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 BAT,4 年成為東南亞最大電商,一個超級 APP 的「重出海」範本

作者 | 陳淑雅 劉一鳴

當出海進入2.0模式,出海企業需要越走越“重”。

因為靠著做免費、解決用戶剛需的工具類產品,就能低成本快速獲客的玩法已經失靈。哪怕是在人口紅利還很顯著的東南亞,大總部設在中國、海外當地只建設一個小辦公室的“輕出海”模式,也難以為繼。

甚至 BAT 也在這片戰場折戟。因為沒有“重出海”的經驗,阿里、騰訊、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在東南亞的業務表現不佳 —— 儘管他們垂涎新市場已久,但在幾年試水之後,都從直接出海轉為資金出海:投資本地其他企業。

與“輕出海”相對應的,就是在當地鋪設更多團隊、高度參與當地市場的“重出海”模式 —— 這意味著出海公司要培養更多的人才、融合自己國家的文化、甚至要努力“成為”當地人,並據此提供更深度的產品和服務—— 每一步,都要比輕模式難很多。

而 Shopee 就是“重出海”模式的一個成功案例。Shopee 總部雖然設在新加坡,但它從新加坡走到整個東南亞,實現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出海。這背後採取的策略、克服的挑戰,對於想要“重出海”的企業來說,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這家由華人創立的公司,僅用了 4 年時間,就在月活用戶數和 App 下載量上反超了阿里重金控股的電商平臺 Lazada,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

這兩家公司的競爭中有很多亮點,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背後的股東:Lazada 背靠阿里,而 Shopee 的母公司 Sea 背靠騰訊。

最初 Shopee 並不佔優勢:Lazada 不僅起步早了三年,阿里巴巴還對其寄予厚望,2018 年收購之後派彭蕾前去東南亞出任董事長;而推出 Shopee 的母公司 Sea 從遊戲起家,在電商上沒有任何經驗,其股東騰訊也沒能打出成功的樣本 —— 從拍拍、QQ商城到易迅網,電商夢的實現並不容易。

而事實是,Lazada 正在競爭中一點一點失去在東南亞的領先優勢,被 Shopee 逐漸超越。

Shopee 厲害的地方在於,不僅成功完成了從遊戲到電商的拓展,而且多線作戰:其成立之初就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中國臺灣 7 個市場同時鋪開,並分別做了 7 個APP。而眾所周知,東南亞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市場,每個國家文化差異和政策差異巨大。

這不由得讓人好奇: Shopee 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可能就是它的“重出海”策略。而會堅定地選擇這條路,源於團隊的決心 ——

“中國市場太大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新加坡市場很小,我們不覺得如果其他地區做不好還可以退回來。我們沒有退路。”Shopee 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對36氪說。

今天,36氪選取了模式、團隊、物流、供應鏈四個方面,從 0-1 拆解 Shopee 如何實踐“重出海”模式,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模式:擴張為超級App,而不是堅守單一功能

Shopee 的母公司 Sea 與另外兩家打車巨頭 Grab、Go-Jek 一起被認為是東南亞的“BAT”。這三家東南亞估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有一個共同點是都拋棄了歐美簡潔單一的商業模式,選擇了中國式“超級APP”的發展路徑。

這或許是從微信、美團等中國互聯網產品中汲取的靈感,尤其是互聯網經濟還處於早期階段的東南亞市場,在空白領域“佔山頭”的時候,激進的策略要比謹慎的策略更有效。

但 Sea 又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家 —— Go-Jek 和 Grab 都從打車平臺開始,拓展到外賣、快遞、支付、酒店預訂等其他生活服務。相比之下,Sea 從遊戲到電商,看起來延展性並不高。

背後的原因在於 Sea 定位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遊戲公司。對一個互聯網團隊來說,面對新機會一般考慮兩個問題:這個賽道的蛋糕是否足夠大,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吃到這塊蛋糕。

首先,東南亞的電商潛力毋庸置疑,因為東南亞擁有世界上最活躍、人口結構最年輕的移動互聯網用戶。

谷歌、淡馬錫和貝恩聯合發佈的《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現在東南亞有 3.6 億互聯網用戶,其中 90% 在移動端。未來 15 年,大約有 1.5 億人將年滿 15 歲,這意味著每年還會有 1000 萬年輕人加入移動互聯網。

Sea 的遊戲用戶主要是年輕人,而在一個電商剛剛起步的社會里,最先接觸到電商的也會是年輕人。因此,電商是一個非常受年輕人歡迎、且可以通過移動端迅速展開的切入點。此外,遊戲用戶以男性為主,電商可以很好地補充女性用戶。

