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終離開北京了,這個城市太難了,你們北漂過嗎?

黃鶴滴小姨子


早已離開北京,小生意在北京太難了。全家人在北京四環外登過三輪車、開過早餐店、做過衣服、搞過批發,一路走來,一路摸索,難難難,去年全部遷移回湖北了。

居住環境

家人剛到北京打工,當時在四環外大紅門附近,一個叫久敬莊的村莊,村子裡基本上都是住的外地打工的,基本上都是平房,或一些農民房,也不高。路邊的平房可以做些小生意,然後租住在裡面一點的農民房,這裡的房間都是沒有廁所的,是個單房間,上廁所要在外面的公共廁所,臭氣熏天,簡直不敢相信首都農村的居住環境連我們那邊農村都不如。為了省錢,家人租住的房子是比較老舊的民居,一個10多平方空間,住了3個人,我和老豆、老媽。還記得北京暴雨,外面下個不停,家裡的小雨也就下個不停,各種桶、盆呀派上用場。

第一份職業,蹬三輪

蹬三輪車。當時大紅門是搞服裝加工和批發的,很多人在久敬莊做加工,然後第二天一大早送貨過去,我跟老豆輪流登三輪車送客或者貨,白天老豆登,晚上我去登,然後輪流換著睡覺。就這樣蹬車了1年,積攢了錢,第2年搞了個推車,做早餐。

第二份職業,走鬼早餐。

蹬車起早貪黑,實在太累了,長久以往身體肯定吃不消。全家人經過商量,決定搞早餐,出散攤子,久敬莊的城管還蠻敬業的,把我們趕的到處跑。當時早餐做的也比較多,油條、麵條、小籠包、豆漿這些,每天老豆3點半起床,開始和麵做包子、準備熱乾麵,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早上5點鐘左右出攤,加工廠的工人這個時間點下班,去大紅門送貨的老闆這個時間點送貨,因此小村莊在天色還是漆黑的時候,人潮就開始湧動起來,熱鬧異常。當時單價記得很便宜,一份小籠包2.5元,油條1元,熱乾麵1.5元,餛飩1元,豆漿1元、蛋酒1.5元,好像是這樣的價格。就這樣躲躲藏藏過了1年多。

第三職業,早餐店

走鬼攤雖然辛苦,但是沒有太大的成本,基本上做了1年多,積累了開店面的成本,當時選擇了一個轉角位置的店鋪,除了位置好,店鋪可真是破,我記得店鋪裡睡覺的位置都是塌的,老豆們睡覺的時候要先墊些東西。

房租也不貴,租下來之後,算是有了個固定的居所,老豆繼續辛勞,家裡親戚部隊也逐漸往那邊遷移,多的時候,差不多7家親戚在那邊,大家相互幫襯,過的雖然清苦但是也不亦樂乎。


第四份職業,服裝加工

做早餐實在不是我想做的事情,由於親戚都是做服裝加工的,我也想做,於是找老豆借了一些錢,開始做加工,第一年加工與表兄弟合夥,做虧了,關係也鬧僵了,第二年,重新招人來做,行情還不錯,年底賺了差不多12萬。過完年之後,聽說做服裝批發的更賺錢,於是想著去租一個門面,然後做女裝批發。初生牛犢不怕虎,服裝加工與開檔口做批發,實在是大有不同,辛苦經營一年之後,又回到瞭解放前,這一年結婚生子,生活又開始拮据起來。

之後,離開北京,去了山西,去山西學做麵條,做餐飲。


最後悔的事

在北京打拼的那些年,最後悔的事宜莫過於當時手裡有10萬現金的時候,沒有看上四環均價4000房子,而是全部投入生意,第二年虧得血本無歸而迫不得已轉行離開北京。


一切都已過去,時間不可倒流,一直朝前看,希望未來更好吧。


現在又幹回自己老本行,做服裝了。




四爺一家說


我就是北飄,上學在北京,就飄在了這裡,回不去了。

說這裡難嗎,真的太難了,地鐵全是人,上下班簡直就是煉獄。我在北邊住過,西邊住過,現在住在南邊,以前只是國貿一帶,中關村一帶,亞運村等少數地方很多人,很擠。每年北漂到北京的人都不少,人多了,我不得不搬家到西邊,沒想到西邊人也多了起來。

