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動模式拍攝人像,怎樣設定參數?

驚龍軒


用手動模式拍攝人像,怎樣設定參數?

“快餐”回答;告訴你一個最簡單而快速的設定參數。

開啟相機全自動檔模式,半按快門時查看肩屏或取景框內的光圈值、快門速度、白平衡 感光度參數顯示,你可以作為手動模式(M檔 )拍攝的數據參考,這是最快速上手掌握的便捷方式。

膠片時代攝影有一個“陽光16法則”,這是前輩攝影師總結出來的測光經驗不妨記牢備用。手動模式的其他設置,網上也有設置口訣可供查詢。

最便捷易上手,還是選擇前面的推薦。簡單幾語即講清手動模式的拍人像的設置方法,記住!使用手動模式拍人像,注意鏡頭需切換至“手動”位置。

碼幾字就能講清楚的事,也沒必要用長篇幅擼來擼去,說多了腦子攪成一盆“漿糊”,不如簡語幾句供參考。


攝影微談


用手動模式拍攝人像,怎樣設定參數?

人像攝影中,手動模式M檔拍攝還是略有難度的。如果是新人朋友,可以考慮A檔拍攝。

在用手動檔拍攝人像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拍攝經驗與日常拍攝技巧的積累,隨時調整光圈和速度。

因為我們拍攝時有時會順光拍攝,有時是側光或是逆光下拍攝,所時要及時更改曝光組合。

不過也是有大體的設定,比如:

感光度,儘量設置低一點,這樣拍攝出的作品畫質更為優秀。

白平衡,就設置自動吧。

光圈,光圈是我們拍攝時的重要設置,如果要拍攝環境人像,光圈可以適度調整在中檔位,大概4-8之間為好;如果要拍攝小清新之類的或是糖水片,這一類的光圈可以用大光圈來拍攝。當然還得與我們拍攝的主題有關,如果我們拍攝低調作品或是高調,都得根據現場環境來變換光圈。

速度,光圈設定後,我們可以試拍幾張,回看曝光速度,做到恰當的曝光,及時調整快門速度,在順光下可以讓速度快一點,在逆光下可以讓速度慢一點,另外,還得注意模特所穿的服飾,有亮色和暗色區別,慢慢摸索,多拍幾張,就會有個大體的中間數值。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

劍舞影像,西部攝影愛好者,期盼關注


劍舞影像


對於初學者來說,用手動模式來完成人像拍攝相對比較複雜,所以很多人還是習慣採用自動模式來拍攝。不過,為了獲得更有創意,更有感染力的藝術效果,學會用手動模式來拍攝人像攝影作品還是很有必要的。


認識曝光三要素

所謂手動模式,其實就是針對曝光三要素(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全部手動確定。想要成為一個出色的攝影師,對於怎樣設置曝光參數,是必須過關的。

在數碼相機沒有流行的時候,攝影愛好者學習攝影時一般都是首先記住兩個參數:快門1/125秒,光圈f8。那時膠片的感光度大致相當於現在的ISO100吧,不過膠片的寬容度較好,稍微過曝或者欠曝都沒有問題。


數碼相機的感光度(ISO)就比膠片相機豐富多了,50、100、200、400等等。不過,大致參數依然是沿用膠片相機的,光圈的級值是f1、f1.4、f2、f2.8、f5.6、f8、f11、f16、f22等。快門的級值是1/30、1/60、1/125、1/250等。

需要注意的是,快門速度、光圈、ISO這三者的關係是互易的,就是說一個參數增加一級,另外兩個參數任何一個減小一級,曝光量是相等的。


曝光三要素的設置基本原則

快門速度:在手持拍攝時,基本的安全快門速度為鏡頭焦距的倒數,一般來說不要低於1/60秒,如果需要更低的快門速度,大多需要藉助於三腳架拍攝。

比較保險的快門速度是安全快門速度的二倍,那就是低值不低於1/125秒。如果ISO最低了、光圈滿足景深需求的情況下,手持拍攝快門速度越高越好。


光圈:懂點攝影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光圈越大進光越多、景深也就越小;光圈越小進光越少、景深也就越大。我們時常看到人像攝影作品中有背景虛化的效果,大多就是採用大光圈拍攝的。

但是大光圈和小光圈都會降低畫質,所以一般情況最好不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和小於f11的小光圈,大多數鏡頭在光圈f5.6、f8下相對較好。


