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地圖為什麼要把老撾和柬埔寨畫進去?

卯時


這就是越南人的自欺欺人。

第一,表面上,柬埔寨人感謝越南人幫助自己推到紅色高棉,但是歷史上,越南人侵略高棉人,使高棉失去了大河的入海口以及三角洲的肥沃土地。現實中政治中,柬埔寨幫助中國多次與越南針鋒相對,講白了就是聯合中國防止被越南吞併!

第二,老撾。老撾沒什麼存在感,但是老撾民族上與越南有很大差異。老撾長期與中原政府交好。在現實政治中也多次支持了中國的政治主張。 講白了,誰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統治!



s86e


越南和老撾、柬埔寨的關係非常特殊,說得好聽一點,三國的關係是“團結”的表現。說得不好聽的話,老撾、柬埔寨兩國完全就是越南的傀儡。越南一直視老撾、柬埔寨兩國為其後花園、僕從國,對兩國的控制能力非常強,只是迫於國際壓力而不敢在名義上吞併兩國而已。而同時,老撾、柬埔寨兩國在實際上也仍然像對待宗主國那樣對對越南。因此,越南地圖隱含老撾、柬埔寨兩國,一點也不為奇。

老撾、柬埔寨與越南緊密關係形成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也就一百年左右的歷史。清朝末年,法國人侵入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出於共同的反法需要,三國開始逐步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印支殖民地建立以後,法國人將三國第一次整合成了一個國家,這位此後越老柬三國的特殊關係奠定了基礎。

法國人退出東南亞以後,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紛紛建國。彼時,越南是有野心合併老撾、柬埔寨兩國的,只不過越南本身已經分立為北越和南越,自顧不暇,無法顧及老撾、柬埔寨兩國,但是越南對兩國卻一直念念不忘。

老撾、柬埔寨建國以後,其發展歷史平平無奇,無外乎就是末代王朝重登王位,沒有什麼看點。而越南此後的歷史就很精彩了,長達20多年的越南戰爭,讓美國退出了越南,同時在1975年,北越統一了南越。越南重新成為中南半島上一個強大的國家。

越南統一後,開始幻想建立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最後被揍回原形才稍微老實一點,這個是後話了。不過當時越南還幹了兩件大事,奠定了越南在老撾、柬埔寨兩國中非同一般的地位。

其一是1975年,統一後的越南扶植部分老撾人,推翻了老撾原有的寮王國,建立了現在的老撾。這個新的老撾,從上到下可以說都是越南一手扶植起來的,包括軍隊。因此,一直到現在,老撾實際上都一直在接受越南的“幫助”和“指導”,越南對老撾擁有著非常“特殊”的影響力。

其二是1978年,越南入侵了另一個國家柬埔寨,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了高棉,扶持了洪森。這個洪森,前後主導柬埔寨三十多年,對越南無限感恩戴。所以,柬埔寨與越南的關係,從中就可見一斑了。雖然越南的入侵對柬埔寨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柬埔寨一點也不恨越南,反而視越南為救星,根源就在這裡。如今,柬埔寨也和老撾一樣,各方面都接受越南的“幫助”和“指導”。



蘇綻


關於國家領土完整方面的這種主權的宣揚,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極其的注重。而在早期頻繁征戰的過程之中,總是能夠看到,世界各國總是想要將別國的領土劃歸在自己的範圍之內。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就是為了爭奪更多的生存權利,以及生存空間。

作為早期的人來說,更是注重將自己國家的領土範圍,擴大來獲得更大的機會。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地圖是野心的最好證明”這句話的出現,當時越南地圖,在其繪製之時,非要將自己的鄰國,老撾和柬埔寨一起划進來,這到底是為何?以下3個原因道明真相!

