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廣花榮是宋江的嫡系,智勇雙全,為何卻沒有評上五虎上將?

邱名幸子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我們都知道,小李廣花榮是宋江的嫡系,這絕對是排名最前的嫡系。從清風寨知寨不做為保宋江,一直到最後陪著慷慨赴死,水滸傳中獨一無二了。那又是什麼大計讓花榮沒有人選五虎上將呢?

在梁山大排名時,宋江主要在幹嘛?考慮招安,這就是宋江的大計。花榮雖然智勇雙全,但梁山不缺人才,像關勝、林沖、呼延灼等,在能力和威望等方面不差於花榮,所以除了前面的四位排名外,花榮靠不上去,頂多替下自己妹夫秦明而已。那麼排五虎上將中肯定是老么,沒有起到核心作用,所以宋江為了大計,硬用新上山的關勝壓了梁山元老林沖一頭,就是因為關勝是降將,而林沖和高太尉有仇,五虎將有了第一名的支持,自然就好辦了。

花榮的排名就很有講究了,儘管花榮沒有人選五虎將,但排名第九,算是核心靠前的人。五虎排完了,該派八彪了,正好,八彪需要一個老大坐鎮,而且是一定能支持宋江哥哥大計的,所以花榮當仁不讓就是最好的人選了,而且以排名來說,當仁不讓的八彪首領,而且實權會比五虎的老么要強得多,這樣就把八彪緊密的靠在宋江哥哥的大計上了。

其實我們再看看小彪將、水軍等排名,就更不難看出宋江哥哥的良苦用心了。要不是魯大師實在威望高,估計連步軍老大也坐不上,不過好在魯大師與世無爭,而且步軍不是梁山的主導,所以哥哥也就放心了。所以說這也是宋江哥哥運用權謀中智慧的表現。

這也是目前職場中常見的現象。個人見解,如有不同看法,敬請評論和留言指正。


數字化職場


第一,花榮的官職並不符合五虎上將。

關勝的領兵指揮使、秦明的青州兵馬總管兼指揮司兵馬統制、呼延灼的汝寧郡都統制、董平的東平府兵馬都監,隨便拿出來一個都不是花榮一個小小的武知寨可以比得。而且關秦呼董四個人都有帶兵經驗,也有帶兵作戰的經歷,關勝和呼延灼甚至還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歷,秦明和董平都是據兵守城的高級武將,這些都不是花榮可以比得了的。

林沖雖然沒有帶兵經驗,但畢竟資歷擺著,而且林沖個人武藝也確實對得起五虎這一檔位。

總之,能夠上五虎,需要的是一個全能型選手。

第二,花榮的個人武藝不足以位列五虎。

花榮的箭術確實厲害,但槍法實在不敢恭維,縱觀全書,花榮的槍法沒有擊敗任何一人,這和能把槍玩出花的董平、林沖比,是本質區別。

能抵住秦明五十回合,確實是他的高光戰績,可到了最後,還是放的暗箭才嚇退的秦明。

縱觀全書,秦明就算再沒腦子都不會去追一個沒把握打贏的人,比如袁朗跟呼延灼,因為幾個人實在是半斤八兩,秦明沒把握打贏,所以沒有追,原文也寫了“見賊將勇猛”。所以秦明追花榮,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秦明自認為可以打敗花榮,而且原文已經寫了花榮“連抵”,已經很隱晦的寫出了花榮不敵秦明的事實。就比如同樣的情況,秦明追了欒廷玉。原著描寫欒廷玉“落荒即走”已經寫的很直白了,欒廷玉支支吾吾了二十回合確實打不過秦明。

而且秦明五十回合平呼延灼,呼延灼五十回合平林沖,說明三個人都是八斤八兩,誰也沒資格笑話誰,沒有誰比誰高一頭的說法。

關勝比其餘四虎強一點,這個基本上沒什麼好爭議的。

董平這個小年輕能夠讓韓滔速敗(原文並未描寫多少回合,但可以肯定回合數不會太多,因為宋江緊忙讓徐寧替下了韓滔),這基本上跟韓滔硬扛秦明二十回合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第三,花榮帶來的影響力,遠遠不如關秦呼董這五個金子。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關勝是武聖關羽之後,自己在征討梁山時又是領兵指揮使;

