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單棵還是雙棵?

用戶8664544162589


首先種植玉米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先育苗一種是直接放種子,不管是先育苗還是直接種我們都會放兩顆種子,如果是放一顆種子的會降低發芽率從而減少產量,而放兩粒種子會提高成活率,種雙棵的玉米在我們這邊是很正常的,而種單棵的基本上沒有。

現在我們家鄉基本上都是直接放種子很少育苗的了,直接種的話可以節省很多人工和時間,種植效率大大的提高,在南方一般農曆二月初就開始種植,間距大概在25公分株距在15公分左右,我們可以在坑裡放底肥,把玉米種子跟肥料離開一點距離,這樣就不會造成幼苗燒根。

玉米種植後一般在10到15天發芽成長,這時幼苗可以慢慢吸收到底肥的養分,玉米的長勢也一天天變好,一般情況下不是特別乾旱的天氣放兩粒種子都會發芽,種植兩棵苗對它的生長過程沒有什麼影響,不會產生跟不上營養的情況,如果是種單棵那麼一塊地之間產生的距離就是產量多一半,所以種植單棵根本不划算。

直接種植可以一次成功,而先育苗後種植就麻煩一點,育苗後種植的話就要看天氣情況,如果是沒有雨水種植後我們要澆水,這樣會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如果是下雨天種人們會辛苦很多,而且做起事來一點都不方便,工作效率也不高。

玉米整個生長過程只需施兩次肥就可以了,等玉米開花的時候施一次,初長玉米棒的時候施一次就完成了整個玉米種植過程,我們只需要在玉米根部挖一個淺淺的坑放一小手抓複合肥,最好是在雨前和雨後最好,讓玉米能夠及時的吸收養分。


農人曉橙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種植玉米開溝,施肥,扶膜,單粒播種一次完成。玉米的密度二十八公分株距,行距五十公分,播種完。開始滴灌需要十多個小時就可以了,大約半個月苗就出齊了,苗期在四至五個葉,就要除草和打除草劑

到了中期要施尿素二十斤一畝地,給玉米陪點土,氣生根系發達,抗倒扶,還要給玉米在除一次草

一,看當地適合的是什麼玉米種,在華北南部,玉米種好多樣,適合當地種植的玉米種也有很多樣。

二,農戶根據自己承包地。地質,水質,選擇高產的或中產的品種,每個品種,都有說明書,播種量多少,每畝畄玉米苗多少棵,都有個基夲數。

三,播種方法,大田都是機播,有一次播三行玉米,有一次播四行玉米,株距可以調配,8寸或1尺都行,根據你的要求,機手調整。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蜀中大康記


【慶雙與三農同行】玉米種植單株還是雙株?──既可單株,又可雙株,主要根據種植玉米的目的來確定。詳情請看下文。

在玉米生產上,每穴既可種植單株,也可種植雙株,但不宜種植三株,否則影響產量,降低品質。而在確定每穴栽植單株或者栽植雙株時,因各有利弊,因此主要以種植的目的來確定。

●玉米單株種植的優缺點:玉米單株種植的優點是,植株個體之間的空間分佈均勻,植株不擁擠,通風透光性能好,植株健壯,玉米棒子大而長,籽粒飽滿,商品性狀好。適合商品價值高的甜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的種植,也適合種植植株高,葉片大且多,生長旺盛的玉米品種。

玉米單株種植的行距以50釐米為宜,株距以25釐米為宜。

玉米單株種植的不足點是,玉米的產量比種植雙株略低。

●玉米雙株種植的優缺點:玉米雙株種植的優點是,節約播種或移栽的用工量,產量比單株種植略高。適合種植糧食玉米(飼料玉米),也適合種植玉米植株高度中等和長勢一般的玉米品種。

玉米雙株種植的行距以50釐米為宜,窩距以35─40釐米為宜。

玉米雙株不適合種植以商品性狀取勝的甜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等玉米品種,也不適合種植植株高大,生長勢強旺的玉米品種。

在玉米種植時,無論是種植單株,還是種植雙株,都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因而在決定種植單株或雙株時,需要根據種植的目的來決定,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提高經濟效益。


慶雙


玉米雙株或單株種植,應根據條件靈活種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玉米多見單株,高粱多見雙株,而水稻就是多株,是植物本身的需要陽光量,透風量不一樣,所以選擇的種植方法就不一樣,玉米也因品種,土地的肥力不一樣,選擇的種植方法也不一樣,所以還是提倡靈活運用.