感光度(ISO):ISO越低畫質越好,這是基本原則。為了保證人像攝影作品的清晰度和真實度,大部分拍攝都是使用相機默認的最低ISO。

但是在光線不足等情況下,有時候也不得不提高ISO的數值。在高ISO下拍攝,曝光充足甚至過曝1個級差以下,雖然ISO更高了,要比欠曝噪點更少,尤其是後期降噪後的畫質要好得多。




所謂熟能生巧,數碼相機為攝影愛好者的反覆嘗試提供了更多方便。手動模式拍照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記住上面介紹的曝光三要素設置的基本原則,不斷在實踐中累積經驗,人像攝影水準自然會不斷提高。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拍人AV,TV,M檔都可以拍出來一樣的效果,最主要的不是參數,二是活學活用,不要死搬硬套。還記得抖音上那個一群大爺大媽拍日出,然後一個老頭拿著喇叭喊:光圈多少,感光度多少,快門多少的視頻不?那個所謂的參數只有在當時有用,換一個環境,時間地點光線不一樣,參數全都不一樣,要自己明白怎麼調參數有什麼效果,而不是生搬硬套。


攝影師李維平


如何掌握好相機手動模式的使用參數,這個需要看當時拍攝的環境所決定的。所以參數的設定就需要多多學習和練習總結啦。雖然這麼說,但是就我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要手動調整參數就必須知道一些手機可以調整的參數,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例如曝光補償,也就是俗稱白加黑減了。

曝光補償既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是相機中可以增加或減少曝光的功能。

當畫面偏暗時就增加補償曝光畫面偏亮時就減少曝光。

至於為什麼要進行白加黑減呢?原因就是在於,“白加黑減”是與相機測光中的“18%灰原則”相關的,相機以18%灰作為曝光依據,但當亮部和暗部在畫面中所佔不同比例時,會導致曝光結果出現偏差。

所以“白加黑減”其實就是拍攝之前,根據拍攝畫面來判斷是否需要調整曝光補償,減少這種偏差。

該“白加”還是“黑減”,重點就是看畫面中“白”和“黑”哪個佔主導。

當畫面中大部分是亮部“白”時,相機會判定“過亮”而降低曝光,這時拍攝結果可能偏暗,所以就需要增加曝光,比如拍攝雪景時的情況。

相反,當畫面中大部分是暗部“黑”時,相機會判定“過暗”而提高曝光,這時拍攝結果就很有可能過曝,所以就需要減少曝光,比如拍攝夜景時的情況。但是要注意這個不是絕對的,這個也要需要看具體拍攝到要求以及特定的環境。

如果你是新手,怎麼樣快速上手進行手動調整呢?下面就簡單的來說一下吧。

手動對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ISO 進行調整。

對於新手小白們來說,要快速調整這些參數組合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不慌,我們可以逐個固定參數。

針對不同場景,參數的確定順序也不相同,比方說在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時,為了保證主體被完美定格,我們會首先確定一個較高的快門速度,其次為了保證畫面的質感,再接著設置一個

合理範圍的ISO。

而在拍攝靜物或者人像時,為了保證較淺的景深效果,我們先確定光圈數值,光圈F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景深也更淺。

比方說拍攝

室外人像時,我們調出最大光圈,這時的ISO數值可以設置為100-200,最後的快門速度,我們可以根據屏幕上顯示的測光結果進行調整。

還有一個適合初期練習的方法就是,先利用自動模式,選取好光圈和ISO後,由相機自動得出快門速度,再轉到手動調整,按以上參數設置相機,試拍一張,看效果再進行調整。

以上就是我個人所做的分享和技巧,希望對你能提供幫助。


影相諦


用手動模式拍攝人像,參數的設置很有講究。

手動模式也是通常所說的M檔,用M檔拍攝,其相機自動內置暫時“失靈”,光圈、快門速度必須手動設置,這對新手來說有難度。

那麼,用手動模式拍攝人像時,如何設置光圈、快門速度及感光度呢?其實,這個問題是一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因為,拍攝人像的環境光照不同,其光圈值、快門速度值及感光度的設置大小也相同,但有兩種情況可以參考,

