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八大姓,看一下是否有你的姓?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說,姓代表著你是哪一個部落的,這個起源於母系社會時期。有姓就是為了防止你們同一個姓結婚。而氏代表著這個部落裡面有很多的小團體,每個小團體有著自己的氏。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秦漢以來,姓氏則合為一體。

學者認為,中國姓氏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關於圖騰,學界有3種觀點:圖騰名稱是一個群體共同的名稱;圖騰是群體的祖先,成員都是由圖騰繁衍而來;圖騰是群體的保護神。

中國最古老的八大姓,看一下是否有你的姓?

軒轅故里百家姓樹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嚳、堯、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

農神后稷等,都是黃帝的後代。后稷承繼姬姓,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53個。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個姓,佔《百家姓》總姓504姓的82%,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都是姬姓衍生出來的。

【姜】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姜子牙就是姜姓,不過他是呂氏。所以有人說他是姜尚,或者叫呂尚。在那個時代不管怎麼說是沒有錯的。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當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國百家姓氏中居於第60位。

【妘】妘姓是中國傳說時代祝融八姓之一,也是八姓之祖。周朝的鄅國、夷國、逼陽國都是妘姓。

【姞】姞姓是黃帝賜給自己的後代的姓。之後的“燕、須、雍、鄂、闞、光、楊、孔、尹、蔡、魯”等姓多是這個姓演變而來的。

【嬴】嬴姓始祖是皋陶,這個人本來是大禹選定的繼承人,不過後來意外死亡了。秦朝的國姓就是

姓。所以秦始皇叫嬴政。

【姚】【媯】姚 、媯同源,都是起源於帝舜《通志·氏族略》記載:"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姒】姒姓是一個有著4000多年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傳頌的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所以夏朝的姓是姒姓。目前這個姓氏的不多。

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

中國最古老的八大姓,看一下是否有你的姓?

炎黃二帝塑像


氏的出現,記錄著人類歷史腳步邁進階級社會

以姓為氏

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國名為氏

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常見姓。

以邑名為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春秋晉國荀首采邑於智(今山西永濟市),其後別為智氏。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如

尹、魏、韓等。

以鄉亭之名為氏

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以居住地為姓

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鄭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魯莊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是以東門為氏。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以先人的字為氏

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姓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

等。

以兄弟次第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官職為氏

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的後代都以這些官職為姓。貴族及其子孫以其官名為氏。晉國的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裡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稱中行偃,以中行為氏;宋國執政卿樂喜(子罕)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子梁)稱司城氏,是以司城為氏。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以職業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少數民族漢化

古代少數民族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氏、叱盧氏改為、關爾佳氏改為等。有些姓則是民族語言的譯音。如匈奴首領單于的子孫就有不少姓單于

以諡號為氏

胡、戴、召等。

改姓

如唐朝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姓,明朝賜以姓。漢文帝名劉恆,凡恆姓因避諱改為

氏;漢明帝諱“莊”字,凡姓莊的都改姓

中國最古老的八大姓,看一下是否有你的姓?

百家姓圖片


2019年百家姓排名 萬、歐姓首次入選 你的姓排第幾

公安部發布2019全國姓名報告,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2019百家姓與2018相比略有變化。“王”“李”“張”“劉”“陳”依舊佔據頭五把“交椅”。“萬”姓以275萬人、“歐”姓以261萬人躋身2019百家姓。“常”“湯”兩姓則排至第101、102位。“百家姓”總人數佔全國戶籍人口的85.9%。

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佔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

全國31個省(區、市)的姓氏人口分佈不盡相同:

“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同時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海南、陝西、甘肅、新疆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

“李”姓為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第一大姓。

“張”姓為上海第一大姓。

“劉”姓為江西第一大姓。

“陳”姓為浙江、福建、廣東第一大姓。

“楊”姓為貴州第一大姓。

“黃”姓為廣西第一大姓。

“馬”姓為青海、寧夏第一大姓。

在資料中顯示,北宋、宋朝 、元朝 、明朝、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 、2013年、2014年、2018年,以及2019年,都有對全國姓氏做過統計分析。之後統計的姓氏排名,位置的變動的情況不是很大。下邊的數據是根據歷史年份,選出的五組前十的姓氏:

北宋初百家姓排名:1/趙、2/錢、3/孫、4/李、5/周、6/吳、7/鄭、8/王、9/馮、10/陳

宋朝第二次百家姓排名:1/王、2/李、3/張、4/趙、5/劉、6/陳、7/楊、8/吳、9/黃、10/朱

1982年百家姓排名:1/王、2/陳、3/李、4/張、5/劉、6/楊、7/黃、8/吳、9/林、10/周

2015年百家姓排名:1/李、2/王、3/張、4/劉、5/陳、6/楊、7/趙、8/黃、9/周、10/吳

2019年1月百家姓排名:1/王、2/李、3/張、4/劉、5/陳、6/楊、7/黃、8/趙、9/吳、10/周。


中國最古老的八大姓,看一下是否有你的姓?

2019年百家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