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名士像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還是庶族出身?他們沒有官職嗎?

被冰封的忢


竹林七賢,是在魏正始年間,嵇康,向秀,山濤,阮籍,王戎,阮咸,劉伶七人。

至於他們是庶族還是士族,可以從他們對於魏晉兩朝的態度如何就可以看出來。

為什麼這樣說呢?

1.曹操是庶族地主。

首先我們看魏的建立者的父親也就是曹操,曹操的父親為曹嵩,是東漢末年宦官曹騰的養子,雖然後來靠買官,升遷為太尉,但是要說他是士族還遠遠不夠。

所以曹超在長期爭霸兼併鬥爭中,提出了用人唯才是舉,這一下不得了,為何這樣說呢?

東漢以來士族門閥制度根深蒂固,朝廷上下幾乎都是他們的人,但是曹超提出唯才是舉,憑藉才能來選拔人才,而不是靠門第出身,這自然會受到庶族地主的支持。

2.司馬懿是士族出身

再看看司馬集團的來歷。司馬懿的祖父為潁川太守,父親為京兆尹,司馬懿自小便名聲極大,經學傳家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

3. 那麼關鍵到了,如果誰在此時入魏朝做官,那麼就可以認為他就是庶族地主。那麼都有誰呢?

他們是,阮籍,嵇康,劉伶他們三人可謂是明確對司馬氏集團採取不合作態度。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曾做過中散大夫,因反對司馬集團被鍾會誣陷,為司馬昭所殺。

阮籍,父親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是庶族地主自不必說,後來不滿意司馬氏之爭,明哲保身。整日醉酒以期消除疑慮。

劉伶,魏時為建威參軍,晉武帝問他如何治國,他強調無為而治,被罷免。為了躲避迫害,整日佯裝發狂,任性放浪。

向秀,本來隱居不出,迫於司馬氏的壓力,不得不到洛陽做官。寫《思舊賦》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後入晉但不被重用。

4.另外的士族地主

王戎,山濤可謂是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不在乎名節,積極服務於晉王朝,說他們是士族地主不為過。

王戎做了河東太守,荊州刺史等。山濤早期便投靠了司馬氏當了吏部尚書,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職。

綜上,阮籍,嵇康,劉伶,向秀,阮咸可以認為是庶族地主。

山濤,王戎可以說是士族地主。

如何判斷他們,出身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們,到底站在那一邊,對官吏的選拔持有什麼樣的態度。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建國xxy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晉書。嵇康傳》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南朝宋劉文義《世說新語。任誕》

竹林七賢當時都是玄學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態度上反對司馬氏集團的執政態度。那麼竹林七賢是什麼出身呢?又有沒有官職呢?我們一一拆開分析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

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撫養長大,飽讀詩書,出身庶族。

嵇康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 ,拜郎中,調中散大夫,後辭官歸家。

司馬昭曾禮聘他做幕府屬官,被他逃脫躲避,後好友山濤舉薦他繼任自己的位置,被他列出“七不堪,二不可”婉言拒絕。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

阮籍年幼同樣清苦,自幼貧苦,但勤學成才,天賦異稟。可以得知阮籍同樣出身庶族。

阮籍一生多次出仕,曾任太尉掾屬、尚書郎、從事中郎、關內侯、徙官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官職。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山濤的父親山曜,官至宛句縣縣令,雖然山濤年幼喪親,生活貧苦,但也算官二代。所以他是士族出身。

山濤早年不願為官,常常隱居鄉里,掩飾自己的才能。直到四十歲時才步入仕途。最初擔任河內郡裡的主簿、功曹及上計掾。後被舉為孝廉,又被州里徵辟為河南從事。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

向秀年幼條件尚可,家境殷實,少年時好讀書,庶族出身。

向秀早期也是不願為官,但在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後,迫於權貴的壓力,不得不從政。最後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

劉伶,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

劉伶是竹林七賢中社會地位最低的,因為家境實在貧寒,屬於庶族中的最底層庶人。

劉伶喜酒,追求自由,無為而治。其一生厭惡為官,只在王戎部下做過參軍,因無所作為被罷官。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衝。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

