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五十歲的人,小時候父母又打又罵的,很少抑鬱;如今的孩子怎麼那麼多抑鬱的啊?

仁愛者不憂


作為過來人,我有深刻的體驗。

在我們小時候,生活很苦,父母成天在外辛苦勞動,早出晚歸,沒有多少時間照顧我們,我的成長几乎是隨其自然的。有時父母辛苦了,心情不好,碰巧我頑皮,可能還要捱打的。父母對我學業上沒要求,不怎麼問我成績,對其他方面也沒什麼規矩。除了上課時間,我整天在外面同小夥伴玩過家家遊戲,沒有時間抑鬱。

倒是幾年前還抑鬱過。當時,一個人在外面漂,沒幾個朋友,工作之外沒有一個說話的人,久了發現自己說話也不利索。晚上睡覺前想很多,時常失眠,日積月累出現心悸、手抖和整晚睡不著等現象。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有心理疾病。

當時醫生給我開了藥方,讓我定時去醫院。吃藥後,病症得到緩解,有一個醫生建議我長跑,說有助於治療。

我反思,去發現生病的根源:封閉的生活,胡思亂想,不快樂,有點杞人憂天。

接下來,我開始積極與周邊朋友多聯繫,認識新朋友;經常跑步,認識了很多跑友;一週打一兩次羽毛球。有意思的剋制瞎想,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我終於治好了心理疾病。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各種遊戲成為小孩至愛,小孩喜歡呆在家裡玩遊戲;長輩對小孩溺愛,讓小孩有一顆玻璃心。為了避免小孩出現抑鬱等心理問題,我讓小孩儘量出去參加群體活動,多接觸生活。對小孩也不提過分的要求,小孩犯錯後,也是以商量的態度溝通。總之我希望小孩快樂健康成長。


樂在當下


我就是你說的這個年齡階段的人,說一說我身邊的抑鬱症患者吧:

第一個是我大學同學的母親。因為我同學的妹妹騎摩托車摔傷臏骨,留下殘疾,走路微跛,她媽媽便一直心事重重,整夜整夜地失眠,最後自殺。家裡人都認為是她媽媽心事過重,自己想不開才自殺的,沒人往抑鬱症的方向想。

第二個是我自己的表姐。因為我表姐夫很警覺,一察覺苗頭便帶她去醫院,結果確診為抑鬱症。治療了兩三年,最後仍然自殺了。整個治療很艱難:因為擔心熟人知道此事,令我表姐心理壓力過大,我表姐夫直接放棄了在當地的治療,每次開車四個多小時的高速,到另一個城市治療。

第三個是我一同事的朋友。一發病就確診為抑鬱症,當時情況比較好,醫生當時建議她按時吃藥,定期複查就行。但她覺得自己沒有病,從不好好吃藥,結果病情越來越重,到現在已經割腕三次,還曾經想要跳樓。我同事想去醫院看她,結果她丈夫竭力阻止,不願讓人知道她有抑鬱症。

說到這裡,我想你已經明白了:不是你說的這個年齡階段沒有抑鬱症,而是我們不知道:原來這就是抑鬱症!是我們不敢承認:自己家裡有抑鬱症病人!


樾人歌兮


很有興趣答這個問題。因為本人就是這個年齡段的。

先說我們小時候怎麼過的,那個時候,大家都不富裕,能吃飽都不錯了,一年一套新衣服,有糖吃就很幸福。大家住的都差不多,單位分的房子,比不出來上下。父母工作很忙,沒太多時間照顧孩子,基本都是一個院子的孩子在一起瘋玩。玩過火了,就被拎住揍一頓,我是女孩,挨的不多,哥哥就沒那麼幸運了,父親基本是抄著什麼就打。打完,母親再做頓好吃的,這事就過了。幾乎家家都這樣。每天晚上都能聽見誰家有孩子乾嚎。第二天我們照樣瘋玩,那頓打對我們沒什麼影響。早忘到腦後了。

現在的孩子出生時父母就無比寵溺,含著怕化,捧著怕摔,更不用說打了。物質條件就不用說了,家裡把最好都給了孩子,吃的,用的。有個80後的朋友說他們家寶寶一個月光尿不溼和奶粉就幾千塊。8090都是沒捱打長大的,他們的孩子更不會捱打。一個從小沒有經歷過風雨的人,長大偶爾經歷痛的感覺,那簡直天都要塌了。

現在的孩子心裡脆弱一方面是打的少,心力沒鍛鍊,另一方面是來自家庭的學習壓力太大,心理上沒有放鬆的時間,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心裡緊繃的弦就容易斷。有個小姑娘告訴我,她們學校曾經一個學期有三個孩子跳樓。多麼令人心痛。

捱打和不捱打的人在心力上是有差別的,古人打孩子打手板。手板上有勞宮穴,經常敲擊勞宮穴,對心臟是很有好處的,心力增強。打屁股,屁股上臀開六經,人身體的六大經絡都從屁股過,經常打打,身體健壯。古人說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人才能成大器,打,不目的,長的結實才是目的。

