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很多工廠訂單都取消了,要從四月份放假到六月份是真的嗎?

我叫小海哥


全球疫情迅速擴散,對我國外貿出口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因此,不排除有些企業訂單被取消,個別員工放假的現象。

但是整體上看,我國的經濟狀況要好於全球其他國家,目前我們已經絕大部分企業復工復產,而世界上其他國家卻正面臨著停產放假,只要我們把疫情控制好了,相信全球肯定還會不斷從我國進口,訂單也會源源不斷的到來。


1、要有信心度過暫時的難關

從目前情況看,對經濟最大的威脅就是新冠病毒的影響,我國雖然發生時間最早,但是控制效果也是最好的,這樣我們就有了開展經濟生產的能力,雖然暫時來看全球經濟下降,國外市場需求減少,但是考慮到全球其他地方生產大部分都停止了,接下來我們的企業訂單可能會大幅增加。

2、要積極轉型適應市場需求

從現在看,全球經濟正面臨較大變化,原來的一些訂單有可能已經作廢,但是新的需求正在形成,如果你從事的行業產能過剩,這時候要抓緊轉型,適應全球市場需要,比如現在全球最需要的就是:口罩,隔離衣、消毒液,袋裝食品,衛生安全用品,老病護理用品,監控通信產品等等,所以這時候要審時度勢,抓緊轉型,比如我國有很多企業,像比亞迪,格力等等,他們的訂單也在減少,卻很快都轉型生產口罩。

3、要正視目前存在的市場風險和機會

現在的情況下,誰控制住疫情,誰就是勝利者,所以復工企業一定要做好疫情防護,避免因為國外輸入病例造成疫情復發,更要避免企業內部發生聚集性感染,這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我們能夠保證自己健康安全,那麼未來賺錢的機會有的是:一是疫情期間,我們可以通過生產來幫助受影響比較大的國家,這樣就可以賺錢;二是由於我們健康,所以我們的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這也是優勢;三是如果我們成功應對疫情,不但可以輸出產品,還可以輸出管理和經驗,這更是將來主導經濟的重大機會。

總之,我認為新冠病毒疫情雖然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但是目前來看,我國已經佔領了全球抗疫成功的先機,因此我們也更有機會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航者,現在,疫情在世界全面爆發,暫時可能會對我國的經濟尤其是外貿出口業務形成較大影響,但是未來必將有巨大的發展機會。


互金直通車


是真的,主要是外貿企業。


在浙江地區,有些紡織服裝廠已經宣佈放假了,還有些製鞋廠也宣佈放假,東莞也有某地企業鼓勵員工集體辭職。


這些企業放假的主要原因是:

1. 海外疫情的嚴重,客戶取消訂單


近期歐美的確診病例飆升,很多歐美客戶都取消了訂單。歐美市場本身就是中國出口佔比高的地區。


2.有些出口產品是季節性的


對於紡織品行業(比如說聖誕類產品、冬季鞋帽服裝類),每年4到7月就是生產旺季,下半年是淡季。所以說錯過了現在的訂單季節,那接下來就不會很忙了。


目前海外疫情預計8月份結束,那這期間外貿如果沒有其它訂單填補空缺,員工都將無活可幹。


3.在疫情之前可能就已經比較困難


這幾年外貿行業,本身就比較艱難,去年的中美貿易戰之後,很多企業已經受影響很大。況且又剛剛經歷過中國疫情的影響,他們舉步維艱。


那麼這時候海外疫情的打擊猶如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只好放假自保。


當然據我瞭解,現在很多外貿企業都是出口內銷兩手抓,還有些企業的客戶不是歐美地區,所以仍然有部分企業在堅持運轉。


我相信這個難關都會過來的,大家一起加油吧!


Ta在叢中笑


導讀:現在國外的疫情也不容樂觀,國外的疫情今天累計確診289981人。我親戚是在服裝廠上班,前幾天公司老闆還在打電話催上班,因為我們是湖北人,上班相對晚點。需要每日打卡彙報體溫狀況。剛剛達到要求,決定填表準備到廣州去,今天早上老闆打電話說,不要來了,在家等通知!



