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米粉總覺得自己是最懂手機的呢?

克魯斯卡爾的凝視


因為小米公司從成立之初就是衝著廣大手機發燒友的用戶群來的,從宣傳之初就非常注重手機的各項硬件參數,比如驍龍旗艦處理器,大容量運存,跑分多高,即使到了十年後的今天,小米10的宣傳術語也不過如此,而且小米總會作為手機各項技術的科普先鋒,從這一點來看,就像小米剛創立時的口號:為發燒而生!

小米對手機產品硬件的剖析確實得到了很多手機發燒友的歡迎,頂級的硬件,實惠的價格讓對手機有所瞭解的用戶覺得物有所值,也就算是小米一直所說的性價比。的確,如果和華為、OPPO等手機用戶來和小米對比的話,小米的用戶群普遍是最瞭解手機的,他們會根據手機的硬件和性能來判斷值不值得買,而對於其它手機品牌的用戶可能只要覺得好看,拍照好用就買了,根本不會去了解什麼性能。

所以米粉群體可能是在所有行業的手機粉絲群裡最懂手機的,小米的高管們也是不遺餘力的宣傳各種手機相關的參數細節和成本,顯得非常透明,這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營銷手段,米粉群體相對來說更懂手機也是正常的,但是一部手機體驗好壞並不全是靠硬件堆砌,優秀的研發和優化能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嘟嘟聊數碼


在悟空問答解答的第359個問題。

事實上並不僅僅是小米的粉絲存在這個現場,比如榮耀、魅族甚至三星都有不少粉絲有這個想法,而蘋果、華為、OPPO和VIVO則相對較少,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幾個品牌也正是被小米粉絲噴的最多的品牌。


米粉是不是最懂手機的?

個人認為小米的粉絲可能確實是最懂手機配置的,但是卻不一定是最懂手機產品的。

早些年的小米,幾乎可以說是買處理器送手機,性能強價格低,性價比手機由此誕生。之所以說小米的粉絲可能是最懂手機配置的,因為既然追求性價比,那麼需要懂得在一定預算內挑選出配置最好的手機,所以這類用戶選擇了小米。


但是在最求性價比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常識:一分錢一分貨;價值決定價格。

早些年OPPO和VIVO一度被噴為“廠妹機”,麒麟芯片的性能更是現在仍然還在噴,蘋果的噴點倒是無傷大雅,通常是噴太過封閉。這不得不佩服小米的營銷效果,總是能將小米手機僅有的幾點優勢營銷成一款產品的全部。


產品配置不等於產品體驗

我前段時間正好提到了幾個例子:

1、紅米K20Pro雖然用了IMX586傳感器,但是實際效果卻比同類機型差一大截。

2、紅米K30的120Hz刷新率,配上驍龍730這顆芯片,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用處。

3、我的榮耀20Pro,看配置也是異常強大,事實上我體驗下來也僅僅是拍照還算出色,延時攝影、視頻拍攝等實在無法看,遠不及華為旗艦和蘋果。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歡迎評論關注,我是神奇碼農,專注科技趣事、解答。

神奇碼農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要從小米的發展歷程來看。小米剛進入手機行業,打出的口號就是“為手機發燒友而生”,性價比也是當時小米腳踢其他手機廠商的法寶。自然這樣發展起來的粉絲,基本應該是技術派。小米當年在手機業務還佈局了另一條線,小米的MiUi,這塊業務也為小米圈了不少粉。

做技術的人大多數會有些自信過頭的毛病

當年,我做技術那會,也覺得自己的技術挺牛的,誰要說自己技術不行,哪虛榮心立馬就不平衡了。技術人員又特別單純,一旦認定是朋友的,就會掏心掏肺。從同理心的角度看,米粉覺得自己最懂手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國內賣手機都是賣“參數”

不要說米粉了,可能沒上過學的小青年都覺得自己懂手機,都能把手機說的頭頭是道。這個和廠商的宣傳有關。什麼1億像素,什麼水滴屏,什麼無邊框屏,什麼驍龍,什麼麒麟,什麼性能提升50%……。這樣的環境,能讓米粉不覺得自己最懂手機嗎?

