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不負春,赤峰市工業發展做好“六字”文章

在疫情防控嚴峻的形勢下,我市工業發展明確主攻方向,做好“六字”文章,“新”與“舊”統籌推進,激活一池春水;“存”與“增”兩手抓,催生質的飛躍;“扶”與“管”有機結合,堅定發展信心,復工復產不負春。

記者來到赤峰拓佳電子產業園,首先要提供通行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詳細的信息登記,體溫測量在37.3度以下,與對接人取得聯繫方可入園採訪。

復工復產不負春,赤峰市工業發展做好“六字”文章

目前,園內已經有7家企業500多名員工陸續返崗。在加班加點趕製訂單的同時,產業園三期項目建設也在有序推進。10萬平標準化廠房建成後,園內來自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關聯企業將達到20家,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的所有零部件將在這裡實現生產。

赤峰拓佳電子產業園副總經理 劉宗鵬:打造中國北方最大的智能移動終端生產基地。持續完善各項軟硬件配套,努力在新興產業培育上取得突破。我市正創造環境和條件,促進優質生產要素向新能源、醫藥設備、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製造業集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

復工復產不負春,赤峰市工業發展做好“六字”文章

通過實施整合重組、技術創新、人才支撐、環保倒逼等措施,切實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按照集中、集聚、集約的發展思路,明確工業發展的空間佈局和各地主導產業定位,築牢工業經濟有序健康發展的根基。

不僅統籌推進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我市還在“存”與“增”兩個字上做文章,促進產業由量到質的轉變。

內蒙古中敖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牛羊屠宰加工企業,這兩天企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正在有序恢復生產。今年二期生產熟食製品項目建成後,產業鏈將進一步延長。

復工復產不負春,赤峰市工業發展做好“六字”文章

內蒙古中敖食品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 溫振忠去年我們的銷售收入營業額是10.2億,今年我們預計能達到14億。

我市有冶金、能源、食品、建材、化工、機械製造、醫藥和紡織八大支柱產業,隨著這些支柱產業做大做強,我市工業存量的活力正被逐步激發。不僅如此,我市還瞄準重點地區、依託主導產業、優化軟硬環境,千方百計引企業、上項目,擴增量、優質量,逐步擴大經濟發展朋友圈。

以中心城區紅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為核心,加上集通鐵路沿線產業帶,大—赤—葉鐵路沿線產業帶和分佈在規劃區內的多個專業化產業園區,我市“一核、兩帶、多組團”的產業佈局正在形成。

復工復產不負春,赤峰市工業發展做好“六字”文章

此外,我市還堅持“扶”和“管”雙向發力,一邊強化對企業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做到交通保障、金融保障、用地保障三到位,推動工業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一邊嚴格依法依規對企業進行約束管理,嚴守安全生產底線、生態環保紅線、畝均產出及格線,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赤峰市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 郭玉強: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的軟硬件條件,主動融入區域發展戰略新佈局,實現從企業聚集向產業集群轉變、從產業集群向要素集群轉變、從要素集群向創新高地轉變。可以這樣說,就是把我市建設成為高端產業引領、創新創業活躍、產城高度融合、區域協同發展的綠色創新市、宜居創業地。

赤峰臺報道 :蔡慕超 袁鶴鳴

復工復產不負春,赤峰市工業發展做好“六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