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有些人養了很多年花,卻總是處於“買了死,死了買”的循環狀態中,很大的可能是有一些養花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看似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實則對花卉生長的壞處特別大,如果你也有,現在糾正也不晚。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一、喝剩的水隨手往花盆裡倒

杯子裡剩了點水,隨手就倒進花盆裡,這種情況尤其愛出現在辦公室裡,你倒一點,我倒一點,澆水沒有任何規律,盆土可能處於長時間都悶溼的狀態,有的是上半截一直溼,下半截一直幹著,久而久之,這盆花要麼澇死,要麼旱死,養好是肯定不可能的。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給花澆水,一定要有規律,俗語說:“幹養根,溼養葉”,乾溼交替,花卉才能越長越旺。

二、分不清花卉的喜光性

有些花友養花,從來分不清花卉的喜光性,要麼把花卉都堆到南陽臺上,全都曬著太陽;要麼就分別擺到家中的各個角落,一天到晚都見不到什麼陽光。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對於喜光的花卉,如果一直處於室內,長時間曬不到太陽,不僅會因為缺乏光合作用而出現黃葉,開花的花卉也不易分化花芽,影響開花,而且極易發生徒長,醜到沒有朋友。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對於喜半陰的花卉,它們都不耐曬,直接放在南陽臺上養,葉片很容易曬傷、曬黃,比如說綠蘿、吊蘭、文竹等,這種花卉放在陽臺上曬太陽,是絕對養不出好狀態的。

三、養花從來不換盆

花卉生長的1—2年後,盆土裡的腐殖質降低,盆土乾硬,不能給花卉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和養分,而根系經過長時間的生長,也佔據很多生長空間,還會出現爛根、老化的根系等,因為咱們養花,至少一年要更換一次盆土。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有一些花友,養花長時間不給花卉換盆土,就這麼一直養,漸漸的就會發現花卉長勢越來越差,施肥也無法改善,這個時候就要考慮換盆了,常年不給花卉換盆,肯定是養不好花的。

四、隨便挖點土養花

花卉旺不旺,主要在根系,土壤又是根系賴以生長的根本,能不能養好花,盆土的質量很關鍵。像綠蘿、吊蘭這種生命力特別強健的花卉,使用一些鬆軟的營養土就可以了。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像虎皮蘭、蘆薈、發財樹、沙漠玫瑰、虎刺梅等非常耐旱的花卉,在營養土裡要摻上30%的顆粒來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氣性。

而像君子蘭、蘭花、蝴蝶蘭等根系比較粗壯,不耐積水的花卉,它們對盆土的要求更高,最好用專用的植料來養護。

路邊隨便挖點土,土質硬,鹽鹼度不符合標準,並且含有的養分少,是很難養好任何一種花的。

五、買花只看顏值

有一花友,買花只看顏值,經常會買到一些反季的花卉,比如冬、春季開花的茉莉花、梔子花、杜鵑花,夏季開花長壽花、蟹爪蘭、天竺葵等,冬季怕冷的富貴竹、文竹等。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如果買花只注重顏值,不注意它的習性,買回家後,很容易因為不適應環境而死亡,花錢看不了幾天花,太不值了。

六、用沒有發酵過的肥水澆花

沒發酵過的肥水,比如淘米水、黃豆水、過期牛奶、茶水,它們雖然含有一些對花卉生長有利的養分,但是屬於生肥。如果直接澆到盆土裡,它們會進行發酵,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濃度比較高的肥力,很容易燒根。

6個養花的“壞習慣”,難怪總是養不好花,現在糾正也不晚!

要想使用以上這些生肥養花,要先經過充分的發酵,然後再用清水稀釋後才能使用,消耗時間長,還易產生異味,還不如直接使用花肥,方便、乾淨還好控制使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