首先,從古到今歷史的發展,總是不斷推進的,而越南的古代發家史,與中國的歷史有著最大的相似度。在越南早期也就是清朝末年,就曾經將越南是作為一個小小的朝代,所以他們與中國的關係是最為密切的。就連嘉慶年間,皇帝還曾經專門為越南地區封了國號,而這個國號就成為了現今越南的名稱。

當然柬埔寨和老撾地區,之所以會被越南往自己的領土範圍之內劃分,就是因為在他們的思想觀念當中,柬埔寨以及越南老撾三個地區,都曾經向華夏王朝進貢。這種長期以來的進貢關係,使得越南總是認為,自己與其他的兩個相鄰的小國是統一的。當然將其劃分在自己的範圍之內,也是展示了他的野心。

其次,除開這些古代性的歷史沿革問題之外,在近代過程之中,大多數都遭受到了殖民的影響。而越南更是經歷了南北戰爭,所以越南的整體情況也相對較為特殊。作為最早期的戰場,這裡都曾經落入過法國人的手中,其慘烈程度也相對較為明顯。當時的統治國家,為了進一步加強管理,選擇將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個地區合併在一起,進行統一的指揮,而這更是讓這三個地區形成了一股合力。

就是由於這種歷史的特殊性,使得越南地區在自己國家完成統一之後,開始將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周圍的兩個國家。當然越南不知道的是,在自己國家發展壯大的同時,其他兩個國家也在不斷的發展。如果單單看自己的能力,那麼想要合併這兩個地方,它必須要與其中兩個國家進行戰鬥。

這種關鍵時刻,很有可能兩個國家,會聯合起來打自己,那麼這樣的話,越南地區就有可能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況且經過南北戰爭以後,越南境內沒有太多的士兵,可以拿來參戰,這也讓他的夢想最終破滅。雖然夢想已經破滅,但是越南地區,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這兩個地區的妄想。他經常會派許多特工,進入這兩個地區,進行信息的偵查。當然兩個國家越南之間的鬥爭,更是通過三足鼎立的方式,使得其達到了一種特殊的平衡。

最後,在近現代當中,越南地區的能力逐步上升,既有自身國力發展的影響,也有外部力量的扶持,所以越南地區作為一個最敏感的地帶,它在發展過程之中,由於其他地區的扶持,就已經形成了南亞老大哥的狀態。因此想要讓自己侵佔其他國家,就只是需要通過擴大自己的勢力,提高綜合國力就可以達到。

越來越強大的越南,開始變得異常膨脹,他們甚至將國家地圖,都進行了改版。他們將這兩個地方,完全花在了自己的領地範圍之內。當然這種事情只是自己的自我妄想,真正要實現,還必須要通過戰鬥的方式。但是我們也知道,在現今的世界範圍之內,都以愛好和平為主旋律,如果越南在這種關鍵時期,以戰鬥方式來侵佔其他國家,那麼全世界範圍之內反對他的人會越來越多,最終越來很有可能會面臨名譽掃地,國家被完全分裂,甚至還有可能會遭到其他國家的踐踏和入侵,所以在自己沒有萬分把握的情況之下,他們絕對不敢貿然動手。


御史館


這其實是一種錯覺,無論是世界地圖,還是單個區分的東南亞地圖,越南都沒有把老撾和柬埔寨明目張膽的劃入自己的版圖,之所以經常看到三個國家有的時候在地圖粘在一塊,那是因為特殊的歷史環境造成的,另外早期越南領導人也這樣想過,即使到現在沒有放棄這個念想,不過奈何實力不濟,也只能“望圖生嘆”。

越南在古代一直都是以中原王朝的屬國的面目出現的,甚至在宋朝以前,越南大部分領土都是屬於我國統轄範圍,這個地方稱之為“交趾”,秦朝大軍南下征服百越地區,就把這裡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漢朝更是在這設立交趾郡。