秦明本來就出身於軍官世家,官至青州兵馬總管兼指揮司兵馬統制,這一點在原著中已經寫的明明白白,又在青州形成了自己的青州兵勢力,而且秦明落草是帶著這些青州兵一起落得草;

呼延灼本來就是開國名將呼延贊之後,自己又是汝寧郡都統制,而且還有自己的拿手絕活連環馬;

董平的資歷跟上面三個人比起來稍微遜色一些,但董平年紀輕輕就能坐上兵馬都監,又能在山東、河北名聲大噪,可見董平不光有本事,名聲也是聲名遠揚。

花榮有什麼?被劉高抓起來的時候確實名聲大噪,連他的上司青州兵馬都監黃信都驚動了。


青衫素人


因為,他懂得怎麼和領導搞好關係。

有能力不代表有地位。看看最近網紅流浪大師,什麼都明白了。



苗條6



手機用戶Madam


花榮為何沒有評上五虎將,其實這其中是有很深的內幕!

水滸傳裡,宋江的心腹眾多,像被稱為第一打手的李逵,秦明、王英、燕順、李俊、張橫、戴宗及背叛晁蓋投過來的吳用等人。雖說有這麼多的心腹之人,但是能被宋江稱為第一心腹人,能夠不避任何嫌說知心話的也只有花榮一人。

書中沒有明說花榮為何對宋江能如此死心踏地,一見面便納頭便拜,毫不皺眉的捨棄體制內的優渥生活跟隨宋江去當一名只知今天不知明天的土匪。可以說,為了宋江,花榮不惜付出所有。宋江也是對他另眼看待,十分器重。在梁山座次排名上,花榮也是力壓魯智深、武松、楊志等人,高居天罡星裡的第九位天英星。

既然花榮是宋江的第一心腹,宋江又如此依賴和信任於他,為何不把他選進最能代表權力中心的五虎將呢?

要進五虎將,首先,當然得有能進五虎將的本領,這是必須具備的硬性條件,不然,武力值弱了,眾目睽睽之下,若是強行選入是很難服眾的,再怎樣也不可能做得太過扎眼,不然,人心不服,失去信譽,隊伍就不好帶了。像宋江這類高人做事,是不可能露出痕跡授人以柄的。

我們來看進入五虎將的硬性指標是什麼?一是得具有超一流的武力,二是必須得是馬上將,從這兩點來看,花榮是具備的。

花榮作為曾經的清風寨知寨,是文武全才,馬上一條槍曾與五虎將的秦明交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敗,而秦明與其他五虎將交手也是不分勝負,從相互交手比較來看,花榮的武力是具備五虎將實力的。何況,他還有一手賽李廣的神射絕活,這可是大大的加分項。花榮如果入選五虎將是沒人會質疑,也足以服眾。既然硬性條件都具備,上頭還有大頭領罩著,為何花榮還是沒有入選呢?

其實,沒有入選五虎將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宋頭領並不願意花榮入選。

大家或許會很納悶,作為宋頭領的死忠粉,宋江會不願意花榮入選五虎將?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五虎將的陣營裡已不需要花榮。

我們來看看五虎將的成分構成,入選五虎將的是關勝、林沖、呼延灼、秦明、董平,關勝和呼延灼的共同點是,都是名門之後,關勝是關羽的後代,而呼延灼是宋初名將呼延慶的後人,兩人都曾是朝廷將領,都是因率兵圍剿梁山兵敗後被宋江勸降。這兩人投降梁山是有一定勉強的,是因勢所迫,骨子裡還是留著有朝一日能迴歸朝廷繼續封妻廕子的想法,不辱名門之風。這兩個雖和宋江不是自己人,但他們和宋江是同道中人,暗地裡早算是自己陣營的人。