網絡媒體助力

自媒體時代,網絡媒體氾濫,科技行業創作者能寫什麼?蹭熱點手機、手機還是手機。這樣手機的內容就是隨處可見,看的多了,還怎麼著能覺得自己不懂呢?這可能也是米粉覺得自己最懂手機的第三個原因。

綜上,米粉覺得自己最懂手機這個問題,與自身、與廠商宣傳、與網絡媒體環境都不無關係。米粉覺得最懂手機,也無傷大雅,人畜無害。


雲峰互聯網


首先我認為大部分米粉是懂手機的手機的,但也很遺憾,它們大部分人懂的只是硬件配置!

在很多米粉眼裡,索尼IMX586永遠好於IMX363

在很多米粉眼裡,一億像素永遠強過4000萬像素

在很多米粉眼裡,120Hz的屏幕永遠好於60Hz的屏幕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性價比

回看小米手機的發展歷程,“性價比”這個詞幾乎伴隨了每一代小米手機,可以說“性價比”成就了小米手機,成就了小米公司!

就在剛剛發佈的小米10系列,小米公司似乎很想擺脫“性價比”這個概念,但是因為手機硬件成本受限,其他手機廠商也紛紛跟著漲價,又是把小米10系列生生的拖回了性價比的行列!

“為發燒而生”這個詞伴隨了小米很長時間,現在也有很多喜歡手機的人經常提到!

那為什麼米粉會覺得自己很懂手機呢?

其實,米粉們懂的只是小米公司想讓它們懂的那一部分!

簡而言之,米粉們懂的只是用更低的價格買到了更高硬件配置的手機!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回看所有小米手機的發佈會,很大一部分就是我們小米手機用了什麼什麼強的硬件,其他同價位甚至是更高價位的手機用了什麼什麼弱的硬件,然後就是和小米手機用了同樣硬件的手機的價格是天價!

實在不行跑個分,duang!跑分第一名!

最後一個環節,duang!一個極其低的價格

給米粉一個買到就是賺到的感覺,我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硬件這麼強、跑分這麼高的機器就是牛!你用那麼高的價格買到硬件參數那麼低的手機還不是傻?

所以,很多米粉對於用著小米手機有一種絕對賺到,自己是聰明人的感覺!

如果你用了其他品牌的手機,他們就會拿著小米手機發佈會裡雷總或者盧總的那一套說辭,我這手機用到了多麼強的硬件還有這麼低的價格,實在不服跑個分?

但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實際體驗遠大於硬件參數!

體驗為王!

什麼是體驗?

看看蘋果、三星、華為等國際大廠在發佈會上講的是什麼?我們在手機上做了什麼創新,我們的手機能幹什麼,就算diss友商也是在某個方面一筆帶過,小米的發佈會呢?

如果硬件參數是絕對的,蘋果現在才用著4GB的運存,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18瓦的快充,這擱在米粉的眼裡連千元機的水平都不如,然而呢?

舉一個例子!

小米手機至今都沒有一款真正的防水手機......

而在一部分米粉口中的防水設計:“感知不強,徒增成本,沒有必要”

但是在我看來,防水是一款高端機最必要的功能之一,即使你不去用水衝它,但你永遠也不知道你的手機什麼時候會掉到水裡,或許在海邊旅遊、或許在面池邊洗臉,高端人士的重要資料呢?

防水是感知不強,但只要有那麼一次,你就會知道防水的強大之處!

硬件參數不代表體驗!

再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紅米K20 Pro和小米9se上面的主攝像頭都是索尼IMX586,實測打不過小米自家的索尼IMX363的小米MIX3,更別說同是IMX586的小米9,簡直天差地別!

小米CC9 Pro上面的一億像素攝像頭和小米10上面一億像素攝像頭實際拍照體驗一樣嗎?

紅米K30上了120Hz的屏幕,而為什麼紅米K30 Pro上60Hz屏幕呢?

最後來一個靈魂拷問

小米每一代旗艦硬件參數都不比蘋果華為等旗艦差,甚至強不少,銷量呢?

因為那一部分人知道什麼是“體驗為王”!

總結

為什麼米粉總覺得自己懂手機?

因為和小米的模式有關,線上銷售佔大頭,過於強調硬件參數,而導致自家粉絲購機時只看硬件參數而不知道注重自己正真的需求及用手機的體驗!


感謝你的閱讀,膚淺之見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可以,不要吝嗇一個大大的贊呦!


