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一、 移民與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與形成

同激盪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美國政治一樣,美國文化也搖擺在統一和多元之間,美國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可稱之為移民的歷史,移民文化自始至終都充斥在美國政治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但是作為移民國家,美國並非自開始就“擁抱”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

(一)從“熔爐”說到文化多元論的演變

多元文化主義是二戰結束後,歐美國家對殖民運動期對種族主義的反思以及各少數族裔爭取平權運動所催生的社會思潮。但是要考察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興起與發展,就必須要從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美國曆史中尋求根源。

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美國“熔爐”

發端於北美大陸13個殖民地的美國自創立以來就將統一與一致作為立國的重要思想,政治和文化則表現得尤為突出,最早抵達北美大陸的是英帝國的居民,作為“新教徒”追求的“山巔之城”—美國帶有濃厚的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文化色彩。此外“天定命運”和“例外論”塑造著美國人對自身制度、文化以及價值的高度自信,美國對文化統一的追求更是強烈影響著其對待外來移民的看法與態度,經歷過18世紀兩次的移民潮後,美國初步形成了移民文化,移民結構顯現出了多元的特點,其中英格蘭人、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的佔比超過了70%,其他民族則為德意志人、荷蘭人以及法國人等。他們分散雜居,“由於經濟發展統一市場的形成,英語逐漸成為大家共同使用的語言,他們在開闢新環境的鬥爭中加強聯繫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與追求目標,初步形成了一種新的民族與文化,及美利堅民族及其文化”。

19世紀中期,歐洲移民繼續進入美國,第三波歐洲移民潮開始,儘管此時移民大多均來自歐洲,但是非英國移民的數量逐漸增加。當自認正統的英國居民的移民數量不再位居首位時,儘管美國國內依舊欣然接納外來移民,但是在態度上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美國化”的代表人物埃爾烏德·克伯利在1909年的文章中寫到,“這些人(指新老移民)企圖到處以集團的形式聚居或建立居民點,建立他們本民族的生活方式、習慣與禮儀。我們的任務是拆散這些集團或移居地,把這些人同化融合成我們美國人的一部分,盡力向他們的孩子灌輸正當的盎格魯—撒克遜的概念,法律秩序和民眾政府;喚醒他們尊重我們的民主制度,尊重全民生活中作為一個民族的我們所認為有永久價值的東西”。這一表態已經表明,美國試圖用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價值對外來移民進行文化同化,以增強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在國內的主流地位。

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對文化統一的熱衷根源於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高度認可以及對美國未來發展的預見。在對待如何同化外來移民文化的過程中,“熔爐”說也開始在美國盛行,關於“熔爐”的言論最早出現在18世紀末的《一個美國農人的信札》,但在20世紀初經斯雷爾·贊格威爾劇本《熔爐》演繹後在全美開始流行,並逐漸演化為美國對外來移民文化進行同化的輿論工具,在國內大肆宣揚美國是能使“所有歐洲民族······融化和再生(re-forming)的偉大熔爐”。

對“熔爐”說的批判從未缺席,這些觀點大多認為外來移民的文化是對美國文化的獨特貢獻,它們並未被完全的“融化”而是發生著某種嬗變。在與“熔爐”說的對抗中,美國形成了文化多元論,相比前者,文化多元論更強調文化的多元化與多樣性的存在與發展。文化多元論者批判“熔爐”說違背了美國對自由平等觀念的追求,一味地將外來移民進行“美國化”並不能從根本上抹殺外來移民的獨特性,強行推行文化認同割裂了美國的政治與在社會理想,因此他們“主張美國作為一個整體,她的價值存在於多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於這些文化在民主社會框架中的相互融合”。美國文化的真正精神應該是各個民族間的民主與平等,而不能使某一民族對另外一民族的絕對支配或單方向滲透,美國學者德格勒曾用“色拉盤”來比喻美國文化,這也說明了他對美國文化多元的支持態度。但文化多元論的存在就是美國文化發展的和諧狀態嗎?