小沈叔叔


玉米種植總體來說還是單株佔優勢,不爭肥,透光好,有利於光和作用,豐收潛力大。如果是雙株,爭肥爭養份嚴重,通風效果差,採光性不好,光和作用差,結出玉米短小,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採用雙株。如果是菜園靠邊角的地方,透光好,可以適量採用雙株,加大投肥量,建議株距一尺二左右,大約三十五六釐米間距,壟與壟之間加寬加厚,也可以達到豐收效果的。


Liaokong了空


玉米種單棵還是雙棵,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看玉米品種是適合密植型還是適合稀植型來決定玉米的單雙株種植。還要看當地種植技術的推廣情況。

單株種植傳統的種植方式,我們來詳細說一下玉米的雙株種植。雙株種植提高整體通風效果,增加玉米授粉率,有利於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達到高產。

1.品種選擇,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抗逆性強,優質耐密植的雜交品種,種子區域性強,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購買正規種子。

2.播種時間:不論是春玉米還是夏玉米,在播種時間都和傳統單株種植一樣,沒有特殊情況,春玉米建議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進行播種,夏玉米,隨麥收情況,有墒即可播種。

3.種植密度:首先,一穴播種2粒以上種子。其次,採取大小行種植方式,根據土壤肥沃程度,大行距大概在0.8-1米,小行距在0.4-0.5米,穴距的話大概在30-40釐米,不同地塊有差別,總株數相差不大。

4.田間管理:及時做好查苗,補苗,間苗,促進根系生長。玉米3-5葉期做好中耕除草。適時做好水肥和病蟲害管理。





農致富高小慧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種植玉米雙株還是單株跟居種植密度,雙株不見意種植,它的根系沒那麼發達容易倒

種植玉米開溝,施肥,扶膜,單粒播種一次完成。玉米的密度二十八公分株距,行距五十公分,播種完。開始滴灌需要十多個小時就可以了,大約半個月苗就出齊了,苗期在四至五個葉,就要除草和打除草劑

到了中期要施尿素二十斤一畝地,給玉米陪點土,氣生根系發達,抗倒扶,還要給玉米在除一次草

後期玉米出穗做粒做到穩產高產

個人建議盡共參考農村生活貟方


用戶名貟方


這個問題看你自己怎麼理解,我先說一下我的理念

(1)首先播種的時候肯定是雙顆最好,因為有的時候怕單顆種子長不出苗來。等長出苗了之後在留單顆的,這樣玉米長的飽滿,播種前做好自己的種植玉米種子的篩選,尤其是篩選一些比較好的種子,尤其是篩選自己多年的比較好的多年種植比較好的種子。

(2)做好自己的種植玉米工具的選擇和挑選,尤其是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或者常年使用的比較多的工具。

(3)選擇合適的土壤,一般選擇比較合適的土壤,一般比較適中的土壤,不要選擇太乾旱的也不要選擇太洪澇的土壤。

(4)做好自己的種植玉米的選擇,一般選擇比較好的季節,最好選擇種植一些季節在,剛剛收割了冬小麥的季節以後,這個時候比較適合種植玉米。

(5)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好選擇剛剛下過雨以後,或者快要下雨的時候可以進行種植玉米。這樣的時候季節更容易比較成活,更容易適合玉米的成長。

(6)種植玉米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玉米種,玉米種子也要經過農藥浸泡,這樣的種子可以更好的成活,更好的防止玉米種子的被害蟲吃掉或者迫害。種植以後,做好自己的玉米的管理,施肥,和除病蟲害。




山溝小橋


你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玉米種植單棵更有利於生產,單棵產量更高,根據玉米的種植密度換算

  隨著玉米種植技術的發展,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實行精量播種,即我們所說的單粒播種。單粒播種具有省工省時、不間苗減少勞動量,掌握合理種植密度等優點。但大多數農民對於密度的計算不是太清楚,在這裡給大家做一下玉米種植密度方面的介紹。

  玉米(大部分農作物)是分行種植的,分為等行種植和寬窄行種植。玉米的株距是指每行玉米里面相鄰兩株玉米的距離;玉米的行距是指相鄰兩行玉米的距離。

  玉米的株距的計算方法:

  1、單粒播種精品種子

  精量播種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為0.57米)÷畝留苗數×種子發芽率(一般大於92%);1米=3尺=30寸。按尺算是一樣的,1畝=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寬窄行方式首先計算出平均行距即可,播種質量和除草劑等造成的出苗損失較大時應適當縮小株距。不間苗。比如,華農138、華農866、華農887等種子都是可以單粒播種的種子,產品包裝標註的種子發芽率是大於等於90%,發芽率測試結果都是在95%-99%之間,有的高達100%。

  2、半精量播種種子

  半精量播種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為0.57米)÷畝留苗數;1米=3尺=30寸。採用半株距或一穴兩粒播種時一般種子發芽率大於85%但小於92%。定苗時按株距定苗,缺苗時就近留一穴雙株。

  3、如何算一塊地的玉米的多少株(棵)?