對於聽說很多工廠訂單都取消了,要從4月份放假到6月份,是真的嗎?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之前能去復工的,大多數都是生產去年的訂單,當時國外還沒有大規模出現疫情,現在國外都在與疫情做鬥爭,沒法給國內的工廠提供訂單。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這次國外疫情的發生,讓進出口生意幾乎無法像往年一樣好好生產。特別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確診人數不斷攀升。

其次,我們這些打工人,要做好及時提前做好其他打算,通過親戚朋友,人社局提供的就業信息,及時調整就業崗位,做出就業選擇,或回家種地,或轉型其他行業工作。



能掙一分錢是一分錢,畢竟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訂單取消了。

像我家就不準備出去打工了,在家種玉米,種菜園子,在小鎮的周圍幫別人打點零工,採點茶葉都還能掙點錢。不管哪個行業放假,農民是閒不住的。

最後,大家在外打工也不容易,在掙錢的同時也要注意身體健康。


願疫情早日消失!好人一生平安!


荊山朵朵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確有其事,很多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目前經營確實困難。

但是,並不是所有出口企業都受到了影響,有的出口企業目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我老婆所在的公司,主要以出口美國、德國、瑞典等地為主,訂單沒有明顯的變化。

可我公司附近的幾個做出口訂單的紡織企業和刺繡企業,目前訂單明顯不足,處於半放假狀態。

我也諮詢過跟著我們合作的幾家物流公司,他們明顯的感覺到國內企業復工,物流增加,但是做出口的企業目前出貨跟去年比,明顯下降很多。

所以,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要做好兩手準備,那些以出口為主的企業,想辦法轉轉內銷,擴大國內市場,熬一熬,渡過這幾個月的難關,相信後面會更加美好。


逆流家長


對於個人來說,周圍沒有多少家企業,如果發生三家、五家的企業出現取消訂單、進入放假的情況,也算是很多工廠吧?

自從1月份爆發新冠病毒肺炎以來,我們很多工廠的生產經營都受到了影響,但這是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

當然也有一些醫療衛生用品的企業加班加點,那也是為了滿足公共需要,他們也不可以隨便亂漲價的,國家相關部門會對他們進行有關成本的監控。但是畢竟由於原材料和人工的增長,口罩價格也是漲了好多。

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是餐飲業、旅遊業、教育業。受影響最大的群體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靈活就業人員。現在這些單位的復工率仍然在60%~70%。不過,目前規模以上企業已經復工率達到了92%。但是,也確實有個別企業從仍然沒有復工。

另外,海外疫情已經進入了大爆發態勢。全球確診病例從0~10萬,經歷了67天時間;10萬到20萬,經歷了11天時間;20萬到30萬,僅僅經歷了4天。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等很多國家已經宣佈了封國。像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等5個州也頒佈了“禁足令”。


這種時候,國外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會大大降低。一些出口依賴型企業自然就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了。因此,最近爆出了浙江等一些紡織和製鞋類的廠商停工停產的情況,有的企業停工4到6月份三個月。。

現在他們停工停產還是靠著國家的政策紅利支持,國家對企業減免2~6月份的社會保險費,企業負擔大大降低。停工期間,第1個月工資待遇正常發放,第2個月只需要支付不超過最低工資的基本生活費就可以了。而且,如果復工復產相應的工資待遇還可以重新商定。


總體來看,本次疫情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在各行各業中的影響存在著不均衡性。個別企業停工停產也是難以避免的。這種情況也倒逼企業出口轉內銷,提升產品質量。畢竟我國發展這麼些年來,很多人感覺總是一帆風順,也該樹立風險意識了,這樣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才能夠增強。


暖心人社


這種以出口為主的工廠沒有訂單,是受到了全球疫情發展的影響,不得已而為之採取的一種辦法。所以,即將要出門打工的人員,要聯繫好打工去處,確保有工作的情況下,再出門工作才穩妥。


目前,可以在很多官方媒體看到,歐美國家疫情正在發展,很多國家還沒有有效的控制住疫情。在此情況之下,經濟發展難免進入到停滯狀態,對於一些不必要的消費品,比如服裝等輕工業,需求量肯定直線下降。那麼,會對上游的加工廠,帶來直接的影響,對於這些不是剛需產品的加工廠,肯定會取消訂單。在疫情防控的大形勢下,各類消費都會減少,直接影響到加工廠的正常運轉,造成很多以出口為主的行業,面臨停產的問題。


目前來看,這次疫情對各國的影響都非常大。因為我們剛經歷過,目前得當良好的控制。防控疫情的代價是犧牲經濟發展,這是沒辦法的事,生命最大。目前我們可以從國外每天更新的數據可以看出,歐美國家的疫情還處於上升期,絕大多數國家肯定會逐步採取更嚴格的防控舉措。在此背景下,以出口為主的加工廠,需要另覓他法解決無法接到訂單的問題,要不然只能停產,從而影響到工人復工的問題!