所以,孩子從小就要糙著養,犯錯了,該打打。糙著養,容易養,長大也會珍惜物品,對父母感恩。孩子要玩著養,知識學習是生活體驗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孩子承載不了全是學習的生命狀態,家長輕鬆一些,別那麼緊張,別和其它人攀比,自家的孩子自家養,身體好,三觀正,以後能養活自己,你的使命基本就完成了。

有人說打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打。那問問他不想寫作業,身體不適,心裡憔悴,家長老師還在施壓,算不算不尊重?孩子需要傾聽,需要尊重,需要釋放。生活中的事沒那麼絕對,該怎樣怎樣,該疼疼,該打打,該玩玩,該學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火燒水溶,反覆錘鍊。璞玉也要經過不斷雕琢,才能成為美玉的。


成長洞察


我正好是屬於這個年齡段的,小時候總是挨媽媽的打,長大後媽媽說:那時你要是知道認個錯了,就不會挨那麼多打了。我還有一個弟弟,他則很少捱打,因為只要我媽一要打他,他馬上就會說自己錯了,媽媽打我,我既不會認錯,也不會跑,就是挨著。我跟媽媽不親並不是因為她總是打我,捱打的記憶雖然有,但是並不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媽媽想把我送人的經歷!親生父親去世後,媽媽決定把我送給大姨,大姨家有5個兒子,但那時大姨家也不富裕,而且我的身體也很不好,一坐車就暈車,而且大姨家的蚊子還多,所以到了大姨家,每次都跟快要死的似的,媽媽後來說,在大姨家蚊子把我的小腿都快咬爛了,我印象中送了三次,大姨都沒有留下我,最後媽媽只能給我帶回來。但是媽媽一直不待見我,繼父說:你媽的心偏到了胳肢窩那裡。中專畢業後,我就找了一個離家遠的單位上班了。看到別人家的女兒什麼事都可以回家,我卻很少回家!因為回家三天,我與媽媽就會吵架,各種嫌棄。結了婚後,我更是習慣了事事靠自己,一切事情都自己抗。孃家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一看媽媽的電話,我的心裡會咯噔一下,知道準是沒有好事!這是我的經歷!雖然我沒有抑鬱,但是家庭的環境對我影響很大,中學的時候真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了,想過要自殺。長大之後,我一直在看書、學習,不斷的調整自己,學著坦然地面對曾經的傷害,但時常地夜不成寐,我說自己神經衰弱,很多的人都不會相信,一直覺得我是一個開朗樂觀的人。父母與家庭的影響其實很巨大。如果我沒有自己努力地走出來,可能也會選擇自殺。\r

現代人在基本的生活需要滿足之後,人們更加關注精神與心理上需求,所以抑鬱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幾十年前,人們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有辦法滿足,光是為了活著都為消耗很多的精力,這也使得抑鬱症無法表現出來。我覺得抑鬱症跟年代關係並不大,只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隱性病症得到了關注。


吾非汝但知汝之苦


現在的孩子患抑鬱的,的確很多,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過度教育,導致孩子壓力過大,不會排遣,造成抑鬱。

社會的競爭壓力從胎教就開始了,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學不完的各種課外班,興趣班;安排不開的各種愛好培訓,各種競賽,讓孩子們稚嫩的心靈充滿壓力。很多孩子根本就沒興趣沒愛好參與父母安排的各種輔導班,但是迫於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心,不得不參加。心情不舒暢,不放鬆,總是處在緊張的狀態下,被裹著著,父母又疏導無方,導致孩子抑鬱。

過去的孩子,沒有那麼好的教育條件,沒有那麼多的學習壓力。下課了,除了玩就是幹活,體能作用比較多,消耗了能量,排遣了心理壓力,誰還有時間抑鬱。

二.過度溺愛,導致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接受挫敗和逆境。

六個大人愛護著一個寶寶,不想讓他接受任何的負面境況,一切都包攬了,總希望把最好的最順利的一面給孩子,不讓孩子獨立面對或處理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接受負面的能力很弱,精神承受力有限。所以,當遇到挫折,就會不知所措。茫然間導致抑鬱。

過去的家庭,孩子幾個,大人照顧不過來。有什麼事都是大一點的孩子照顧小一點的孩子。坎坷,逆境多了去了,能自己解決的大人基本不管,也管不過來。所以,受點委屈,受點挫折,都不算什麼。承受力比較大,顯得沒有那麼嬌氣。

三、打罵式的教育方式雖然不可取,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減少了抑鬱症的出現。

過去的孩子,沒有被父母打罵過的很少。打罵的教育方式雖然不可取,但是,這也是那個時代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一種手段。孩子在接受父母打罵的同時,知道了哪些是應該,哪些是不應該,記憶深刻一輩子。父母的打罵,打出了人生哲理,也鍛鍊了孩子的心裡承受力。哭一頓,玩一會,勞動半天,什麼事都過去了,基本不會抑鬱,因為還有很多好玩的要玩,很多活要幹,沒心情抑鬱。

