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两人喝茶,一款陈年老普洱茶喝的两人啧啧称赞,好不自在!

一时兴起,茶友甲说:“你知道吗?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这辈子是赚够了,不想再辛苦了,有空就喝喝小酒,品品好茶,人生惬意。”

茶友乙笑而不答。

茶友甲见状起疑:“怎么?你不羡慕?难道你也身家过亿?”

茶友乙答:“我信你有。不过我没有,我的钱财只够我们现在用,下一代的人,我还真没想那么多”。

“难道你不给你儿子留点儿?将来孩子也跟你一样这么辛苦?”茶友甲反问。

茶友乙说:“老辈子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的没必要担忧子女的未来幸福!”

茶友甲笑了,说:“什么是福?我上半辈子穷怕了,不能再让我的儿子、孙子重复我的穷。我就是要让他们守着金山,过像样的日子。”

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茶友甲说的是真心话。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但有一分钱,留与子孙花。仿佛我们今天多留一些钱给他们,他们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甘甜与色彩。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话说得够透彻了。

道理不难懂,难的是有几个人能真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

金钥匙,金匕首,你怎么选?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想想看,拥有巨大财富的人,还是被人以赠送的方式拥有,又怎会甘心每天不辞辛劳看人脸色,低声下气地去奋斗赚钱呢?如今也不得不说,一个人经济建设的过程,也是能力发挥和体现的过程。

已经拥有了财富大山,带着“不值得”的心理去学习、工作、奋斗的人,所得到的结论,也必将是一个“不值得”的人生。于是他完全可以放下不去奋斗,不去努力,也就没有了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锻炼。

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看似金山,实则匕首,只是一把金匕首,最终也是会被这把匕首伤害的。

很多人经常看新闻资讯,看到许多大富豪捐起自己的财富来,“大方”到让无数人发晕,纷纷不解地会问:“就不给子孙留点儿吗?”

当听说股神巴菲特要捐出99%的个人财富时,我的一个茶友说:“那他的后代还不得气疯了?”

我想,他一定没听说过那个发生在巴菲特和他小儿子身上的故事: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酷爱音乐,在他搬到密尔沃基市前,开口向父亲借钱,却被拒绝了。

彼得气愤地去银行贷了款。

但是后来他说:“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远比从父亲那里接受无息贷款多得多。现在想来,父亲的做法是对的。

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的确,现今社会我们缺少这样的哲人,我们都在忙着赚钱,忘了思考。

巴菲特不是普通人,他的思想和逻辑也必然不是普通的想法。当然,这前提是他有那么多的财富,给与不给,只是个选择问题。但他显然没有选择“金匕首”。

你若真爱自己的孩子,就不妨在金钱上对他小气一点,别用一把“金匕首”伤害了他。

我们都知道,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要在实践中锻炼,在创造中提高的。当子孙失去了这些过程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伤害,这个伤害就来自你的“金匕首”。

选择“金钥匙”的人,是给了子孙无限的,开启智慧和创造力的权利,这是一个人真正“成人”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人真正“成人”的标志。

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这是从父母的角度看问题。

从子女的角度看(因为我们也都曾经子女过),在子女的成人过程中,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金钱?还是尊重?我想是后者吧。他们无论是使用金钱,还是伸手借钱,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失去尊重后的“施舍”,就算钱再多,换做任何人,都尝不到做人的甜头。

金钥匙创造人,金匕首毁灭人,两段话让人深省!

金钥匙,正是给子女这样的理念,让他们懂的有尊严的活着,就需要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收获,去开启属于自己的领地。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辜负青春,辜负了自己,而最终收获人生的果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