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傳》的碎片思考


我在讀一本書的同時,也在讀所有的書。
雖然接觸了證券兩年,但是對於它是個什麼,自己也說不清,心裡是模糊的。


而那些專業術語,我以為就是字面的意思,也沒有去深究,像企業的基本面分析;企業的估值.....我就僅僅的是知道文字,不瞭解它們是什麼。
分析企業基本面是分析什麼?去投資那些價值遠遠被低估的企業,但企業的價值又如何去判斷?那些報道出來的企業市場價值就是答案嗎?他們又是怎麼得出的答案?是找個權威人士問一下這個企業值多少錢就是了?
我以為這是考場呢?什麼都有一個標準答案。
在閱讀 《巴菲特傳》 時,對這些問題才有了新的認識,這些術語背後的意義時什麼,並且,沒有標準答案,沒有確切的數值,有的是自己的判斷,範圍的判斷。如何去判斷?我也認同得德才兼備。
原來這些狂妄的術語也並不是那麼的難以接近,瞭解了,才發現再怎麼都來自於接地氣的生活。我竟被它們嚇著了,遲遲沒有進展!
證券如此,其它方面的知識也是如此呀,不瞭解覺得高深莫測,一輩子也不會接觸,得打開門走進去了解呀,趕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