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的時候,怎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

CarKei


大學的課程相對高中來說要輕鬆很多,作業也少,考試壓力小,大學生平時的空閒時間挺多的,要想靜下心來好好複習,我認為要選擇好的學習環境,找到讓自己專注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好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對於學習時間、專注程度影響很大。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寢室學習一天,可能還不如去自習室幾個小時。當你身邊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的時候,這種氛圍會感染你,讓你專注於學習本身。所以,建議你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能不要待在寢室,就不要在寢室。

然後就是找到讓自己專注的方法。學習的時候總是想要看一眼手機?總是想玩手機?那就把手機放進包裡,不要讓自己輕易看到、摸到,或者用番茄鍾這種軟件來強制自己不要玩手機。當然,也可以給自己制定好計劃,安排好時間。總之,要找到自己為什麼不能專注的原因,並解決它。

在大學裡,有想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這份心是好的,多去圖書館、自習室,找到好的讓自己專注的方法,會讓你事半功倍。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


扇貝will


靜心學習這個問題分內部和外部。

  • 首先講外部環境,外部層面比較好解決,就是
    與影響你學習的環境做隔離

宿舍舍友都在刷劇?那就去圖書館。

同學喊著去通宵轟趴?禮貌拒絕。

不要讓外部環境干擾你。


  • 然後就是自己內部的因素。

1)認識到學習的價值。

有一種說法是“大學60分萬歲,多1分浪費”,這種話是高中老師糊弄學生的,大學學習從來不怕多。

學習的價值表現在外部是高績點,獎學金等,表現在內部就是自己專業素養的形成與專業能力的培養,延伸的作用還有自信的建立等。

2)馬上行動

大學生一定要意識到大學是學習的黃金時期,人生中很難再找到這樣沒有外部壓力的,可以全心全意提升自己的時間,所以要馬上行動起來。

3)合理規劃

如果你在一天中訂了10項學習任務,但只完成了6項,先不要責備自己,不一定是你的能力有問題,可能只是計劃不合理。

不如每天制定3項任務,那麼完成了6項就是超額完成,這樣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有助於你堅持下去。

4)學會原諒自己

社會上一些“清華學霸時間表”之類很害人,沒有人可以像機器一樣過每一天。所以假設有一天沒有好好學習,也不要立即喪氣覺得FLAG已經倒了,第二天繼續就好。


做到這些,你就可以從容,靜心,持久的學習下去。



祝大家都能有光明的未來!

我是一級追球手,專業輸出K12以及高等教育乾貨,感謝您的點贊與關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級追球手


這位同學,我是王少康,我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吧!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儘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複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複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裡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鐘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複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王少康


王少康


在大學的時候,怎樣靜下心來好好學習?

第一,步入大學校門時,就應該對大學在人生中所處階段有一個大致瞭解。一所大學近似一座城,涉及到生活、學習甚至工作等各個方面,是即將步入社會前的關鍵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三觀”應已具雛形。

第二,很多大學在學生入校後,即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課程,也是希望同學們在進入大學階段便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有規劃,對學習及努力達到的目標較為明確。而往往,很多學生對此類課程重視程度欠缺。

第三,結合未來職業規劃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生成長計劃,不必大細緻,但應有主線,最重要的是有些任務計劃必須是“雷打不動”的。例如,專業基礎課必須是95分以上,大一必須拿到駕駛證,大二必須過英語四級等等。

第四,合理規劃時間,勞逸結合,全面發展。上課集中精力,講究高效率;適當的體育運動,造就健康體魄;參加集體活動,學會與人相處;接觸異性朋友,上好人生的必修課等等。這些看似分散精力,實則讓你充實,並形成習慣,自然舒暢,心也就靜靜地靜下來了。

很多著名的高等學府的高才生都是有自己的規劃,並按自己的計劃步步夯實的,如果想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還是要借鑑的。

作為大學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如若大學期間沒做到,遲早還是要補這一課的!





