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從“風來隔壁千家醉,雨後慨嘆十里香”的醬香盛況,到“怒擲酒罈震國威”的舉世聞名,茅臺鎮、醬香酒、茅臺酒已馳名千里。酒已融入古鎮靈魂,沿襲古法釀製、恪守時令傳統、得天人合一佳釀……一路走來,風雲氤氳,愈久彌香,茅臺醬香酒究竟還有多少故事,多少秘密。那麼就走進醬香世界,醉入神秘茅臺,一起探秘醬香酒文化。

1、枸醬賺唐蒙

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有史料可查證,醬香型白酒的起源可追溯西漢武帝時期。公元135年西漢建元6年,漢武帝劉徹派遣使臣唐蒙初始南越(今廣州),偶然間品嚐到了甘甜可口的“枸醬”,向周圍人打聽並得知此酒參與大涉水(今赤水河)的“鰼(聲同習)部”,為取悅漢武帝,唐蒙繞道鰼部取酒獻供,漢武帝飲之大讚“甘美之”。後有清朝仁懷詩人陳晉熙有詩云為證“漢家枸醬為何物,賺得唐蒙鰼部來”。大詩人鄭珍又有“橡蠶不自烏江渡,枸醬還從鰼部來”。如今在茅臺鎮中國酒文化城內還有漢武帝立馬的霸氣雕塑,可見唐蒙此行和武帝此贊對於彼時的醬酒來說是有多麼重要。

2、唐宋酒興

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土司墓穴發掘現場與宋代官窖遺址

唐宋以來,貴州境內少數民族皆有飲酒習俗,並熟諳釀酒之道。《舊唐書·西南蠻傳》載道,“東謝蠻婚姻之禮,以牛酒為聘”。意思是,談婚論嫁時以牛和酒為聘禮。宋代,知名學士黃庭堅被貶至貴州和廣西交界處,他和好友飲貴州產的“牂(聲同髒)牁(聲同科)(黔北遵義一帶)酒”,並盛讚“殊可飲”。北宋時,茅臺鎮附近就已產優質大麴酒。

3、回沙工藝

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元明之際,茅臺鎮一代就出現了回沙工藝,此工藝對於醬香酒的釀製技藝、酒體風格都有革命性意義。在之後的回沙技藝實踐中醬香酒的工藝特點逐步形成:端午踩曲,高溫堆曲,重陽下沙、沙投兩道,大量用曲,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以酒勾酒。此為醬酒傳統釀製技藝,古樸神秘,渾然天成,區別於其他香型白酒。

4、清代酒盛

清代,茅臺春、茅臺燒春等佳釀聲名鵲起,獲得“酒冠黔人國”、“風來隔壁千家醉,雨後開壇十里香”的讚譽。迄今茅臺發現最早的酒號就是“偈(聲同計)盛酒號”。

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5、茅臺聞名

1915年,茅臺酒代表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會時,一中方工作人員失誤打翻酒罈,沒想到酒香引來了評委的讚譽,由於其品質冠絕群芳,茅臺酒一舉奪得金獎,茅臺酒因此聞名於世,並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白蘭地併成為世界三大名酒。於是“怒擲酒罈震國威”的佳話至此流傳開,茅臺鎮表示紀念特建造1915廣場。

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6、紅色情節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第三度就是在茅臺鎮,紅軍將士利用本地醬酒療傷解乏,至此茅臺醬酒於紅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醬香酒也有古老的傳奇故事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茅臺鎮本地也孕育了眾多醬香酒企業。醬香酒歷經千年,終成佳釀,工藝傳統神秘,香味獨特出眾。茅臺孕育了世界佳釀,同樣孕育了一段傳奇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