而林沖在五虎半肯定得佔個名額,作為三朝元老,眾人能進梁山安身,全憑他當初火併王倫掃除障礙,無論聲望、資歷、武力,宋江不敢不給林沖一個名額。而秦明就不消說了,宋江心腹裡的核心層人員,宋江還把花榮的妹子許配給他,關係鐵得不能再鐵。

董平的入選很是微妙,他其實是個湊數的,是個邊緣人。選董平一是宋江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他的核心心腹裡,除了秦明和花榮外,沒有在武力值上能夠入選五虎將的。二則也是看中董平是單人一個,沒有陣營,和任何人都不結盟,這樣的人也容易擺佈。

再看看梁山上具有入選五虎將實力的人,魯智深和武松,這二人武力值雖夠,一則都是步下將,二來兩人和宋江並不一條心,他們是二龍山系的。武松本來是最早結識宋江的,但後來兩人就有些離心離德,關係有點疏遠不再親密。楊志,雖也是名門之後,卻不是宋江心腹,也是二龍山一系,和魯智深、武松走得近。孫立,武力值雖夠,也曾是朝廷命官,但早先打祝家莊時,有背叛其師兄欒廷玉的經歷,宋江對他並不放心。還有一個金槍將徐寧,他和董平的角色差不多,也是和誰都不結夥,選他和選董平都一樣,但董平有過連戰梁山數人的戰績,在聲望上要強些,選董平也更有說服力。

宋江不讓花榮進入五虎將,一是五虎將裡自己人已佔了多數,一個核心秦明,兩個幫腔關勝和呼延灼。二是花榮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這個任務也只有花榮最合適,那就是擔任他的貼身護衛。

宋江雖然出行日常也喜歡拿把朴刀,其實,那是為自己壯膽,也是用來嚇唬一般的劫道蟊賊用的。雖然他還做過孔家兄弟的師父,但自己有幾斤幾兩他比誰都清楚,所以得有個一流高手不離身邊擔任侍衛。戰場上常常風雲突變,萬一混亂的時候,一旦遇到有敵將衝殺到近前,他可沒辦法應付。有花榮在身旁足可安心。

大家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自花榮上梁山以來,就很少有過主動請纓出戰的記錄,常常是不離宋江左右,手綽長槍時刻戒備,只是有機會時會在後方時不時的施展一下神射術射殺敵將。

五虎將雖然風光,可是,一旦遇有戰事,出陣迎敵的也常常是五虎將。如果讓花榮入選了五虎將,那就得常常主動請纓上陣廝殺,一來常出陣難免風險就會大,容易損傷;二則梁山上可再沒有比他更合適擔任宋頭領護衛長的人了。有他忠心的沒他武力高,有他武力高的沒有他忠心,宋頭領洞悉一切,當然會留他在身邊。


飛越滄海新史觀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排出個五虎上將,這入選五虎的五個人個個是頂級武將,怎麼看都是是非常合理的,卻有很多人喜歡提出異議:



一,有人說關勝五虎之首名不符實。關鍵這名不符實還有兩個說法,一是宋江為了打壓百戰百勝的林教頭,二是關勝沾了祖宗關羽的光。

二,有人說秦明老喜歡打敗仗,明顯是個水貨,根本不配進入五虎,要把秦明踢出五虎!踢出去後誰有資格補上這個空缺?又有爭議了,有的說楊志武藝高強,足配五虎之名;有的說花榮不但槍法了得,而且箭無虛發,更適合五虎之位;有的……咳!

三,有的說董平實力一般!董平實力一般???

……不說了!



真是這樣嗎?施耐庵費那麼老大個勁弄出個排名,搞得一千年以後好多人心裡不爽,而且這爭議還有無休無止的爭執下去的苗頭!累不累啊?有那功夫何不重寫一部水滸,喜歡誰排誰天下第一,不喜歡誰就讓偷雞摸狗的時遷揍他,把時遷寫成天下第二,為天下第一的那位充當打手,見誰滅誰!