  株(棵)數=[(地長÷株距)+1]×[(地寬÷行距)+1]

  比如長30米,寬20米的地塊,玉米按等行行距60釐米,株距30釐米,種有多少棵玉米

  [(30÷0.3)+1]×[(20÷0.6)+1] = 3434棵

株距20cm。寬窄行、雙行、 小行為40cm,大行為80cm。玉米通風比較重要, 通風主要靠行間,為了提高畝產也要合理密植。根據地力,灌溉條件,玉米品種有些不同,一般的畝栽5000株左右。地利好可以多栽,甜玉米要6000株左右,青貯玉米7000株。

擴展資料:

1、種植密度和大小行種植對夏玉米產量和幹物質的影響 增大種植密度可以顯著提高玉米籽粒產量和幹物質積累量,大小行種植對株型較為緊湊的玉米品種(DH661和ZD958)能提高產量和幹物質積累量,而對平展型的玉米品種(XY335)等行距種植是最適合的種植方式。

2、種植密度和大小行種植對夏玉米冠層結構特性的影響與低密度相比,增大密度後三品種的葉片變細長,葉面積指數(LAI)顯著增大,底層透光率、穗位層透光率、葉片夾角顯著下降。

高密度下大小行種植在不同程度上彌補了因密度增加而導致的透光率和葉片夾角的下降,使作物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光能資源,群體光能利用率顯著提高。

3、種植密度和大小行種植對夏玉米冠層功能特性的影響 增大密度和大小行種植可以顯著增加總光合勢。隨著密度的增大,三品種的光能利用率均顯著增大。

玉米花苞也長出來了一顆顆飽滿.的玉米。買玉米的人絡繹不絕,玉米常常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而且老玉米還可以餵豬的。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玉米是怎麼種出來的。玉米是一種很飽肚子的食物,但在生活中還不是人們的主要食物。玉米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做腸胃的清潔工。在中國各個地區都可以播種玉米。但是播種時期不相同,種子品種不同,生長週期也不相同。

用犁田機器翻鬆田地,施加基肥。在適合的月份播種,一般是人工播種。選擇高質量的種子,可以增加發芽率。在一個淺坑灑幾粒種子,不要種得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然後蓋上土,大概一個星期種子就會全部發芽。為了它正常生長要除去雜草,這個比較辛苦。在除雜草的同時,不能傷及到秧苗。並要及時觀察秧苗的長勢。查找生長不好的秧苗出現的原因。營養不足的再次添加化肥,長蟲的要及時除蟲。儘量使用藥力較輕的除蟲藥劑。強烈的除蟲藥劑會損害葉子的生長。

大概兩個月後,玉米苗頂部就會開花。中間會長出玉米包,這個時候的玉米還是不能吃的,需要等待繼續生長。玉米的產量與它授粉的質量有關,授粉多的植株產量高。等待30天之後,玉米就完全成熟了。晴朗的天氣採摘它,利於曬乾儲存。

這裡講的種植方法是通用的玉米品種種植方法。種植玉米要掌握科學的技術,才能獲得高產量。在講究健康綠色食品的時代,在種植過程中儘量少使用危害性大的農藥,不要隨意使用過期藥物噴灑。好的肥料也不是添加的越多越好,營養過剩反而危害植物的生長。

玉米高產技術控制的重點

1.品種選擇玉米種植過程中,品種選擇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所以在選種時都非常重視,但還存在許多誤區。一是違背適種原則。許多種植者在選種時往往只看一些主要指標,比如高產、抗病、耐密等指標,而忽視適地適種原則,不考慮當地的自然情況、土壤肥力,結果導致種植過程中品種出現不適應,不但沒有發揮這些指標優點,有的甚至連普通品種都不如;

二是以價格來評定品種的優劣,許多農民在選種時,往往存在只買貴的,不買對的,認為價格高的種子一定是好種,選種過程中存在片面想法,而一些商家也利用這種心理,把同樣的種子標出不同名字來賣高價。

因此在選種時,一定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土壤、氣候、種植習慣、無霜期長短來綜合確定玉米品種,以適地適種原則進行玉米種植。

2.密度控制 玉米的產量是由單位面積上的株數及單株的產量決定的,但是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相互影響。單株產量越高,株數越多則產量就會越高,如果單位面積上株數增加,就會導致植株間的密度變大,從而導致養分、光照、通風等方面的生長條件變差,不利於玉米的良好生長。在生產實踐中,如果密度過大,分到單株的養分自然會減少,由於光照及通風條件不良,還會引起玉米徒長,從而導致結實率低,產量自然上不來。玉米的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間有個平衡點,如果密度過小,雖然單株產量會增長,間距要適當平衡。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魯,16世紀傳入我國,至今有400餘年的栽培歷史。