宋朝以後到晚清時期,越南當了中原王朝千年的屬國,但晚清時期,國力孱弱,屬國越南難以抵擋法國殖民者的勢力滲透,而作為宗主國的我們和法國打了一仗(1885年的中法戰爭),雖然戰爭並沒有失敗,但政府的腐敗無能還是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睜眼看著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法國隨後以越南為基礎,通過侵略等各種手段,把老撾和柬埔寨都納入法國東南亞殖民體系中,成為法國在東南亞最大一塊殖民地——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也稱之為“印度支那聯邦”,法國在這一地區實行聯邦制管理。

二戰結束後,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實力極大削弱,但法國復國後,並不甘心失去東南亞殖民地,勢力再次捲土重來,但此時越南有越共成立政權,面對法國入侵堅決抵抗了9年之久,1954年法國被迫撤出越南,爛攤子由美國人接盤,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美國一次大慘敗——打了20年的越南戰爭。1975年美國被迫撤出越南這個戰爭泥潭,越南也實現了南北統一。

而獲得戰爭勝利的越南人忘乎所以了,認為自己是世界第三強國,和印度人一樣(英屬印度繼承人),自認為是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繼承者,要把柬埔寨和老撾納入自己版圖,並出兵柬埔寨和老撾,建立印度支那聯邦,成為中南半島乃至東南亞最強的國家,當然這個夢想最終被我們一次自衛反擊戰打碎。

正是有這麼一段曲折歷史,所以有關越南近代歷史資料和地圖上,經常能看到越南的地圖其實是和柬埔寨和老撾粘在一起的。

大正看世界


1975年越南抗美戰爭勝利後,全世界各國人們都以為印度支那三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將迎來長久的和平。不曾料到好景不長,越南於1978年12月悍然向柬埔寨進兵,並迅速佔領了柬埔寨。越南單方面破壞地區和平的行為遭到了中美等國的一致譴責,而越南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中國與美國建交無異於將越南棄之於不顧,越南必須做出反擊。



然而很明顯的是,越南在藉機發揮。中國與美國建交的背景是,中蘇關係走向惡化,與越南無關。另外,此時的越南本身就加入了蘇聯陣營,也正是由於蘇聯在背後的支持,越南才敢對柬埔寨和老撾發動攻勢。

當然這也只是現實原因,更深層的原因還是越南國內一直揮之不去的地區霸權主義在作怪。越南曾自封為世界第五“文明古國”,更強調其歷史使命就是統一東南亞,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的這種妄想一直可以追溯至公元十世紀。

公元968年,越南實現民族獨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但仍屬於中央王朝的附屬國。然而建國後,越南就膨脹了——越南有模有樣地學中央王朝,對周邊國家自稱為“天朝上國”,甚至要求周邊小國對其納貢。玩得上癮後,越南還企圖吞併周邊國家。


老撾古代名叫哀牢,位於越南的西北部,是泰國、緬甸和越南三國的緩衝地帶。越南建國後,就一直想吞併哀牢國,但由於泰國和緬甸的阻攔,尤其是漢地中央王朝的阻擋,最後一直沒能成功。

但越南人好像骨子裡就有侵略他國的基因,其對老撾的覬覦之心一直不死,吞併不行就改為控制,使其納貢。面對野心勃勃的越南,哀牢國及其周邊的少數民族部落選擇武力聯合,一同抵抗越南士兵。然而效果不佳,越南最後還是成功控制了一部分哀牢國領土。哀牢國也曾向中央王朝求救,但狡猾的越南往往利用隱蔽的下三濫手段抵賴,沒有證據的漢王朝無可奈何,加之本就沒有多少精力花費在附屬國的管理上,最後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然而由於越南歷朝統治者的精力一般都放在了對越南南部地區的擴張上,比如征服南部更加富裕的占城國,所以哀牢國至少都能保全西北地區,維持一個國家基本的運行。



讓人奇怪的是,越南如此欺負哀牢,哀牢人好像並不記恨越南人。只有越南國內發生農民暴亂或者軍閥內戰,越南人就一個勁的往哀牢國逃跑,尋求避難。弔詭的是,哀牢人還真願意以禮相待世仇越南人,盡力為他們提供食物和住處。