竹音科技


也不是說米粉最懂時候配置,米粉更懂手機的硬件配置,這句話是沒有錯的,更懂硬件也得益於小米公司的宣傳!手機更重要的是硬件和軟件或者稱為系統兩部分構成!硬件只是一部分,就好比混凝土一樣,好的沙子,水泥,石子和水才是關鍵,如果說系統是啥,那就是配合比,正確的配合比加上好的材料,再加砂漿王等一些其他催化劑以及後面的養護才會凝結成好的混凝土!系統現在大家都差不多,蘋果的我試用過我媳婦的,不喜歡,很不習慣!也就是配合比都差不多了!你告訴我硬件重要不?那些個材料重要不?後續的養護就是做工,小米之前的做工真心一般!但是硬件還行,這也是為啥那幾年那麼火爆的原因,但是因為做工和養護不行,加上芯片或者說水泥等東西出現問題,所以下跌,很正常!當然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條件上來了,追求更高了!比如我以前上學買小米1s,紅米note4X,小米5X,現在直接買紅米K20Pro,小米9!如果大家不看重硬件,那麼榮耀9X也不會大賣!

更多的是人們在自己能力適應範圍內,買自己覺得適合的東西,也就是適合自己的東西!順便說一句,OV線下真心臟,我小姨,一個農民,去買手機,花了1400多,買了一個八核的處理器的vivo手機,用了一個月就卡!所以我很喜歡小米,讓價格更透明化!讓東西,配置都透明花,大家都可以買到自己喜歡並自己覺得適合的東西!

至於很多人不喜歡透明化,那部分人就是既得利益的人!我是搞工程的,對於那些壓低價格攬項目的人很不爽!我也幫著家裡賣我們眉縣的特產獼猴桃,對於壓低價格售賣的行為也很不齒!想起了黃章的那句話,賤人賤己賤行業!作為既得利益的人,可定恨死這些個鯰魚!對於手機而言,我喜歡小米這條鯰魚!我也是從K20Pro開始才喜歡上小米的,以前上學也就隨便用用,沒啥感覺!而且現在手機店開那麼多並不是好事,說明賣手機賺錢,那麼多靠著手機和一張嘴就幾百幾百的賺錢,並不是啥好事!於社會弊大於利!更佩服哪些外賣小哥,快遞小哥!

最後一句,一分錢一分貨,就怕很多是一分錢半分貨!我所說這些對那些不差錢的人除外!


獼猴桃之鄉meixian


就用戶群體而言,確實米粉是最懂手機的,首先要把“懂”的三個層次區分開。

1,普通用戶的懂。

2,自媒體測評的懂。

3,專業開發人員的懂。

三個層次不一樣,這裡說下普通用戶能懂什麼。ui、配置、體驗,只能是這些了。別跟我說你還懂技術,懂技術請上升到第2和第3層次。

普通人一個手機用一兩年。如果要同時評價兩款不同手機,實際也就是看ui和參數再結合自己對品牌的過往使用體驗而得出結論。

手機最核心的就是配置,普通人不看配置你能看什麼?除了配置你能知道個屁。你是工程師嗎?拍照算法和系統算法是你去調試的?別說你還能懂研發。[摳鼻]另外,除了那些一年玩幾十個手機測評自媒體,普通人不會親身體驗這麼多手機。即使你以往覺得哪家的體驗好,過個一兩年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沒用過這麼多就別總是在體驗上糾結,玄學好玩嗎?

玄學舉例:比如某些果粉,一個蘋果用了四五年,對安卓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年前。都2020年了,竟然告訴我安卓用著很卡。其實他根本沒用過最新的安卓旗艦,幾年前買了個小米5就認為所有安卓之後都這樣。你說這種人雖然用著體驗好的ios,能叫懂手機?更可笑的是說蘋果的快充(18w),速度上比安卓的頂級旗艦差不多(65w的ace瞭解一下)。

因此,ui、配置、體驗,普通用戶也就只能從這三個方面懂,而配置是最直接的。說米粉最懂,也沒錯。


u在紅塵的魚


小米:配置最牛逼,體驗最差勁!

