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前言:

近期暴發的新冠疫情對國家經濟社會各方面造成巨大影響,公路貨運作為基礎性服務行業也同樣受到疫情衝擊。基於滿幫平臺數據,我們選取了反映行業態勢的平臺司機日活、發貨量、支付量等關鍵指標進行監測,結合問卷調查、專題訪問等研究方法,分析疫情對公路幹線貨物運輸影響以及復工復產情況,並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判斷。

1、態勢觀察

1)司機每日登錄活躍指標

平臺司機每日登錄活躍度指標,直觀地反映廣大司機的復工情況。

通過司機日活年同期比例(農曆對齊)數據觀察,春節假期後司機日活持續走低後,從2月14日(正月二十一)開始逐步恢復,目前已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司機日活絕對量也可看出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並逐步趨於穩定。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2)平臺發貨量指標

平臺發貨量指標將體現平臺貨主端的活躍情況。

春假假期期間與去年同期持平,假期後受疫情持續影響發貨量恢復到春節前的51%,目前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日均)的72%,但在在60%-70%區間呈現上下波動。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3)平臺支付量指標

平臺支付量指標直接反映貨主與司機雙方的成交情況。

與去年同期對比可看出疫情暴發嚴重階段對平臺支付量的影響明顯,支付量最低較去年同期最多下降了76.5%,而後隨著疫情逐漸緩和,日交易量在波動中逐步恢復好轉,並逐步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2、態勢分析

1)疫情暴發嚴重階段對於公路幹線運輸影響較大

疫情暴發期間正值春節假期,疫情導致的貨源、運力不足,道路不暢各地限行運輸成本提高,對公路幹線運輸造成較為嚴重影響。

綜合貨源運力兩端平臺數據分析,節日期間(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平臺與往年同期相同基本沒有成交量。但節後一週內貨主每日的活躍度較2019年春節農曆同期相比下降了43%,貨主發貨量下降52%,且在正月十五結束後,平臺貨主發貨量仍沒有明顯提升,貨源下降幅度明顯。司機端在疫情較為嚴重階段每日活躍度較2019年春節農曆同期相比下降了60%,平臺支付量(成交量)下降60%。

2)復工節奏加快公路幹線運輸回暖跡象明顯

隨著國家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各地應急響應級別調低,很多限制措施放緩或解除,多部門出臺各類政策措施積極促進復工復產,公路幹線勻速回暖跡象明顯。

截至2月底,滿幫數據顯示,平臺活躍司機數持續增長,司機日活達到去年曆史同期的101.8%,較2月初增長15.7個百分點,公路幹線運力緊張得到有效緩解。貨主去重發貨量,達到去年同期的61.7%,復工復產帶來貨運需求逐步恢復。3月份(農曆二月初八)以來,司機每日活躍度持續維持在去年同期水平以上,同時平臺貨主發貨量與支付量均有所回升,貨主發貨量在去年同期的70%-85%水平,支付量也已經超去年同期。

3)供需關係及政策影響運價下調明顯並趨於平穩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滿幫平臺運價指數觀察到,運輸價格在春節假期後2月3日-2月14日處於高位運行,期間為疫情暴發嚴重階段,雖然發貨需求絕對量不大,但運力端供給嚴重不足,運價維持高位。

2月15日交通運輸部發佈政策從2月17日零時起至6月30日(暫定),全國高速收費路段一律免除車輛通行費,且2月15日起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自逐日遞減疫情初步得到控制,2月16日前後運輸價格呈現下降趨勢。通行費減免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運輸價格相應下調。

同時在疫情逐步控制的形勢下,通行費減免政策實施有力促進了物流企業及個體司機復工復產,運輸供給顯著增加,運力市場呈現出供大於求的局面,道路運輸市場價格進一步回落,司機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35.7%的司機認為疫情對於運輸最大的影響是沒有充足貨源。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從通行費政策實施效果角度開展問卷調查和專題訪談,結果顯示司機對於政策實施感知不同,收入有所提升、沒有變化、降低情況均存在,但只有15%的司機表示受益於這項政策,反映司機群體處於收入分配機制的末端,國家層面的優惠措施出現傳導損失。

疫情之下的公路幹線貨運:運力、貨源、運價何時恢復正常?

