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答疑“蒙速辦”App“健康碼”等有關問題

呼和浩特晚報訊 23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新聞發佈會。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政務服務局局長鮑建中,自治區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張文輝,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衛生健康監察專員李彥慶就疫情防控期間自治區政務服務工作以及社會和媒體關注的“蒙速辦”App、“健康碼”等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政務服務工作都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疫情防控的順利開展?我們注意到前幾天自治區政務服務局推出了“蒙速辦”App,請問為什麼要推出這個軟件?對幫助老百姓辦事能起到什麼作用?

鮑建中:一是強化線上政務服務工作,及時發佈了《關於加強疫情防控開展“網上辦”“預約辦”“郵寄辦”減少到大廳辦事的倡議書》,倡導全區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推進“不見面、非接觸”的線上政務服務。改版升級了的全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門戶網站,開設了“疫情防控服務專欄”、“穩定推進復工復產服務”和“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三個服務專區,助力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同時,還開設了“跨區域通辦”和“主題集成服務”兩個專區,提供“跨區域、跨層級”在線政務服務,大力推進“不見面審批”。二是通過推遲辦理非緊急事項、開設專用通道辦理等措施,方便企業群眾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三是推行審批服務“承諾制”改革,自治區衛健委、發改委、應急管理廳等10個部門,對生產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新建項目全面實行“承諾制”審批服務。四是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權威平臺作用,開設疫情防控專題,設置“中央部署”“今日關注”“疫情防控”“醫療保障”等10個欄目,集中展示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舉措和相關報道,及時發佈自治區疫情防控最新動態。

為進一步提升自治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水平,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3月13日,全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蒙速辦”App上線試運行,“蒙速辦”App功能覆蓋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各盟市都開設了本地區的服務窗口,匯聚了政府辦事功能。

記者:“蒙速辦”App的主要功能和特點是什麼?廣大群眾如何便捷下載?

張文輝:“蒙速辦”App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打造的全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由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共建共用,為廣大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供“一站式”掌上查詢、掌上預約、掌上辦理、掌上評價的全流程在線政務服務。同時,“蒙速辦”App還提供便民繳費、各類查詢等多項便民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盡享生活便利。

目前,“蒙速辦”App已支持健康卡、社保卡、駕駛證、行駛證、結婚證、離婚證、出生醫學證明、營業執照等8類電子證照的申領和出示;公積金、醫保、社保、駕駛證等55項應用頻率高的特色服務;支持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共計3056個部門的47534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辦事指南、辦事進度查詢和預約、諮詢、評價等服務。

自治區居民只需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下載“蒙速辦”App或者是通過掃描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展示的二維碼下載“蒙速辦”,並進行註冊和實名認證後即可使用“蒙速辦”App中的各項政務服務功能。

記者:現在大家都很關心我區的“健康通行碼”是否能夠與外省市互認?通過什麼方式互認?一個手機號碼可不可以為多個人申領“健康碼”?“健康碼”截屏或者打印使用是否有效?

李彥慶:從3月19日開始,對與我區建立互認的省(區、市)“健康通行碼”進行互認。目前,我區的“健康碼”管理系統已經接入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與此同時,為解決群眾出行往來問題,在推動“全國碼”建設過程中,我區已經向全國30個省(區、市)發了互認函,為群眾建立多個互認渠道。發函後,我區進行了電話確認,已經與江蘇、寧夏、山東、新疆、重慶、廣東、天津、海南、湖南等省市互認,其它省市正在確定是否互認。互認方式以“亮碼、驗碼”兩種方式進行,互認省市彼此“亮”或“驗”互認的健康碼,即可參照互認省(區、市)健康通行碼規則,給予綠碼互信通行或落實相關管控措施,不設置其他限制條件,無需隔離14天。我區健康卡二維碼有效期限為14天,二維碼失效後,可繼續申領我區健康卡二維碼,也可申領當地“健康通行碼”。

除湖北省外,我區對互認省(區、市)“健康通行碼”均予以認可,憑在當地申領的“健康通行碼”,參照我區健康卡二維碼使用規則,“亮碼”或“驗碼”後,給予綠碼互信通行,不設置其他限制條件,無需隔離14天,對顯示“紅、黃碼”人員按相關要求落實管控措施。健康通行碼失效後,可繼續申領原省(區、市)“健康通行碼”,也可申領我區健康卡二維碼。

一個手機號碼可以為家裡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未成年的孩子申領“健康碼”,申領時需對申領人進行身份信息實名認證;疫情期間使用“健康碼”截屏打印無法使用,因為“健康碼”是一個動態二維碼,紅、黃、綠三色狀態是根據居住地、旅行史、健康狀況信息申報動態變化的,截屏或者打印無法保證結果動態更新。

記者:請問,如何確保“健康碼”的信息真實有效?上報信息填寫錯誤怎麼辦,能否更改?錯領紅碼、黃碼了可以修改嗎?

李彥慶:居民要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如實填寫個人旅居史和健康信息,如有瞞報、虛報、漏報需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和相應後果。同時依據居民上報信息,“健康碼”管理系統會實時通過國家縣域疫情風險等級服務數據、國家新冠肺炎防疫數據進行校驗比對,按照高、中、低三種風險級別,分為紅、黃、綠三類,自動生成“健康碼”。

我區根據居民申領“健康碼”出現的問題,對“健康碼”系統進行功能調整,申領界面中的基本信息一次填報,提示居民自行認真審核,不能進行修改;因個人旅居史、健康信息填報錯誤,提交後產生紅碼黃碼的,可以對旅居史、健康信息進行修改,提示居民自行審核,再次提交。也可撥打客服電話4008089897轉3、17720071714、18920179391,工作人員會協助重新填報申請。

記者:“蒙速辦”App支持的電子卡包的作用是什麼?所申領的電子證照是否可以代替實體證照?

張文輝:在“蒙速辦”App電子卡包中已經上線的居民電子健康卡、社會保障卡、電子駕駛證、電子行駛證、電子結婚證、子女出生醫學證明、電子營業執照等8種電子證照,與居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為了讓居民辦事更方便,疫情防控期間,“居民電子健康卡”是復工復產的“通行證”,同時還承擔著“就診卡”的功能,實現跨地區、跨醫院預約掛號、醫學檢查、病例記錄、在線繳費等服務。電子社保卡則可以幫助居民就醫買藥時通過線上掃碼支付相關費用。

記者:疫情結束後,“健康碼”還有其它用途嗎?“健康碼”能否實現全區就診?

李彥慶:“健康碼”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設計發放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醫服務卡,是保障城鄉居民實施自我健康管理的主要基礎工具,疫情結束後,“健康碼”還有更重要的用途。一是“健康碼”一次申領,終生有效,是居民獲得醫療衛生健康服務的載體,也可以通過“健康碼”查閱自己的健康信息記錄。二是“健康碼”取代了醫院自行發放的“就診卡”,在全區旗縣級以上醫院不用再領醫院發放的“就診卡”,居民使用“健康碼”就可以就診。三是“健康碼”可以跨盟市、跨醫院通用,居民申領的健康碼在全區範圍內互通互認。四是使用健康碼更方便,居民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健康碼)獲得診前預約掛號,診中做檢查、取藥繳費,診後健康管理等服務,其他便民服務功能正在逐步增加中。 (記者 於亞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