武松?你不就打了一頭老虎嗎?不用老大出馬,我時遷只用一個手指頭就能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魯智深?你不就拔了一棵柳樹嗎,傻子才幹那麼笨的事呢!我時遷在雲南作案的時候,曾進入過大理皇宮,偷學了大理段氏絕學六脈神劍,你魯智深拔起來的那棵柳樹,我只用最小的小指發出一點點劍氣就能斬斷那棵大樹。

閒話少說。梁山五虎排名是非常合理的,既無陰謀也沒算計,完全憑的是實力!秦明五十合鬥花榮平手,董平五十合打平徐寧,林沖五十合也沒拿下楊志,這些說明八驃將都能在五虎手下走五十合;楊志大名府鬥武戰平索超,說明八驃將實力均等,沒什麼強驃弱驃之說,包括排八鏢末的穆弘都能拎起李逵就走,李逵毫無反抗之力,穆弘武力更不差楊志花榮多少;而這些也說明五虎將林,秦,呼,董實力相近。八驃鬥五虎五十合平手,也不代表八驃武力等於五虎,五十合平五虎應該是八驃的武力上限,六七十合上應該不敵五虎,楊志鬥林沖五十合“分際處”被王倫叫停,說明楊志落了下風;如果林沖處下風應該是正中王倫下懷,他樂得林沖出醜是不會喊停的。



所以,五虎將整體實力還是高出八驃將一籌,而花榮作為八驃將中的一員,除了箭術,武藝並不比八驃將中的其它人更出色,排八驃正合適。花榮縱然是宋江心腹,宋江也沒必要非把花榮排入五虎,德不配位,何以服眾?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花榮是宋江的嫡系這個千真萬確,智勇雙全也勉強可以湊合,卻於五虎上將結結實實的還有著那麼一段差距。

花榮人稱小李廣,拿手神箭信手拈來百發百中,幾乎可以媲美史上箭術大家養由基和李廣了。人未到箭先發,常常是金風未動蟬先覺,暗算無常死不知。就是因為這個英俊後生的箭法確實高超,沒等對手拉開把式,這邊廂已然是三箭齊發,又疾又快,又準又狠,箭箭都是命門紅心,經常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

但這個花榮除了那一手絕活以外,那杆槍實在是使得不怎麼樣,雖然也堪堪能夠和一流戰將支撐個幾十回合,但那也是使盡了吃奶的力氣,通常是戰不數合,即撥馬便走,目的是以箭術勝人,而不是靠他那有點兒底兒潮的槍法。

這個也不是秘密,早都就被施耐庵在書中交代清楚了的──花榮在和秦明交手過招的時候,經常是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就在秦明被慕容知府和黑三郎一夥共同算計的時候,他花榮也不是霹靂火的對手。作者說要不是秦明因娶了花榮的妹妹而讓大舅子忝居上位,論能為早已蓋過了小李廣。

再看一下五虎上將的那幾位凶神惡煞。個頂個都是萬人敵,具有萬夫不當之勇,弓刀石馬步箭樣樣精通,而不是如花榮只是弓箭好,人家那是全能選手,什麼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拿得起放得下。比如林沖,明明使得是丈八蛇矛,馬上將軍,偏偏和青面獸步下鬥法,使了一口朴刀,於坐騎於武器都不佔優勢,卻在四十回合之後和楊制使鬥出了分際見了高低。

擱在花榮身上,別說是步下鬥楊志,就是一個不及楊志遠甚的人,都有可能戰花榮而勝之。

其武力值明顯就是小李廣的最大短板。

還有一點,五虎上將早已安插了黑三郎的心腹,無需小李廣再行去打哈湊趣添累贅,而八驃騎卻沒人當得領頭雁,別看和宋公明眉來眼去,卻不見得被宋江所仰仗和依靠,只有花榮死心塌地的跟著他,替他主持八驃騎,他才放心──看來,早在八百年前的黑宋江,就深諳“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花榮領軍八驃騎,也絕對可以讓宋江無後顧之憂,盡心盡力的去搞他的投降招安,政治譁變。