王戎出身士族,年幼家境富貴,父親是貞陵亭侯,所以有一個優越的學習成長環境。後世襲父親爵位,被司馬昭闢為掾屬。後做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安豐縣侯、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僕射等職。

阮咸 ,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人。

阮咸出身士族,阮籍之侄,因阮籍得士族身份。從小耳濡目染,深得學問。

阮咸歷任散騎侍郎,後被貶為平始太守。在仕途並不順利,但也曾為官。

結語:

竹林七賢,雖出身不同,追求的思想也有差異,但這並不能妨礙他們之間的友誼,而且他們之間思想碰撞,反而為後世留下很多傑出的文學經典。

竹林七賢都生於亂世,空有報國情懷卻無法兌現,走上仕途多出於無奈。即便為官也是步履維艱,處處碰壁。


暗影迷蹤


“竹林七賢”指的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劉伶、向秀、王戎這七人。“竹林七賢”是先有“七賢”之名,後來他們經常在嵇康家附近的“竹林”裡縱歌、暢飲,人們也就將他們稱為“竹林七賢”。

士族制度起源於漢,盛於魏晉,沒落於南朝,消亡於隋唐。“竹林七賢”是士族出身還是庶族出身?他們的出身據史料記載來看,有的出身於士族,有的出身於庶族。嵇康出身於士族大家,典型的高富帥,也是魏宗室的女婿。阮籍出身於士族大家,他的父親是“建安七子”的阮瑀,阮咸是阮籍的侄子,自然也是出身士族。王戎是出身於琅琊王氏的,也屬士族的,並且最初的時候王戎世襲了他父親的爵位。劉伶出身於破落士族,不種地、有僕人常飲酒。據史料記載推測,山濤和向秀都是出身於庶族的,山濤早年喪親,家中貧困;向秀少年成名,家境也不好。

雖然“竹林七賢”均倡導“清靜無為”的玄學理念,但是他們均任過官職。嵇康、劉伶和阮籍僅任職於曹魏,對於入晉為官不感興趣。嵇康做過中散大夫,時稱“嵇中散”。劉伶做過建威將軍王戎幕下參軍,後來也沒有再入仕。阮籍做過步兵校尉,時稱“阮步兵”,後任過從事中郎,散騎常侍等職。向秀因嵇康遇害後,被迫於不惑之年在晉入仕,做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阮咸因晉武帝不看好他,由散騎常侍貶為始平太守,後無疾而終。山濤,四十歲才任職郡主簿,後入晉歷任大鴻臚、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司徒等要職。王戎,因軍功遷任安豐縣候,後來歷任的職務幾乎與山濤相似身居高位。

魏晉名士“竹林七賢”,無論是出身士族的還是庶族的,都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物。他們不管入仕還是歸隱,都表現出了出塵脫俗,率性而為的真性情。


牛媽說說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一、嵇康

嵇康幼年聰穎,博覽群書,廣習諸藝,又喜愛老莊學說。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後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 ,拜郎中,調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司隸校尉鍾會,遭其構陷,而被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二、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三、山濤

山濤早年孤貧,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遊。四十歲時,才任郡主簿。大將軍司馬師執政時,山濤被舉為秀才,累遷尚書吏部郎。西晉建立後,升任大鴻臚。歷任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僕射等職,封新沓伯。他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意旨,且親作評論,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太康三年(282年),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諡號"康"。

四、向秀

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賢之一 。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後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與任愷等相善。

五、劉伶

劉伶(生卒年不詳,一說認為約221年-約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魏晉時期名士。伶嗜酒不羈,被稱為"醉侯" ,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無為而治。曾在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任參軍,因無所作為而罷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徵召劉伶再次入朝為官,被劉伶拒絕,後卒。

