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崇高、最艱辛的職業。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確,無論用多麼華麗的字眼讚美父愛母愛,都不為過。著名歌唱家卞小貞,以演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泉水叮咚響》等金曲享譽歌壇,家喻戶曉。她與丈夫薛竹仁,就是一對偉大、無私、堅強、隱忍的父母。他們以愛和柔情拯救腦癱兒子的艱難經歷,讓人淚奔,也書寫了父愛母愛傳奇……

卞小貞1946年出生於安徽蕪湖,自小喜歡文藝,尤其擅長唱歌。聽到什麼新歌好聽,她一學就會。當時家裡沒有收音機,她就跑到鄰居家聽,常常忘了吃飯。上高中時,卞小貞就能唱300多首歌曲。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青年卞小貞


蕪湖群眾文化藝術館的陳燕娟老師,發現卞小貞是歌唱苗子,經常邀請她參加演出。學生時代的卞小貞,就在當地小有名氣。高中畢業後,卞小貞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海政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

1970年,卞小貞在排練演出時,認識了薛竹仁。他比卞小貞大5歲,原是一名空降兵,後在空軍系統當翻譯。薛竹仁才華橫溢,精通英語和坦桑尼亞等國的斯瓦希里語。而且,他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卞小貞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大帥哥,但薛竹仁對她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一是卞小貞不是第一眼美女,二是她剛下連隊演出歸來,臉曬得黝黑,棉襖、鞋子都破了洞,給薛竹仁留下了不精緻的印象。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卞小貞與丈夫

但卞小貞經常編織藉口去找薛竹仁。頻繁接觸中,他發現卞小貞性格好,有涵養。尤其是聽卞小貞演唱《白毛女》中的唱段後,薛竹仁也在心裡愛上了她。

當時結婚要審批,領導給薛竹仁交底:“單位準備送你去國外進修、工作,卞小貞是小業主出身,你要是與她結婚,前途就毀了。”那時出國是相當大的事,多少人羨慕!在前途與愛情的較量中,最終薛竹仁選擇了愛情。

1971年,卞小貞與薛竹仁在北京裸婚。次年,他們的兒子薛松降生了。當時卞小貞難產,因醫生救助不及時,薛松在產道里被卡了40多分鐘才出來。由於窒息,他臉色青紫,根本不會哭,一直在保溫箱裡待了10多天。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薛松1歲多後,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看東西眼睛有些呆滯。卞小貞夫婦帶兒子去醫院檢查,薛松被確診為輕微腦癱。醫生給出的結論是,薛松出生時,在產道里卡的時間太長,導致大腦缺氧,小腦神經受損,舌頭神經功能也受損。醫生告訴卞小貞夫婦:“孩子也許能治癒,也許會終身殘疾。”夫婦倆心碎了。

這明顯是一起醫療事故!善良的卞小貞夫婦沒有追究醫生和醫院的責任,含淚抱著兒子回家了。親友和同事得知後,勸他們再生一個健康孩子。卞小貞不同意:“小松已經夠不幸了,要是再有個弟弟或妹妹,以後我們肯定會忽視他。”薛竹仁與妻子的態度一致:“不生了,全力拯救小松。”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此後,卞小貞和丈夫帶著兒子開始了艱辛的求醫歷程。他們揹著兒子,走遍了北京30多家醫院,請醫生給薛松針灸、按摩,配製中草藥。那時卞小貞與丈夫的工資都是52元,加起來104元,與一般人相比算高了。但兒子每月的醫藥費就佔去了一多半,薛竹仁每月還要給父母寄10塊錢。這樣一來,實際歸卞小貞夫婦支配的微乎其微。