現在不提倡打罵體罰,提倡說服教育。長篇大論的道理,雞湯一碗又一碗。雖然很有說服力,但是也要考慮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性格開朗,悟性高的孩子還好。反之,性格內向,悟性差,也容易適得其反。

四、醫療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抑鬱症凸顯。

過去的孩子不是沒有抑鬱症,是那時候的醫療水平較低,檢測能力不高,父母意識很弱。沒有人會太多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孩子不開心了,家長根本不當回事,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抑鬱。因此,有些抑鬱症的孩子也會被耽誤了。

現在的醫學,心理學發展很快,分科很細,對心理的關注和分析也很到位,因此,也顯得抑鬱症的孩子多了。

總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沒有對與錯,只有適應和不適應。


缺席的審判長


我50歲。小時候很混,到處打架,但是不敢和父母頂嘴,再混蛋也不敢和家長動手呀,這是那個時期的所有人天生的素質,沒人教,但是都明白。可是現在,我閨女10歲半。打不得。前幾天因為她不懂得什麼是尊重家長,被我暴揍了一頓,結果她說要自殺!不管真假,我還哪敢再動手?徹底放棄了,我自己認為在管教孩子上徹底失敗。我總說有的孩子蠻橫,在學校打人,沒人管的了,是家長不管,我就不相信有管不了的孩子,可是到自己頭上了,真管不了。我很無奈!我這代人這麼孝順,怎麼下一代就這麼不懂事呢?求解。


華子38741


這部分人大多都在默默忍受,無處訴說不懂求救而已。;並不代表沒有。

我媽閨蜜的老公,常年失眠,原因不明。那個阿姨是個愛說愛玩愛笑的人,她痛恨她嫁給了一塊“石頭”。“石頭叔叔”從來沒正經跟愛笑阿姨聊過天,誰也不知道他心裡想什麼。

我爸,我叔,我姑,脾氣性格都很古怪;有的矯情卻不自己不會愛自己,有的只會愛自己從不顧及他人感受,還有的五十了,還活在夢裡。

再看,一些惡婆婆,為何千方百計折磨兒媳婦?因為她們沒有得到愛,缺失愛,看見別人有愛就要被氣死。這是不是心理扭曲?

你讓他們承認他們心理病了,他們還以為你在罵他們。不求救不自救不諮詢不看醫生,就喜歡折磨身邊的人。

現在的年輕人會求救了,是件好事。


秋逸162458451


小時候孩子多,有玩伴,有什麼心事朋友聊聊就好了,父母忙著要讓小孩吃飽飯,顧不上管,都打皮實了,罵也不放心上,有免疫力了,這樣長大的孩子臉皮厚,心裡承受能力強,而且我們那時候都是什麼學校的事情多半都是自己解決,什麼作業呀,學校裡的事情呀,都不用家長,現在呢?什麼都是家長小學還好說,初中了老師什麼事情都要找家長,搞得孩子都不長大,心裡有點事就不行了


清新陽光18


我已步入中年,還是深深的覺得我們小時候要幸福一些,雖然沒什麼吃的,沒有手機,沒有wifi,但那時候有快樂呀!

那時候,沒有這麼大的學習壓力,每天按時上學放學就好,沒有補習班,寒暑假也玩的不亦樂乎。那時候的我們,打彈珠、拍洋畫、跳房子、抽陀螺、滾鐵環。。。那時候的小孩也互相追逐著,一起爬樹,一起打撲克,一起捉迷藏,小夥伴們都很放鬆很幸福,真的是很純粹的童年!那時候的我們是放養的,是自由的,是無憂無慮的!

現在的小孩實在太早熟了,家家戶戶的小孩關在家裡,做作業、補課,玩手機,大人也累小孩也累,現在整體競爭太激烈,導致孩子壓力也大,再加上一家大多一個孩子,父母捨不得孩子受苦,又逼著孩子學習,各種衝突下孩子當然很容易抑鬱。








淡然820529


我們小時候經常捱打跪洗衣板那可是家常便飯。兄弟姐妹多,一鬧騰起來一言不合棍子就抽過來了,生氣難過一陣該幹嘛幹嘛去[呲牙]。

我們小時候生活氣息多幹淨呀,水是清的,天是藍的,蔬菜是有蔬菜味的,肉都是有肉味的。一年能吃幾餐肉那是多開心的事呀!孩子都是放養的,完全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捏捏泥巴,抓點小魚,掏個鳥窩,爬個樹啥的都樂趣無窮。直到現在回味起來都覺得是幸福的快樂的。

現在的孩子都有啥?住的都是水泥大高樓,一家不管一家事,都是關在屋子裡養的,一不小心出去遛一圈就怕給別人拐咯!吃的是添加劑,玩的是塑膠合成劑。現在電子信息發達,各種負面新聞信息都充刺著孩子們的眼球。現在上學是需要陪的,各種輔導班是要上的。孩子完全是掛在家長褲腰帶上捧在👋心尖上成長的。現在的孩子失去了自我,太脆弱了。所以各種奇怪的東西就出來了。

人雖然是在進步,社會也在進步,但是環境不一樣,造就的產品也就不一樣了[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