同樣,越南國內落敗勢力也常常選擇去哀牢養精蓄銳,哀牢國也一樣接納他們。然而越南人東山再起後,就把哀牢人的恩情拋之腦後,繼續欺負他們,好像哀牢人天生就應該將越南人當成主人一樣。事實也卻是如此,越南人一直就是以一種“天朝上國”的眼光來俯視哀牢人。

與對待西北的哀牢不同,越南對南部地區和國家的覬覦之心顯然更為明顯。15世紀末成功侵佔城國後,越南繼續向更南的真臘(今柬埔寨)進兵。17世紀20年代,越南阮朝利用和親的方式,成功佔據了真臘的西貢、巴地等地區。到17世紀中葉,阮朝還借漢地駐越官員之手,繼續吞併真臘。到19世紀早期,越南又藉助法國力量,最終成功對真臘進行軍事統治。然而面對野心勃勃的越南,真臘人們一刻也沒有停止反抗的步伐,終於在1840年將越南人趕出了真臘。

通過十世紀到十九世紀越南對老撾和柬埔寨的侵略歷史,我們可以看到越南的地區擴張步伐一刻也沒有停下,然而歷史發展終將證明,越南的民族沙文主義註定是行不通的。


夏目歷史君


這是一個關於“越南夢”的故事。

首先我們說越南,老撾和柬埔寨這三個國家在歷史上都是長期以獨立的國家形態而存在的。

越南在宋朝以前,長期是中國的領土,公元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柬埔寨則建國於公元一世紀下半葉;而老撾則比較複雜,在歷史上是真臘王國的一部分領土,到在13~18世紀,則稱南掌國,但依舊是獨立國家。

在這種程度下,既然三國都有獨自的歷史和獨立的國家傳統,那麼為什麼越南在規劃地圖的時候要把柬埔寨和老撾,劃歸自己的領土之中呢?這是一個有點小狂的東南亞國家“越南”的偉大夢想!

在很早的古代,中國是整個亞洲地區國力極為強勢的國家,那麼這三個國家一度都是中國的屬國。其中,越南被稱為安南,或者叫交趾。而老撾則被稱之為寮國,柬埔寨則被稱為高棉。

但是進入清朝以來,中國因為閉關鎖國策略漸漸落後於西方世界,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工業革命的展開,擁有著堅船利炮的西方人懷揣著著對東方的探險的遠景,來到了東南亞,佔領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撾,並使之成為殖民地,自19世紀中葉以後,這三個國家便淪為法國人建立的所謂法屬中南聯邦。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三個國家,才真正的意義上被聯繫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形式上單一的國家形態,也就所謂的中南聯邦,或者叫印度支那聯邦,首府設在河內。當然對於三國的本土人士而言,這是一種很屈辱的事情,因為是作為殖民地而存在的,而且是由法國人所領導控制的。

後來進20世紀的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開始瘋狂侵略東亞東南亞,那麼所謂的印度支那聯邦也就是法屬中南聯邦,便由日本取代了法國的統治地位;此時的各國民族主義的啊,浪潮極為高漲,越南人胡志明所領導的印度支那共產黨認為有必要這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殖民主義和侵略鬥爭,因此,便提出了,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政府的設想,如此便是越南後來將三國劃為越南整個國家地圖的一個理論淵源吧!

後來各個國家因為展開獨立運動,忙於解放鬥爭,然後也就淡忘了這個所謂的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政府的設想。

但是經歷過戰勝美國,統一越南的偉大勝利後;越南人似乎覺得自己已經無所不能了,他認為他們有資格也有能力,將法國人曾經遺留下來的印度支那聯邦“解放下去”,並且完成胡志明所提出的,建立印度支那人民主共和國的想法;但是和平完成這一任務已經不現實的因為當時的柬埔寨和老撾,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政府和國家形態。

於是他們便以威逼利誘加武力脅迫的方式,佔領老撾,掌握了老撾的實際統治權。後來又因為柬埔寨的高棉政權對越南邊境的一些鄉村進行了騷擾和屠殺,越南政府便以此為藉口出兵柬埔寨,全民皆兵而且久經歷練的越南軍隊,很快便佔領了柬埔寨的首都。

似乎胡志明所設想的越南夢就要成功了!