卞小貞不會精打細算,薛竹仁當起了管家。他將每一週的花銷都列成表:車費多少,買菜多少,水電多少,都詳細規劃。一週7天,每餐吃什麼也寫得明明白白。每天晚上他都要對賬,決不能多超出一分。帶兒子去醫院看病時,卞小貞和丈夫捨不得坐5分錢的公交車,來回步行20多里。渴了累了,夫婦倆連一分錢的冰棍都捨不得買,在醫院裡喝自來水。薛竹仁經常花5分錢買一筐蔫了的西紅柿,一吃就是一個星期。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在卞小貞夫婦的艱辛努力下,薛松三歲時,能開口叫“爸爸媽媽”了,還能扶著茶几行走。但與一般孩子相比,還是有差距。夫婦倆將兒子送往幼兒園,老師一看孩子有問題不願收。薛松只得跟著爸爸媽媽待在家裡。

卞小貞經常下連隊演出,薛竹仁一個人在家照顧兒子。上班時,他就將兒子鎖在家裡,中午偷偷溜回家,給兒子弄飯吃。來回20里路,他都是一路小跑。薛竹仁想買一輛自行車,可買不起。後來親戚給了他一張自行車票,他借錢買了一輛飛鴿牌自行車。這樣一來,他能騎著自行車,載著兒子去醫院,中午也不用小跑20多里了。

1976年,卞小貞演唱《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一舉成名。緊接著,她又推出了《泉水叮咚響》《西沙,我可愛的家鄉》《大雁情》等經典歌曲,成了當時最紅的歌唱家之一。經多年康復,薛松行走、語言功能漸漸恢復,只是說話、走路、反應比一般人慢一些,進入普通小學就讀。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成名後,卞小貞每年演出100多場。當時演出沒有報酬,她和丈夫的經濟條件依然很一般。由於卞小貞長年不在家,薛竹仁將家撐了起來。他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兒子,打理家務,同事稱他為“家庭煮夫”。因在家庭和兒子身上花費太多精力,薛竹仁始終沒有被提拔,評先、評優也沒他的份,與卞小貞的差距越拉越大。

當時一些有權勢的人追求卞小貞,說:“你丈夫太普通了,只要你離婚和我結婚,我會讓你的生活上幾個臺階。”卞小貞認真回答:“我和老薛感情很好,我們是患難夫妻,會白頭到老。”也有人提醒薛竹仁:“卞老師那麼有名,你是普通人,就不怕她將你蹬了嗎?”薛竹仁自信地說:“我瞭解她,她不是那種人。”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薛松與妻子

薛松中學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也無一技之長。在媽媽鼓勵下,他在街上賣報紙、冰棍。1993年,卞小貞夫婦出資盤下了一個10多平米的小店面,讓兒子開了一間小雜貨店。薛松能進貨,會找零錢,還有3個朋友輪流去店裡給他幫忙。兒子終於能自食其力了,不是別人想象中的包袱,卞小貞和丈夫再也沒有了心病。

1995年,在卞小貞夫婦操辦下,薛松結婚了。女孩溫柔漂亮,兩人感情很好。卞小貞將兒媳當女兒疼,兒媳也很尊重她,婆媳情同母女。2000年,孫子降生後,卞小貞替兒子兒媳帶孫子,讓小兩口安心守店。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卞小貞夫婦與孫子


卞小貞夫婦一直與兒子一家住在一起,從沒鬧過家庭矛盾。卞小貞退休後,孫子也上小學了,她和丈夫包攬了家裡的一切。從外面演出回來,卞小貞一放下行李包就做飯、搞衛生,像普通家庭主婦一樣推著小車去市場買菜。有人認出了她,問:“你是卞小貞老師嗎?”她笑著點點頭。對方說:“您這麼大名氣,怎麼還像我們一樣買菜呀?”卞小貞微笑著說:“我是演員,但我也得吃飯。走下舞臺,我就是媽媽、妻子、奶奶、婆婆,生活與大家沒什麼區別。”


《泉水叮咚響》卞小貞:腦癱兒子曾是我的心病

卞小貞與老伴

2020年,卞小貞74歲了,老伴79歲了。兒子薛松也人到中年,孫子也成年了。卞小貞與老伴身體還算硬朗,兒子一家雖很普通,但生活安穩平靜。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一位媽媽欣慰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