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我是小學五年級喜歡上的武俠小說。

一開始什麼武俠都看,後來很喜歡其中兩位,一個是古龍,一個是金庸。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那時候沒網絡、沒手機,男生的消遣基本就是看武俠。

記得是初三那年,兩個男生髮生爭執:金庸和古龍誰更強?

吵得不可開交,最後跑來讓我評判:“你說誰更強一點?”

我兩手一攤說:“金庸和古龍我都很喜歡,我實在分辨不出誰更強。”

兩男生給了我兩個白眼。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1990年代初期,港臺流行音樂湧入大陸。

我一聽就入了迷,買了很多很多卡帶:

有張國榮的專輯,

有譚詠麟的專輯,

有張學友的專輯,

有劉德華的專輯,

有周華健的專輯,

有鄭智化的專輯……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現在很多混飯圈的人,一定對我嗤之以鼻:

“你既然是張國榮的粉絲,怎麼能買譚詠麟的專輯?”

“你既然是張學友的粉絲,怎麼能買劉德華的專輯?”

我是喜歡張國榮的《沉默是金》,可我也喜歡譚詠麟的《水中花》啊!

我是喜歡張學友的《吻別》,可我也喜歡劉德華的《忘情水》啊!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很不專情的人。

這幾年我很少關注娛樂圈了,很多年輕明星都不認識。

偶爾聽了幾首毛不易的歌,覺得挺不錯,就關注了他的微博。

偶爾看了朱一龍和四字弟弟的劇,印象挺好的,也關注了他倆的微博。

但僅僅是關注而已。

我不入粉絲團,也不入後援會;

我不會玩超話,也不會去接機;

我不懂打榜,也不懂刷數據;

我不踩其他人,也不參與粉絲對戰。

就是偶爾看到他們上熱搜,會發個評論:“嗯,真帥。”

以及偶爾看看他們的綜藝或者劇。

有一次,讀高一的侄女對我說:

“要不是因為你是我叔,我見你一次就想打一次。追星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追字,追就得有很多付出。你什麼都不付出,頂多就算一個路人粉,我們真粉絲最討厭白嫖了。”

好吧,我承認,我是一個路人粉。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可我實在做不到像有的真粉那樣。

我做不到捕風捉影。

“某某發的這條微博,是不是針對咱家××啊,我們要不要去搞他?”

這樣捕風捉影,臣妾做不到啊!

我做不到鼓吹彩虹屁。

前幾天看到一段微博爭論,特搞笑。

粉絲感嘆:“我家××電影裡的聲音真好聽。”

某配音工作室說:“這是我們配的。”

粉絲A:“給了封口費,你居然違約!”

粉絲B:“這聲音明明是我家××的。”

像這樣鼓吹彩虹屁,臣妾做不到啊!

我做不到省吃儉用犧牲生活。

我侄女為了給某明星打榜,奶茶不喝了,早餐也不吃了,把相機都賣了……

這般不計成本,臣妾做不到啊!

我做不到愛明星甚過愛爹媽。

我還看到一張聊天截圖,有人在某某明星粉絲群裡問:

“如果讓你們選擇,××感冒和媽媽去世,你們選哪個?”

結果下面一串回覆說:

“親媽去世。”

“我選擇我全家去世。”

“媽媽去世加感冒。”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圖片來源/網絡

看得我差點跪了,臣妾做不到啊!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0

我這樣的路人粉,對明星們做不了什麼大貢獻,但我沒有攻擊性。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裡整理了很久以前明星們的微博發言

楊冪在微博發了一張照片說:

“內個誰,有人說咱倆談戀愛了是嗎?哈哈,我怎麼都不知道這個事兒啊?”

馮紹峰轉發這條微博說:

“是嗎?真的假的,要不咱倆就談吧,看照片咱倆還挺有夫妻相的。”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真是好玩。

楊冪發了一張沙發性感照,配了一句:“小騷一下。”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哈哈,現在誰敢這麼說?

楊冪發了一張泡泡浴照片,王仁君轉發說:“咱能別這麼性感嗎?”

楊冪留言說:“打動你了嗎老王?”

王仁君回覆:“好東西我可不希望與其他人分享。”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換到現在,誰敢這樣互開玩笑?

那時候的楊洋,可以發微博展示個性。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那時候,溫和的井柏然,可以發微博展示有脾氣。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那時候,我們的那姐,放飛自我,像極了發現新玩意的我們。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那時候,微博真是太好玩了,暢所欲言,聊天互動,個性十足,話梗齊飛。

現在的明星微博像被閹割了一樣,啥都不敢說了,無趣得很。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可能有好幾個,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粉絲們戾氣橫行。

太喜歡捕風捉影了,太愛惜明星羽毛了;容不得這樣,容不得那樣;誰家稍有不同意見或不同看法,就扣上各種大帽子進行辱罵。

搞得現在誰都不能好好玩耍了。

撫今追昔,真是讓人感慨。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不但把微博搞得不好玩了,粉絲們也把自己搞得特累。

大家還記得去年那件事吧。某明星新專輯上線之後,短短一天時間內,就通過粉絲打榜登上美國iTunes榜單第一。

我由此瞭解了一個新詞——應援。

什麼叫應援?