反超 BAT,4 年成为东南亚最大电商,一个超级 APP 的「重出海」范本 | 火箭公司

來自《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

其次,一個曾經做遊戲的團隊,能不能做好電商?Sea 在思考之後認為,團隊最擅長且最喜愛的是運營,而這個能力在遊戲和電商中是通用的。

從現在來看,遊戲基因確實為 Shopee 帶來了一個特色優勢:電商娛樂化。其好處是能有效提高用戶停留時長,從而進一步帶來營收轉化。

根據《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電商APP裡用戶停留時長跟GMV存在正相關的關係,也因此,如何提高用戶的黏度成為這兩年東南亞互聯網公司們的重心。

反超 BAT,4 年成为东南亚最大电商,一个超级 APP 的「重出海」范本 | 火箭公司

來自《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

經過長時間觀察,Shopee 發現東南亞的消費者天生比較喜歡“逛”這件事情,因此在線上零售環境中,Shopee 也花了很多精力來設計用戶“逛”的路徑。這是專門針對東南亞消費者制定出來的玩法,而且 7 個市場“逛”的方法不同,每個APP都根據當地特色進行了調整。

Shopee 還在APP內設計了很多輕量的小遊戲,這些小遊戲的特點是簡單、直接,一般 10 秒之內給出反饋 —— 電商體系裡遊戲不能過於複雜,易傳播才能發展電商的社交性。

此外,Shopee 學習中國引入了直播的玩法,通過跟明星、網紅之間的合作,加強用戶”有趣“的體驗。2019 年雙十一大促期間,Shopee Live 觀看次數達到 6500 萬。

Shopee 娛樂化的策略卓有成效:App Annie 最新的 2019 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9 全年 Shopee 獲得了東南亞及臺灣市場購物類App總下載量、平均月活數、安卓使用總時長的三項冠軍。

團隊:打破“你的”和“我的”的概念

不過只有運營能力遠遠不夠。電商還涉及到供應鏈、倉儲、物流等多個線下環節,必須要快速搭建一個完整的本地化團隊,以保證業務的高效執行。

尤其是 Shopee 計劃同時在 7 個市場鋪開業務,對於團隊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Shopee 的團隊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 這或許與對手 Lazada 經歷併購後團隊動盪的襯托有關,但更多是由 Sea 的公司文化決定的。尤其是在冷啟動時期,公司文化對於 Shopee 第一批核心團隊的組建起到了關鍵作用。

由於定位互聯網公司,Sea 在人才招聘和培養時更加靈活,這使得新業務的開展相對容易:老員工願意嘗試新方向,新員工也不會覺得突兀 —— 一家遊戲公司,為什麼要招一堆做電商的人?

但招聘本身並不容易,因為在東南亞市場,電商人才不足是整個行業的普遍問題。

東南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經濟體,每個國家和地區的語言、宗教、節日、貨幣體系都具有很大的差異,這要求每個市場都要因地制宜開展業務,這對人才具有非常高的要求。

最早在東南亞市場大展身手的德國孵化器 Rocket Internet,被認為是互聯網領域的“克隆工廠”,在把美國硅谷的成熟商業模式“複製”到東南亞時,它採取的方式是從歐美商學院、投行和頂尖諮詢公司挖掘年輕、聰明、擅長數字化和具有自我驅動力的人才。

雖然在 2015 年之後,Rocket 退出東南亞迴歸到更成熟的歐洲市場,但其留下的 Rocket 系團隊成為東南亞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

Shopee 的“重出海”也體現在,不僅僅是在本地招人,更是輸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並融於本地,成為一個“印尼人”或者“越南人”。

目前 Shopee 有一個GLP人才培養計劃(Global leadership program),會在全球範圍內招頂尖學校的畢業生做管培生,期間在東南亞各個國家輪崗,以此建立對東南亞的理解;同時管培生也不會侷限於電商部門,可能會進入 Sea 的支付、遊戲公司輪崗。現在 Shopee 也計劃面向中國一線高校招人,希望培養出國際化的人才。

重出海路線的根本是尊重當地,但尊重當地這件事情其實是要打破‘你的’和‘我的’的概念。我在Shopee 最深的一個感受是,我在新加坡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想著做新加坡,至少要想到東南亞,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劉江宏向36氪表示。

物流:重金投入保證全流程體驗

在東南亞電商發展早期,落後的物流設施是阻礙消費者嘗試網購的最大痛點。當時電商服務生態尚未起步,Shopee 作為第一批電商平臺,如果只採取不介入物流的“輕模式”,平臺本身也談不上發展。因此,Shopee 承擔了墾荒者的角色,把物流作為重點投入方向。

事實證明,Shopee 在這上面的投入物有所值 —— 因為物流環節用戶體驗的提升,幫助它獲取了大量用戶,還成為支撐它早期採取運費補貼策略的底氣。而恰恰是這個補貼策略,是 Shopee 追趕上 Lazada 的一個重要原因。