六、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衝。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鑑而著稱。最初襲父爵貞陵亭侯,被司馬昭闢為掾屬。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後參與晉滅吳之戰,吳國平定後,因功進封安豐縣侯。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又被徵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勳。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僕射等職,並領吏部事務。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認為天下將亂,於是不理世事,以山水遊玩為樂。司馬倫殺張華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

七、阮咸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衝。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鑑而著稱。最初襲父爵貞陵亭侯,被司馬昭闢為掾屬。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後參與晉滅吳之戰,吳國平定後,因功進封安豐縣侯。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又被徵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勳。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僕射等職,並領吏部事務。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認為天下將亂,於是不理世事,以山水遊玩為樂。司馬倫殺張華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

綜上,竹林七賢均入仕途。

關注我,更精彩


天地臥底


竹林七賢是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由於常在山陽縣竹林下一起喝酒,唱歌 不受外面影響,所以號稱七賢。當時魏晉時期人民崇尚玄學,七人又是這一學說代表人物,因司馬氏篡魏 不得民心,七人常以文章嘲諷 和揭露西晉王朝,後因政見不同,竹林七賢也不歡而散,所以七人也是良莠不齊。

嵇康 公元233年~公元262年,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任過中散大夫,注有《養生論》,因對司馬氏篡魏不滿,常常以文章暗諷西晉朝廷,後因鍾會誣陷,被司馬昭所殺。

阮籍 公元210年~公元263年,三國詩人,在政治上反對司馬師專權,又迫於司馬氏淫不得已入世朝堂,代表作有五言《詠懷詩》82首。

三濤 公元295年~公元283年,河內懷縣人,西晉時期名士,擔任尚書吏部郎,其人很有見識

向秀 公元227年~公元272年,魏晉文學家,好友嵇康被害後,在司馬氏高壓下,不得不應徵到洛陽,著有《思舊賦》

劉伶 公元221年~公元300年,反對司馬氏黑暗統治為避免迫害,常嗜酒佯狂,注有《酒德頌》

王戎 公元 234年~公元305年,西晉大臣,先後擔任光祿勳,吏部尚書等職,其人熱衷名利

阮咸,阮籍之侄,歷官散騎侍郎等職

依我對其七人評價則是嵇康 >阮籍>向秀>劉伶>向秀>阮咸>王戎





景粼玖序


竹林七賢中嵇康、阮籍、阮咸都是士族出身,七人都是有官職的。

一、中散大夫嵇康(223年-262年)三國魏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字叔夜。譙國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過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二、步兵校尉阮籍(210年~263年),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託病辭官歸裡。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於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後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後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採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後得以終其天年。

三、司徒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

山濤早年孤貧,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遊。四十歲時,才任郡主簿。大將軍司馬師執政時,山濤被舉為秀才,累遷尚書吏部郎。西晉建立後,升任大鴻臚。歷任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僕射等職,封新沓伯。他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意旨,且親作評論,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太康三年(282年),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

四、散騎侍郎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魏晉間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少穎慧。與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隱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後,在司馬氏的高壓下,他不得不應徵到洛陽。此時寫作《思舊賦》。後任散騎侍郎,又轉黃門散騎常侍。

五、建威參軍劉伶,字伯倫,(約221年-300年),沛國(今安徽宿州)人。竹林七賢之一。魏末,曾為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召對策問,強調無為而治,遂被黜免。

六、司徒王戎(234年─305年),字濬衝,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西晉大臣,竹林七賢之一。幼穎悟,神采秀徹。善清談,與阮籍、嵇康等為竹林之遊,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他是七賢中年齡最小、最庸俗的一位。晉武帝時,歷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進爵安豐縣侯。後遷光祿勳、吏部尚書等職。惠帝時,官至司徒。

七、始平太守阮咸(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人。魏晉時期名士,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之侄,與阮籍並稱為“大小阮”;又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並稱為“竹林七賢”。

阮咸在仕途上並不得意,任散騎侍郎時,山濤推舉阮咸主持選舉,晉武帝認為阮咸好酒虛浮,於是不用他。因質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記恨,貶為始平太守,後無疾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