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到底應不應該把中國籍留學生接回祖國?

超重的小狐狸


這不是接回家不接回家的問題,現在世界疫情這麼嚴重,正是處於爆發生長期。這次的疫情和以往的疫情有很大的不同,無論從傳播的範圍還是傳播的速度,都是非常厲害的。尤其是它的傳播範圍,往往一個人不小心感染上了病毒,就可能傳染成百上千的人。



我們國家的疫情控制已經達到了十分理想的狀態,這要歸功於我們國家的醫護人員和全民的自控自制力。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在家隔離14天甚至更多天的標準。大家忍著寂寞不出門,少出門就是為了讓病毒自生自滅,沒有了繼續傳播的載體,這場疫情戰自然也就不戰自勝了。



現在我們國家的疫情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基本已經達到解除的狀態,在這個時候如果讓政府把中國籍留學生接回祖國的話,那麼我們前面付出的努力就很有可能功虧一簣。不但達不到幫助留學生的目的,反而很可能讓病毒又重新蔓延開來。所以說,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


遠山的呼喚


01

我們小區最大的酒店,名叫黃金大酒店,他家的閨女,就是16歲左右去英國留學的,當時這個姑娘上學的時候,學費非常的高昂,大約合人民幣每年60萬左右。

當時他家的黃金大酒店,只是一個200多平米的一層酒店,也就是一個飯店,都是單間,不包辦紅白事的大桌,由於菜做的好,每年都能掙幾十萬。

頭幾年國內經濟較好,供起來不太吃勁,後來金融危機爆發了,酒店大老闆也撐不住了,最後沒辦法,把酒店賣出去了,再加上到處給人家賣手腕子當大廚,好不容易撐夠10年,終於把閨女供出來了!

結果,一個挺好的大老闆,活活變成了一個大廚了,區裡有的人就笑話他說:“有那600萬,幹啥不好?這下打水漂了吧?”他能怎麼辦?只能笑笑而已。

結果前年夏天,他家閨女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個兩米高的英國老公,給了他爸200萬英鎊,還在我們小區蓋了一個三層的大酒店,單間、大廳、旅店一體的,據說花了200多萬人民幣,這一下子,“黃金大酒店”又變成了我們小區的首富了。

我講這個例子,想要說明的是,供孩子上學,永遠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總有一天會有回報。

02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到底應不應該把中國籍留學生接回祖國?

如果你看了中國駐英大使的新聞採訪,估計你就不會這麼問了。

首先,這些外國留學生,不管是在美國也好,還是在英國也罷,他們都是中國人,目前還是中國籍,當他們向祖國求援的時候,我們怎麼可能不救他們呢?

其次,尤其是英國那些1.5萬的小留學生,不管他們今後會否加入英國籍,但是,最起碼目前他們還是中國籍公民,而且他們年紀尚幼,自理能力差,在當地政府幾乎已經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我們怎能棄之不理?

第三,對於那些成人留學生,有較好的經濟條件,有較強的自理能力,如果還有固定居所的話,如果還囤有生活用品,如果他們暫時還沒有面臨太大的風險,那麼就不應該趁國內機場瀕臨崩潰邊緣的時候回國添亂,應該再耐心等一等。


想想當年的也門撤僑,那麼危急的情況下,我們國家都能把本國的僑民撤回來,現在我們國家只要想就一定能夠做得到,大家勿需擔心,你們想到的問題,國家一定會解決的!



小馬爸爸說教育


該不該把中國籍留學生接回家先看一下?他們到底為什麼去留學?

近期1.5萬英國小留學生被滯留在英國回不來的新聞刷爆網絡。

也讓大家感到震驚為什麼十多歲的孩子就要出國留學?

筆者也查詢了一下原因,我們以英國為例:如果外國人在英國居住十年,那麼就可以享受英國十年永居政策。

具體情況如下圖:

在英國居住滿十年即可申請永居,相對來講,如果以學生簽證是更容易續簽的,以一個十歲的孩子為例,如果他到英國留學的年齡恰好是十歲,那麼十年之後,20歲也就是他讀到本科,碩士是可以申請永久居住,更容易改換國籍。


當然也有很多的留學生出國深造,再回來造福社會

具體的問題我們要具體看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但是不管是怎麼樣,就現在的情形來看,暫時還是不要回來的好。



中國駐英大使正面回應包機:“回國還是留在英國,我認為每個人情況不同,要因人而異。如,有的學生很快就結束學業了,可以考慮回國;更多的學生還是要繼續在英國就讀的,英國多數學校也還沒有關閉,不少大學已經網上授課。如果有些學生打算離開,那需要把一些事務安排好,不能不打招呼就走了,那麼你將來再回來時就會有困難。因為疫情是暫時的,英國政府對戰勝疫情抱有希望,不必過於恐慌。”

