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戶、不投資、不考慮轉手,只想自己住的舒服,交通方便點,商業住宅可以嗎?

包蕊傑


很榮幸能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本人15年專業地產經驗分享者,就題主的問題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和認識:

1、商業住宅和舒適,基本上沒有關係

因為商業住宅,只要公寓,SOHO,還有寫字樓改造的LOFT三種,小產權沒有產權,不符合題主的“商業住宅”的定義。

公寓就是進門四面牆,一扇窗子看風景,基本來說,生活不便是一定的,曬個衣服都沒地方很常見。

特別是商住樓採光問題,基本都有。

SOHO和LOFT就是小複式,做了複式吧,層高不夠,壓抑的空間對人的身心長期影響是非常不好的,何況小空間樓上樓下安全隱患非常常見,不做複式吧,空蕩蕩的,別人窗簾3米足夠,你就要5米,甚至更多,說話還有回聲,談不上舒服。

還有一點,是絕大部分的商業住房,是不可能通燃氣的,要想有品質的生活,居家做飯在商住房裡面就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沒有煙火氣息的居住氛圍,又怎麼能談的上“舒適”二字呢?

商住樓沒有社區,沒有生活配套,沒有綠化園林,基本上就是房子裡面的空間。


2、不落戶,生活成本也應該考慮

商業住房的特徵的水電商用標準,大概差多少呢?各地標準不一樣,大概的差距大概是3倍。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正常住宅一個月的水電成本200元,到了商住房,就會變成600元!

過生活不是吃大餐,細水長流和精打細算是免不了的。

何況這是生活必備的水電,隨便幾年,這個成本就會“隱形”的拉開經濟差距。

前面已經稱述了住的舒服不舒服的問題,再加上高昂的生活成本,可能會更鬧心了。

3、不投資,商住房的購置成本不應該忽略

就算不從投資角度來考量買商住房這個事情,買商住房和標準住宅的成本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住宅產權70年,公寓40年

住宅首付20%30%,商住房50%

住宅貸款最多30年,商住房10年封頂。

住宅按揭利息在基準上浮15%已經是極限,商住房動輒上浮30%,上不封頂(各地情況不一樣)。

100萬的住宅和100萬的商住房,投入成本大概最多相差40%,貸款成本也是一樣。


4、不考慮轉手,凡事都有個萬一,商住房轉手不樂觀

商住房轉手的費用大概是同價位住房的3倍左右,這個具體看題主當地的相關稅費標準,反正就是商住比住宅要貴。


5、交通方便,但是停車不一定方便。

商住樓的設計車位配比一定不如標註住宅小區,往往是車多人少難停車,而住宅小區對車位的規定和需求是必須要滿足的,這個從規劃角度和階段就已經決定了的事。更何況商住樓往往還有一部分辦公經商的停車需要,所以住商住樓,交通方便停車難(就像萬達上面也有公寓,停車就要碰運氣。)。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題主一些啟發和幫助。


以上內容,純手打,望採納。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關注互動,文明交流。

@熊貓貝貝小可愛

資深地產人,憑良心寫作,講人話,結善緣,有態度。

客觀行文,理性看事。還請各位讀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絕標題黨,堅持耕耘深度專業內容。


熊貓貝貝小可愛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從“住的舒服”角度出發,商業住宅並非理想的人居選項。理據有三:

第一,商業住宅本來是當作辦公場所的,人口密度大,通透性差,電梯使用頻率高,無綠化和公共活動區域,居住舒適度大大降低。

第二,商業住宅的水、電、物業等收費均依照商用標準取費,而純住宅相應地取費少。

第三,商業住宅產權期限40年,而純住宅70年產權。

中國人講究“安居樂業”,居不安則心不定,心不定則易躁生事。凡事如硬幣的兩面,需辯正地看。在不考慮落戶、投資、轉手的條件下,特別是不考慮“住的舒服”這個條件下,商業住宅通常交通便利,對一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張國政先生


第一房產性質:住宅70年,公寓40年,如果土地性質被政府徵用或者重新改造。住宅賠付1:1,公寓賠付1:3

第二用水用電:商品房民水民電,公寓類商住房商水商電

第三:住宅普遍雙氣,商住類公寓普遍單氣或者沒氣!

第四:住宅總價高,商住類總價低!可以根據手裡資金來決定!


鄭州貝殼新房


也不是所有人買房都奔著投資或者落戶去的。

分享一個iColor業主,他們夫妻倆上海本地人有房,還是買了套55㎡的公寓,裝修前聽磕磣的


裝完後真的很美,單身或者夫妻倆住公寓真的很舒服,尤其是地理位置還不錯的。

iColor設計名家潘悅為他們設計的

因為層高足夠,所以臥室放在二樓了


iColor愛客裝修


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平穩穩,總會遇到有變動的情況,可能我講話比較直接,如果遇到資金困難,或者是不在這邊生活了,那時您可能會考慮把房子賣掉,那商業性質的房子跟住宅性質的房子有什麼區別呢,首先買家群體問題,購買商業性質的群體大多都是以註冊公司為主做為辦公用途的,所以客戶較少不容易出售,其次就是商業性質的交易稅點最低差額的55.6%,以上是個人看法,希望您可以參考一下,能考慮住宅性質的儘量考慮住宅性質的,


東莞房產經紀人張鑑崇


這個假設沒有任何意義。

不落戶可以,不投資、不轉手不可能的。第一套房子是你改善換第二套房子的基礎,五年十年後你改善或者換房,第一套房沒有達到市場平均漲幅,你就是虧損,因為你改善的目標標的漲了。


樓市方向


第一:商業住宅臨近街道,要想住的舒服安靜的環境不太適合。第二:商業住宅住宅年限40年到50年,相比較普通住宅年限相差20年到30年,如果不考慮轉手,想必商業住宅不太合適。第三:商業住宅涉及到的水電等雜費開銷比普通住宅要高,日常消費投資較高。以上綜合考慮商業住宅不太適合居住用。


王小醫


必須可以。但是,40年商業住宅居住成本要比70年住宅高。水,電,物業費等都更高。


小朱先生999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我是一名有著六年從業經驗的房產經紀人,站著我的視角、給你說一下住宅和公寓居住屬性的體驗方面的差別:

第一:水電氣

水電氣和住宅不一樣,住宅是民用水電氣、而公寓都是商業,所以你使用同樣的水電氣,但是費用卻要多一倍,我覺得是不划算的; 而且部分商業用房還沒有天然氣,做飯啥的只能用電,極不方便。

第二:環境

大多數公寓都是獨棟或者只有一兩棟,根本沒啥小區環境可言,綠化幾乎沒有、最多給你種兩棵樹啥的,小孩子根本沒有玩兒的地方,你自己平時也沒有個散步的地方。所以你為了住,更要注意。

第三:優點

公寓的優點就是總結低,而且一般都在交通樞紐重要位置上面,相對而言出租、和你自己出行還是比較方便的。如果沒有其他要求確實可以入手,反正你不要考慮二次交易,投資。

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反正商業用房的優缺點你都知道,包括二次交易稅費高、難這些你都明白,但是要買的話一定要搞清楚,所在地規劃、及未來交通等。

以上為個人經驗總結,希望能夠幫到你。


Hi有屋


你好:

倫購置及使用成本:商用住宅高,普通住宅低。

收益及價值:商業高,普通低。

使用年限:商業40年,住宅70年。

不考慮落戶自己想住的舒服,選擇商業住宅挺好,商業住宅交通都非常便利,但缺點是水電費高一些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