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廠正加速製造「防護面罩」

約瑟夫·普魯薩是普魯薩研究中心的創始人,他在布拉格建造了一座號稱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廠。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之際,該研究所也竭盡所能來幫助生產急需的醫療用品。

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廠正加速製造「防護面罩」

3D打印的防護面罩

儘管普魯薩研究中心致力於面罩的生產,但其創始人認為在當前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依然有等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源於對打印呼吸器的一些擔憂,通過打印製造出的呼吸器可能不是最好的。原因也很簡單,此前並沒有類似3D打印出的呼吸機成品可供參考,尤其是它們的有效性。不過,該研究中心正在收集儘可能多的設計樣板,並與諸多專家展開合作,看看這類產品的可行性。

對於這類產品而言,密封性更為關鍵,當然還有過濾器本身、臉部貼合度、打印零件等因素。大多數打印的硬性材料很難製成密封件,即使能獲得良好的密封性,它還要能保持基本的功能性,例如佩戴者講話時也能起作用、防護口罩能否有效的消毒等等,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就目前得到信息,這種病毒在塑料上可以存活48個小時以上(甚至可以持續90個小時)。

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廠正加速製造「防護面罩」

3D打印防護面罩的生產線

考慮到這些問題,普魯薩研究中心團隊將重點轉移到了製造其他防護裝備上,並提出了3D打印的防護面罩。面罩將為醫生提供保護,使其免受打噴嚏或咳嗽的困擾,並有助於滿足許多醫院和診所的需求。在獲得捷克衛生部的批准之前,該團隊在短短三天內就完成了多個原型的測試。

一旦原型經過充分驗證並批准用於醫療用途,普魯薩的3D打印機中將有五分之一專門用於打印這些面罩,每天可生產800個。從理論上講,每天可以滿負荷生產多達4000個防護面罩,而每個防護面罩所需的材料成本不到1美元,該團隊承諾在未來幾周內向捷克衛生部捐贈10000件。據說,普魯薩研究中心還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擁有1096個可同時打印的3D打印機,因此容量不成問題。

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廠正加速製造「防護面罩」

未來幾周內向捷克衛生部捐贈10000件

目前,他們正在向其他希望為其當地社區投入生產的3D打印設施免費提供其面罩設計(待驗證)。當然,還要強調必須遵守嚴格的健康和安全規程,例如對這些防護面罩和零件進行消毒。為了確保滅菌,在打印過程中對使用的塑料加熱到高溫。工人在移去已打印的零件並將其立即放入新的可密封袋中之前,必須使用全新且潔淨的手套和口罩。

好消息是,一旦普魯薩研究中心完成最終修改並獲得其防護面罩的生產許可,他們便會著眼於下一步,即為醫生和醫院工作人員製作防護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