消費者買手機有兩種:一種是看配置,還有一種是看體驗。

以雷總為中心的小米,買手機就只有配置。在小米每次發佈新手機的前後雷總就一直在微博頭條上發這個配置牛逼,那個配置牛逼,還要根別的手機比配置,所以“米粉”買手機就只看配置。而其他手機品牌卻不會說在發佈前後發微博頭條講這個哪個配置很牛逼(我覺得山寨機廣告就會講配置多少牛逼)。在看體驗,小米的“耍猴”把多少用戶流失?有多少手機會有硬件問題或軟件問題?有問題會去解決嗎?(就因為這樣,三星手機在中國就沒多少銷量了)有些“米粉”可能一兩年要換個小米手機,還說每個手機都沒問題。(我想既然手機沒問題你幹嘛要換?不是說家裡窮?)

蘋果手機的配置跟小米比就會差很多,但是體驗是非常好的,在消費者的心中就是“流暢”。就算是5W充電只要一邊充一邊玩不就行了?信號會真的很差?

華為榮耀手機的配置跟小米比會差一些,但體驗比小米好很多,手機有硬件問題或軟件問題都可以解決。華為暢享10e,對於“手機飯圈”的網友來說,在配置上要被嘲諷(安卓圾皇),但是這個手機不是給我們懂配置的買的。暢享10e玩微信視頻聊天看視頻會卡嗎?那麼像這些低端機為什麼會有銷量呢?

另外,ov手機的體驗也是不錯的。

手機配置是挺重要的,但是體驗是不是比配置更重要呢?

“米粉”最懂手機!


梟聾888


現在什麼都要小米背鍋。如果榮耀用戶不覺得自己很懂配置,為何不去買華為 而要買榮耀呢?

還記得曾經和米粉一起並肩作戰的花粉怎麼罵的ov:雖然我不喜歡小米/華為,但是對比ov,還是支持小米/華為。

這麼多年過去了,罵ov的事也全由小米背鍋了。

小米確實便宜,不過我估計最多與同行差價25%。同樣的1000塊錢手機,小米的價格應該能便宜250塊錢。沒有大家錯覺中的 小米能便宜四五百。

小米的便宜在於公司少賺點。營業員少賺點,已經搶購營銷的優勢 。而且他作為大出貨量的公司,硬件進價稍微也會便宜點。

說到配置,其實有很多想說的,現在有很多不良自媒體不斷的扭曲事實。我就說幾個常見的錯誤。

1, 同是imx586,但是事實上他們也不同(比如紅米note7和小米9)

2, 200w的微距鏡頭不是湊數的(不少花粉認為像素低,就是湊數的)

3,像素不是越大越好 攝像頭不是越多越好(雷總對小米9自我調侃的話,在百元機千元機中是非常經典的,他們的四射什麼程度也不需要多解釋,而像素不是越大越好 餘承東羅永浩以及魅族那邊也都提到過)

4,865性能上幹990很輕鬆,(a77,GPU以及外掛基帶的優勢,都會使865性能強大,不過a77和外掛基帶,也會使865發熱強大)


好暱稱是搶來的


他們只是把手機當做電腦來看(其實對電腦也是一知半解),手機和電腦最大的不同就是,電腦只要硬件好性能也會好(也是有區別的,英特爾打遊戲首選,銳龍渲染多線程首先),而手機硬件好不代表性能好,更多的是對廠商優化的考驗(聯想把855優化成845就是個例子)


I海光


哈哈,這個不是在手機界獨有的現象,而是在很多消費品行業都有的現象。這種現象基於一個洞察:購買預算不高的顧客,總是傾向於購買性價比產品,而且會給自己找購買理由以實現邏輯自洽。

譬如王思聰買東西,從來不會去做什麼調研考慮什麼性價比,只要看上了就買。華為手機保時捷版的一買就是幾十個,蘋果金錶買來給狗戴上。而一個經濟基礎不好的年輕人,買手機就會精打細算,會去反覆研究,看配置。可能就會因為小米盧偉冰的科普,因為紅米有“噠噠噠”的線性馬達買了紅米。

所以即使賣便宜東西,也是要給顧客足夠的購買理由和獲得感。因此小米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明明是窮人用的屌絲機,整出什麼“參與感”“為發燒而生”等等概念。讓米粉在購買的時候,從心理上會認為自己不是因為錢不夠,而是因為懂手機。從實際效果上來看,小米做倒了。

為什麼說市場營銷是個技術活呢?你看完上面的論述,應該明白了吧。商業世界真相可能很殘酷,但你必須要認清這個商業世界的真相,才能在商業上有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