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河南美食是什麼?為什麼感覺河南美食好像走不出來?

一個人窮遊北京


你最喜歡河南的美食是什麼?為什麼河南的美食走不出來?

我是小白食為天,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身為北方的我很喜歡吃麵食,作為河南人,處處都是美食,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時候,家鄉的一切都是好吃的,作為河南人,天天都和麵打交道,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少了大米可以,但是卻少不了麵粉。

有人會說吃麵粉不會吃膩嗎?有什麼好吃的?但是我告訴你,用麵粉製作出來種類比大米的種類還要多。

河南的美食有哪些,我來告訴你。

有河南燴麵、水煎包、煎餅、油條、胡辣湯、豆腐腦、蒸麵、漿麵條、炸麻葉、河南燴菜、道口燒雞、洛陽流水席、河南扣碗、河南變蛋、豬肉白菜燉粉條等等。

為什麼河南的美食走不出去?

河南作為中原,歷史文化悠久,彙集八大菜系,集百家之長,什麼口味都有,但確沒有自己的特色,不像川菜,湘菜,粵菜等都有自己的講究和特色。

而且河南人中庸收斂以及樸實,對於美食也沒有過多的裝飾和點綴,更多的是實實在在,有了色香味,少了些意和形,也就缺少了花裡胡哨的外在美。

而且河南的美食主要是體現在對面食的追求,以麵食為主,菜為輔。我想這也是走不出去的原因吧。


小白食為天


你好,我就是河南人,我最喜歡的河南美食,那肯定是水煎包了,酥酥脆脆宣宣軟軟的口感,咬下去滿嘴流油,特別滿足。

它可能不是最好吃的,但是卻是我整個童年的記憶。

小時候,爸爸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進貨,回來的時候還不到七點,這個時間我剛剛起床。

爸爸每次都會給我帶回豆腐腦和水煎包。

我每天吃的那叫一個香啊,怎麼也吃不煩。

後來爸爸不在了,我學會了自己做水煎包。

發好的面,包上韭菜肉餡,包成什麼型都無所謂,越醜越好吃,放在刷上薄油的煎鍋裡,底部輕微發硬變色後,澆上放了一點點麵粉的面水,蓋上蓋子,看著水滋啦滋啦,小火燜15分鐘以後,掀開蓋子轉成中火收汁,最後面汁凝固成脆脆的焦殼,包子變成一個個宣軟的白胖子,輕輕一晃,水煎包們便離開了鍋底,翻轉過來再煎一下,就可以出鍋了,趁熱吃,咬一口,咔嘣脆,太香了。

每隔幾天必須煎一鍋,真是人生中永遠忘不了的味兒。



貓伱


你好,我是陝西漢子奧利奧,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說到河南的美食,我首先想到的是河南的胡辣湯和水煎包。這兩個美食在西安或者整個陝西來說越來越普遍了。我最喜歡的河南美食就是胡辣湯和水煎包。

首先,胡辣湯,也稱糊辣湯,中原知名小吃,起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和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尤以逍遙鎮胡辣湯出名。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它不光是在河南,在整個北方地區我覺得都相當的普遍。他非常符合我們北方人的胃口,而且又營養又健康,所以我非常喜歡它。

其次,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豫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水煎包外酥裡嫩,有肉餡兒的,也有菜餡兒的,非常的營養健康,老少皆宜。

最後,我覺得河南是一個人口大省,人口眾多導致了人們的飲食習慣更加的豐富,所以產生了很多具有河南特色或者說具有北方特色的傳統小吃,河南一個省的美食可能就涵蓋了整個我們北方很多大部分地區的美食,所以作為一個北方人都能在河南找到自己喜歡吃的美食,所以我們很難走出河南美食。






陝西漢子奧利奧


你好,我是美食達人琦琦,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我最喜歡河南的美食,肯定是很有名的河南燴麵了。

燴麵是河南特色美食[1],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湯好麵筋道,營養高,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遍及全國。與北京的炸醬麵、山西的刀削麵、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中國五大面食,享有盛譽。燴麵按配料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麵、牛肉燴麵、三鮮燴麵、五鮮燴麵等等。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鄭州的燴麵,是河南齊名的三大小吃。燴麵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燴麵的面是用優質高筋白麵粉,兌以適量鹽鹼用溫開水和成比餃子面還軟的麵糰,反覆揉搓,使其筋韌,放置一段時間,再擀成四指寬、二十公分長的面片,外邊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碼好,用塑料紙覆上備用。 河南燴麵(5)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以把骨頭油熬出來為佳,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口味清湯、微辣、辣。

為什麼走不出,因為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的原因吧,喜歡吃麵的,河南燴麵絕對行。







美食達人琦琦


你好,我是鄭漂陽仔,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河南美食有很多種:道口燒雞,黃河鯉魚,濮陽的卷涼皮,洛陽的流水席,胡辣湯,燴麵等等……河南的美食在本省內認可還是很不錯的,大家都喜歡吃的。

如果說河南美食很難走出來,我覺得在廣告傳播途徑和提升品牌競爭力需要下功夫,一個好的傳統美食,需要傳承人的推廣,而推廣的費用和渠道正是目前手藝人缺少的,如果能有職能部門引導去開發品牌,加大力度引入資金,使傳承老字號推廣出去。這樣子美食推廣出去了,本地的知名度也提升了,更是兩全其美的辦法,在推廣之時也更需要產權意識,註冊自己的商標,保護好老字號美食的產權,

我最喜歡的是道口燒雞,因為那是清朝時期就流傳下來的,歷史悠久,而且燒雞的味道也很香,配著一杯小酒就很到位。就拿道口燒雞來說,目前老字號最近幾年都在積極推廣自己的品牌,而且現在也組成了產業鏈供應,全部都是統一化管理和銷售,我覺得他們做法很好,值得學習!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和建議,僅供參考!謝謝!