第一種,突出人物,虛化背景。突出人物是人像攝影最常用的手法,光圈值要大(如1.8—2.8,快門速度相對應要高(如1/160—1/400),感光度可依據現場光線強弱而定,這樣有利於突出人像而虛化背景。第二種,天人合一,前後景深清晰。在拍攝人像作品時,也要追求人與自然融合,尤其是在野外拍攝,美麗的景色可以襯托的讓畫面互具美感,這就要求前景、人和後景都清晰明瞭。這時,光圈值設置要小(如9—16之間),快門速度相對應的要慢(如1/60—1/125之間),感光度設置根據現場光線而設定,寧可略微欠曝,不過曝,這樣才能保證畫面前後景深一致清晰。


河南喜子2019


根據預想的拍攝效果來設定光圈和速度,需要虛化背景就用大光圈,需要全部清晰就用小光圈,速度可以根據測光刻度顯示來調節,一般正負兩檔即可。如果沒有把握,感光度可以設到自動,這樣靠感光度可以自動調節曝光。



鏡間印跡孫毅


說實話,這個問題有點大,應為要根據具體的拍攝條件,拍攝效果等等方面才能決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下面我簡單的講講幾個原則,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根據你拍攝題材來選擇光圈。比如拍攝唯美夢幻主題時,我們就可以選擇比較大的光圈來拍攝,比較容易拍出唯美夢幻的效果如圖一,在拍攝大場景環境人像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小光圈來拍攝,讓人物和環境都能得到體現如圖二。

第二,根據個人能把握的快門速度來選擇ISO,我們知道ISO和快門速度是成比,也就是在相同的光線條件下ISO越高,快門速度越快,所以我們要在自己能把握住的快門速度的基礎上儘量用最低的ISO來完成正確的曝光。

第三,根據片子想要的效果來決定參數設置。例如,我們想拍攝一個比較暗調的照片,那我們可以在參數設置上做一個稍微欠曝的設置,讓拍攝出來的照片略暗一些如圖三,反之則可以做一個稍微過曝的設置,讓拍出來的照片更亮一些如圖四。

手動設置是攝影藝術的一大魅力,其中學問深奧,需要多練多拍才能做到收發自如,這裡拋磚引玉說幾點原則,希望對你有幫助。






光影行者振飛


首先非常榮幸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我把自己在拍攝人像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簡單分享。不足之處請給位老師批評指正!

在選擇拍攝作品前,我想提出一個概念——影調!

影調從明度來區分的話,可以分為高、中、低三種。從像素分佈的跨度則是分為短、中、長三種。組合起來就是9種影調的風格。在我們拍攝人像之前,要根據拍攝風格確定影調。

【比如:我們打算拍攝一個長相甜美的女生,照片風格偏小清新的感覺,我們在確定影調時大多數會選擇明度比較高,像素分佈的跨度長的影調,我們叫高長調。(如圖一)】

【比如:我們打算拍攝一名肌肉線條比較硬朗的男性,我們在確定影調時大多數會選擇明度比較低,像素分佈跨度長的影調,我們叫低長調。(如圖二)】

所以,我們在確定參數之前要明白自己拍攝圖片的影調,才可以保證拍攝的質量。

現在我們確定了拍攝影調之後,在使用手動模式拍攝的情況下再提出三個參數——光圈 快門 感光度

1.光圈的選擇

要根據拍攝的內容,女性糖水可以選擇大光圈,有些男生的圖片也可以收收光圈保證圖片銳利。

2.快門的選擇

個人建議,如果手持正常拍攝,(這裡排除特殊攝影)快門選擇至少要在鏡頭焦段的倒數。比如200mm焦段的鏡頭,快門速度至少要1/200。

3.感光度的選擇

根據拍攝環境,儘可能的降低感光度就ok了!

最後再說一個小技巧,在m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實時取景模式,通過調整各項參數就可以直接看到成片效果,所謂:“所見即所得”。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拍攝效率。

以上就是自己拍攝的一些心得體會,認識淺薄,能力有限,希望對您有幫助![互粉][互粉][互粉][加油][加油][加油]




拍攝繪


從您的問題可以看出您太注重技術了,相機只是工具,情感才是根本。要拍出有深度的大片,還得看個人審美情趣。參數沒有固定的,不同的環境,參數各不相同,不必一味追求。當然了,您要是玩玩,那就大光圈虛化背景,看起來小清新就行了。小光圈慎用,除非您有一定高度的審美眼光,否則就像旅遊紀念照。拙見,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