大學剛畢業時,我在南邊大興待過,那是就覺得是郊區,做長途汽車似地進城,出城,如今地鐵開到了大興,每天擠地鐵也趕得上天通苑、回龍觀了。

生活在大城市,感覺人太多,很壓抑,沒有認同感。這幾年北京管理更嚴格了,小孩上學的事更一刀切了,房價上漲到別說普通職員,就是總監呀廠長呀,也買不起房了。

有些人可以回上大學的城市,有些人可以回自己的老家。而我這種身份就尷尬了,讀大學的城市就在北京,老家呢,是農村,我最熟悉的城市只有北京。

就說我的老家福建吧,我沒去過武夷山,只去過幾次福州廈門,我所在的上級城市三明,也只是路過幾次,根本就沒有資源、熟悉環境讓我感覺有親近感。

北漂的人,多數都是很有理想的人,總覺得5年、7年之後有大改觀,大不了10年以後吧,事業至少有點起色吧,生活感情至少穩定些吧,現實卻那麼殘酷,我畢業到現在都快20年了,我覺得和畢業5年的感覺類似,有那麼一點點經驗,卻遠沒到不可或缺的穩定程度。20年前在乎的東西,房子、戶口、圈子,20年後依舊最是在乎,感覺社會一點變化都沒有,也沒有什麼更溫暖的東西。

社會有很多發展,很多進步,北京新建的東西也不少,不過對於北漂人群來說,我真的不知道20年來機會是更多了,還是更少了。

北漂是因為階層不那麼固定,越來越少北漂,是不是意味著階層越來越固定了?當然,我更願意往好處去想,我想,是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北漂,覺得三線城市也行,四線城市也行,其實回老家縣城也行,也一樣可以跟世界聯結。一線城市大發展起來,其他城市也要有大發展。北京呀,除了人多,天氣還很燥熱,大家都說要住不起房子了,可人還是越來越多,有的時候都不得不懷疑世界的瘋狂。

地下室不能住了,多人合租遇到不少障礙了,估計能北漂夢也都暗淡許多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也是北漂,大學考入北京就一直待在北京了,今年是第十一個年頭了。說實話我覺得北漂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你說北漂一族難麼,毋庸置疑,幾乎每一個北漂都經歷過被房屋中介欺騙,頻繁的更換住所,搬家,地域文化差異等等問題。但是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感觸會不一樣,你會感謝這些苦難讓你變得越來越從容,淡定,歲月開始變得美好。

大概在2012年前後,我剛大學畢業,初入職場,每月工資是2800元,扣掉房租1200,剩下的錢完全不夠我當月的花銷,經常下半個月只能吃鹹菜就饅頭。如今回想起來,我太感謝北京這個吃麵食的地方了,饅頭做得又大有實在,一個饅頭才四毛錢,一個就管飽,夾上老北京的臭豆腐,簡直人間美味。就是靠著這個饅頭,我每天下班回來學習會計,拿到證之後跳槽到了一家世界五百強的外企,待遇一下子有了質的飛躍,我開始可以下館子了,週末也可以買點小蝦小蟹犒勞自己,境遇開始變得好起來,再後來我基於我在這家外企的工作經驗,去到一個更好的外企,收入翻番,可以有機會在休假的時候去三亞去西安去杭州看看,週末也可以看看電影喝喝咖啡,小資一把。

在此期間,我也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男士,談戀愛,結婚,買房,還房貸,有了我們的小寶寶。你會發現這些東西都是一步步腳踏實地來的,而且只要堅持不懈,一定會到來。