同樣,張文宏教授說當下做好個人防護,讓自己不生病是最好的辦法,回國還是需要謹慎考慮,要結合自身的學業和長途的安全問題等。

長途易造成交叉感染

我們只有等疫情真正的完全控制,才能夠將留學生接回來。

從大局去考慮,如果一直都有境外疫情輸入,那麼對於本土來講,該是何樣的打擊?如此循環下去,是到不了頭的。

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一切回到起點。



只有真正的等疫情完全結束,才能夠四方幫扶,自身困難都解決不了,怎麼去幫助別人呢?

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二中數學大川


我有個鄰居家的孩子在英國留學,因為去的不是名校,所以他的費用還低點,每年大約是40萬左右。這孩子在國內學習一般,留學就是為了鍍鍍金,回來找工作的時候,有的單位看重海龜。所以鄰居緊衣縮食把孩子送去英國留學。鄰居家的孩子回來的早,已經在隔離呢。

現在外國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所以很多國家也開始停學,有些留學生就想回來。行動早的,已經有一部分回來的。現在各國來中國的航班已經減少,想回來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最近被大家熱議的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們,就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學校停學,宿舍就沒法居住了,寄宿在別人家的,因為都是些老人,英國也要求70歲以上的老人禁止公開活動,要隔離。所以很多的小留學生在英國不能繼續停留下去,但是回國也回不來,飛機票一票難求。小孩子們在異國他鄉,孤單無助,所以家長們隔著屏幕看到自己的孩子無助的小眼神。都想把孩子們馬上接回來。於是166個家庭,聯名給駐英國大使寫了聯名信,要求包機把小孩子們接回來。費用他們自己掏,自願接受隔離。

看到這的時候,我有點眼睛溼潤,可憐天下父母心。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已經針對此事進行了回覆,爭取正在與英國協調,爭取加開商業航班,二、正在於國內有關部門商議,增開商業航班,或者包機。三、盡一切力量保護孩子。

這事出來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國家到底應不應該把中國籍留學生接回祖國?

首先我表明自己的態度,論理來說,絕對是應該,都是祖國的兒女,身在海外遇到困難,回國絕對是應該的。只要中華兒女在海外遇到困難,我們偉大的祖國就派出轉機接回的事例不少。

但是這回不同,你知道中國在外的留學生有多少嗎?光在英國的就有22萬。你說一下把他們都接回國,不是該不該的問題,是我們怎麼處理?現在我們防疫的重點就是防境外輸入者。把他們都接回來,那麼去哪裡隔離,所以把留學生都接回來根本就不現實。

比如英國的小留學生,有1.5萬。接了英國的,其他國家的呢,就算家長出包機費,那麼回來後檢測隔離,都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想想都接回來根本就不現實。

最近看到一個從外國回來的人寫的一篇文章,她在國外的時候很好的保護著自己,最終買到了票,坐著飛機回來,那時她是多麼激動,終於回到自己的國家踏實了。可是下了飛機核酸檢測後結論是,她呈陽性。她個人覺得自己因為在飛機上怕感染,不敢吃,不敢喝,免疫力下降,飛機也是密閉的空間,自己回來是躲避疫情,誰知道坐飛機還感染了。所以她呼籲想回來的人們要三思。

那些在外國能夠照顧自己的,還是不要選擇這個時候回來,現在一動不如一靜,在外國做好隔離,有事情跟中國駐外大使館聯繫。

不管留學生們將來怎麼樣,目前他們還是中國國籍,只要需要回國,祖國時刻歡迎。但是統統接回來那是做不到的,條件不允許。

回國的留學生一定要如實彙報自己的情況,配合工作人員,這是你作為一箇中國公民的應盡的義務。不要學那些傲嬌的人,覺得自己是留學生高高在上,那樣的人,我們不歡迎你回來。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下您的觀點。


淺淺的教育


父母肯定對孩子憂心忡忡,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國已經是零病例,在世界上是最安全的國家,180多個國家的疫情正在蔓延,作為父母,他們的心情我們完全理解。



一,越是心慌不定的時候,越要理智的,科學的做出考慮。

憂心忡忡的父母,心裡邊肯定非常難受。1,他是中國人,是我的兒子,怎麼能在危險的地方呢?他不在我身邊,我多麼揪心哪!