跨境電商是 Shopee 非常重要的一塊業務,但跨境物流的難度非常大:端到端之間,涉及運輸、清關、轉接、存儲、派送等一系列複雜的環節,物流之外,還要伴隨信息流、資金流的打通。

Shopee 在基礎設施上做了大量投入,搭建了跨境物流體系 SLS。現在 SLS 每個星期有 800 多個航班,覆蓋 30 多個機場。從物流時效來看,從中國到印尼雅加達只需 3 到 4 天,而靠近澳大利亞的偏遠島嶼,10 到 14 天也可以到達。

但在物流尾程,卻面臨著很多本土化的問題。東南亞國家很多地方是偏僻的村子,甚至是一個小島。常有的情況是,快遞員騎摩托車去派送,路上就需要花費大半天時間,到了地方還很容易發現地址並不準確。又或者,到了門口發現人不在家,如果快遞放在門口會丟失,如果再帶回去,下一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派送,整個過程非常低效,用戶體驗也不佳。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各方面生態都完全不成熟的市場,各種各樣的問題常常發生。比如,2016 年京東進軍印尼,早期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倉庫的丟貨率非常高,達到了 20-30%。

面對本土化的問題,Shopee 採取了本地化的方式去解決。以第一個派送問題為例,快遞員會在投遞之前發短信確認時間和地址,確保在某個時間段用戶在家,以及地址如果不對可以提前更改。雖然只是加了一個小步驟,但是就可以比較好地保證用戶的物流體驗。

東南亞還有一個特殊的地理特徵是,在眾多國家之外,還存在很多偏僻島嶼。早期這些小島嶼是否有必要覆蓋?這其中的投入產出該怎麼考慮?

在這個方面,Shopee 也很好地踐行了“重出海”的策略。這其實與國內農村電商的邏輯有些類似:如果物流、支付等問題能夠解決,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反而更需要電商。

在這些小島上,有與中國農村趕集類似的習慣,居民可能每個月只有一次機會出去採購生活必需品,電商的出現對他們來說,購物體驗是質的飛躍。從實際的增長速度來看,這些小島也確實比城市地區要更高。

Shopee 在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入了不少資金,不過物流網絡具有規模效應,隨著規模的擴張,物流成本正在逐漸下降。現在中國跨境訂單平均履約成本大約為客單價的 20% 左右。

此外,東南亞物流成本相比中國較低,以印尼為例,兩公斤之內從雅加達送到西爪哇,只需要 4 塊人民幣。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地人力便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 Shopee 為 J&T 等物流合作伙伴建立了高效的系統,能幫助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為了保證用戶的消費體驗,Shopee 不僅重金投入物流建設,還進行了有力的運費補貼。

在賣家端,其 SLS 跨境物流體系的配送費用在一開始就較市場水平低 30% ,之後每年都有幾次下調 —— 隨規模擴張縮減的成本,Shopee 繼續補貼給了賣家。

而在用戶端,Shopee 在 7 個市場中,至少有 5 個在前期主打免郵策略。免郵的好處是能夠抓住消費者最大的痛點,把門檻降到足夠低。雖然現在平臺運費補貼的幅度正在縮減,但這已經讓Shopee 在早期成功獲取了大量用戶。

現在 Shopee 依舊保持著非常高速的增長:根據今年 3 月最新發布的財報,Shopee 在 2019 年全年 GMV 達到 176 億美元,相比 2018 年增長 71% ;總訂單數為 12 億,同比增長 100 %;經調整後收入為 9.4 億美元,實現了 224.1% 的增長。

供應鏈:中國經驗

在東南亞互聯網圈,中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據財新的報道,目前東南亞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 11 家獨角獸中,僅有 1 家成立兩年的公司還未獲得中國資本投資。

而在電商行業,除了中國資本,更重要的是中國供應鏈與中國經驗。

作為全品類電商平臺,商品豐富度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指標,在這個方面,Shopee 的佈局離不開中國供應鏈。儘管未透露具體的數字,但是劉江宏告訴36氪,近年來中國出口到東南亞的商品佔比越來越高。

Shopee 的中國跨境商品覆蓋了美妝、3C、服裝、家居日用品等品類,其中比較特殊的是母嬰——過去在歐美市場,中國出口母嬰並不佔優勢,但在東南亞卻成為一個強勢品類。這是因為東南亞有 50% 的人口在 30 歲以下,未來 5-10 年的嬰兒潮對中國 母嬰產品來說是很大的紅利。

中國供應鏈的優勢不言而喻,成本低、質量優,而且因為與東南亞消費市場很近,相比歐美,兩地在文化、消費習慣上相似,大部分產品無需為東南亞定製,因此在貿易時具有很強的可溝通性和便捷性。