不過,如何堅持還是有一些說頭。不是說你就待在北京,每天暈暈沉沉度日,你的境況就會變好,你的壓力就會變小。首先還是要清楚你自己要什麼,比如我,我比較清楚我學的專業回到家鄉將一無是處,也比較清楚我的家庭環境是不能讓我找到一個好的企事業單位養老度日,留在北京才是我的機會。其次還需要與時俱進,一日不讀書,智商輸給豬。可能是我處在外企的氛圍,周圍的同事都一直在上進,在學習新的東西,所以影響到我,畢業這些年,我一直沒有放棄學習。第三,就是自己的為人處事也要和外界環境接軌,週末宅在家裡是萬萬不可的,或者自己學習,或者找幾個朋友談天說地,或者參加一項運動並堅持下來,這些看起來貌似跟改善北漂一族的境況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時間久了,這些事情會改善你的思維,提高你的精氣神,拓寬思路,最後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人生軌跡。

北漂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認為自己不適合北漂。即使你回到家鄉,或者去到其他二線城市,你發現你依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北漂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人生何嘗不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中呢?而且,即使你最終逃脫了北漂的苦難境遇,你的下一代很大程度上還是得經歷北漂或者上漂。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你清楚你自己要什麼,如果你有很好的資源,讓你在其他地方過得很好,內心很豐富,那我心安處即我家,祝好!


傲嬌男神家的媳婦


說起北漂,老漢算是骨灰級的吧!1987年來北京讀研,雖然是北京身份證,但是開頭並不是110;居京三十多年,但是大都在部委和央企工作,與北京市的機構打交道也不多;與老北京人的交往就更少了。所以老漢可以客觀的說說對北京和北漂的看法。

北京應該算是全國最包容的城市,因為各大部委央企及各種下屬機構人員絕大多數都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北京市各級領導很多也非北京本地人士;這些人士不會歧視外地人,相反會對北漂的家鄉人照顧有加,共同合作幹大事,你懂的。所以北京的成功人士中北漂人士反倒佔了大多數。

所謂北京土著(身份證110開頭的)中的大院子弟,其父母大多來自外地,也談不上歧視外地人。

其他的老北京,瞭解不多,但感覺他們大多很講禮數,為人也很局氣。

北京是首都,也是全國機會最多的地方,自然會吸引全國各地的人才,不是猛龍不過江,競爭當然最激烈。

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當地的土著居民,他們要同全國各地的人士競爭,而且還沒有退路,壓力該有多大?

所以誰都不容易啊。僧多粥少,資源有限,房價也高,交通也擁擠。其實國內各大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程度不同而已。

還是那句話,北京是全國對“漂”最友好的大城市,沒有之一。老漢在很多城市住過,廣州人歧視北佬,上海人看別處人都是鄉下人,等等。深圳人倒是也不歧視外地人(大家都是外來的),就是彼此太冷漠了。


那年那月那些事8


我是真好,說實話,我也北漂過,而且在北京漂了三年,做過廚師、服務員、保安隊長。

1、做廚師

剛到北京,選擇了建國門,因為聽人說,北京工資高,我就來了。

當時好高騖遠,應聘了廚師,其實我長這麼大,連一次飯都沒做過。

廚師長讓我炒一盤土豆絲,我就拎起旁邊的白醋往裡面灌,越酸越好。

廚師長品嚐完之後,點點頭,說道,“小夥子不錯,先從打荷開始。”

我當時對廚師長真心感謝,他胖胖的,三十五歲,和我是老鄉,人也很好。

從那以後,我就過起了沒羞沒臊,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

廚師剛炒好的宮保雞丁,我們自備一雙筷子,品嚐一下,廚師都不會說我們,因為他們自己也嘗,並且,還會讓我們嚐嚐味道怎麼樣。

然後,才是端給客人。

當然,吃也是有技巧的,比如一盤‘紅燒獅子頭’,盤子上就四個糰子,你可不能嘗。


2、做服務員

過年了,老闆見我也沒學到什麼,正好服務員趕著回家過年,就把我調到前廳當服務員。

有一個貴州的女孩,叫小晴,17歲,身材苗條,體重不超過100斤,但卻能舉起100斤重的‘傢俬’(通常指客人用完飯,用框子回收的盤子和碗等)。

而我就不行了,對於我在後廚偷吃偷喝慣了,舉100斤的東西還行,但一天要舉100次!因為每天客人至少有幾百桌!