2,不是說公民有難時,國家會以公民的生命健康為第一要務嗎?為什麼不能把孩子們都接來呢?只要在身邊,哪怕是被他感染,我也願意呀!

3,不是你們的孩子在國外,你們當然不著急啦。飽漢不知餓漢飢。那揪心之痛,誰有誰知道呀!



二,對於在外的留學生而言,他們也是非常焦慮,真想和家人見面。只要能和家人見面,生生死死都無所謂。

1,春節本來就很少回家,甚至好幾年就沒回家啦,想起故土想起故鄉想起故人,真的,恨不得飛過去。思鄉之心,飢渴難耐。可是你們畢竟是有知識的人啦,具有科學的頭腦。更有理智的判斷呀。

2,處在疫情蔓延的戰場上,自己心裡沒有底,看到祖國抗擊疫情的英雄事蹟非常感人,恨不得去參加戰鬥。所以想方設法要回國。但是現在國家已經基本控制了疫情,又耽誤了三個月的生活和工作,特別是學生們的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呀。什麼原因哪?外防輸入,你們懂得。

3,我願意遵守各種規定,先報備,再隔離,一切自費,但是我渴求,讓我回國。我這樣的要求算過分嗎?

按說這些不過分,祖國會保護好每一個同胞的。但是看看我們現在的外防輸入的戰役吧。



三,外防輸入已經到啦,非常焦灼的狀態。

1,李蘭娟院士說,外防輸入有可能出現漏洞,那麼就有可能導致輸入關聯病例。有可能導致疫情的第2次爆發。這是我們要10分警覺的。

關鍵時候我們不能意氣用事,我們要相信科學,要向科學要方法,要決策,要答案。

2,3月23號,當日的輸入病例就達74例,累積達427例。有的地方出現啦,輸入關聯病例,這是非常危險的。

什麼是輸入關聯病例呢?就是輸入的病例在國內又感染了其他人,這個輸入性關聯病例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我們不能頭腦一熱,不顧一切,為了親情,為了見面,就帶著無感染的理由要求回國,增加啦,交叉感染的風險呀。況且病毒的潛伏期有28天,沒有感染症狀但是不代表不會感染別人或者被別人感染呀!

3,明白了這樣的科學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出理智的選擇,那就是就地隔離。現在全國正在聯繫世界各國一起,對這次病毒進行堅決的鬥爭。各國也取得了共識,相信各國的決心和行動和我們一樣。



現在全世界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統一調度,需要令行禁止,這樣才會減少交叉傳染,才會讓勝利早一天到來。


教育處處春


中國籍留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公費出去一到兩年的學生,也有自費去鍍金的學生。

要不要接回他們,我覺得分情況來看。

1.強烈願意回來的

一旦發生重大事件時,我們能想到的是,依靠我們的國家。有的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安危,想要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保證孩子的安全,這樣可以接回來。

就像涉及到開學,有的家長說,情況不結束,就不能開學,哪怕是讓孩子留級也願意,他們的想法是,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學習算什麼?

對於這樣的家長,我認為是可以尊重他們的意願。

2.在形勢比較嚴峻的國家

留學生中,有的是寄宿在外國家庭,這樣的家庭一般是老人居多,而老人是極易被傳染的。對於這樣的學生,他們臨時是找不到其他安全的地方。與其讓他們擔驚受怕,暴露在危險之中,不如把他們接回來,等形勢好了,如果還願意,那麼還有機會出去。

有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在初中或者高中就把孩子送出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弱,如果祖國不去保護他們,還有誰會去保護他們?

3.能夠自保,願意完成學業的學生

我覺得這樣一部分留學生,有的還有一年完成學業,有的留學的開支都是自己去打工掙來的,對於這樣的學生,回來一趟代價不小,可以讓他們自行安排。

這並不是說,就不管他們的安危,而是,危機總會過去,生活會繼續,工作會繼續,將來也會到來。

就像張文宏醫生說的那樣:不管回不回,你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這種情況要多長時間?回來是不是決定再也不回去了?如果要延緩半年呢?你讀書工作都不要了?第二如果不回來待在那裡怎麼辦?