但是越南的做法遭到了國際上的一致反對,當然也遇到了很多柬埔寨,老撾國內民族主義勢力的,強烈反抗。在多重阻力面前,越南軍隊被迫在1990年撤離柬埔寨,此後,越南的聯邦隨即最終夢碎,所謂三國一體也只是越南不切實際的一廂情願罷了!


歷史好奇怪


越南地圖為什麼把老撾和柬埔寨畫進去?因為越南人野心大啊!

最先把越南、老撾、柬埔寨畫到一起的地圖,應該是這個:

想當初,這些全都是明朝和清朝的藩屬國。清朝雍正皇帝認為:“凡臣服之邦皆隸版籍。”就是說,清朝實際上是把周邊的所有藩屬國都劃在版圖範圍內的。這就是越南後來把老撾柬埔寨放在自己版圖內的主要原因。

清朝時期,我國的藩屬國主要有朝鮮(朝鮮加韓國)、蘇祿國(菲律賓)、越南、緬甸、暹羅(泰國)、南掌(老撾)、廓爾喀(尼泊爾)、浩罕(中亞)、哈薩克、哲孟雄(錫金)、不丹與拉達克(歸駐藏大臣管轄)、布魯特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與幹竺特等。

很明顯,按照清朝的態度,這些全部都算是清朝的固有領土,和內地的土司制度差不多。

正是因為清朝對藩屬國土地有主權,才有了清朝和俄羅斯簽訂的一系列劃界條約。比如說,康熙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把原屬於喀爾喀蒙古的很多土地割讓給了沙俄,雍正簽訂的《恰克圖條約》,把貝加爾湖附近土地割讓給了沙俄。如果清朝版圖不包括藩屬國,那麼這些條約就沒有合法性,隨時可以推翻。

越南一直以中南半島老大自居,最弱小的兩個鄰國自然算是他的藩屬國。

越南在中南半島扮演的角色,和印度在南亞扮演的角色幾乎毫無二致。越南無力統一東南亞,印度也從來無力統一南亞,甚至他們這兩個生活在平原的大國,進入山區林區的能力都不具備。當殖民者到來時,這一狀況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下,整個南亞地區成了印度,印度發現,當了亡國奴最大的好處是有一個統一的大國。於是,到現在也每天以欺負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等國為主要外交方式,至於錫金早就成了印度的一個邦。

越南也要一樣,當法國殖民者到來時,把越南、老撾、柬埔寨合起來成立了印度支那聯邦。法國走了後,越南一直有吞併這兩國的想法,恢復當年法國殖民者的“大國榮光”。

比如在1977年9月起,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派大批軍隊,不斷向柬埔寨挑釁,最後在1979年1月出兵柬埔寨,引發戰爭。後來的事情也知道了,很快被北方大國打了屁屁,一下子就老實了。

及時沒有野心,繪製出這兩國鄰國也是無奈之舉。


越南領土十分狹長,而且呈現了大s形狀,想要單獨表現越南的地圖,長方形是做不到的。索性,把兩個領過拉進來,看著還好看一點。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看中國地圖,通常要完整呈現朝鮮、韓國、蒙古等周邊小國。畫出意大利地圖,梵蒂岡和聖馬力諾不可能不出現。

還有一個原因,越南只有這兩個陸上鄰國,如果不把這兩個國家畫出來,那意味著越南的西部邊界大量的道路和口岸無法充分呈現。東邊的南海可以粗糙一點,西邊的國境線不能馬虎。


歷史知事


越南人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敢想敢幹!