展翅振宇


大學,多好啊。花時間去戀愛啊,去培養自己的興趣啊,去旅遊啊。開玩笑了。

大學被西方人成為象牙塔,在中國,被學習折磨了這麼多年的中國孩子來說,像天堂一樣,可以做很多之前想做做不了的事情。大膽的戀愛,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慢著,我們是不是該花點時間靜下來想想你想要什麼,你對未來的路是怎麼規劃的?這些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當然想過的人也不會提這種問題了。

大學是一個人從家庭學校的溫室步入社會的過渡期,這個階段很重要!我們不僅僅要學到一技之長,更重要的要學會人格獨立和自己的價值觀!我們要學習怎麼和人打交道,學習解決問題,學會拒絕別人等等,很多的事情我們要在大學學習。

你不能靜下心來學習,有很多的外部原因,比如舍友在談戀愛,舍友在玩遊戲,同學在練攤創業等等。但關鍵的問題是你的內心,你想的太多了,卻做的很少!如果你想考研做技術型人才,你就好好學習,如果你想創業就多出去走走試試,你想畢業後就工作,就多瞭解現在你算從事的工作的內容等等。

當你畢業後,你就會發現,各種問題撲面而來,找工作,租房子,父母催婚,職場矛盾等等。你是不是要獨立不向家人求助經濟支持,你是不是要留在大城市打拼,你是不是有合適的戀人一起努力到結婚?

我到而立之年了,我以一個過來人講幾個我的故事。

1,租房子,我上大學在石家莊,那裡的冬天很冷,我工資不高,在學校旁邊的村子租150元的房子,只有6個平方。靠南邊是大大窗戶,夏天很熱冬天很冷。冬天的時候,有沒暖氣,我就用可樂瓶子裝上熱水放到腳底取暖,早上醒來的時候,我被子裡的瓶子裡的水已經結冰了。在那個房子裡住了一年多。

2,找工作,我是學工科的,實習的時候做技術員,還不錯當時,後來我想去做銷售,工作大幅度減少(銷售是靠業績的)我從第一個月700多的工資做到第二份工作(也是銷售)最高一個月拿過4萬多。第一份是純電銷,第二份是電銷和陌拜。每天早晚都會跳抓錢舞,週末也要加班,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多。

3,談戀愛,我很感謝我大學和剛畢業遇到的女孩子,特別漂亮,特別賢惠。不花我的錢(我當時也沒錢),給我做飯洗衣服,一起住那麼簡陋的房子。不過後來都分開了。祝他們幸福!

說了這麼多想告訴了,大學時糾結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好好計劃你的大學生活吧!因為等你工作幾年以後,你會後悔的是你沒有好好珍惜這麼黃金的時間!


秦洋步履


當你寒假回到家中,再次看到現實的蒼白和無奈,我不信你還能浮躁得起來!

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的大學是在苟且中開始的。

因為被調劑到一個聞所未聞的專業,灰心又迷茫。每天渾渾噩噩,雖然沒有徹底放棄,但也沒有全力以赴,每天遊走在學與棄的邊緣,很被動。直到期末降臨,才發現:

一學期下來,居然沒有買過一支筆,也沒有買過一本專業書,更麼有做過什麼筆記,但是特麼的要考試啊;更令人心慌的是,我特麼的還是個要轉專業的男人!

大學第一次對學習用心,是在期末來臨的壓迫下,是在發現自己有可能掛科、而掛了科就徹底失去轉專業資格的情況下。

可惜這認真來得有點遲,因為才想認真,寒假到了,好在最後那一個多月的臨時抱佛腳起了點作用,沒掛科。

然而回到家中,現實的蒼白和無奈,讓我徹底清醒,並從此將心沉下來:

貧窮就是最好的醒酒湯,苦難便是最強力的催化劑,而尋求擺脫,自然就成了最大的動力。

大一下期初始,便制定了學習目標和計劃,適當與宿舍和男生集體保持距離,增強自主活動能力;一學期下來,學年成績居然在專業能勉強排得上名次!

轉專業如願以償,迅速適應不再彷徨

來到新學院,壓力可想而知:要適應新環境,要面對新專業,還要彌補大一落下的專業課,更要與一幫已經在該專業浸淫了一年的同學們競爭!想拿到名次,想領一份獎學金殊榮,何其艱難!

但想到,除了改變自己,別無他法,也就不再糾結處境艱難,而是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只要自己足夠強大,一切便可以迎刃而解,何必在乎那麼多有用沒用的!

這是我大學生活開掛的開始——從此不問東西,只一心一意!希望對你有用!


