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奢靡腐化墮落的資本是什麼,是他天才管理,盛極一時的富裕嗎?

大馬哈魚12


隋煬帝,政治雄心上唯一可以與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一位帝王。他的墮落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

他開始墮落之前做了兩件大事:親征高句麗,開大運河等系列大工程。

也許,真是天命。又也許,是有人在背後鼓唆,煽動。

原本,高句麗並不是很難打的大國,前後居然打了三次,在死之前還曾籌劃準備打第四次。

按說,開運河應該是利民工程,卻又給他這位有雄心的帝王扣了一頂大罪帽子。

這兩項原本利國利民的好事,最後卻成了禍國殃民,勞民傷財的千古罪名。要說這是命,隋煬帝也曾經想過,就是不認命,最後身死的時候,也許他也有一絲寒意?

當然,隋煬帝終究是敗了。也許,他也想過,為什麼自己的天地雄心,宏偉壯志,不能得到臣民的支持?難不成是自己的管理能力出了問題?還是人事協調出了紕漏?本著一片治國誠心,卻得不到所有人的理解?

這樣的臣民群憤情形,一再地打擊著他的自信。一次次的失敗,一遍又一遍摧毀著他的意志。也許,這就是他奢靡墜落的理由。

又或者,他到死也沒覺得自己墮落,只是被人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架呢?





黎傳宇


隋煬帝在歷史上譭譽參半,我個人是比較欣賞他的,長得帥,文武雙全,是個有雄心壯志的皇帝。

隋朝之所以有資本,主要的是隋朝結束了300來年的混亂南北朝,疆土擴大,錢也就有了,在加上隋文帝這個人特別節約,從不亂花錢,每次吃飯就一道葷菜,衣服破了在補補,國庫裡盡是糧食和絹。

父親一代留下了大批物資,給了隋煬帝留下了可以揮霍的資本。他想要成為一代帝王,想要留下豐功偉績,但是東征高句麗需要錢,修運河也需要錢。

修運河用了300多萬人,百姓甚至自斷手足來逃避徵工,叫做福手福足。建好大運河後,他又大肆揮霍,靠著運河南巡,下令建造數千艘船。比如隋煬帝乘坐的龍舟,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隋朝一尺約等於現在的三十公分,那這個龍舟就應該是約六十米長,十五米寬,十三米高。這十三米的高度被分為四層,其中,最上層分為正殿、內殿和東西朝堂,中間兩層一共有一百二十個房間,最下層是宦官和船伕居住。整個船體到處裝飾著金銀珠寶,還掛滿流蘇,遍插羽毛,極盡奢華。

隨著隋煬帝大肆揮霍,百姓越來越承受不起,當時動盪不安,叛亂的越來越多,隋煬帝自己也管不了了,索性開始醉生夢死,最終被宇文化及帶人殺害。


御指點江山


隋煬帝的墮落是聰明人的墮落。他的形象是被醜化了的。從歷史上來看,他應該是和秦皇漢武差不多的人物,只是運氣比秦始皇和漢武帝差了很多。

秦始皇繼六世之餘烈統一天下,漢武帝繼承文景之治的富庶帝國開疆拓土。隋文帝也給煬帝留下富足的宏大基業。三徵高句麗失敗,給自命不凡的他沉重打擊。所以才沉湎酒色排遣鬱悶。

如果是個庸人,那麼會坦然面對失敗的,反思錯誤勵精圖治。恰恰相反,是聰明誤聰明。商紂王就是如此。古之成大事者,除了有過人的才智外,多能忍人所不能忍,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壓力。重耳,劉邦,劉備都是堅韌之後成功。而煬帝未經磨礪,繼位之前雖有幾次軍功,未遇強敵,卻加強了他的自負。繼承大統雖然聰明能幹,卻是能幹誤了他。

庸帝可以自守,而他的才幹讓他不甘做一個平庸的皇帝。功業不成,就自暴自棄,後面的滅亡,加上李氏得位不正,李世民又第一個干涉史官記史,隋煬帝就成了昏庸殘暴荒淫的人。

就像蘇秦感嘆若在洛陽有三畝地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蘇秦,未經磨礪不成才。然而面對失敗沉湎墮落,終究不足成為一世英雄。


風兮29


只不過是性格使然。隋煬帝歷史評價褒貶不一,因為他確實是一個天才,性格又是很灑脫和隨性,也許那些科舉制大運河的盛舉就是他天馬行空思想和行為才能夠達到的高度。只不過為了盛唐做了嫁衣裳。很可惜。


方圓君


第一,隋煬帝腐化好色的事,更多的是小說裡給人的印象,這皇帝老兒好色還得看他有多少孩子和嬪妃。隋煬帝兒女有歷史記錄的只有六個,三男三女!而且蕭淑妃是楊廣的原配夫人,不是奪來的,原配!

第二,隋文帝楊堅時代的糧食產量很高,根據說唐史的記載,楊堅隋朝糧食的總產量已經超過貞觀之治的總量,甚至是代表了古代糧食產量的巔峰。

第三,楊廣純粹是繼承了他父親遺留的家底!三次攻打高句麗,輸了三次。也把國家拖垮了!

第四,楊廣對中國文化教育發展有貢獻,科舉制度就是楊廣發明,大運河的開挖解決了北方糧食短缺問題,而且還是唯一一個走過所有國土的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這麼敢折騰的理由就是他老子留下的家底!如題,是這樣的,沒錢沒糧他不敢!!!




尉藍星空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小字阿摐,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 581年,被立為晉王,率軍消滅陳朝,謀劃奪嫡事宜。600年,被冊立為皇太子。604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洛陽(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頻繁發動戰爭,加之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楊廣為叛軍所縊殺。江南世族以文化正統自居,瞧不起隋朝開國的那些關隴勳戚,所以煬帝下江南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壓服他們。有一個名為何稠的人給煬帝出主意,在天子禮服上畫日月星辰,用羽毛裝飾儀仗,一切都豪華至極。為了滿足皇室海量的羽毛需求,各地老百姓在水上、陸地佈下天羅地網捕飛禽,不管是大的小的,還是美的醜的,全部一網打盡。

  隋煬帝第二次巡遊江南是在大業六年(610年),入住前一年才竣工的江都宮。此時大隋朝國力臻於巔峰,外國人也都見識了中國以絲綢纏樹的闊綽。除了高麗以外,各國使臣雲集江都,朝拜隋煬帝。就是在這時,煬帝動了徵遼東的念頭,也打算藉此消耗各大世家的實力。然而動員天下財力三徵高麗,均以失敗告終。在比如他開創的科舉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使得讀書人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科舉制度影響了中國歷史一千多年的發展.他開鑿的京杭大運河使得南北交通更加方便,節約了運費,至今還在使用.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雖然隋煬帝是個暴君,但是他對於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功大於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