鄭漂陽仔


您好,我是熱愛美食的奶爸。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奶爸居住的地方甘肅蘭州,也有很多河南人開店賣胡辣湯,香辣鮮香,奶爸從小就特別喜歡喝。在2011年的時候,出差去鄭州,奶爸在嚐了一下河南本地正宗的胡辣湯後,才覺得和我們本地的胡辣湯還是有很大區別。奶爸在出差這幾天的早餐全部都是胡辣湯,真的過了一把癮。

還有一個我在鄭州出差期間,吃了很多次的當地美食-燴麵,尤其對羊肉燴麵至今難忘。那個湯真的很鮮香,讓人回味無窮。

其實不只是河南,很多本土的特色美食都很難真正走出本地,就拿奶爸老家蘭州牛肉麵,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別說外省,就是出了蘭州本市,這牛肉麵都變味了,奶爸覺得本地特色美食走不出當地還是和當地的水質、食材有很大關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最後祝您吃啥啥香,幹啥啥成!


奶爸帶你吃


河南燴麵和胡辣湯

一下是我的看法:

河南的美食雖然有不少,但都無法走向全中國,深究其原因無外乎這兩點:河南人並不在意宣傳自己的美食,河南美食相比於其他菜系影響力不高。最終造成了這個局面。

中國地大物博,幾千年的文化發展與民族融合的過程中,產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隨著經濟發展和全國性人口流動,有很多地方美食已經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為眾多的人所熟知。而有時候,總能聽到這句話:“不到河南你絕對吃不到的正宗xx美味、xx小吃”。起初,我為此替河南感到驕傲,直到現在,我才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多麼令人傷感。

每個人心中的鄉土情結,促使我們希望河南的每一種美食、每一種小吃都能走向全國的各個角落,讓所有奔波在外的家鄉人每時每刻都能飽嘗口福。

誠然,我相信河南燴麵、開封灌湯包、逍遙胡辣湯等等一大批河南特色的美食小吃,可能確實已經走出河南,走向各大城市。可是他們在全國的比重又有多少呢?就我個人來說,有時候突然想找個地方吃碗燴麵、喝碗胡辣湯,走遍大半個城市也找尋不到,相信很多在外的河南人有過跟我相同的經歷吧。

因此就全國來說,河南特色餐館相比其他地方美食來說,真是少之又少。那麼為什麼河南美食無法孕育出遍佈全國的餐館?我無法準確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拋出幾條愚論,權當拋磚引玉吧。

1、河南自古以來重農抑商,缺少生意人的基因和合夥做生意的環境氛圍。因此,很多人可以通過辛苦努力,成為廚師,卻成不了老闆。而遍佈全國的這些蒼蠅小館,大部分都是廚師兼老闆起家的。

2、河南菜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掉隊,失去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很多人對土生土長的河南菜失去了信心,不自覺的就轉投其他菜系。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可怕,久而久之,河南菜就是去了繼承、創新和發展。這就失去了像山東人改良黃燜雞一樣,創新菜品打造成爆款的機會。

3、缺乏行業規範和政府引導,比如同樣是胡辣湯,在不同地方吃到的口味、用料大不相同,久而久之,眾多山寨餐館,影響了外界對於正宗小吃的評價。

4、河南人對於吃,要求並不是很高,因此對於靠此創業不太敏感。


檸檬芝士派大星


河南燴麵這個大眾化美食味道還是很不錯的[捂臉][捂臉][捂臉]就是上面的羊肉有點少,還好做法簡單想吃在家自己做。

河南燴麵做法 羊肉洗淨放入鍋中,加蔥姜 肉蔻 蓽撥 煮熟後放入鹹鹽再燜會,肉要煮的稍微鹹點。把肉撈出切片。

至於麵條什麼麵條都可以😊(最好是寬面吃著有感覺)面煮熟澆入煮肉的湯撒上香菜 蔥花 吃辣的來點辣椒油[捂臉]撒上羊肉無比鮮美。


小蝦米美食


喜歡燴麵,胡辣湯,豆沫,火燒,特別有地域代表性的美食,但是如果不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從小開始吃的話,可能會有些不習慣,和河南搭界的省也有這些美食,再遠點的地方就買不到了。


涵媽美食


河南的美食走不出去的原因,個人認為是口味,配料,口感層次感覺不夠明顯。

河南美食也是非常好吃的。代表就是胡辣湯,燴麵。個人非常喜歡。"扒菜不勾芡,湯汁自來黏"真正河南美食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