除了加大內需,提高工廠復產率,工人才能復工。這些舉措在疫情防控的形勢下,能夠起到多大的效果,還是未知數。好的形勢是我們的防疫工作做的很優秀,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對於停產的工廠,目前可以先做籌劃,優化產業結構,準備好復工的工作等,待疫情過後,就可以先一步快速開工復產。


冀豫耕耘


很多工廠訂單都取消了,這個是真實的情況,但是說從4月份停工到六月份這個是謬論。

根據國家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

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達到了我國GDP比重的三分之一左右,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至關重要。作為一個信貸人員,就我接觸的舉兩個例子與大家分享此次疫情對於進出口企業的影響。

對於出口:我做的一家信貸客戶,其產品(紡織服裝)主要是出口到海外的,年出口額約為3個億,每年一季度大概的出貨量在6000萬元(正常一季度受春節假期影響會低一些),但是今年受國內外疫情的影響,企業到目前的出口金額只有1000萬元左右,訂單量大減,公司為此發動了全員線上營銷,連財務人員都在微信上推廣公司的產品,都是各種以打折名義出售。所以說疫情隊伍外貿出口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今年應該會有不少外貿型企業熬不過這個冬季。

對於進口:此次疫情對於原材料依靠國外進口產品的企業影響也不小。我們當地是國內比較著名的一個的石材加工及銷售市場。市場上的石材原料主要以國外進口為主,國內本土石料為輔。目前石材市場仍然可以保證基本供應,但是價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了。這主要是因為3月份以來全球疫情的影響,石材進口渠道受到影響,按照石材企業協會的報告,預計今年石材的供應會收到限制,石材價格也會上升,而這兩個情況,都會導致石材企業和貿易商的銷售都會受到限制,訂單量下降。

總結

今年對於廣大的中小微企業絕對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因為大企業一旦出現困難,還可以降緯打擊,所以大企業最多是困難一些,離破產倒閉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中小企業一旦出現困難,基本就是倒閉的結局了。


鯉行者


工廠訂單取消,應該存在。而訂單增加,也同樣存在。目前來看,消費市場還沒有恢復。正處在國內經歷了“供給端”停滯後進入了“需求端”停滯現象。這和國際疫情的擴散並逐步和必然要進入國際多數國家逐步學習我國疫情防控成功經驗進行“隔離”和 “必要的封城”,這必然會影響到國際需求的停滯,從而造成企業訂單的停滯。

從我國來看,目前逐步恢復正常,從疫情防控轉向經濟和復工。儘管如此,多地復工還是會受到人員到位進度不一的影響和產業鏈復工節奏不一致的影響。比如昨日央視報道的廈門某企業,就因為產業工人沒有完全到位,目前手頭積壓的訂單受制於產能恢復,沒辦法按照正常的交期完工。據昨日央視新聞的報道,該廈門電子企業目前復工產能進度僅達到50%。主要還是員工到位影響。而該新聞稿直播了該電子廠和深圳客戶的電話視頻會議,顯示了深圳了客戶在訂單進度上的焦慮和壓力,頻繁要求加快訂單進度。而按照正常訂單交付為4周,目前,該公司連六週尚且無法保證。如果切實要達到六週的要求,必須停掉或者選擇訂單先後順序來減少其他訂單。

而國內目前在復工方面,各地都在積極想辦法,包括定點接送復工人員到位,以及對復工專車轉機接送,體溫檢測和必要的隔離觀察期。應該說,各地政府的態度和行動非常積極。但是,限於交通以及公眾的心態影響,一步到位的復工,還是面臨困難和時間壓力。

而從國際來看,仍舊以蘋果公司為例,目前,全球門店除了大中華區以外,全部關閉。必要造成早期因為我國產業鏈“供給端”停滯再到目前“需求端”停滯的雙重影響。

而國際集體進入“家裡蹲”狀態,必然會影響國際貿易和國際消費的正常發展,反而為電商和網絡遊戲帶來巨大的增量。

從目前的國際疫情來看離“拐點”尚早,因為目前還在檢測篩查階段,攜帶新冠病毒的人群還未有效識別和隔離,尚且達不到“應測盡測”,更達不到“應收盡收”和“應治盡治”的穩定階段。

因此,對工廠的訂單的影響,目前還是和國際疫情的進度關係非常大,需要等待疫情“拐點”出現後,開始回落並且達到“應收盡收”之後,才可能逐步降低“隔離”和緊急狀態。



屠龍刀fei0598


聽說很多工廠訂單都取消了,要從四月份放假到六月份是真的嗎?