上世紀初,越南、老撾、柬埔寨同屬法國的殖民地。為了打跑殖民者,胡志明帶著兩國小兄弟到中國學習革命經驗,並和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不料胡志明的抗法戰爭還未開始,日本人又佔領了支那半島。好不容易熬到日本人投降,然而被打跑的法國人又回來了,於是胡志明組織了游擊隊,帶領半島人民抗擊法國殖民者。

在中共的大力支持下,越南人民經過5年的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接著蘇聯下山“摘桃子”開始染指支那半島,都同屬於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也不好太介意。

不過蘇聯的介入,引起了美國的不安,為了防止蘇聯進一步擴張,美國在南越扶持傀儡政府,建立反動堡壘。


但南越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屢屢被北越打得潰不成軍,無奈之下美國只得親自操刀上陣。

後來的事大家都比較熟悉,在中蘇兩大國的大力援助下,美國陷入了戰爭的泥潭。正當美國進退維谷時,國際形勢出現了轉機。

蘇聯不斷在我邊境挑起事端,中蘇關係開始惡化。為了減輕北方的壓力,避免兩面作戰,偉人向美國伸出了橄欖枝。

美國當時與蘇聯全球爭霸處處被動,在支那半島更是苦不堪言。如今與大國聯手不僅改變了亞洲格局,且有個體面收場的機會,當然求之不得,於是越戰結束,北越統一了越南全境。


不過美國雖然撤軍了,但支那半島又出現了新的不穩定因素。隨著胡志明的去世,武元甲等親華派也慢慢被排擠出權力中心,半島三國關係出現了微妙變化。

柬埔寨堅持與大國的友誼,而北越則裹挾著另一個小弟老撾,徹底倒向了蘇聯。

在獲得蘇聯的大量軍援後,北越自信心爆棚,連昔日的大哥也開始不放在眼裡。就在此時,南亞發生了一件大事——印度吞併了錫金。

其實南亞大陸和支那半島的情況非常類似,一個是英屬殖民地,一個曾是法屬殖民地,而且當時印度和越南的背後大哥都是蘇聯。


既然印度能在南亞橫行霸道,肆意蠶食鄰國,那憑啥“軍事第三強國”越南不能呢?於是在蘇聯的支持下,北越有了重建支那聯邦的野心。

老撾很好辦,本來就是鐵桿小弟,國家又小,越南僅派了少量軍隊,就完成“革命”,並迅速全面掌握了老撾。

柬埔寨的情況相對複雜,國家不算小,關鍵還有大哥罩著。不過這對越南都不是事,“軍事第三強國”怕誰?何況還有蘇聯老大哥。

於是越南開始武力入侵柬埔寨,並逐步蠶食大國領土。面對越南的不斷挑釁,大國忍無可忍,決定出手好好教訓一下這條“惡蛇”。


大國先是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摧毀了越南的軍工業、礦產、交通等維持戰爭的設施,並順便帶回了30年來的部分援助。

而後在邊境展開長達十年的車輪戰,消耗越南國力,逼迫其從柬埔寨撤軍。

1988年,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的蘇聯,經濟瀕臨崩潰,已無力再向越南提供援助。連大哥都自身難保了,越南不得不向大國低頭,並無奈地撤出了柬埔寨。

越南經過十多年的消耗,一夜回到瞭解放前,從此“半島聯邦”徹底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花木童說史


在越南的政史網站上,時常出現將老撾和柬埔寨和越南畫在一起的“越南地圖”,甚至不乏有將我國的兩廣地區一併畫入的情況,那麼,越南為什麼要這樣做?

