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你看,這第一茬番茄已經成熟了,馬上就能為抗戰疫情的城鄉居民送上新鮮番茄,俺這兩個溫棚佔地7畝多,最低能收入15萬元。國家有難,俺農民幫不上別的忙,學用技術巧種菜,也算為國為民做點貢獻啊!”3月8日,春光明媚,碧野藍天,在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尚莊村的千畝立體蔬菜園區裡,座座大棚沐春風,串串碩果報喜訊。汗流浹背的種菜能手李玉中在自家溫棚裡邊說邊幹,眉宇間充滿無盡的快樂與自豪。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博望鎮是宛北最大的無公害蔬菜基地,種植面積3萬餘畝,其中,以冬暖式日光溫室、塑料溫棚為主的立體種植面積7000多畝。冬春季節,白茫茫的溫棚點綴著萬頃碧綠,成為疫戰之時科學種田的靚麗風景線。據該鎮黨委書記張金付介紹,博望鎮學習山東壽光經驗,是南陽市率先推行蔬菜保護性栽培的鄉鎮,規模種植區域遍佈尚莊、博望、小羅莊、張灣、孟河等22個行政村,其中面積最大的尚莊村種植面積1400餘畝,建溫棚460座,由於推行科學管理,效益年年增、蔬菜暢銷不衰,畝均年收入超萬元,其中,棚菜收入三萬元左右。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在近年來的蔬菜生產中,該鎮結合精準扶貧,加實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工作,每年都聘請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河南農大、南陽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親臨現場培訓技術,每年培訓農民在1500人(次)以上,其中貧困農民200多人。在專家教授指導下,將最新種菜技術優先在該鎮推行運用。三年來,先後推廣運用二膜、三膜覆蓋、無土育苗、配方施肥等20多項新技術。蔬菜生產實現了五大轉變:從露地種植向保護性栽培轉變,從單一種植向間作套種轉變,從盲目追求產量向提質增效轉變,從只用化學肥料向糞肥、化肥配套使用轉變,從採用化學農藥防蟲治病向生物防治與“土農藥”並重轉變。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你看,這第一茬番茄已經成熟了,馬上就能為抗戰疫情的城鄉居民送上新鮮番茄,俺這兩個溫棚佔地7畝多,最低能收入15萬元。國家有難,俺農民幫不上別的忙,學用技術巧種菜,也算為國為民做點貢獻啊!”3月8日,春光明媚,碧野藍天,在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尚莊村的千畝立體蔬菜園區裡,座座大棚沐春風,串串碩果報喜訊。汗流浹背的種菜能手李玉中在自家溫棚裡邊說邊幹,眉宇間充滿無盡的快樂與自豪。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博望鎮是宛北最大的無公害蔬菜基地,種植面積3萬餘畝,其中,以冬暖式日光溫室、塑料溫棚為主的立體種植面積7000多畝。冬春季節,白茫茫的溫棚點綴著萬頃碧綠,成為疫戰之時科學種田的靚麗風景線。據該鎮黨委書記張金付介紹,博望鎮學習山東壽光經驗,是南陽市率先推行蔬菜保護性栽培的鄉鎮,規模種植區域遍佈尚莊、博望、小羅莊、張灣、孟河等22個行政村,其中面積最大的尚莊村種植面積1400餘畝,建溫棚460座,由於推行科學管理,效益年年增、蔬菜暢銷不衰,畝均年收入超萬元,其中,棚菜收入三萬元左右。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在近年來的蔬菜生產中,該鎮結合精準扶貧,加實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工作,每年都聘請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河南農大、南陽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親臨現場培訓技術,每年培訓農民在1500人(次)以上,其中貧困農民200多人。在專家教授指導下,將最新種菜技術優先在該鎮推行運用。三年來,先後推廣運用二膜、三膜覆蓋、無土育苗、配方施肥等20多項新技術。蔬菜生產實現了五大轉變:從露地種植向保護性栽培轉變,從單一種植向間作套種轉變,從盲目追求產量向提質增效轉變,從只用化學肥料向糞肥、化肥配套使用轉變,從採用化學農藥防蟲治病向生物防治與“土農藥”並重轉變。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五大轉變”標誌著該鎮新型職業農民的科技意識、環保意識、市場觀念逐步更新。2019年度,該鎮22個蔬菜專業村全面推行蔬菜模式化栽培,蕃茄、四季豆、西芹、黃瓜在獲得無公害農產品鑑定的同時,正申報有機果蔬認證。正因為“綠色通行證”的“金字招牌”攥在手中,產品才暢銷不衰。從過去的拉著蔬菜四面出擊“找婆家”,變成了現在的遠近客商找上門來“招媳婦”。每到成熟收穫季節,在該鎮的蔬菜園區裡,經常可見車水馬龍“搶鮮菜”的場面。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該鎮孟河村種了16年蔬菜的張國建說:“前些年俺種菜光上化肥不上糞,按著節令去田,大堆的蔬菜賣不上價錢。這兩年俺跟著專家學技術,一層膜改成三層棚,春季蔬菜冬季種,化肥配上土糞用。自己熬製土農藥,手機電腦找銷路,出門賣菜變成在家賣菜了,去年一個棚(4.2畝)的收成換回一輛小轎車啊!”該村的67戶農民中,有49戶種溫棚,戶戶城裡買洋房,家家都有小轎車,成了名符其實的小康村。

眼下,在疫情基本穩控的情況下,該鎮蔬菜園區裡一派繁忙景象,溫棚草莓、西芹、番茄等已陸續開始採收上市,每天投入澆水、施肥、拉運土糞、整枝等項管理的勞力在2000人以上。

方城縣博望鎮:座座大棚沐春風 串串碩果報喜訊

該鎮孟河村種了16年蔬菜的張國建說:“前些年俺種菜光上化肥不上糞,按著節令去田,大堆的蔬菜賣不上價錢。這兩年俺跟著專家學技術,一層膜改成三層棚,春季蔬菜冬季種,化肥配上土糞用。自己熬製土農藥,手機電腦找銷路,出門賣菜變成在家賣菜了,去年一個棚(4.2畝)的收成換回一輛小轎車啊!”該村的67戶農民中,有49戶種溫棚,戶戶城裡買洋房,家家都有小轎車,成了名符其實的小康村。

眼下,在疫情基本穩控的情況下,該鎮蔬菜園區裡一派繁忙景象,溫棚草莓、西芹、番茄等已陸續開始採收上市,每天投入澆水、施肥、拉運土糞、整枝等項管理的勞力在2000人以上。

通訊員:李善喜 潘新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