他們走了又來,來了又走,吃吃喝喝,每天如此。

而我們通常從早上8點半就上班,晚上12點才下班,那個累啊。

3、當保安隊長

我時常用‘世上沒有捷徑’來勉勵自己。

可是,後來我真的找到了捷徑!

因為工作太累,我辭職了,在地安門的一家國企,應聘了保安隊長,雄心壯志依舊(其實就是臉皮厚)。

沒想到的是,我居然真的應聘上了保安隊長!

月薪6000元,每天就是看看大門,看看監控,免費吃住。

公司伙食那叫一個好啊,每頓雞、鴨、魚、肉,還有湯,有米飯,還有面條,吃完還有水果比如蘋果、梨、西瓜。

哦,對了,我們保安隊就我們2個人,另外一個是河南的,他是副隊長。

現在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辭職了,因為工作不僅枯燥無趣,做了三年,難以忍受!而且6000元在北京,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資了。

現在在廣東打工,做最靚的仔!(月薪2500,廠裡伙食不好,每天工作12小時)

現在我後悔啊。

討論:看完之後,大家打工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遊戲真好


本人80後第一批,曾北漂9年半,05年初到北京在北京一家酒店上班工作3年。後因自我膨脹,跳槽到海淀南路的一傢俱樂部酒店任職,在這個酒店先後做個服務員,客房主管,人事專員,大堂經理,運營總監,4年多工作時間還算穩步提升,但終因年輕氣盛,和財務總監(老闆親屬)發生工作爭執決議離職,輾轉自己又運營管理啦一家豐臺雲崗的酒店,工作一年多。因母親生病住院,辭職回家,照顧母親。總結下來北漂的九年,我所得到只有閱歷和人生經驗,至於金錢方面不敢恭維,所剩無幾,相對而言,高薪高消費,9年下來沒剩啥。現在老家發展已結婚照顧雙方父母,畢竟離家近,特別家裡就我一個孩子,父母在不遠游吧,落葉歸根。


A匪我思純


我又來北京了,為什麼早說又那。之前我在北京漂過,雖說我的老家離北京只有二百多公里,可是還是覺得在北京是漂著的生活。

七年前我從學校分配的實習崗位辭職,拿了一小包衣服,獨自就來到了北京,記得上學時候就聽說北京壓力大,租房難交通擁擠人多,那時就想等畢業了千萬不能去北京,北京也離家近還是走遠一些,去南方見識見識。可是真到了那時候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戀家,記得我們是去了合肥美菱冰箱廠實習,到了合肥進了廠房發現和我想的太不一樣了,唸了三年大專還是要從流水線做起,而且工資還不高。從去的第一天我就不高興,總是愁的不行,我同學還時常安慰我。了我就是不想在那裡待的了,就是想回家或者找個離家近的城市打工。因為實習都在十一月了,就決定先幹著吧,就這樣我在合肥待了三個多月,等過了年我回了家待到初七,本來是該回合肥的,可是我卻去了北京,打算先找找有沒有合適工作,有的話我就不回合肥了。聯繫了同在北京的同學,我倆在北京的寒風中開始找工作,可是那時剛過完年,有的人人家還沒上班,我帶的錢也不多,在北京找了一星期,我焦慮的不行了,也沒找到工作就決定先回合肥吧。回到合肥我感覺我還是不行,不想在那待的,只要有時間我就去網吧投簡歷,就這樣過了半個月,家裡人給我打電話說是我一個和我從小玩到大的表哥發生了意外,我很難過和震驚,我就更不想待的了,正好有個北京的公司給我打電話讓我去面試。我就簡單的瞭解了一下,就決定去北京了。

記得做出再回北京這個決定是早晨,我就起床去買票,到了代售點下的大雨我就買上了回北京當天晚上的車票。回到宿舍我簡單收拾了一下拿了幾件厚衣服,我就回了北京,剩下的東西還是我同學給我整理發的郵政直接郵回我老家了。