個人認為,要從三方面說起:

古代因素

越南的古代史,和中國古代史可以用息息相關來形容。越南歷史上,將秦末漢初的南越政權視為越南的“趙朝”,因此在越南人的觀念裡,兩廣對他們來說屬於“自古以來”的土地——這一年早在中國的清代,就被清朝統治者獲悉。因此越南阮朝君主派人出使北京,請求清朝嘉慶天子冊封其為“南越國王”,妄圖藉此為日後圖謀兩廣打下伏筆。不過,越南人的這一伎倆早被嘉慶皇帝識破,於是嘉慶皇帝將阮朝君主冊封為“越南國王”——自此,越南有了當下的名字。

在古代,越南不論是在政治還是文化,都照搬中國,其中,還仿照中國的朝貢制度,在東南亞關起門來自居老大,脅迫古代的老撾、柬埔寨、佔婆(今越南南部地區)向越南進貢。

在古代華夏天子的觀念裡,朝貢政權都屬於自己統治下的一部分。這一觀念被越南人所接受,因此在越南古代歷史地圖裡,越南人會把老撾、柬埔寨等和越南有過朝貢關係的國家,畫在古代越南地圖裡。

近代因素

近代,整個亞洲除了日本以外,或者遭到殖民吞併,或者被半殖民地化。在這種情況下,東南亞也未能倖免。

在中南半島,除了暹羅以外,其餘國家都被英法殖民者瓜分,其中緬甸被英國吞併,後一度劃入英屬印度;而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則相繼落入法國之手。

如同英國將印度、緬甸整合打包在一起集中管理一樣,法國人為了提高管理效率,也將越南、老撾、柬埔寨合併在一起,建立了法屬印支殖民政權,並將統治中心建立在河內。

二戰後,原有的殖民主義體系土崩瓦解。越南起初分為南北兩部分。隨著北越南為主導的越南統一完成以後,越南當局又開始野心勃勃,考慮按照法屬印支的範圍,建立越南主導下的印支聯邦——並且越南也確實有過行動——比如對老撾的滲透,對柬埔寨的武裝入侵。

當代因素

在當代,隨著越南的綜合國力在中南半島上屬於名列前茅,因此,很多越南憤青開始膨脹起來,有了地圖開疆的壞毛病。很多越南網絡上的荒唐地圖,就是由此而來。不過,這也算是越南社會存在擴張思想的一種體現。


藤樹先生


北越人在贏得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越南戰爭後,自然有理由和信心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正宗繼承人

由於我們的歷史一直強化越南和法屬印度支那的區別,導致我們有這麼一個錯誤:

越南人對法屬印度支那深惡痛絕

事實上,就算越南人認為法屬印度支那是侵略政權,他們也認為他們有資格繼承和恢復昔日法屬印度支那領土疆域。

法屬印度支那的組成是:

交趾支那、安南、東京(北圻)、柬埔寨、老撾、中國湛江市。

今天越南是由交趾支那、安南、東京三地組成。

法屬印度支那組成和成立年份

二戰結束時,盟國對日本統治的越南的處置是:

北緯16度以北屬於中國,北緯16度以南屬於英國。

1945年胡志明建在東京建立北越,法國也重新回到南越。法國和北越為了驅逐中國和英國在越南的存在,進行結盟:

北越同意加入印度支那聯邦,成為法蘭西聯邦中有自己政府的國家,並允許法軍去往河內取代中國駐軍。

隨後北越相繼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戰爭中獲勝,在1975年統一了南越。但越南的統一腳步並沒有結束:

1、1975年越南支持的老撾人民革命黨奪取老撾政權,1977年老撾和越南簽署《老越友好合作條約》,宣佈老撾和越南的特殊團結友好關係,越南駐軍老撾,老撾本質上成為越南保護國;

到了了這裡,越南已經恢復了法屬印度支那的交趾支那、安南、東京和老撾四個部分,只剩下柬埔寨最後一步。

2、1978年越南發起柬越戰爭,攻佔柬埔寨,建立親越政府,但在1979年被中國發動的中越戰爭所組織。

若沒有1979年中國出兵越南,今天的柬埔寨也會和老撾一樣是親越國家,越南在形式上完成了一統中南半島的願望。

越南、老撾、柬埔寨形成一個國家聯盟體,試問東南亞中哪個國家可以對抗,完全成為東南亞國家的老大。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