案例 1:

廣州鄭師傅,自有車輛6.8米箱貨,年初十復工,復工前期感受運輸不順暢外省外地人均限制通行,近期以來道路運輸順暢。自復工以來一個月時間運輸10單,為正常時期的50%左右。高速公路通行費免收政策,切實感受到政策紅利。以常跑線路廣東至江門為例,平時一單運費為1750元,其中高速公路通信費往返500元。政策實施與貨主協商運費調整為1600元,減免的通行費由司機和貨主共享,司機感受到切實優惠。

案例 2:

遼寧常師傅,自有車輛13米牽引車,2月27日復工,已經完成了兩單運輸,由於復工時間較晚,並未感受因疫情管控造成的通行不便,高速公路行駛順暢。但是通行費政策實施後,表示收入有所降低,一方面貨主發貨壓低運費,平時正常情況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國道通行,可獲取節省下的高速公路通行費,但目前此部分費用不存在了,收入明顯減少,但是由於走高速公路,駕駛感受提升。

3、未來態勢展望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變化,公路幹線運輸市場面臨的問題也不斷髮生變化。

在疫情暴發嚴重階段,各地進入應急響應機制,道路運行不順暢,又值春節期間,貨源運力兩端均處於低位徘徊觀望態勢,貨運市場一度低迷,應急運輸需求激增導致運價走高。

在疫情初步可控到恢復階段,傳統春節假期結束,司機活躍度回升並達到去年同期水平,依然面臨戰疫相持,受上游產業尚未完全復工影響貨源不足,運力端供大於求,加之國家通行費免收政策讓利貨運行業,運價走低並趨於平穩。

基於當前形勢判斷,司機復工情況優於發貨量恢復情況,且司機活躍已穩定保持在較高水平但發貨量存在較大波動,市場供需仍存在差異但有緩和趨勢,運價也呈週期性波動回升。

交通運輸作為經濟復甦的先行官,在疫情總體可控,各行復工有序復產良好的情況下,我們預計3月底4月初,公路貨運市場供需或能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經過一場疫情,讓社會重新認識到公路物流行業關係著國計民生,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正常秩序發揮保障作用,在疫情全面恢復後,公路物流行業也將面臨進一步的結構優化升級,關注重點將在如何做好先行官提高運輸效率,支撐宏觀經濟及產業發展的全面復甦。

後記:

此次疫情之後,公路物流行業長遠發展來看,四個方面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1)公路貨運在物流體系中地位不可替代

公路貨運受此次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且近年來在國家“公轉鐵”推進措施下,鐵路運量實現了運量顯著提升。而受制於即時發送、小批量發送、全貨類適應性等短板,即使解決鐵路基礎設施問題,但在散發性、時效性的物流需求方面仍無法比擬公路運輸,公路運量仍將佔在全國貨物運輸體系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在打造綠色高效現代物流系統中公路貨運“門到門”的優勢仍被重點強調,公路貨運在物流體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2)貨車司機群體更需精準觸達與關懷

物流在疫情物資保障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貨車司機克服各種困難成為“最美逆行者”。貨車司機相較於“快遞小哥”其生存條件更加艱苦,工作危險性更高這個群體在生產和生活中仍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亟待解決,並沒有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更需要研究出臺精準觸達司機群體的扶持優惠政策為其紓困解難;對於企業而言,更需要為司機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到位的服務並轉化成新的盈利點實現共贏。行業基層從業者的生存狀態之於行業整體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3)平臺企業在社會治理中發揮重要角色

此次疫情中,物流平臺類企業在組織、保障、支持快遞人員、貨車司機等方面做出較大貢獻。部分公司採取了多種手段加快員工返工,例如提高工資、贈送保險、減免服務費、降低車輛購置貸款利率等。

平臺作為鏈接雙邊或者多邊市場的市場組織,兼具市場組織者以及市場參與者的雙重角色。平臺類企業用戶多為中小微企業,在新型社會治理體系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政府政策實施和落地的重要抓手。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的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措施中,研究創新政策模式,可以考慮把平臺企業納入到政策實施體系中,例如承擔更多的資質審核、補貼劃撥、風險防控、效果評估等工作。平臺類企業應該深入思考如何將協同治理與自身的業務相結合,如依據政策制定良好的平臺秩序,採取多樣的管理運營手段,及時的事後處置手段等,更好的凸顯企業的社會責任。

4)全國應急物流保障體系的亟待建立

此次疫情各部門在短時間內緊急協調解決了物資運輸過程中的很多問題,但同時也暴露出我國的應急物流保障體系建設存在問題。能夠快速反應、靈活調整、精準匹配,同時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的應急物流保障體系,亟待建立。從國家宏觀層面的頂層設計,到各地方的落地執行,從政府到企業到物流行從業者,從軟件到硬件等不同層面,均需要以更加長遠的發展視角進行未雨綢繆的統籌規劃與落地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