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香氣對於茶而言,好比韻律對於音樂,氣質對於女人,是難以言說而又無比美好的存在。


每年新茶上市,西湖龍井總是備受矚目的那款茶。


不過,對於西湖龍井的香氣,卻是存在著不少誤區。


炒黃豆香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很多愛好西湖龍井的茶客,往往以喝到炒豆香為最高標準。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西湖龍井,應該是散發出純正的蘭花香、豆花香者為上。


清朝陸次雲形容龍井時說:“龍井泉從龍口洩出,水在池內其氣恬然……其地產茶作豆花香……採於穀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錢塘縣誌》也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


因此,西湖龍井最應該體現的特徵應該是豆花香,一種優雅馥郁,聞之怡人的香氣,而這種豆花香其實是類似蠶豆花的香氣。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蠶豆花是豆科杜鵑屬植物,也是一味中藥,開花時即被採收,曬乾或烘乾,氣微香、味淡。可用於治療嘔洩、咯血、鼻衄、熱併發斑等症。


古人聞到並捕捉到了這種香氣,實在是相當準確而敏銳。


而炒黃豆香,實際上是一種通過工藝達到的高溫香,並非西湖龍井本身所具有的嫩香。


我們知道,綠茶的原料以鮮嫩的芽頭為主,不同的品種,表現出的嫩香也各不相同。


而從工藝方面來說,在殺青時茶葉的香氣會轉變為青氣—清香—花香—嫩香—足火—高火幾個層次。


炒豆香,則是在乾燥溫度70-80℃即可獲得,而且幾乎所有的綠茶炒到高火,都可表現出“炒黃豆香”。


那麼,炒黃豆香為何會被追捧為高等香氣呢?


其實,這是由於過去技術落後的情況下茶商的無奈之選。


在過去,茶葉如何保鮮是一個難題。


西湖龍井茶上市後,馬上就是梅雨季,空氣潮溼,易導致茶葉變質。隨後炎夏接踵而至,高溫高溼的環境會會加速多酚類物質氧化,導致茶葉香氣散失,為了讓產品品質趨於穩定,製作者往往會有意將茶葉炒過一些,讓龍井的豆花香轉成熟豆香。


就這樣,炒黃豆香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逐漸被市場認可,不僅如此,它還鳩佔鵲巢,居然成了多年來人們默認的“經典”香氣。


青豆香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如果說炒黃豆香是通過加工工藝實現的一種香氣,那青豆香則是在追求炒黃豆香而失敗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香氣。


確切地來說,青豆香應該被叫做青豆氣,往往是因為攤晾或者殺青不透,加上乾燥時溫度偏高,而形成的不倫不類的青豆氣。做的好一點會有青豆香,而做的不到位就會有豆腥氣。


慄香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除了豆香、炒黃豆香之外,西湖龍井茶的另一誤區是“慄香”。


我們知道,在綠茶中,嫩香最能代表品種的特徵。不同的品種表現出的嫩香也是不一樣的。


龍井群體種、龍井43等適制西湖龍井茶的品種,其嫩香是豆花香;而福鼎大白的嫩香則偏於慄香,也就是說,慄香不應該是西湖龍井所呈現的風味特徵,而是福鼎大白應有的風味特徵。


因此,西湖龍井中的慄香並不能作為香氣的標準,有慄香的龍井大多是比較低級的龍井,在高鍋溫下炒製出的綠茶以這種香氣居多。


草香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草香,確切來說應該叫青草氣更合適,或者是草地的臭青氣,一般烏牛早加工的龍井茶會呈現這種“草香”,正宗的龍井群體種、龍井43號,基本上很少出現青草氣。


出現青草氣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加工過程中過於追求茶葉的色澤、外觀漂亮,殺青不夠或者刻意降低溫度造成的,它也不是一種標準的香氣。


高火香

西湖龍井有這幾種香氣,你就要警惕了

火香也是種不好的香氣,它是為了刻意追求茶香用高火溫乾燥而形成的,它聞起來稍有火氣,主要是在加工過程中溫度把控不當造成的。


有高火香味的龍井茶香氣難以持久,消退比較快,而且後期不易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