龍吟148119260


小李廣花榮當不上五虎將之一,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首先,小李廣花榮是宋江派系的,他在上梁山時,當時的梁山首領是晁蓋,而且宋江在此趟上梁山之後,不久就下山離開了梁山。花榮這撥隨宋江上梁山的兄弟,在梁山上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應該不可能有什麼掌權掌兵機會。而且,即便在宋江的嫡系中,小李廣花榮的軍事能力顯然是不如霹靂火秦明的。

其次,宋江在梁山坐穩老大後,派系已經較原先複雜了很多。特別是一撥有真實軍事才華的朝廷武將的加入,無疑要對原先的二班料子水平的梁山武將產生打壓。最終,有一定兵權的五虎將,是各派平衡的結果。關勝、呼延灼,都是名門之後,朝廷戰將級水平。林沖,梁山三代元老,對梁山根據地的獲得有巨大貢獻。秦明,應算作宋江嫡系派別的代表。董平,政府地方實力派在投靠梁山後的代表。如此,花榮怎麼都不可能再被弄進五虎將。這裡面,他能替掉誰?


大明雄魂


首先,五虎將的定位是一線野戰指揮官,而花榮的定位是近衛軍指揮官。除了梁山草創、人手不足的時期,不得不作為野戰指揮官偶爾衝鋒陷陣以外,花榮在中後期定位一直是近衛軍指揮官,是宋江最信任的貼身保鏢。

近衛軍指揮官必須具備武藝高強、頭腦冷靜、忠誠度無可置疑三項特質。五虎將中,關勝、呼延灼有將才,更適合派出去獨當一面,林沖是晁蓋系代表,秦明不夠冷靜、董平則人品可疑,八驃騎中或與宋江淵源不深(如徐寧、楊志、張清、史進、索超)或武藝不如花榮(如朱仝、穆弘)。

步軍正將中李逵雖然忠誠度沒問題,但廝殺起來容易進入暴走狀態,顯然不是個合適的保鏢人選,燕青是盧俊義的親信,其餘步軍正將雖然武藝不差,緩急之時畢竟兩條腿跑得沒有四條腿快。

如此一來,雖然慣廝殺的好漢眾多,近衛軍指揮官卻非花榮莫屬。因為近衛軍指揮官的身份,花榮也較少主動出擊,但宋江每次外出偵察或執行特殊任務(如在青州賺呼延灼),他必與吳用一起陪同;

每到中軍或者宋江本人遇險,花榮必然大顯身手(如在烏龍嶺中伏時連珠箭射死王績、晁中,後來又箭射鄧元覺)。對於宋江來說,花榮這樣的人顯然是放在近衛軍指揮官的位置比放在一線野戰指揮官的位置更有價值。

其次,這體現了宋江在梁山內部各個小團體的佈局。青州——清風山集團是宋江的起家部隊,在職務分配時,宋江也這個集團的人員予以了重用,例如把秦明放進五虎將、把本領並不高強的黃信擺在小彪將第一。

八驃騎成分複雜,徐寧、索超、張清是投降軍官、楊志是三山集團核心、史進因為和魯智深的關係明顯傾向三山集團、朱仝是宋江親信,穆弘在書中沒有任何搶眼的武力表現,身為一個土豪也看不出有指揮騎兵的經驗,被硬塞進八驃騎裡面,宋江摻沙子的目的非常明顯。

而宋江在這個複雜小團體裡最大的平衡手是把花榮放在八驃騎之首。花榮的資歷在八驃騎裡最老,武藝不輸任何一人,弓箭也能壓服暗器達人張清,作為壓服八驃騎小團體的人選自然毫無壓力。

