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往期部分文章

前言

戰爭中的天空當然是由戰鬥機、轟炸機來主宰,不過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以自己的方式在默默地貢獻力量。觀察聯絡機就是這樣一個極具特色的小角色,不過也會偶爾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歐洲最危險的男人

1943年9月12日,二次大戰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軸心國意大利首都羅馬東北的大薩索山上,忽然有12架滑翔機從天而降,停在山頂的一所飯店後面的草坪上。120名全副武裝的德國士兵蜂擁而出,迅速包圍了飯店。領頭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臉上有一道顯眼的刀疤,正是號稱“歐洲最危險的男人”的納粹特種部隊指揮官奧托·斯科爾茲內。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德國著名的特種作戰指揮官奧托·斯科爾茲內

他身後跟隨的一個意大利將軍走入飯店,過了一會兒飯店的守衛們放下了武器,和德軍士兵握起手來,還互敬起香菸。斯科爾茲內帶人大步走進飯店,不多時,在德國突擊隊員的簇擁下,2個月前被國王解職後軟禁的意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尼裡走出了飯店重獲自由,他高興地大聲宣佈:“我知道我的朋友阿道夫·希特勒是不會拋棄我的!”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成功營救墨索里尼

這是整個二戰中最著名的特種作戰行動之一!然而在撤離飯店時遇到了麻煩——原本計劃中的一架Hs126型飛機,在降落時油箱受損,燃油漏光了。此時空中只有一架用來觀察營救行動的小飛機Fi156“白鸛”式,重量只有Hs126的一半!但斯科爾茲內顧不得許多,通過納粹空軍緊急聯繫小飛機著陸。突擊隊員們在飯店前清理了一塊臨時場地,“白鸛”就那麼輕巧地降了下來。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白鸛”就降在這塊小草坪上

更像陸軍的飛機

Fi156是架非常輕巧的飛機,研發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雜!比如送送機密文件、觀察監視戰場、炮兵校射等等,對它的要求並不是速度、機動性、載彈量、航程……而是起降性能良好、視野開闊、可靠性好、方便運輸等等,能夠服務於各個軍種。格哈德·菲澤勒飛機公司的方案一舉戰勝了包括實力雄厚的巴伐利亞飛機公司(後來改名梅塞施密特,著名產品有主力戰鬥機Me109、雙發戰鬥機Me110、噴氣式Me262等等)在內的眾多對手後脫穎而出。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巴伐利亞飛機公司的Bf108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飛機其實非常有特色,首先是它的雙人座艙,注意側面的玻璃向外凸起,這個設計會增加些許阻力,不過反正“白鸛”並不需要太快的速度。而外凸座艙的好處是機上人員不用打開艙蓋,就可以把頭伸到機身外向下觀察敵情、炮彈的彈著點等,下方視野非常好。另外外凸的側面也拓寬了座艙,明顯改善了乘坐的舒適性。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白鸛”的座艙如紅圈中,是凸出機身之外的,提供下方視野

主翼佈局是典型的上單翼,之前的文章 中就有提到過,上單翼是自穩定結構,對於“白鸛”這樣機翼面積大所以對亂氣流相當敏感的飛機來說,上單翼提供的自穩定性特別重要。前面的文章裡還提到過,上單翼使得“梭魚”攻擊機的下方視野不好,而“白鸛”乾脆把機翼架到座艙頂上,就解決了視野遮擋的問題。”白鸛”的主翼還能向後折轉90度收折起來,這樣一輛大一些的卡車就能裝上它,和摩托化步兵的車輛一起通過公路機動。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折起機翼的“白鸛”

它的機翼是方方正正的矩形,面積相當大,而且展弦比達到了7.81——展弦比是機翼的長度(翼展)和寬度(弦長)之比,越大機翼就顯得越長,升力效率也就越高。另外機翼的前緣還安裝了當時並不多見的全翼展固定式前緣縫翼,最大好處是讓機翼下表面壓強較大的氣流從這裡流向上表面,讓上表面的邊界層氣流流速加快,延緩氣流分享,在增加升力的同時避免低速大迎角下的失速。通俗的說就是藉助前緣縫翼,“白鸛”用很低的速度就能穩定地飛行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箭頭所指即為全翼展的前緣縫翼

不過前緣縫翼的缺點是會增加阻力——現代許多飛機上裝有前緣縫翼,但都是收放式,僅在起降階段才打開。然而低速的“白鸛”再次表示不在乎,它選擇了簡單輕巧的固定安裝方式。經過這一系列特別的優化,“白鸛”的升力係數非常高,起飛時滑行40米距離就能離開地面,“風大一點就會自己飛起來!”飛行員們常常這樣說。降落時也可以把速度壓得低,只需要很短的跑道。升力係數高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白鸛”的載重量相當不錯,雙人座艙裡還預留了不少空間。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不同尋常的短距起降能力可以適應幾乎任何地形