從全球疫情爆發的大環境來看,很多工廠訂單取消,是真事,放假也是真的,這要看你是否不走運,不走運的話,你也可能是放假中的一員。

這個也是正常的,符合經濟發展規律,需求決定產能,特別是在國內疫情好轉,國外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外貿依賴率比較高的企業,這這次疫情中將收到很大影響,可能都有被洗牌的危險。

據外媒報道,截止到3月24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75458例,死亡16371例,治癒100958例。這其中,除我國外,有6個國家確診數超過2萬例,意大利63927例,美國43214例,西班牙33089例,德國29056例,伊朗23049例,法國20123例。

這次疫情當中G7國家爆發嚴重,紛紛採取了封國、封城的隔離措施,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這樣的環境下全球貿易受到很大影響,所以休息兩個月還是保守時間,我看這個時間不樂觀。

如果真的出現放假情況,還是趕緊找其他的工作,儘量不要找外貿型的企業或者工廠,否則還是會面臨休假的情況。

正是印證了很多餐飲業的話:隔離時大家都盼著開工,開工後虧本。

今年大家要做好打算,艱苦樸素還是要繼續保持的。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繫是非常緊密的,當面臨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倖免。

在這次肺炎疫情當中,影響的不僅僅是大家的正常活動,而且對各個國家的經濟金融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中國國作為全球最主要的貿易出口國,每年有超過17萬億貨物出口到全球各地,所以在面臨全球性公共危機的時候,中國的出口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歐美地區的疫情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這兩個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比如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額達到17.23萬億人民幣,其中出口到歐盟地區的貿易總額達到4.86萬億元,佔我國貿易出口總額的28.2%,出口到美國的貨貿易總額是3.73萬億元,佔我國貿易出口總額的21.6%,相當於歐盟加美國,兩個地區佔我國出口總額的50%左右。

而目前歐美地區疫情形勢非常不樂觀,括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累計確診病例都超過了2萬人,目前每天還有上千人的速度在增長,歐美地區累計確診的病例已經超過20萬。



按照目前疫情的發展速度,未來這些歐美國家肺炎疫情還有可能進一步加重,所以目前很多國家都採取了非常嚴厲的防控措施,封國封鏡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國家的生產以及消費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量也大幅降低,很多廠商都停止進口物品,甚至把前期的訂單直接取消掉,這對我國外貿出口業務影響是非常。

在疫情影響之下,最近幾個月時間我國的外貿出口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預計3月份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可能進一步下滑。

在外貿總體下滑背景之下,對那些出口型的加工企業以及代工企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到影響是最大的。



比如根據《證券日報》報道,一位從事外貿出口的商家對證券日報表示“受國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外貿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

除此之外,最近幾天時間在從事外貿的朋友圈流轉這樣一個事情,被業界譽為世界最大的圓筒針織面料生產商之一福田實業一天被取消4500噸訂單。

另外,3月21日,東莞一家表業有限公司發出公告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歐美地區尤為嚴重,公司最重要客戶寶利“Fossil"屬於美國品牌,現已全部停止下單,同時要求取消或者暫停生產訂單,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開工,公司運營已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 對此,該公司做出了公司接受全體員工辭職、公司將暫定全廠放假3個月等決定。

我相信類似這樣的工廠目前並不在少數,特別是對那些對外貿出口依賴度比較高的企業來說,在這一場疫情當中受到的衝擊是比較大的。

我身邊也有不少做外貿的朋友,最近2個月時間他們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其中有一個朋友的公司已經延長上班時間,平時只留幾個人在公司值班。

而在外貿出口受挫的情況下,他們嘗試著轉內銷,但是想轉內銷難度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的產品主要出口美國地區,但是美國的產品標準跟國內的標準還是不一樣的,比如美國的電源是110伏,而國內的電源是220伏,光要改這個電源就要耗費不少成本。

而且要在短期之內打開國內的市場難度也是比較大的,雖然他們也通過打廣告,通過自媒體直播代購等方式嘗試擴大內銷的份額,但是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總之,在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情況下,全球總體經濟表現都不太理想,預計這段時間全球的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加大,這對於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外貿出口企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外貿企業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內消費市場上,這或許會成為我國內需轉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