其實,這個病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被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

有朋友的親人在境外,拖家帶口的,不是說走就能走的。在超市裡麵包被搶購完了的情況下,買了麵粉自己做麵包,積極的心態和處理方式也很重要。

他們要不要回來,我們要不要去接回他們,這個不是爭論的焦點。焦點是,如何保證留學生的安全。

我相信經過這個事件,絕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祖國今天的強大,一定是許多人許多人在背後的流血流汗換來的。今天祖國為我兜底,明天我為祖國效力。


英語老師Minnie


境外留學生眾多,我認為情理之中,應該把留學生都接回國內,畢竟國內防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比較到位,疫情已得到基本的有效遏制。

但是從大局來考慮的話,我覺得國家沒有義務把學生接回國家。

留學生的生命是命,那眾多的華僑、務工人員,他們的命就不值錢嗎?那他們應不應該包機回國呢?對於留學生應不應該接回國內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應該量力而行,不可能也不應該舉全國之力將所有的留學生包機回國。



所有留學生算起來有百萬之多,如此大的數量湧入國內,對我國目前的防控工作造成多大的影響?考慮過這個問題嗎?難道讓我們所有人的努力都付之東流嗎?不能讓所有人為少部分人的留學行為以生命為代價買單。這不公平。

留學生回國的話,肯定要經過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這無形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近日不斷增加的輸入型病例,至少造成我國學生延遲開學半月以上的影響。


輸入型病例,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由於少部分人帶來的影響,導致我國幾千萬的學生開學受到影響,有多少想過這個問題呢?

不斷增加的輸入型病例,對我國全面復工造成多大影響,直接的經濟損失又有多少?我們想過嗎?

在世界疫情徹底結束前,我不認為有哪個地區是絕對的安全。我們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蝸居在家,堅持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原則,才能儘量避免受到疫情的影響,這也是我們保護自己,唯一直接有效的方式。


3月21日,廣東出現首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輸入型病例已經對我國本土疫情造成直接的影響。

綜上所述,從情理來說,我們不僅僅應該留學生包機回國,我們應該把境外的所有中國籍人員全部接回自己的祖國,這樣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防護措施。

但大家也都明白,這也是不可能不現實的,我們要從整體疫情防控工作來看,不能將國內再置於危險之中,不能讓疫情有一絲死灰復燃的機會。

所以對於留學生要不要回國,我們只能盡力而為。

我是上善李老師,專注於青少年成長教育問題,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展示在評論區,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謝謝您的關注、評論和認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速刪)。


上善李老師


有個親戚的孩子在美國上學,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美國疫情的報道之後,聯繫了親戚問下孩子的情況,他說:肯定想讓他回來,但是擔心路上接觸人有交叉感染,而且現在機票又太難買了,只能提醒他自己注意安全了。

相信這和千千萬萬家中有在國外求學的孩子父母的心情是一樣的,肯定是焦慮萬分。

最近這兩天網上有兩例關於留學生的報道;

一個是德國一所學校有5名中國籍學生被確診。

二是在英國目前有1.5萬小留學生。

自從網上曝出某某留學生回國之後不配合防疫工作之後,加上國內好不容易疫情得到基本控制,隨著輸入病例的增多,很多網友開始不理性的看待留學生,更有部分網友說到這些留學生就不應該回國的話。

拋開一切偏見來說,如果想回,能回就回國,回國之後配合防疫工作,如果不想回,不能回,那麼就做好自我保護,儘量避免與外人接觸。中國當初疫情爆發的時候,也有在疫情較重的地區沒有感染的例子,所以說重要的是自我防護。


然規教育說


考慮到海外的疫情,目前不應該把留學生接回來。

一、海外留學生數量龐大

這是來自教育部官網的信息,十八大以來,出國留學規模穩步擴大,2013年約41.39萬人,2014年約45.98萬人,2015年約52.37萬人,2016年約54.45萬人,2017年約60.84萬人,2018年約66.21萬人;預計2019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將突破70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從1978年至2019年,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經超過600W人,2019年,約有200萬人在國外學習。

