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考研期間的學習與放鬆,為什麼有人三個月考名校?

範東臣


在這裡不單只是強調效率,選擇也很重要。考研🐶說一下過來人的想法:

1.學習能力與天賦

有些人就是有學習的天賦,上課只要聽一遍就能理解並且記得住,平時各種社團活動創業比賽也不落下,而且還能跳舞唱歌彈琴樣樣通,像這種上天眷顧的人,有的很努力,也有的很懈怠,但是不要只看那一群懈怠的人,既有天賦又肯努力的人才是最強勢的勁敵。他們只需要花平常人一半的時間就能達到兩倍的成效,三個月考入名校不是空談。



2.心態

有一部分人一緊張腦子就會短路,本應該能理解的卻理解不了,本應該能學會的就是學不會,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一緊張,雖然能提高做題速度,但是做題正確率卻會直線下降。這種情況調節心態最重要,日夜苦熬勤奮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強身健體,宣洩情緒,做到勞逸結合,鬆弛有度。腦子呈放鬆的狀態,就像一塊乾癟的海綿亟待吸水,汲取知識的速度也會比平時快很多。



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在考場雖然不說超常發揮,但也應該能把該拿的分拿下。經常考試對完答案後很多同學都發現自己本不應該丟的分再考場上一分不落的還給了出題老頭,這種時候正常心態很重要。

3.選擇

題目說的是名校,但卻沒說明專業。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在競爭比較激烈的就屬經管法,計算機醫學等稍微熱門的科目排在第二梯度。想要考名校的這些專業,只准備三個月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別的一些冷門的科目,往年勉勉強強才能招滿的,精心準備三個月還是很有考上的可能的。有些人可能認為,讀這些冷門專業出來不容易找工作,但我覺得這些想法是落伍的。現在都提倡交叉學科人才,經管法更歡迎理工科同學跨考,因為他們有較強的邏輯思維,編程能力,還有了解實體行業的發展;



此外,其實現在真正從事自己專業工作的人不多,我同事理工科的,幹了五年移動就跳槽來保險了,還有一個學師範的,也是做了投資顧問十多年。如果你真的想學,完全可以上網去圖書館找資料自學,沒必要侷限於自己的專業,不妨把自己的眼界開闊些,感受更多的事物。


javastatapython


小編一直在強調,學習最重要的不是看你花費了多長時間用在學習上,而是看你的學習效率怎麼樣,然而回歸到問題的根本,小編要勸大家不要盲目的看別人3個月考上了名校,更不要盲目的看別人什麼時間什麼形式放鬆學習了,你要有自己的學習節奏。


一、考研準備時間

一般普通人準備考研是8個月——一年的時間(這裡的普通人指的是在學校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在職人和其他考生則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題目中說的3個月,備考時間著實太短,一輪書都看不完更不可能說看熟悉去考試;時間過長,我們如果不能好好調整狀態就會感到疲憊,最後也把時間浪費了,複習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不用和別人比較,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吸收能力,掌握自己的複習進度即可。

二、怎樣才能短期就上岸?你要具備以下條件

(1)基礎優秀

大學期間學習就一直優秀的同學,就證明他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情況就已經比大多數對手厲害了,這時他考研用的知識不僅僅是考研準備這一年,而是大學這4年。

(2)目標院校剛剛好

制定合適的目標也是決定能不能短期上岸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本科成績還不錯的同學,選擇一個普通的高校普通專業去考,那考研的難度就會降低很多,短期內複習上岸也是可以做到的。另外,如果制定的目標太高,還渴望著短期內上岸,醒醒吧!  

(3)高效的學習方法

得當的方法確實提高效率,讓自己事半功倍,有效地節省複習時間,並且還能掌握知識點,得到高分。 

以上,就是小編的經驗,如若你是學霸,必定能夠上岸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