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養老院”捲土重來,再看智慧養老

引言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模式,支持發展社區居家“虛擬養老院”。

“虛擬養老院”這個曾一度淡出市場的業態“捲土重來”,也讓與其緊緊相關的智慧養老話題同時被熱議。

那麼,什麼是智慧養老?智慧養老包含哪些內容?

“虛擬養老院”捲土重來,再看智慧養老


智慧養老定義

智慧養老是什麼意思呢?

智慧養老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智慧養老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信息產品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健康養老融合而出現的新業態、新模式。

智慧養老通過技術手段從遠程監控、實時定位、統一平臺信息交互等角度多方位打造信息化養老服務系統,滿足老人和家庭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的養老需求。

如何打造智慧養老系統

制定智慧健康養老設備產品標準,建立統一的設備接口、數據格式、傳輸協議、檢測計量等標準,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信息開放共享。

優先制定適用於個人、家庭和社區的血壓、血糖、血氧、心律和心電五大類常用生理健康指標智能檢測設備產品及數據服務標準。

完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流程規範和評價指標體系,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的規範化和標準化。

制定智慧健康養老信息安全標準以及隱私數據管理和使用規範。

在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方面,其具有多樣性,不同城市不同公司打造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功能內容不同。

平臺建設將採用社會資本運營,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支持智慧養老運作,平臺建設將按照政府的要求和老人的需求設計,做到線上有大數據架橋、線下有專業團隊服務。

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好後,老人可以足不出戶網上預約掛號看病,還可以預約家庭醫生上門。家屬可以在平臺上為老人購買服務、預定養老機構等。

“虛擬養老院”捲土重來,再看智慧養老


如何架構智慧健康養老商業模式?

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探索民辦公助、企業自建自營、公建民營等多種運營模式,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推進基本、保障性服務由政府保底購買,高端、個性化需求由市場調配的運作機制,推動用戶、終端企業、系統集成平臺、健康養老機構、第三方服務商等實現共贏,形成可持續、可複製的成熟商業模式。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將基本形成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產品,使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成為可能,助推著養老模式的升級。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介紹,2020年,我國將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週期的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領軍企業。

在產業環境不斷完善的同時,還將制定50項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標準。

“虛擬養老院”捲土重來,再看智慧養老


相關問題解答

一、智慧養老包含哪些內容?

【回答】:智慧養老系統包含了運營管理子系統、養老院管理子系統、服務中心子系統、服務商子系統、健康管理子系統、日間照料子系統、志願者子系統、政府監管子系統、門戶網站、接口程序及應用支撐子系統、移動終端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涉及到養老運營機構、老人及其親屬、政府機構、服務商家/服務人員、醫生、護工、社區管家/志願者等多個角色。系統的運營管理子系統擁有最高權限的管理系統,用於支撐智慧養老項目的開展。可進行系統初始化、基礎數據的收集、老人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層級運營管理部門和分支服務機構的設置管理、用戶設置及權限的分配、各類數據的動態管理、統計分析等等。

二、智慧養老是什麼意思?

【回答】:智慧養老系統運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呼叫、雲技術、GPS定位技術等),創建了“系統+服務+老人+終端”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系統涵蓋了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日間照料等多種養老形式,通過跨終端的數據互聯及同步,連通各部門及角色,形成一個完整的智慧管理閉環,實現老人與子女、服務機構、醫護人員的信息交互,對老人的身體狀態,安全情況和日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及時滿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

三、智慧養老真的需要嗎?真的是為老人考慮嗎?

【回答】:當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代老年人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渴望獲得更優質、更舒適的養老體驗。老了如果不持續接受新東西,不刺激大腦細胞更新,那麼時間長了患老年痴呆的概率遠遠大於那些學習用腦的老年人,所以我覺得智慧養老很有必要。

|耆福居全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