過去東南亞線下很多商品也是來自中國,但貿易鏈條很長,從工廠到出口商、進口商、分銷商,效率低下。而跨境電商的作用是縮短交易鏈路,把中國商品直接帶給東南亞的消費者。

Shopee 採取B2B2C模式,即小B賣家入駐平臺賣貨給消費者。而針對賣家,Shopee 也進一步深入到上游供應鏈,幫助尋找合適的工廠。

除了供應鏈,在東南亞電商發展早期,物流、語言、支付等服務也處於真空狀態,Shopee 只能自己完善這些配套服務。

以買賣雙方的語言交流為例,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本地購物體驗,Shopee 在多個市場僱傭了雙語客服團隊。在積累了足夠多的數據之後,Shopee 通過機器學習,現在上線了自動翻譯的功能,能降低賣家的運營壓力。

有趣的是,在早期的賣家和品牌出海之後,電商服務商也開始出海了。

東南亞的狀態一直被認為是 5-10 年前的中國,如果把兩者的電商發展階段做對比,現在東南亞是不是也存在著代運營、電商直播等新機會?

近年來東南亞電商生態的服務商逐漸增多,儘管在5年前這些行業還幾乎是空白。目前這些服務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本土化企業,第二類就是來自中國的出海服務商。

因看好電商服務生態的發展,現在 Shopee 也在幫助出海的服務商尋找東南亞的機會。而還未發展起來的一些服務,Shopee 決定自己來做。

參考中國市場,Shopee 也快速試水了電商直播。服裝、美妝類產品很適合直播賣貨,但在跨境直播中,語言是很大的障礙。這時候最好的方案是找當地網紅,然而目前市場上並沒有第三方提供此類服務。對此,Shopee 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幫助賣家對接當地網紅。

直播上線後獲得不錯的成果。2019 年雙十一大促,Shopee 在泰國和 Giordano(佐丹奴)深入合作,直播日單量增長了 1686%,GMV增長了 1764% ;在與越南美妝品牌O.TWO.O的合作中,直播觀看量破萬,直播日店鋪訂單量增長超 17 倍,GMV 增長近 10 倍。

新機會:到巴西去?

谷歌、淡馬錫和貝恩每年都會聯合發佈一份《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它也被認為是洞察東南亞市場非常重要的參考。有趣的是,由於東南亞互聯網的增長速度總是遠超預期,因此這份報告每年都會修正上一年對未來規模的預測。

僅以電商而言,2018 年這份報告顯示,2025 年東南亞電商規模會達到 1020 億美元,而 2019 年,這個數字被提高了近 50%,達到 1500 億美元。

雖然東南亞電商仍處於爆發式發展狀態,但 Shopee 已經瞄準全球市場尋找增量,比如巴西。

相比北美和中國等成熟市場,越來越多人傾向於競爭更小、潛力更大的南美洲。其中,巴西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市場——

作為全球前十大經濟體,巴西佔據南美洲近半數土地,人口超 2 億,接近東南亞最大市場印尼的總人口。巴西互聯網普及率高達 74% ,而且移動化趨勢明顯,移動用戶佔比過 80%。

從電商的角度,巴西還擁有拉丁美洲最大的在線零售市場,佔據了拉美地區 42% 的B2C電商市場份額。但儘管如此,電商滲透率也僅有 3.5% ,增長空間巨大。

2019 年 10 月,Shopee 開始試水巴西市場,上線後 1 個月內,成為 Google Play 購物類App下載榜第一名。

作為進軍的第 8 個市場,Shopee 仍然採取了免運費的營銷策略,並藉助中國供應鏈,為巴西用戶提供更多的中國商品 —— 有調查顯示,每 10 位巴西消費者中,就有 7 位在線購買過自中國的商品。

近日,Shopee 正計劃舉辦一場巴西市場招商會的線上直播活動,希望吸引更多中國賣家。雖然短期內疫情對跨境業務產生了一些影響,但對於在地球另一端的新市場,它依舊野心勃勃。

不過跟東南亞相比,Shopee 進入巴西市場將接受更大的挑戰:

一方面,巴西政局動盪、匯率不穩定、稅收種類繁多,這一直是出海企業進入巴西市場的重要風險因素;

另一方面,Shopee 面臨的競爭也不小。比如在拉美地區電商市場份額超過 eBay 和亞馬遜的 MercadoLibre,成立時間超過 20 年,電商之外已經發展了支付、物流和信貸業務。還有巴西本土最大的電商平臺 B2W Marketplace,至今收購了近十家巴西本土電商網站,實力不可小覷。

這一次,在市場環境複雜、對手環伺的巴西,Shopee 還能憑藉“重出海”策略殺出重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