到了北京是第二天的中午,那家公司在六里橋那邊,我當時對北京也不熟,以前地圖軟件沒有現在這麼好用,人家和我說東西南北,我根本分不清楚。我還是一路打聽的找到了那家公司,我現在還記得那公司租的像是工廠宿舍得兩間房,寫著什麼什麼建築有限公司。我心裡還想著可能人家北京寸土寸金把,自己還沒畢業先跟著人家學吧,別的就不考慮了。和老闆聊了會,我基本什麼都不會,他可能也是缺人吧,就把我留下了。然後開車就把我送到了工地,在雲崗那裡還是什麼航空基地,我就是跟著人家做點工子的活,和我想的差距有點大,還是不想做也不會做。幹到第四天,我們打算焊接管子,旁邊一會來了個吊車,真好有個師傅讓我拿角磨機給管子做出一個倒角來,他一會要焊接,我哪會呀,那也得幹呀,我拿角磨機正在那比劃著怎麼幹呢,突然那個吊車動起來了,還把氧氣瓶給碰倒了,倒下來頂端還把我給掃到了我肩膀上了,我一下眼自黑還昏迷了幾秒,這件事讓我至今難忘。最後那裡的甲方還給出錢去拍了個片子,還好沒什麼大事,等從醫院出來,我就和公司的人說我不幹了,我就聯繫了我同學直接離開了那裡,四天的工資都沒要就走了,這也算來第一次在北京工作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吧。

之後我聯繫了在北京打工的同學,他們四五個在南三環分鐘寺那裡住的。我記得那天下午還飄著雪花,我在分鐘寺村口還等了我同學一會,感覺特淒涼拿著剛拍的片子,我同學帶我七拐八拐的到了他們租住的公寓裡,說是公寓事實就像以前的筒子樓,很黑四層小樓,我們在最頂層住的,一個月三四百塊錢。我們三個人住的一屋後來成兩人。

我暫時有個落腳的地方了,可是錢不多了,我也沒帶行李,就在周圍買的都是便宜的被褥,記得那時剛曝光黑心棉,我買的那被子棉花睡了幾次都分家了,我直怕是買的黑心棉,想的等找到工作發工資了,一定要趕快換了這些。可是找工作哪有那麼容易,記得那時我和我那同學女朋友一起找工作,我們倆找了星期也沒找到合適的,最後就選擇電工銷售吧,那時做什麼收藏玉璽的電話銷售很火,我倆也隨便找了一家說是碰碰運氣看看能掙到大錢不,就在劉家窯附近,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去的前三天是培訓,培訓些我都挺喜歡的文玩姿勢,但也感覺都是騙人的,心裡就不安起來了,等到第四天就開始讓我們打電話了,我這人其實嘴笨,一和陌生人說話就緊張,更別說讓我賣這些假東西騙人了,感覺良心過不去,雖然他們說堅持下來一個月掙幾萬都沒問題,可是我心裡還是過不去那道坎,等的中午吃飯我和我同學的女友說,我不想去了,幹不了那個,結果她和我說她也幹不了也不想幹。我倆下午直接就沒去,進了網吧從58同城上投簡歷找工作去了,我這次是批量選擇和我專業相關的工作。一下午投好多,就等的給我打電話了。

過了兩天我去我後來工作了三年多的那家公司去面試了,雖然工資不高,可是和我專業對口,我就去上班了,接著就一直幹了三年多,這三年多時間我在南三環分鐘寺那裡住了一年多,後來我同學回老家,我們公司也有宿舍,我就搬到了夏家衚衕住了一年多。最後一年對象也有了,房子也有了。壓力也越來越大了,後來因為對象在昌平當老師,公司也不提供宿舍了,我就和對象在昌平租房子了。