如此龐大的留學生群體,如果全部接回國內,沒有那麼大的地方集中隔離。

二、歸國途中感染風險巨大

被同行人員感染的案例,已經出現很多例了。

邱某某坦言,從馬德里到麗水,一路奔波30餘個小時,黑白顛倒,身體極度勞累,“原本體質就差,病毒一下就有可乘之機了。

飛機空間狹小,而且僅憑體溫檢測不可靠,無症狀感染者通常體溫正常,如果同乘人員已經攜帶病毒,由於旅途勞累奔波而放鬆警惕,造成感染的機率就非常大。

三、目前停航的國家越來越多

很多國家為了防止病例漫延,選擇關閉國門,關閉航線。

即使國內能夠派出飛機,別國也未定願意我們的飛機落地。

四、組織難度極大

即使包機能成功飛往各國,組織留學生的過程也極其艱難。

大使館工作人員畢竟有限,而且大規模組織人群聚集,原本就要冒很大的風險,我們願意,別的國家也不願意啊。

就拿英國1.5萬小留學生為例,與他們的溝通交流就非常困難,需要接近60架飛機才能全部接回,而且這些小留學生分佈的區域也比較廣,組織難度大。

五、安置難度大

數量龐大的留學生回國,如果集中隔離,需要的空間、物資、人力、醫務人員都非常多,特別是醫務人員,剛剛才從一線下來,又要重回一線,也太辛苦了。

七、有可能造成國內疫情反彈

現在國人對於偶爾新增一兩例輸入病例都心驚膽顫的,如果一下回來幾十上百萬留學生,可能會影響國民的恐慌,還有可能導致國內疫情死灰復燃。

八、外交部建議

留學生如非十分必須,暫停回國,減少長途旅途導致的感染風險。

就地居家、宿舍隔離,是最安全的方案。

我認為,不應該把留學生接回來。


老王陪娃


我們的政府到底應不應該把中國籍留學生接回祖國?我的理解是;如果中國籍留學生提出申請,我們國家可安排回國。

這幾天,留學生們的處境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

據相關媒體調查報道顯示:目前赴美留學生共363341人,赴澳留學生共192984人,赴加143412人,赴日107260人,赴英95090人。如今,上百萬留學生在外,讓國內的父母,親人們都很擔心。

這二天有父母聯名上書,請求國家派專機把他們接回來,費用自己出。這個請求,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 有人說:我們這裡剛剛穩定了,你們回來不是添亂嗎?多少孩子因為你們還開不了學。

  • 這邊又說:你們出去了,就是想著拿綠卡,國內長大,國外工作,有了危險就讓國家兜底,憑什麼?

  • 還有人說:還有人說:這些孩子挺可憐的,需要祖國的支持。

    在危難來臨時,國家和政府要不要去接回他們?要不要接回他們,我覺得分情況來看。


強烈願意回來的

一旦發生重大事件時,我們能想到的是,依靠我們的國家。有的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安危,想要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保證孩子的安全,這樣可以接回來。

就像涉及到開學,有的家長說,情況不結束,就不能開學,哪怕是讓孩子留級也願意,他們的想法是,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學習算什麼?

對於這樣的家長,我認為是可以尊重他們的意願。

在形勢比較嚴峻的國家

留學生中,有的是寄宿在外國家庭,這樣的家庭一般是老人居多,而老人是極易被傳染的。對於這樣的學生,他們臨時是找不到其他安全的地方。與其讓他們擔驚受怕,暴露在危險之中,不如把他們接回來,等形勢好了,如果還願意,那麼還有機會出去。

有的家庭為了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在初中或者高中就把孩子送出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弱,如果祖國不去保護他們,還有誰會去保護他們?

能夠自保,願意完成學業的學生

我覺得這樣一部分留學生,有的還有一年完成學業,有的留學的開支都是自己去打工掙來的,對於這樣的學生,回來一趟代價不小,可以讓他們自行安排。

這並不是說,就不管他們的安危,而是,危機總會過去,生活會繼續,工作會繼續,將來也會到來。

其實,這個病採取有效的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被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

中國留學生數量太龐大,無法接 、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接。

有人留言說道:據媒體報道,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就算有一半的留學生回國了,還有一半的留學生沒有回國那也是30萬人啊,就算只有10萬人你怎麼把他們接回來?接回來怎麼安置?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的話就不要在說了,如果這裡面有你的家人,你還會這樣說嗎,我們是一個大國,會有自己的擔當,一個武漢1000多萬的人都照顧過來了,這些人難道安排不了?

有些人又留言:現在雖然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國內還需要復工復產復學等等事情安排,同時還要防備著境外輸入病例,未來還是要繼續嚴格戴好口罩的,疫情離結束還沒到時候,我國現在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安排飛機、艦艇去接中國留學生。

其實我看到這些留言心裡是蠻悲痛的,不過還好,事情並不是像留言那樣,各國駐外大使都是很積極的在協調。

他們要不要回來,我們要不要去接回他們,這個不是爭論的焦點。焦點是,如何保證留學生的安全。

在此次疫情爆發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在外的留學生和華人華僑是如何在當時籌措醫用物資給國內運送回來的。同時我們清醒的認識到一件事實,當本國人國民受到侵害的時,別的國家也同樣是專機運走自己的國民,請大家換位思考一下,不管是以上三種原因是哪種,我們的國家該怎麼辦,我想國家是有擔當的,別人國家都去援助,我們的留學生為什麼不能接回來呢?

我相信經過這個事件,絕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祖國今天的強大,一定是許多人許多人在背後的流血流汗換來的。今天祖國為我維航,明天我為祖國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