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福海】:位於新疆北部,歸阿勒泰地區管轄;東臨富蘊縣,西邊為吉木乃縣、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南部與昌吉州阜康市毗鄰,北面是阿勒泰市、北屯市,東北與蒙古國接壤。國道217線從境內穿過。

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福海的名字由來

難道福海真的有海?很多人會這樣提出疑問,其實福海的名字,是跟歷史的變遷有關的,如果知道了福海的歷史發展,就會明白會為什麼叫“福海”了。

福海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大約在公元前十二至七世紀,是塞種人的遊牧之地;春秋戰國時期為呼揭國屬地,西漢時期又歸匈奴領地,一直到清朝時期,這裡都是少數民族的活動之地,儘管被不同的民族統治,終究是在不斷的歷史發展中變遷。

在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這裡歸布倫托海辦事大臣管轄。因為如今的烏倫古湖,在歷史上稱為布倫托海,說明這個湖泊,在古代還是很有名氣的,並且盛產魚類,能夠提供鮮美的水產品。

最後到了民國時期,布倫托海改為縣,之後又有布倫托海縣改為福海縣,這個名字並被一直延續至今。其實,為什麼突然改為福海縣呢?這裡一定是有故事的。

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據說,在民國時期,布倫托海一直承載著歷史發展,自古以來養育了很多西域少數民族,他們在這裡修養生息,傳承著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因為以前這些少數民族都是逐水而居,春秋夏季以遊牧為生,基本都是在周圍的草原放牧,並不會遠離這片水域,到了冬天,他們就依靠水中的魚類維持生活,就這樣哺育了無數的後代子孫。

畢竟,布倫托海延續了人類生存,是一個能帶給人們的“福地”,因此民國的重要官員就提出把布倫托海改為“福海”,意思就是能帶給人們“福氣”的海子。

所以,“福海”縣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不管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的,但布倫托海的確帶給了當地群眾“福氣”,讓各族群眾有了吃不完的水產品,就算是在最艱苦的年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卻不會餓肚子。

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烏倫古湖的捕魚人文風俗

烏倫古湖,曾被稱為布倫托海、大海子,是烏倫古河的歸宿地,所以後來就改名為如今的“烏倫古湖”了。一個湖泊,如果說成是海洋,的確有點誇張了。就像巴州博湖縣一樣,他們稱博斯騰湖以前叫“西海”,又說什麼曾與傳說中的西王母有了牽連,這讓人感覺有點可笑。

古代的新疆,有很多歷史無法從史料中查找,我們只能根據一些考古資料,從文物中追尋歷史的足跡。但我們不能根據傳說來胡亂編造,因為這些毫無根據的出處,會引起大家的錯覺,也會給後世造成不良的影響。

烏倫古湖分為兩個湖區,一個是吉力湖,另外一個是烏倫古湖。它是由烏倫古河先流入吉力湖,然後從西北流出,最後注入烏倫古湖。建國之後,政府又鑿通了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湖之間的分水嶺,修建了引額濟湖渠道工程。所以,才有了烏倫古湖生生不息的延續。

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如今,福海縣有個習俗,就是每年的冬季,縣裡都會舉辦“祭湖醒網”儀式活動,程序就是:先開始漁民祈福、醒網,然後由魚把頭念祭湖文、大拉網捕魚前喝壯行酒,之後儀式結束,漁民走向大拉網開始在湖裡捕魚。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冰下大拉網是我國北方極寒地區漁業捕撈的一種特有方式,充分體現了華夏先祖們的智慧與勤勞。吉力湖冰下大拉網技術源於吉林大安,始於上世紀中葉,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之後,目前在我國西部僅在新疆烏倫古湖(子湖——吉力湖)保留了這種古老的捕魚方式。

畢竟,烏倫古湖的魚類品種較多,即:東方歐鯿、貝加爾雅羅魚、白斑狗魚、銀鯽、黑鯽、丁魚歲、梭鱸、河鱸、粘鱸、湖擬鯉、江鱈、哲羅鮭、鯉魚、鰱魚、花鰱、池沼公魚等等,眾多的魚類品種,造就了烏倫古湖的名氣,每年的夏秋兩季,很多遊客都到這裡品嚐新鮮的水產品。

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利用人文資源實現增收

凡是來到福海縣的人,大都是因為烏倫古湖,一是要感受湖水的沐浴,二是要品嚐美味的野生魚味。所以,福海縣抓住這一機遇,打造了烏倫古湖4A級景區、阿拉善溫泉、蝶泉谷、太極草原等20多處可開發利用的旅遊景觀。

如今,只要到了福海縣,到處都是吃魚的地方,不管是大酒店,還是小餐館,只要是品嚐野生魚的,只管坐下好好等待店主給你端上美味的烏倫古湖魚。

我們去了之後,就打聽到了一個吃魚的老地方,這裡價格還算優惠,但要是去烏倫古湖邊上吃魚,不僅價格貴,而且做出來的味道,也沒有這家做魚的廚藝好,所以很多來福海的人,都喜歡到這家老店來品嚐魚宴美食。

福海,人間的福地,希望大家能到這裡感受它的人文和歷史。

以前的布倫托海在哪裡,為什麼改為烏倫古湖,有何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