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徐春良紫砂壺值多少錢?

手機用戶53368325699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宜興制壺歷史悠久,大師倍出,擁有一把好壺,尤其還有大師或名人款的作品自然難得,但是現在很多亂象,包括假大師,假壺泥,假證書,正好前段時間聽聞一個也和徐春良壺有關的事情,告訴大家來分析

1.一個實例給大家思考

某遊客在江蘇無錫蠡湖紫砂館買了個“徐春良制”的紫砂壺,這個蠡湖紫砂館,是報團旅遊必去的購物地之一。壺的做工看似不錯,但被明告知是推薦的仿品{推銷員說是拍賣價80萬的仿品},150元,特價品不講價,兩旁的打八折,名家作品不還價。是什麼拋光壺,壺身簡潔,略扁,沒圖案,偏棕紅的,底部刻著【徐春良制】。

另外還有一位男解說,極力推薦刻了字的一款,400 ,說更有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贈送這個150的。推銷的人說紫砂壺用得越久,價值越高。

其實告訴大家,徐春良並非有名壺匠,甚至有口碑作品都少,真人在否都未知,很可能是杜撰虛構一人,在這種連款都不確定的情況下,壺的質量可想而知。在旅遊區,這種工藝品的水份相當之大。

2.多學會自我鑑別,質量比名氣更重要

鑑定宜興紫砂壺優劣的標準歸納起來,根據長期經驗,分享給大家五個字,即“泥、形、工、款、功”。

一是“泥”:評價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先是泥的優劣。按泥的色來分,有黑泥、深紫泥(俗稱“拼紫”)、淺紫泥(俗稱“普紫”)、紅泥、米黃泥、綠泥六種。兩種以上的泥混合或者加入化工呈色劑,又可產生許許多多的泥色。近年來,凍梨泥色、墨綠泥色、古銅泥色,就是這樣產生的。化學泥壺自然可想而知。

二是“形”:歷史上遺留下來許多傳統造型的紫砂壺,例如石銚、井欄、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樁、仿古等等,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平和,超世脫俗”,所以古拙之形為最佳。紫砂壺流派分“筋囊”、“花貨”、“光貨”等只是風格區分,無高下之別。

三是“工”: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原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壺的款識。

歷來,紫砂壺是按人定價,名家名壺身價百倍。在商品社會尤其顯得突出。這樣,市場上就容易出現許多模仿名家之作,偽造的贗品屢見不鮮,選購名壺尤其須要小心。

五是“功”: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

3.選擇壺必須到正規工作室或可靠商鋪看實物,不要完全依賴圖片介紹,或盡信證書,一把好壺必須靠品質給大家帶來好的享受。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有所幫助,以後多交流,共學提高





寶瓷之家古瓷藝術


不認識,大師太多[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