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農民家門口領“雙薪”

人民網-江西頻道

近年來,江西德安縣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真正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激活閒置農田 實現“地”盡其用

“近年來,隨著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剩下老人、孩子留守鄉村,加之傳統農業的種植收益不高,導致村裡500百餘畝田地‘晾’在一邊,真是可惜了!”每每看著一片片的地荒了,德安縣吳山鎮何鋪村村支書陳由春的心也跟著發慌。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怎樣才能將閒置土地利用起來?怎麼樣才能讓村民們增收?成了陳由春千方百計想要攻克的難題。2019年6月開始,陳由春帶著村代表們經過一次次“走出去”學習和一輪輪商討的“頭腦風暴”,大家一致認為要把專業的農業開發公司“引進來”,實現土地種養規模化,才是解決閒置土地的問題的“最佳方案”。

說幹就幹,於是陳由春開始逐個聯繫縣內外具有規模的苗木種植企業,並於2019年12月與德安縣眾宇園林綠化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目前,已完成100畝土地流轉,裝杯育苗1000萬株,計劃今年年底再流轉土地200畝進一步擴大種植。

如今,走進吳山鎮何鋪村,所處可見井然有序忙著給苗木裝杯、扦插的村民們,星星點點的綠色把田間地頭裝扮一新,處處生機盎然,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株株苗木“激活”了原本荒蕪的土地。

鼓起村民口袋 做到“人”盡其才

土地的流轉不僅盤活了閒置農田,更讓以土地為生的農民們既可以將農田租給承包企業,統一規劃,統籌發展,獲得一份田租收入;又可到承包企業應聘,家門口就業,獲得一份打工收入,收穫“雙薪”。

家住吳山鎮何鋪村的楊淼香在外打工已近10年,平日裡只有過年才難得回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能嚮往年一樣及時出門打工,加之孩子在家沒人照顧,只能留在家中,但長時間不工作沒有收入也不是個辦法,正當她左右為難的時候,村口宣傳欄張貼的眾宇園林苗木基地招工公告讓她的難題迎刃而解,現在的她白天在家門口掙錢,晚上在家陪陪孩子,一舉兩得。

“我家2畝多的閒置土地被流轉,每畝土地可獲得租金360元/年,不僅如此,我每天到苗木基地上班,負責給苗木裝杯,一天大概能裝1500株左右,按一株1毛錢算,一天能掙150元,工資還是日結算。”楊淼香說道。

據瞭解,苗木基地於今年元月正式開工以來,已經為80餘名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給村民就業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張帆 鍾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