詩燈老師


娃子覺得好好學習包括課上和課外,下面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對於課上:1前排佔座,和老師溝通交流,一旦和任課老師有了親密感之後,責任感和師生情讓你繼續坐在前排並積極和老師互動。

2積極回答老師問題,當班上的同學寂寂無聲的時候,你的回答一旦成了經常性的,就會促使你主動學習,回答老師問題(此時班上同學基本仰仗你)會導致強者愈強的局面。

上面兩種都可以實現再很多人圍觀的情況下的自覺,君子慎獨,自習的時候管理好自己才更加困難。

對於自習:1所謂獨處學習的困難的情況下,可以再很多人(陌生人)的教室和圖書館學習,為了避免打擾同學,學習是最好的選擇。

2對於一個人學習的時候,為了完成學習,最好立下flag,設置懲罰目標,可以下載計劃清單類APP,限制時間,樹立緊迫感。

3對於細節:喝水可以集中注意力。

不要帶頻繁拿取的零食。

背書的時候走路背,來回走走,在固定的場所背誦一個題目,形成場所記憶。

關掉手機,或者不帶手機,或者把手機放在你懶得拿的地方。

希望對你有幫助。


瘋娃子物語


跟題主一樣,我也是個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的人。跟題主分享一下我的個人心得。

1.以目標為導向。其實我在大學大一大二的時候,沒什麼方向,就看著大家上課就一起去上課,碰到感興趣的課程或者老師就認真聽一下,不感興趣的就玩玩手機,跟女孩子聊聊天,非常瀟灑。

但是當你到了大三大四想找工作的時候就會發現,即使是本專業,很多技能要求是你在上課的時候學不到的,建議題主在招聘網上看看自己本專業工作的技能要求,會更加明晰方向。

2.以考證為導向,基本的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教師資格證,這些萬能藥水建議都考一下,真的有備無患,而且備考的過程很能靜心,尤其是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

3.特定的場景需求,基於我本人來看,我在宿舍基本是學不下去的,手機和電腦實在是太香了。所以我沒課的時候儘量逼迫自己去圖書館或者空的自習室,在這種環境下,雖然偶爾會走神,但是很容易沉下心來。尤其是早晨的時候,人不算多,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會很有寧靜感。

4.嘗試看紙質書籍和專業報告,我有一段時間,公眾號裡面稍微長一點的文章都看不下去,只有圖片和視頻才能看下去,非常浮躁。所以我嘗試靜心,去看看紙質書籍,以及網上別人的論文,有些社會學的論文特別有意思,推薦你去相關學術網看看。

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來作妖


現是一大三學生,深有體會,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是多麼的可貴。





渡過了三年,在我看來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有以下幾點。


1.明確自己的目標。每個人剛進入大學時,對於自己的大學生涯多多少少是有很多憧憬的,有的人已經計劃好考研,考證,有的人計劃加入學校組織與社團鍛鍊自己,也有的人無所事事。而我的身邊也都經常接觸到他們,那些有目標的夥伴,基本上都泡在圖書館,這是他們靜下心來學習的見證。我也曾看到過一位勵志考研夥伴的日程表,每一天都安排得井井有序,學習真的是特別認真。他是學應用數學的,為了這個目標,他考了英語四六級,拿校級,省級數學競賽一等獎等等一系列,這些都是他努力奮鬥的結果。而其他的夥伴也陸續考取了各種證書,由此可見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是多麼的重要。2.多去圖書館或自習室。很多夥伴都說在寢室學習,但是寢室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因為缺少了氛圍,而在圖書館和自習室則不一樣,安靜的學習氣氛環繞四周,渲染著每一個人。我也曾去過圖書館和自習室,在這裡我那顆浮躁的心奇蹟般的安靜了下來並慢慢的投入學習,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學習到知識,也收穫了安定。

3.與好友一起相約學習。彼此之間相互監督,相互促進,也增進了友誼。我也是在一次偶然間與我的一個好朋友相遇了,她不是我的室友,不是同一專業的同學,可是緣分就是這麼奇妙,我們共同約好時間去圖書館,她要考證,我也要考證。週末也都定好鬧鐘,誰起得早就打電話喊對方起床,不得有過多拖延,這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我們之間美好的回憶,很高興的是我們最後都考到了。


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並不是那麼困難,興趣、目標、自律都很重要。在大學這三年,我收穫了很多,翻開書就學習已然成了習慣,而對於我的大四生涯就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A築夢旅程


記得在大學時,班主任講過一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學習都是孤獨的。之後在我考證學習時,我慢慢懂得了這句話的意思。

在大學學習,彷彿變成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尤其是在宿舍,當其他人都在玩手機而自己卻抱著本書讀時,總覺得我是個“異類”,後來我改變了做法,不再邀人一起去學習,而是沒課時自己一個人起床去圖書館學習,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圖書館時周圍都是讀書的學生,環境也都是非常安靜的,只有這樣我才能沉下心來學習。

我是一個心沒有那麼容易靜下來的,所以只有環境安靜心才能靜下來認真的學習,也不用在意自己是否合群,學習佔了大學生活的絕大部分,我們既能是一個個體,也能成為集體的一部分,想學習時不用在意他人的目光,做你自己想做的,結果會給你回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