回國效力。再就是學業不良,沒竟爭力,在國外難以生存者回國。這就是說回不回國,一是看他愛不愛國,二是看他在國外有沒有生存能力。愛國是回國的前題!






華碩


這個問題可能真是戳中了我們民眾的痛點!

因為近日海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猛烈爆發,無意之中牽出了一起英國小留學生回國避難的問題:
小小的英國,竟然有我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在讀!許多人說,是貧窮限制了想象!

因為,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許多的人或許都會想,我們國家早就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學費、雜費都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尋常老百姓其實真花不了幾多費用,就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到很好的教育!

那麼,這1.5萬名小留學生的家長,是出於什麼目的,非要把年齡尚小的孩子送到英國去留學?無論是多少原因,或許有一個原因是明確的,那就是想通過去英國留學,讓孩子將來能夠獲得英國的永久居留權(綠卡)、或者英國國籍。

誠然,現在是開放的社會,國家開放、人民思想也開放;如果他們家庭確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把孩子送到英國去留學,我們也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他們頭上。因為這確實是他們的自由和權力。

按理說,留學還是有一定好處的,既能通過留學瞭解外面的世界,多接觸外面的人和事,也能學習一些西方某些比我們強的東西;假以時日,回國後還能更好地為我們國家的建設出謀出力!

典型的如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等都是留學歸國的科學家。

2018年的調查顯示,84%的中國科學院院士、75%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都有過出國留學或海外工作經歷,其中90%都是從歐美留學歸來的。

具體到個人,像留學英國歸來的黃昆、留學英國歸來的閔恩澤、留學英國歸來的程開甲,都曾獲得過中國科學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獎!基本上,80%的這個最高科學獎項的獲獎人,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

其實,誰也無法預測這1.5萬名留學英國的小留學生將來會有多少人學成回國,為國家建設服務、為民族振興盡力。但我想,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對我們國家的對外吸引力是有信心的!

尤其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的做法、海外的做法大家都可以比較的。只有通過對比,才能更加了解,誰的國家才是真正把普通民眾的生命財產放在國家考慮問題的首位!


感動時代


一點真本事都沒混到,在國外混不下去的,還會厚著臉皮回來混的!


山沐水漁


不管他跑到哪去,孩子都是孩子,血緣是割不斷的。這心態,可沒資格做華人世界的族長


用戶9286953819718


從小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張正343


肯定要有一部分人回來的,具體有多少?,要等時間的認證


有夢想的多多


我敢肯定這1萬5千名小學生都是衝著移民去留學的,因為我身邊的朋友有幾個就是這樣的,我也勸阻過,我說歲數太小!但是別人一心移民,現在的情況別人沒有說我也不敢問,但是人各有志,這樣的家庭本身認可祖國制度的少之又少,根本上也談不上愛國,也有醒悟的說還是中國安全啊!畢竟是少數!這些家庭資產也就是千萬級別,年淨入100的樣子。


dly76369409


從小出去就是西方教育,本來就沒打算回來。


用戶尋找想法一致的人


基本上可以說,一個也沒有。這和大學出去留學有本質區別。


鼎盛ones


想的天真,全為自己,說的高尚一點,學有所成,為國出力,其實,全為國外綠卡,取得外國籍,他們的父母那個不是國內的精英?自己可以摸著良心問問,是不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