“白鸛”的起落架也頗有特色,前起落架相對比較粗壯而且很長,這使它贏得了“長腿白鸛”的綽號。起落架還內置了行程長達450毫米的彈簧減震器,在坑窪不平的土路、草坪上起降時能有效消除彈跳,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只需要40米簡單的土路就能起降,這一點使“白鸛”特別受前線部隊的歡迎,簡直就是會飛行的“桶車”、吉普車,更像是一架“陸軍的飛機”,當然這只是句誇獎,專橫的戈林是絕不可能允許其它軍種裝備有翅膀的東西的!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隨便一塊草地就能起降,這個型號是改進的Fi157,能帶副油箱

遍佈戰場

大薩索山上空的這架“白鸛”和身寬體胖的墨索里尼相比顯然有些過於輕巧,不過他還是費力地擠進了小飛機。然後斯科爾茲內也要往上擠時卻被飛行員拒絕了——小小的“鸛”式只能裝兩個人,更何況墨索里尼和斯科爾茲內體重都超過了90公斤!但斯科爾茲內堅持要親自護送墨索里尼,並暗示得到了元首的授權,身經百戰的飛行員格洛克無奈之下只好同意。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兩個大塊頭塞進了小飛機,真是不嫌擠啊!

於是一群突擊隊員死死拽住飛機,飛行員格洛克把油門推到底,看著轉數上去了才示意鬆手,小飛機搖搖晃晃地滑行起來,長腿磕到了一塊大石頭讓墨索里尼嚇了一跳!好容易穩定下來飛機已經到了山邊,格洛克在離開懸崖後竟然一推油門直接朝山谷俯衝下去!驚魂未定的墨索里尼險些暈厥過去,好在俯衝中“白鸛”獲得了足夠的速度,有驚無險地拉起改平,小小的“白鸛”帶著這3個大男人向羅馬方向飛去。這次行動讓斯科爾茲內聲名大噪,被稱為“歐洲最危險的男人”,墨索里尼被成功營救直接改變了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的戰爭走向!“白鸛”也以特別的短距離、不挑跑道的起降能力名噪一時。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這樣的地形,超重的小飛機還是成功飛了回去

不過“白鸛”從二戰開戰時的入侵波蘭起始,就一直在德軍服役。納粹最為得意的“閃電戰”,雖然以坦克、俯衝轟炸機和摩托化步兵為主力,但“白鸛”也起了大量穿針引線的作用。許多高級指揮官經常親自乘坐一架“白鸛”,追上高速突擊的裝甲部隊觀察前線,然後降到坦克旁邊現場指揮。為了保護這些高官,菲澤勒公司專門推出了裝甲型“白鸛”,加大了發動機功率還加裝了機槍。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前線指揮官的空中坐駕

1941年起,德軍在北非廣大的沙漠上縱橫捭闔之際,自然也少不了“白鸛”的身影,它安裝了額外的防沙塵空氣過濾器、更大的潤滑油冷卻器,陪伴著隆美爾在各支部隊之間來回穿梭。還有一批裝甲型“白鸛”在側面開了一個大艙門,內部裝上支架,最多可以安裝2張擔架或者1張擔架和1名醫護,用於傷員後撤。甚至還有計劃讓“白鸛”帶上深水炸彈去攻擊潛艇,不過沒有實際的應用案例。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掛了一枚炸彈的“白鸛”

到二戰結束前,各個型號的“白鸛”一共生產了2500-2900架,這是由於菲澤勒公司的生產記錄被毀於戰火只能估算,而維基百科最新給出的數據顯示是各個型號累計起來有2867架。這個產量對於不起眼的輔助型飛機來說非常可觀。要知道德軍中並不止“白鸛”這一種觀察聯絡機,包括前面提到過的Hs126也是炮兵觀察機,還有巴伐利亞飛機公司的BF108等等,但它們的數量加起來都超不過“白鸛”。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瑞典、瑞士也購買裝備過“白鸛”

結語

1945年4月26日,第三帝國最後的那些天,德國傳奇的女試飛員漢娜·瑞奇駕駛1架“白鸛”突入激戰中的柏林,在勃蘭登堡門附近降落,試圖接走阿道夫·希特勒,但沒有成功。“白鸛”因此成為二戰中最後一架降落在柏林的飛機。超級俯衝轟炸機王牌魯德爾上校也準備駕駛“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去幹這件事,也沒有真正成行。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傳奇女飛行員漢娜·瑞奇還飛過納粹的直升機

接下來“白鸛”還要流下最後一滴血:一架“白鸛”在飛行中遭遇了一架美軍的“同行”——同樣低速的觀察聯絡機J-3“小崽兒”,兩名美軍飛行員看見“白鸛”正在低飛尋找地面目標,就一頭衝過去。J-3上完全沒有武裝,於是牛仔們拔出防身的.45口徑手槍一通亂射,居然就擊落了“白鸛”,兩名德國飛行員成為俘虜,西線的最後一次空戰居然在這樣兩架“萌物”之間,以這樣的形式發生和收場,實在有點太喜劇了。

【航空史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二戰德國的“白鸛”小傳

西線的最後一場空戰在J-3和“白鸛”之間進行的

淘金客說:戰後盟軍對這種小巧靈活、適應能力、起降性能卓越的飛機同樣讚不絕口,也因此對西方後來類似飛機的設計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後面的文章中我們會進一步介紹這類獨具特色的飛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