就是粉絲們籌錢,為愛豆打榜、刷熱度、買廣告,甚至買遊艇、買飛機、買別墅。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應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加入一個飯圈,但又不願意花錢應援,是會被其他人辱罵鄙視的。

“你特麼就知道白嫖!”

有的粉絲本來還在上學,有的粉絲本來工資不高,但為了替愛豆打榜、刷熱度,奶茶不喝了,生活費也花掉了,甚至還去網絡平臺借貸,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追星本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啊,你為什麼非要把自己搞成這樣?

追星是為了尋求快樂的,而不是用來降低生活質量的。

追星本來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它不應該是控評、打榜、刷數據。

撒貝寧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是在為自己設計一個好的參照目標,希望擁有偶像身上那些發光的屬性,希望未來能像他一樣優秀和成功。

“所以,真正的追星,不是為他捨生忘死,不是為他製造多少談資和話題,而是把他身上發光的屬性保留下來,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所以,我覺得做個路人粉挺好。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我也希望偶像明星們明白一點:

其實死忠粉、腦殘粉很少。

大部分粉絲都跟我一樣,不是誰家偶像的唯一粉,而是很多明星的路人粉。

我講一個哥們家的故事吧。

我這哥們的老婆,最喜歡稱愛豆為老公。

以前都教授火的時候,她發金秀賢照片說:“我老公怎麼怎麼樣。”

後來她喜歡上了宋仲基,又發宋仲基照片說:“我老公怎麼怎麼樣。”

再後來她喜歡上了靖王,又發王凱照片說:“我老公怎麼怎麼樣。”

氣得我哥們想噴血。

有一次,她喜歡的愛豆來重慶,要搞一場粉絲見面會。

她說這次一定要去看看真人,可一聽門票要800元,立馬就翻起了白眼:“夠我兒子暑假游泳班的學費了,不去!”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大部分粉絲其實就是這樣,別看我們平時“老公老公”叫得歡,但其實我們非常拎得清,什麼是追星,什麼是生活。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大家還記得去年那場“超話”之爭嗎?

就是蔡徐坤和周杰倫的“超話”排名之爭。

為什麼蔡徐坤粉絲耗盡全力應援,最後還是完敗給了周杰倫呢?

因為周杰倫的路人粉實在是太多了。

某網友在豆瓣上發帖問:“我看到有人說周杰倫演唱會的票難買,但是我查了查,他微博超話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轉發評論都沒破萬,演唱會一般都是粉絲去看,他的粉絲真有這麼多嗎?”

周杰倫的唯一粉可能不多,但他的路人粉真的很多很多。就算百分之一的路人粉隨便貢獻點力量,那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量。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我覺得一位娛樂圈前輩說得特好:

“現在很多明星和他的死忠粉,都不知道一個真理,這個真理就是——得路人者得天下。

“飯圈其實才是真的小眾,因為死忠粉真的不多,拉動票房和收視的主力、拉動帶貨和代言的主力,從來不是死忠粉,而是數量龐大的路人粉。

“所以,對一個明星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路人緣。

“但有的明星和死忠粉不懂這一點,結果把自家的路人緣全敗光了。”

再鐵的唯粉,早晚會隨著粉絲群的新陳代謝而消耗殆盡。只有源源不斷的路人群體,才是一個明星人氣的新鮮血液來源。

不能獲得這個世界大多數路人的支持,流量明星就只能是“流星”。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09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路人粉


“得路人者得天下。”

這句話,我不僅想送給明星及死忠粉,也想送給所有的讀者。

不管你是在小企業上班,還是在大企業打工,抑或是在體制內謀生,都請記住一句話——得路人者得天下。

前幾天在微博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地鐵民警”寫的,很有趣:

我的生活就是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有一次處理了一個男乘客跟一個賣水大爺的糾紛,事後我將大爺送出門時,他一個勁兒地跟我說謝謝。

過了幾天我去他那兒買水時,大爺提到了那天的事:

“我還以為你會向著那個人,他一看就是有錢有勢的,可你一點沒有偏袒他。小兄弟,謝謝你。”

從此以後,只要地鐵站有打架或違法行為,大爺就會主動來派出所作證。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那次調解糾紛,讓大爺覺得在我這兒得到了尊重,平時給他這個東西的人太少了,所以他特別珍惜。

還有一段兒。

我們小區有個撿垃圾的老大爺,他成天守在垃圾桶邊上,盯著那些扔垃圾的住戶,人家前腳扔垃圾,他後腳就去翻。有時候翻出來女性的衛生用品,女住戶當場爆炸,和他吵個不休。

正好他守的那個垃圾桶離我家最近,於是我下樓扔垃圾時,都會把紙殼子、塑料瓶集中放好,到了樓下就直接遞給他:“我已經分好類了,剩下的就不用翻了。”

大爺把紙殼子緊緊抱在懷裡,感動得都不知道放哪兒好。

後來我的車停在附近被剮蹭了,正在皺眉撓頭之際,老大爺跑過來對我說:“我看見啦,是一輛黑色小轎車,尾號是XX。”

我的天,我自帶人肉攝像頭了。

大爺神秘一笑:“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

這位民警大哥最後總結說:

“在從事地鐵民警的工作中,我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尊重你身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得到的回饋將會超乎你的想象。”

而我想說的一句話是:

尊重你身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路人粉,得到的回饋將會超乎你的想象。

得路人者得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