我覺得北京哪都好。交通雖然很堵,地鐵人雖然很多,其實習慣了都是能適應的了。我這個人就覺得北京這個住房問題是一個難題,房租越來越貴我們租的房子也越來越小,以前找城中村公寓住,後來公寓漲的離譜,就找樓房合租,可是依然很貴,為了省錢我們就找隔斷或者廚房住。一個月800的廚房我住了半年,也被中介騙押金,最後半年我和對象找了個大的地下室住,那還一個月500。

在有了對象的前半年,我貸款在我們市裡買了房子,我就大算等有了對像,就回老家發展,有了對象一年房子下來了,再次面臨在北京換房的我們,決定辭職回來了,我和對象從做出決定到離開北京,用了不到一週時間,把有用的都寄回老家,沒用的就賣了,我倆義無反顧的回了老家。

剛回來的時候,住著自己寬敞的樓房,自己那叫個放鬆,這才叫生活嗎,在北京太心累。這樣過了幾個月,發現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工資也比北京低多了,那也覺得回來好,沒有房租了,會越來越好了。

回老家這幾年,雖說不需要為房子發愁了,可是自己工作不穩定工資不高,老家的慢節奏生活,使我又開始懷念北京的生活了,雖說壓力大些,可是很充實。並且發現自己素質也越來越差。就這樣我在老家結婚找工作換工度過了三年多。這三年多我只有退步再退步。後兩年我每過完春節招聘季的時候,我就會投些簡歷,來北京面試面試,找尋回北京的理由。

直到去年的夏天,在北京同事的缺說下和正好有一家能給我高工資的公司要我,我和媳婦商量下我自己來到了北京,當剛下大班,熱氣撲面而來,心跳的很快。我當時在想,我又成北漂了,又要為了租房掙錢而在北京工作了,我的技術還行嗎,還能適應北京的生活嗎,心裡有好多問號再打轉。雖說想的多,可是自己已然來到了北京,那就為了錢也得待下去,我就硬著頭皮開始了又一次的北京生活。

這一次的北京工作是需要我大量出差的,不出差就在北京公司待著,幾年沒幹過老本行了,手有點生疏了,好在和以前的同事都有聯繫,不會的可以打電話問問,就這樣過了兩個月,我覺得挺不錯的,盼望著能長期待下去了,可是這家公司在我能轉正的第二天把我給辭退了,啊呀我覺得好受打擊,想立刻回家。回我原單位那裡才能提現我能力的地方去,好在老家單位還要我,我就一刻沒停留,立馬回了老家,這次北漂對我很受打擊,可是我想我還會回來的。

果不其然我今年又來了,為了生活也為了自己不在渾渾噩噩,我決然辭職了,再次來到了北京重新開始我有一次的北京生活,這次我看開了好好掙錢,努力生活,再有更多的時間,我要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北京!!!!


空想老三


我爺爺那輩 北漂來北京的 也是北京第一批建設者 在住總公司看圖紙的工程師,現在二環三環好多樓房建築都是我爺爺那時候蓋的 父親是廚師 通過努力也站在了行業頂峰 做了國宴廚師 我在一家央企搞科研 也在不斷努力 為國家為北京多做點貢獻 現在應該也算京三代了 二環四套房兩輛車 北京是個用心努力就能有成績的地方 我愛北京 加油💪


北六可愛多


2012年為愛來北京,13年結婚,16年生了女兒,為了女兒的到來,我和老公決定在北京買房,所以在我生女兒的那一天,正好約的過戶(後來推遲了幾天過戶),雖然只有60平,但也是算在北京有個小家,然而租出去一直沒住上,租個公司附近的房子,即使有房有車,也解決不了孩子戶口問題,北京不能高考,中學終究要回戶籍地上的,不然孩子學習跟不上,終究還是個北漂


花心Lily


我漂了快30年了,說不清楚什麼感覺,就憑自己的能力吃飯,現在50多歲了,不幸又失去了工作,一下子到了幹臨時工都沒有單位要的囧境!保安公司才給三千塊錢的工資,租房就得去掉一半,還不如回家種幾畝地,吃點純天然的糧食和蔬菜,踏踏實實的享受剩下的歲月,我是農民工,在北京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認真工作,能帶回家的只有年齡,呵呵呵,別了,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