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移民與美國

顯然不是,文化多元論者雖說堅持了美國文化的多樣性,但是其本質依舊是主流文化“企圖在認可文化多元和共存的情況下仍保持其主導地位”。因此,文化多元論隨著美國的發展也發生著進一步的變化。

(二)移民與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形成

美國多元文化的存在是現實性的,但是多元文化主義的形成則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潮興起。20世紀40年代中期之後,美國新的移民潮又開始盛行,這一階段的移民不僅數量多而且有著結構性的變化,來自拉丁美洲以及亞洲的移民取代歐洲成為了多數,同時移民對自己族裔合法平等權利的追求從未停止,少數族裔在60年代的民權運動為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奠定了直接的基礎。

多元文化主義作為概念並非在美國首次出現,20世紀70年代在加拿大等國出現之後才逐漸在美國國內的媒體所引用。到了1995年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媒體上的出現頻次達到頂峰的一千五百餘次,但是作為理論它並不完備,它大多表現為少數族裔移民以及居民追求平等權利的政治口號,其中在教育、就業以及商業等領域成為少數族裔人民最為重視的權利追求。這反映在多元文化主義上有著鮮明的特點,“它採用的是以一種以種族為基礎的“群體鬥爭”的方式來爭取“群體權利”,這種鬥爭方式是對強調個人權利的美國傳統的一個重要調整”。

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法以及移民法的出臺進一步刺激了外來移民的湧入以及其對自身權利的追求,客觀促進了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與流行。1964年《民權發案》以及1965年“肯定性行動”的簽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數族裔美國移民及居民的權利狀況,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在美國的教育界。相關法案頒佈後的十年間,少數族裔學生要求在學校開設關於本族裔文化政治類課程的呼聲在國內高漲,這不僅和少數族裔在校比重變化有關,更和普遍覺醒的族群意識和群體權利追求緊密相關。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為例,到20世紀70、80年代,學校女生在校人數增加了20%,非裔學生增加了約7.4%,亞裔以及拉丁裔學生增加比率超過或接近50%,另外在教學內容上也開始改變歐洲中心主義的唯一性。

移民和多元文化主義的聯繫體現在美國社會對主流文化的反思及對少數族裔的美國人主張權利的維護和實現。不同於文化多元論,多元文化主義主張消除因種族、膚色、宗教和國籍背景所產生的一切歧視,不再滿足於對客觀多元文化狀態存在的認可,而要採取積極有為的措施保證少數族裔因歷史上被排除領域的公平權利,因此,多元文化主義的基本要求是:“讓少數族群在地區與中央政府機構中具有代表性;改組制度組織結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公共服務;採取措施促進平等、互相包容與尊重,尤其是促進人口主體對少數族群的尊重和包容;提供資源,支持移民群體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對本民族的認同 (而不是同化)”。移民文化的雙重性——同一性與多元性——互相滲透、互相影響,共同存在於美國社會中,既保持了美國社會整體的穩定與和諧,又豐富著美國的國家精神。

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特朗普:我們需要修建一堵牆

移民以及移民文化在美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是少數族裔人數的增加以及他們為權利抗爭的社會實踐進一步催生了美國多元文化主義思潮及理論的興起與發展。中國學者餘志森認為,“美國多元文化是美國人民共同爭取自由權與平等權的成果,在歷史演進中呈現漸進與激進態勢,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及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乃激進變化之三大步”,可見,數次外來移民潮以及美國人民的意識形態和實踐在多元文化主義的形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催化劑作用。

美國的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與發展都離不開移民文化,無論是早期的“熔爐”說,還是後來的文化多元論都在為美國向多元文化轉變提供豐富的理論素材。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產生後歷經了時代的考驗,其雙重影響也在考驗著美國社會的治理智慧,儘管遭到了諸多價值困境的挑戰,美國多元文化主義依舊在發揮著其積極的作用。

一文明白海外移民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

特朗普移民政策

特朗普執政後開啟了新的移民改革政策,這一改革開啟了美國移民政策的新紀元,特朗普試圖對美國移民政策的重塑已經在多個領域展開。追根溯源,特朗普對待移民的態度可從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發展中尋求答案,從“熔爐”說到多元主義,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移民問題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表現出鮮明的特徵,特朗普移民改革加速了多元文化主義中保守主義的強化趨勢,而移民政策本身也面臨著認同價值的困境。

這對美國造成內外的影響,撕裂國內社會,損害國際形象以及加劇國家間衝突與緊張會成為特朗普移民改革的突出外溢影響,但是未來對多元文化主義的積極呼籲以及美國國家體制的影響是否會減緩特朗普移民改革的不良效應還值得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