第三,這是花榮的地位使然。花榮未被列入五虎將,不是因為他的地位不夠高,而是因為他的實際地位高於五虎將。

梁山泊好漢的排位高低,與其本領和實際地位的高低並不是正相關的關係。以盧俊義為例,雖然高居第二位且武藝首屈一指,在梁山上實際威望、地位都非常低,只是個品牌代言人和高級打手的角色。

花榮作為宋江最信得過的親信、梁山集團後期核心成員,未列入五虎將才更合邏輯。

為什麼說花榮是梁山集團後期核心成員?花榮率領青州——清風山集團上梁山時身份就是宋江代言人,而他也不失時機地在剛上山時就露了一手射雁的絕技,為自己掙得了第五把交椅,也為宋江集團掙得了重要的

宋江上山後,在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四個大頭領以外,聚義廳左邊一帶是林沖為首的晁蓋舊人共九條好漢,右邊一帶是花榮為首的宋江集團二十七條好漢,此時花榮儼然就是宋江集團的副首領(順便說一下,宋江初上山就故意提議如此排座次,顯示自己的人是晁蓋的三倍,實際上是對晁蓋的變相秀肌肉)。

晁蓋死後,此後直到石碣天書排座次,花榮才退到了第九位、八驃騎之首的職務,一方面是為了給關勝、呼延灼等上山不久卻很有地位的朝廷將領騰出位置,一方面也是宋江使用的一種史上常見的政治平衡術,即自己的親信未必排位很高,但地位並不低、實權也並不小。

到了排座次時,梁山集團表面上的核心成員是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四巨頭,但盧俊義在梁山實際地位不高且宋江對他也並不放心,不時加以打壓,根本算不上核心成員。而公孫勝站隊時走位飄忽、經常中途脫隊也讓宋江對他不能徹底放心。

此時梁山集團實際上的核心成員是宋江、吳用、花榮鐵三角,其中吳用是謀主,花榮則身兼近衛軍指揮官、宋江在軍官團裡的眼線、青州——清風山集團首領三職,極為重要。

花榮也對自己的角色瞭解得很清楚,知道集團核心成員也沒必要和一線指揮官爭一日之長短,所以從不爭座次或者爭功。

而宋江死後,花榮和吳用一起在宋江墓前自縊,並非作者隨意為之,而是以此來標示梁山集團核心成員的末路。

總而言之,為花榮未列入五虎將是由其宋江近衛軍指揮官的定位、宋江平衡各個小團體勢力的佈局、以及花榮梁山集團核心成員的地位決定的,不僅不能說不公平,反而應該說是非常合理的安排。

梁山泊的排座次、分配職務的邏輯,不是一次就能看明白的,需要深入研究。水滸位列四大名著,遍佈全書的精彩的暗線描寫和春秋筆法,才是其最偉大之處。


小虎子追劇


此提問看了真覺好笑,竟然把當今社會流行的關係學的理論也扯到了梁山的聚義廳中,難道梁山五虎將不是憑自身本領排列出來的嗎?

五虎將名單是: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大刀關勝,雙鞭將呼延灼,雙槍將董平,這五人隨便挑出一個來都是大名鼎鼎,武藝超群,有萬夫難當之勇!縱觀梁山其他眾將,雖說本領高強的也不再少數,但和這五人相比起來,卻相形見絀,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至於小李廣花榮,書上清楚地寫明,他只是箭術高超,百步穿楊對於他來說只是小菜一碟,單就這一點來說,他確實是當之無愧的首屈一指舉世無雙,但論起武功來他卻很平常,在眾多好漢裡面能排上三流已經是很抬舉他了,更不要提與五虎上將們相提並論了!(難道真的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另外,別再說誰誰是宋江的嫡系,因為以"義"字聚在一起的這些人,並沒有當今社會所革除不了的這些弊端,所以,我認為,,還是不要過度地去人為解讀他們為好,否則卻歸入到歪批、胡批的一列中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