目前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尤以東北、華北和西南各省較多。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硬粒型玉米,華北地區多種植適於磨粉的馬齒型玉米,品質次於硬粒型玉米。

有些地區以它作主食。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玉米的胚乳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玉米的胚特別大,佔總重量的10%-14%,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從玉米胚中提取油脂。由於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所以玉米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變質。

玉米既可磨粉,又可制米。玉米粉沒有等級之分,只有粗細之別。玉米粉可製作窩頭、絲糕等。玉米粉中的蛋白質不具有形成麵筋彈性的能力,持氣性能差,需與麵粉摻和後方可製作各種發酵點心。用玉米制出的碎米叫玉米渣,可用於煮粥、燜飯。尚未成熟的極嫩的玉米稱為“玉米筍”,可用於製作菜餚。市場上近來出現了一些新特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魯,16世紀傳入我國,至今有400餘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尤以東北、華北和西南各省較多。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硬粒型玉米,華北地區多種植適於磨粉的馬齒型玉米,品質次於硬粒型玉米。有些地區以它作主食。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玉米的胚乳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玉米的胚特別大,佔總重量的10%-14%,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從玉米胚中提取油脂。由於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所以玉米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變質。玉米既可磨粉,又可制米。玉米粉沒有等級之分,只有粗細之別。玉米粉可製作窩頭、絲糕等。玉米粉中的蛋白質不具有形成麵筋彈性的能力,持氣性能差,需與麵粉摻和後方可製作各種發酵點心。用玉米制出的碎米叫玉米渣,可用於煮粥、燜飯。尚未成熟的極嫩的玉米稱為“玉米筍”,可用於製作菜餚。市場上近來出現了一些新特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魯,16世紀傳入我國,至今有400餘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尤以東北、華北和西南各省較多。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硬粒型玉米,華北地區多種植適於磨粉的馬齒型玉米,品質次於硬粒型玉米。有些地區以它作主食。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玉米的胚乳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玉米的胚特別大,佔總重量的10%-14%,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從玉米胚中提取油脂。由於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所以玉米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變質。玉米既可磨粉,又可制米。玉米粉沒有等級之分,只有粗細之別。玉米粉可製作窩頭、絲糕等。玉米粉中的蛋白質不具有形成麵筋彈性的能力,持氣性能差,需與麵粉摻和後方可製作各種發酵點心。用玉米制出的碎米叫玉米渣,可用於煮粥、燜飯。尚未成熟的極嫩的玉米稱為“玉米筍”,可用於製作菜餚。市場上近來出現了一些新特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


曉曉厚德載物天道酬勤


玉米種植單棵還是雙棵?

這個問題頭幾年曾經有人種過,即穴播的一穴多株,經過實踐是不理想的。一穴雙株的種植方法並不增加產量。

我村有一戶曾經出苗後採取不間苗,播種時,有意把播種機調成2:2:2的播種樣式,株距行距不變,和單棵種植的行距株距相同。他想我的畝產保證不了比別人多收一倍,肯定多打玉米。他叔叔見到就說他,千家萬戶種莊稼的,人家都傻啊?就你俏!(聰明的意思)。結果,還是同樣的管理,最後一點也不比別人多收玉米。看來,這一穴多株沒什麼意思。


玉米播種樣式,即玉米種植時植株在田間佈局的形式,主要涉及行距寬窄、株距大小及植株在田間的均勻佈局程度。總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協調群體密植與個體充分發育的矛盾,使群體中個體間均衡生長。調節田間小氣候,提高光、熱、水、肥資源利用率,畢竟這些資源在田間是均勻分佈的。再就是便於田間管理,機械化作業。

一穴雙株或多株,適宜於那些不適宜機械化收穫的、甚至不能使用牲畜作業、水土流失的坡崗地塊,這些地塊,通過挖豐產坑,多施糞肥,小面積種植,也可以獲得高產。



一穴雙株的缺點是,株距過小,個體間爭水、爭肥、爭光問題突出,不利於個體均衡發育。中後期植株容易脫肥,發育易細弱、易倒伏;不利於充分利用在田間均勻分佈的養分水分;一穴雙株,很難保證整齊一致,易出現大苗欺負小苗,必然導致小穗或空棵增加。

經實踐,和大量研究顯示,在高產玉米田,“一穴雙株或一穴多株”,產量超過單株種植的幾率很小。總的來說,這種方式是落後的,這種種植樣式與玉米栽培未來的發展方向“採用高質量種子、精量單粒點播免定苗”是背道而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